第38章 老頭是張儉,黨錮倖存者

“張儉?”躺在牀榻上的劉氓,趁着瞌睡沒來翻查着腦海中的三國志系統,突然發現他現在手中多出一個俘虜,張儉。劉氓不知道什麼時候抓了這麼一個人,點開人物介紹版面,一看之下驚訝之色顯露無疑。

“老頭,我就說你有點不同,原來老師的朋友。”劉氓看完三國志人物介紹,馬上想起自己的額老師鄭玄曾經談起的幾位友人,其中正有一人名叫張儉。沒想到自己一時之間的興趣,卻是抓到了一個漢末初期NB人物,不過劉氓想不通了,這張儉怎麼跑幽州來了?

既然心中有了好奇,劉氓更是睡不下去,無奈之下走出房屋,對着看門的輕親衛說道:“把今天扣下的老頭帶來,孤有話要問。”

“諾”親兵抱拳應答,轉身向側方走去,大約半展茶時間,明顯也沒有睡意的老頭被親兵帶了出來,他對劉氓這麼晚了找自己也很疑惑,但表面上卻是沒表露半點。

“老先生,事到如今您還不肯以真面目視人嗎?”劉氓把張儉請入屋內,關上門後輕聲說道:“當年的張督郵,如今卻不敢用真名了?”

張儉眼睛大瞪,雖然這名字已經沒什麼作用,但劉氓在見到自己後不過數個時辰,就能知道自己的身世,卻是讓張儉大吃一驚。

劉氓不理會張儉那張張大到可以吃人的嘴臉,“這裡並無其他人,老先生何必隱瞞?難道真要帶着這秘密入土嗎?”

“長安王,不愧是長安王。”張儉此刻也不再解釋,悵然一嘆:“老夫以爲,這後半輩子世上不會再有張儉此人,卻沒想到被王爺一日看穿。”

“張先生,說說你的經歷吧。”劉氓顯然對這個很感興趣,“若是我師鄭玄所言不假,此刻你不是身死就應該返回故鄉了,怎會來到幽州偏遠之地當起縣丞?”

“既然王爺想聽,老夫講講又有何妨?”張儉苦澀一笑,顯然這個許久不用的名字讓他想起不少不堪的往事,隨即開口道:“當初十常侍作亂,某與不少同僚得罪了他們,侯覽這個閹人蠱惑天子對我等追殺。”

“逃了不少地方,也連累了不少親朋。”已經年過花甲的張儉明顯有些激動,畢竟這是他一生最不願想起的事情,“之後李篤助我前往塞外,在那依然不得安寧,整日躲藏追捕,卻是害苦了當地民衆。”

“老夫身板硬朗,熬到了出頭之日,十常侍一夜之間煙消雲散,老夫那是就起了回鄉的心思。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接下來數年間中原一直戰亂不停,未有過半月停歇,我這一手無縛雞之力的老頭,如何能回的來?”

“那你是怎麼來幽州的?”劉氓更加好奇了,這老頭回中原都這麼麻煩,那他是怎麼來這的?

“那時正是各路諸侯聯合討伐董卓之時。拜王爺所賜,老夫無法穿過三輔地區前往中原。”張儉所言正是劉氓攻打董卓長安之事。“只得向東走,試圖穿過幷州。老夫運氣不錯,從幷州一路行來踏上了常山地界。”

“而此時討董戰事已經告一段落。某卻是極其不幸,落入一羣山匪手中。”張儉開口道:“老夫雖然無能,但包袱裡還是有些錢糧,被山匪之徒盯上只有死路一條。”

“之後你被公孫瓚救了?”劉氓心中好笑,這個情形蠻狗血的,開口問道:“然後就跟他來幽州了?”

“雖然不全對,但也相差無幾。”張儉說道:“公孫伯圭救下我,又聽得我的名諱,立刻勸我不要再回中原,那裡正是戰亂之所,如何能安居?老夫也就這樣隨之入了幽州。”

“那怎麼會來此當這個縣丞的?”劉氓笑問道:“以先生之才學,在公孫瓚帳下似乎無能能出其右啊。”

“經歷大起大落,人生跌宕。老夫已無出仕之心。”張儉搖頭嘆道。

劉氓對此嗤之以鼻,開口說道:“恐怕是公孫瓚並沒十分看重先生吧,再加上先生只想在洛陽爲天子臣。這樣一來,先生不在公孫瓚身邊當差就合理多了。”

張儉苦澀點頭,不住點頭說道:“王爺所言不假,卻是如此。可在幽州呆的時間長了,身子一天天不行,爲了斷絕回鄉的念頭,老夫決定改名換姓,從此隱匿此處。”

“至於老夫怎麼會來此城當上縣丞,卻是另一番機緣。”張儉接着說:“被公孫瓚帶來幽州,半月後老夫就開始在周圍遊歷。人人都說涼州苦寒,卻沒想到幽州並不好多少。每年都有鮮卑等外族燒殺作亂,公孫伯圭勇武不差,可糧草運輸卻是多有不如,三年前與鮮卑相戰與北粟,就差點因爲糧草供應不及時而被外族打敗。”

“聽你所言,是你救了他?”劉氓試問道。

“不錯,老夫雖然不再出仕,卻也擔憂此地百姓。”張儉開口道:“因爲幾年的樂善好施,倒是博了些虛名,老夫向此處原來的縣丞建議,改道送糧。那一戰最後公孫瓚勝了,此城的縣丞也升官了,而老夫卻被命爲新任縣丞,就這樣,老夫在這城裡呆了數年之久。”

“原來如此。”劉氓點頭說道:“先生卻是高義之輩,並非公孫麾下文士,也敢爲他擋住孤數萬大軍。”

“並非爲他,而是爲這數萬百姓。”張儉搖頭說道:“公孫瓚雖然性情多變,但在遼西所作所爲老夫都一一看在眼裡。沒有他,幽州大阪地方都要遭外族鐵騎殺戮。”

“那你爲何不相助於他?”劉氓笑問道:“若得你相助,劉虞似乎早就敗了,也輪不到孤來執掌幽州。”

“老夫心中只有一個大漢,像你等不臣之人,老夫絕不相助。”張儉恨聲說道:“若是相助你等,愧對我大漢先祖,老夫死後也會被人唾棄。”

“或許這纔是你相助公孫續的原因吧。”劉氓嘆道:“老先生如今已是古稀之年,還如此迂腐、執拗嗎?大漢本就不是天子一人可以說的算的啊。這個道理就算是我這個皇室中人都明白的。”

劉氓明白了張儉爲何執意阻擋自己數萬大軍,他這是想把公孫度更早的拉入戰場,若是某與準備充足的公孫度打上一場,一定逃不出兩敗俱傷的結局,似乎這樣對洛陽的天子很有利,畢竟自己作爲最大的諸侯,多損失點實力天子重新掌權的希望就更大點。

劉氓不得不說,這種想法很天真,很好笑。但這個老人,依舊這麼執着的做着,即使他也知道這一切都是徒勞。

“祖宗法不可廢。”張儉冷聲說道:“你們這些把大漢民衆拖入戰火的人,也不過是爲了一己之私,和當年的張角無甚區別。”

劉氓搖頭不語,看來這老頭經過黨錮之禍後,思想變得更加狹隘,當真不可救藥。不願在這方面糾纏,開口問道:“先生還想回家鄉看看嗎?落葉歸根同樣是古訓。”

“老夫目前已經身無所戀,王爺不必在一將死之人身上下功夫。”張儉開口說道。

劉氓並不太在意張儉此人能不能爲自己所用,他只是爲自己的那點好奇心來的,既然事情清楚了,還聽了不少故事,得到滿足的劉氓也就隨意點頭,笑道:“你想死孤還偏不讓,好好呆着吧,待我擊敗了公孫度與先生再續。”說完這話,劉氓灑脫擺手,示意張儉可以出去了。

第二天劉氓將昨夜之事說與郭嘉聽,郭嘉也不由得讚歎,人生際遇十分奇妙,在這偏遠地區還能碰上黨錮之禍的倖存者。但更多的是對劉氓能力的驚懼,藏得如此深的秘密都能在一夜見挖出,還有什麼事辦不到?

不管郭嘉作何感想,拖拉不少時日的長安大軍再次開拔,劉氓再次分兵兩部,由張繡帶着一萬騎兵先行,自己則帶着剩餘數萬大軍,拖着糧草慢慢跟着。

遼東遼陽縣,大將韓起正皺眉踱步。他剛剛接到消息,公孫續被劉氓大軍擊敗,領着不少餘卒趕往他這。

“郭昕,你說公孫續向我們這趕來,是何居心?”自己捉摸不透,韓起只好向一旁的參軍問道。

“公孫續此乃乃禍水東引。”郭昕笑道:“他是想讓我遼東與長安王交兵,好在夾縫中生存。”

“哈哈,他怎麼會想到,我等與長安王早有合謀。”韓起點頭說道:“那我等該怎麼辦?待他到來時把他擒下?”

“不可,主公吩咐過,我等不可出兵相助。”郭昕搖頭說道:“主公只讓我等在此集結兵馬,並未讓我等參與此次戰爭,該如何做,我們還是稟明主公爲好,若是主公下令出擊,我等不放拿下公孫續,交予長安王,這樣還能張張我軍威風。”

“參軍心思慎密,就依你所言,某家即可派人將此事稟報遼東,請主公定奪。”韓起甩了甩拳頭,爽朗笑道。可嘆,遼東上至主公下至將士,都沒人看出災難臨頭,依舊做着山寨王、土皇帝的美夢。

第143章 袁家二子逃,陳登首出計第43章 劉母黃氏仙去,聯盟備戰抗劉第48章 羣臣議,文和計第40章 羌族動,徐晃出第109章 追逃之間,終戰將至第8章 殺人,旬氏第67章 王允命亡,殺戮亂戰第110章 初戰高覽傷,張燕劫敵營第103章 硬攻營寨,周倉襲糧第12章 劉氓終至幽,院內議破敵第82章 李典攻城險,孫家小霸王第149章 三江初戰,呂範受挫第166章 追尾打擊,張燕入府第130章 兗州有變,細作暗鬥第7章 徐榮再拒敵,陣戰也艱險第50章 李肅言,議廢君第91章 馬超北上,趙雲現身第55章 陳登暗通青州,郭淮胃口不小第148章 許攸欲報復,青州終安定第58章 曹嵩論,兩夏侯第73章 收的法衍,貂蟬到來第2章 劉氓細說龍鳳,諸葛草廬考驗第1章 首戰勝,威名揚第31章 劉氓撤兵,藍田設伏第74章 府內接風,天然宴客第3章 法正巡視南陽,鄧艾義陽放牛第1章 天子矯詔,討董聯盟第17章 右北平初戰,一人鬥二將第6章 夜探城,見張角第49章 王允出謀,商量對策第33章 劉氓策劃反攻,烏桓族內離心第81章 壽春大戰起,聯軍有分工第22章 董卓用謀,大攻長安第127章 尷尬往事,火藥之威第3章 夜襲營,會皇甫第65章 呂布皇宮隕,劉氓臨洛陽第94章 孫劉聯軍遭敗,南蠻衆族顯威第78章 龐統西行江東,初見孫堅獻策第2章 戰孫堅,援義真第60章 二次謀劃,除董伊始第57章 勸曹操,出洛陽第90章 攻城戰事不順,徐晃思慮奇謀第158章 分兵取城,呂布插手第19章 武將鬥,氓設計第128章 北方大戰結,孫劉再相鬥第88章 科舉進行中,大漢第一人第3章 夜襲營,會皇甫第146章 文丑也殉命,張頜傾全兵第90章 飛射入林鳥,黃敘箭矢佳第18章 夜襲營,劉韓見第21章 生擒張遼,佔據上雒第48章 羣臣議,文和計第3章 市集,黃忠第21章 生擒張遼,佔據上雒第27章 齊入蜀,遇二董第8章 外力可破敵,徐榮欲擒將第8章 生擒張繡,兵臨長安第142章 臨菑戰再續,高覽取劇縣第140章 陽夏易主,替人頂缸第33章 郭汜乞降,張遼出兵第54章 招兵處見聞,民間掘人才第29章 民族仇,龐德計第44章 中原大戰再起,魏延計取陳留第139章 審問俘虜,變換目標第71章 大漢再添一郡,趙雲見卑彌呼第30章 潘鳳連斬二將,子龍白馬騎兵第86章 科舉終開始,幼女黃月英第76章 回首匆匆兩年,趙雲封邑冠軍第33章 劉氓策劃反攻,烏桓族內離心第91章 軍團第一戰,益州有隱患第36章 昌黎城小戰,公孫逃遼東第99章 虛虛實實,劉氓敗呂第5章 劉關簡,見盧植第43章 劉母黃氏仙去,聯盟備戰抗劉第126章 連弩故障,寶刀感慨第165章 山谷爭鋒,曹操兵敗第68章 徐晃堅守城,夏侯身負傷第3章 夜襲營,會皇甫第157章 驕兵夜襲,孤立宛城第157章 驕兵夜襲,孤立宛城第29章 民族仇,龐德計第123章 呂虔苦思計,徐晃欲翻天第36章 賈文和,疲敵計第48章 羣臣議,文和計第54章 包夾曹仁被俘,荀攸進言退兵第51章 大軍回長安,童淵要收徒第165章 山谷爭鋒,曹操兵敗第21章 生擒張遼,佔據上雒第72章 衆老皆安葬,劉氓二遇刺第108章 四方皆朝賀,劉氓欲動兵第9章 太史戰陣試招,曹營諸將心齊第91章 真假言語惑人,虛實兵法取城第64章 帶女入皇宮,呂奉先終戰第106章 戰象多威猛,火燒衆南蠻第115章 張遼劫糧草,袁紹氣跳腳第128章 北方大戰結,孫劉再相鬥第104章 騎兵出擊,太行戰結第95章 龐德出戰,陣破騎兵第5章 學問,吟詩第89章 文舉終落定,箭術第三輪
第143章 袁家二子逃,陳登首出計第43章 劉母黃氏仙去,聯盟備戰抗劉第48章 羣臣議,文和計第40章 羌族動,徐晃出第109章 追逃之間,終戰將至第8章 殺人,旬氏第67章 王允命亡,殺戮亂戰第110章 初戰高覽傷,張燕劫敵營第103章 硬攻營寨,周倉襲糧第12章 劉氓終至幽,院內議破敵第82章 李典攻城險,孫家小霸王第149章 三江初戰,呂範受挫第166章 追尾打擊,張燕入府第130章 兗州有變,細作暗鬥第7章 徐榮再拒敵,陣戰也艱險第50章 李肅言,議廢君第91章 馬超北上,趙雲現身第55章 陳登暗通青州,郭淮胃口不小第148章 許攸欲報復,青州終安定第58章 曹嵩論,兩夏侯第73章 收的法衍,貂蟬到來第2章 劉氓細說龍鳳,諸葛草廬考驗第1章 首戰勝,威名揚第31章 劉氓撤兵,藍田設伏第74章 府內接風,天然宴客第3章 法正巡視南陽,鄧艾義陽放牛第1章 天子矯詔,討董聯盟第17章 右北平初戰,一人鬥二將第6章 夜探城,見張角第49章 王允出謀,商量對策第33章 劉氓策劃反攻,烏桓族內離心第81章 壽春大戰起,聯軍有分工第22章 董卓用謀,大攻長安第127章 尷尬往事,火藥之威第3章 夜襲營,會皇甫第65章 呂布皇宮隕,劉氓臨洛陽第94章 孫劉聯軍遭敗,南蠻衆族顯威第78章 龐統西行江東,初見孫堅獻策第2章 戰孫堅,援義真第60章 二次謀劃,除董伊始第57章 勸曹操,出洛陽第90章 攻城戰事不順,徐晃思慮奇謀第158章 分兵取城,呂布插手第19章 武將鬥,氓設計第128章 北方大戰結,孫劉再相鬥第88章 科舉進行中,大漢第一人第3章 夜襲營,會皇甫第146章 文丑也殉命,張頜傾全兵第90章 飛射入林鳥,黃敘箭矢佳第18章 夜襲營,劉韓見第21章 生擒張遼,佔據上雒第48章 羣臣議,文和計第3章 市集,黃忠第21章 生擒張遼,佔據上雒第27章 齊入蜀,遇二董第8章 外力可破敵,徐榮欲擒將第8章 生擒張繡,兵臨長安第142章 臨菑戰再續,高覽取劇縣第140章 陽夏易主,替人頂缸第33章 郭汜乞降,張遼出兵第54章 招兵處見聞,民間掘人才第29章 民族仇,龐德計第44章 中原大戰再起,魏延計取陳留第139章 審問俘虜,變換目標第71章 大漢再添一郡,趙雲見卑彌呼第30章 潘鳳連斬二將,子龍白馬騎兵第86章 科舉終開始,幼女黃月英第76章 回首匆匆兩年,趙雲封邑冠軍第33章 劉氓策劃反攻,烏桓族內離心第91章 軍團第一戰,益州有隱患第36章 昌黎城小戰,公孫逃遼東第99章 虛虛實實,劉氓敗呂第5章 劉關簡,見盧植第43章 劉母黃氏仙去,聯盟備戰抗劉第126章 連弩故障,寶刀感慨第165章 山谷爭鋒,曹操兵敗第68章 徐晃堅守城,夏侯身負傷第3章 夜襲營,會皇甫第157章 驕兵夜襲,孤立宛城第157章 驕兵夜襲,孤立宛城第29章 民族仇,龐德計第123章 呂虔苦思計,徐晃欲翻天第36章 賈文和,疲敵計第48章 羣臣議,文和計第54章 包夾曹仁被俘,荀攸進言退兵第51章 大軍回長安,童淵要收徒第165章 山谷爭鋒,曹操兵敗第21章 生擒張遼,佔據上雒第72章 衆老皆安葬,劉氓二遇刺第108章 四方皆朝賀,劉氓欲動兵第9章 太史戰陣試招,曹營諸將心齊第91章 真假言語惑人,虛實兵法取城第64章 帶女入皇宮,呂奉先終戰第106章 戰象多威猛,火燒衆南蠻第115章 張遼劫糧草,袁紹氣跳腳第128章 北方大戰結,孫劉再相鬥第104章 騎兵出擊,太行戰結第95章 龐德出戰,陣破騎兵第5章 學問,吟詩第89章 文舉終落定,箭術第三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