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張遼劫糧草,袁紹氣跳腳

“張珔,你說主公此刻會不會已經打下了壺關?”在鉅鹿通往廣平的官道上,長達百米的運糧隊正在緩緩先行着,開口說話的正是押運糧草的袁軍將領。

“新投主公帳下的軍師說起來頭頭是道,不過依我看卻是很難擊敗長安王。”名爲張珔的將軍搖頭說道:“他若真有能耐爲何總被劉氓追着四處逃竄,打仗本事不知道怎樣,這份逃跑的能耐卻是比你我兄弟要厲害。”

“得,這話你也就在兄弟面前嘀咕兩句,若是讓主公聽到了,你少說也得挨頓板子。”另一人失笑說道。

“我看那軍師神神叨叨、緊張兮兮,還讓我等小心謹慎,你看這周遭,哪有什麼奇襲糧草的兵馬。”張珔搖頭嘆道:“我看吶,分明是他自己被劉氓打怕了,才弄得如此。朱漢,你說我等何時才能不幹這押糧的差事,跟在主公身邊。”

“不管怎樣,小心點總不會有錯。”朱漢沉默片刻說道:“只要我等好好幹,主公總會提拔你我兄弟的。”說完擡頭望望四周,卻是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因爲此時已是戰亂時期,道路上除去他們押糧隊卻是沒有任何人。”

“哎,這破天氣,都還沒入夏呢,就這般熱。”擦着腦門上的汗珠,張珔索性將頭盔拿下抱在懷裡,咒罵着老天爺不長眼。

朱漢同樣是熱的難受,枯燥的行軍更是讓這種感官無限放大。但看看身旁用腳走路的押糧兵卒,感嘆道:“你我好歹還有戰馬代步,不要抱怨了。我們分兩頭再去看看周遭,這個馬虎不得。”

“知道、知道。”張珔不耐煩的擺擺手,打馬向前方走去,邊走邊咒罵當空的烈日,時不時的用手中長矛揮打走的較慢的兵卒,心情才舒爽一些。

再次確認一次並無緊急情況發生,兩人再次閒聊起來,連續幾日押運糧草,讓兩人大感不耐。不過沒過多久,前方出現的樹林卻讓二人一陣欣喜,終於能找個地方躲會太陽了。

“走,去那林中歇歇腳。”張珔大笑道:“都給我加快步子向樹林裡趕,誰若是慢上些許,我可不會客氣。”說完拍馬向前奔去。

朱漢來不及喊住他,只能搖頭跟着一齊向林中移動。而運糧兵卒也猛的加快步伐,推着糧車向樹林飛奔。最先靠近樹林的自然是有馬可騎的張珔與最前頭的數百兵卒,可沒等他們欣喜入林,迎面撲來的箭雨就讓他們瞬間倒地一半。

“有埋伏,有埋伏”虧得馬匹移動迅速,躲過第一波箭雨,張珔連忙推後至中軍大聲喝道:“結陣防禦,結陣防禦。”

“殺”還不等外面的押糧隊有何作爲,之間樹林中衝出數千兵馬,領頭的是一員虎目悍將,大喝着衝向糧隊。

“逃啊。”不知是何人最先開口,但此話一出卻是完全打亂了辛苦結起的兵陣,所有押糧兵卒爭先恐後的向來時方向撤退。

“敵將休走”伏擊之人正是從平樂關出來的張遼,他在這一帶埋伏了也有數個時辰,終於等到了對方的押糧隊。爲了盡全功,散逃兵卒可以不管,可其領兵將領卻不能放過。

“張珔,你我分別向南北兩面而逃,誰能活着離開全憑天意。”朱漢急聲說道:“若能活着離開,定要及時告知主公,敵軍有人在後方截糧。”張珔點點頭卻是連回話的時間都省了,直接向北邊逃去。而朱漢也帶着身邊衆兵卒向南面逃竄。

“你們去追那南下之人,北邊的本將親自去追殺。”張遼對着身邊副將吩咐道:“速去,別讓那將領走脫了。”

半炷香之後張遼與麾下副將會合糧隊,看着副將灰頭土臉的樣子張遼皺了皺眉,開口問道:“怎麼樣?可曾取下那人首級?”

“我等慚愧,沒能斬殺敵將,讓其負傷而逃。”副將搖頭說道。

“罷了。”張遼搖了搖頭,敵將走了一人雖然讓他有點不滿,但也不會因此大加責罵麾下屬將。“日後注意多加習武,今日只是讓對方逃脫,將來若是被人追殺,你等如此定是逃脫不得。”

“將軍。”幾人原本心中忐忑,可張遼卻沒多加責罵反而關懷指點,讓衆人鼻子一酸,失聲說道。

“好了,把這些糧食燒了,大軍也是時候離開。”張遼點點頭,騎馬轉身而走。

“這些糧食都付之一炬?”副將詫異問道:“這些糧草足夠萬餘兵馬半月之用了,燒了是不是可惜?”

張遼爲之氣節,冷喝道:“你們放走敵將,不用一日就會有敵兵前來,若我等帶着糧草,如何走脫?不要廢話,趕緊動手燒糧”

“諾”副將慚愧點頭,吩咐麾下兵卒趕緊燒燬糧草。

“主公,我等該死,沒能奪下壺關。”壺關外袁紹大本營,鞠義等人跪地說道。

“哼”袁紹冷哼一聲,心中怒火已然上漲。望着跪在地上的一干人等,沉着臉說道:“鞠義,枉我袁本初如此信任與你,主將不在兵力殘缺的壺關居然都沒能拿下,你還有臉回來見我?”

“主公,不能怪鞠將軍,若不是臧霸來援,壺關已經落入主公手中。”鞠義身旁的令狐邵連忙爲其辯解道,畢竟這一切追根到底還是他的錯,若不是他報錯了軍情,即使臧霸來援也很難擋下鞠義大軍。

“我說話哪裡有你插嘴的份”袁紹正在氣頭上,令狐邵這算是直接撞槍口了:“來人,給我把他拉出去,杖責五十” 令狐邵聽到袁紹的責罰也不爲自己解脫,反而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任由兵卒將自己拉出帳外摁在木架上用大木板抽打。

“陳宮,當初你來我這如何說的?”袁紹轉頭望向一旁的隨軍軍師,冷聲說道:“信誓旦旦言及定能打下壺關兵發幷州。可現在呢?損失近萬兵馬,缺連壺關都沒拿下,你如何向我交代?”

“宮無以開脫。”原來這新投冀州之人竟是陳宮陳公臺,這傢伙卻是躲過了劉氓數次搜捕,居然好運投奔了袁紹,還當上了大軍軍師。“宮自問計策尚佳,張燕也的確中計,奈何對方馳援兵馬來的太快。宮失算了。”

“念及此刻出徵在外,暫不罰你二人。”袁紹沉聲說道:“你二人當戴罪立功,好自爲之。如若不然,回了信都數罪併罰”

“謝主公不殺之恩。”衆人一齊點頭,跪地拜謝道。

常言道禍不單行,此刻的袁紹似乎就應承了這句話。剛剛罵過一陣鞠義等人,卻迎來了灰頭土臉的顏良、文丑。看着手下兩位愛將如此模樣,袁紹原本就不好臉色再次陰沉。

“末將該死,讓張燕逃了。”二人滾身下馬,跪地說道。

“說,張燕是怎麼逃得”袁紹手中兵策一砸,大聲暴喝。

“營寨失火,被臧霸麾下副將救去。”文丑低聲說道。

“你們好啊,很好啊”袁紹怒極而笑,抓起顏良衣領大聲質問:“一個被臧霸逼退本營,另一個就更了得,原本到手的敵將居然還被對方副將劫走。你們這羣飯桶,我養着你等有何用啊?告訴我,我養着你們這些人有什麼用”

“末將該死,還請主公斬之,以儆效尤”顏良低着臉不敢直視自家主公,小聲說道。

“你死了一了百了,可那壺關卻奪不下來,那臧霸、張燕卻不會隨你送葬。”袁紹冷聲說道:“你死又有何用》能換回前方的壺關嗎?”

“主公息怒,衆將此時僅是沒能立下全功,兵馬等一切俱在,打下壺關指日可待。”沮授連忙上前寬慰道,在出徵前他就知道這一仗不會打的十分容易,所以此刻鞠義等人稍受挫折也他接受範圍以內,情況並不是很糟糕。

“哼若非如此我怎會饒他一命?”袁紹重重的跺了跺腳,開口說道:“你二人暫且下去,大戰之時某也不多加責罰,滾吧”

“謝主公。”兩人狼狽點頭,心中也是憋屈的可以,若不是昌豨一把火點着了整個大營,他們倆又怎會落到如此境地,不但折了些許兵馬,還讓張燕負傷而逃。

若說鞠義與顏良這兩處的消息僅是讓袁紹氣憤,沒能趁此良機奪下壺關。那從北面負傷逃命歸來的朱漢,卻是差點把袁紹的肺都氣炸了。

“糧草沒了你還敢回營來見我?”此刻袁紹雙眼瞪得老大,一腳將朱漢從帳中踹至大帳帷簾處,大聲喝道。

“主公,朱漢並非貪生怕死之徒。”朱漢嚥下幾乎吐出口的鮮血,咬牙說道:“只是想讓主公更早知道此消息,好提防那張遼。除此之外,別無他求。”

“哼”袁紹恨不得再踢上幾腳,一日之間三處傳來的都不是什麼好消息,如此出師不利讓袁紹憤怒之餘又感到無限惶恐,畢竟在劉氓手中吃虧也不是第一次了,這次進攻會不會也如當初一樣兵敗?

爲了掩飾心中的不安並改去人心惶惶的軍營氣氛,袁紹望着朱漢輕聲說到:“你的家人,我自會替你照料,你也可瞑目。來人啊,將這通敵賣主之人拖出去,斬了”

第63章 南無額米頭髮,貴霜有僧來漢第62章 江陵入手戰了,大漢再度休眠第112章 張燕中埋伏,壺關陷危機第19章 長安變故,張飛歸來第54章 招兵處見聞,民間掘人才第4章 法正做客義陽,鄧艾家中拜師第26章 顏良耍詭計,龐德巧破招第34章 戰事多波折,顏良終敗逃第37章 洛陽城外,呂布赤兔第16章 小道險戰,斬殺華雄第95章 司馬懿入府,陶謙讓徐州第18章 未能有建樹,遼東公孫度第71章 智鬥巨虎,特技初顯第39章 始反擊,小交鋒第6章 商行,洛陽第157章 驕兵夜襲,孤立宛城第87章 設伏殲敵,匈奴窘狀第73章 將軍府細商,監獄中拷問第54章 招兵處見聞,民間掘人才第79章 檄文四處傳,聖旨入冀州第11章 無奈公孫逃,幽州初戰結第43章 獐子換情報,甘寧輕取城第62章 劉協欲選妃,有女喚玲綺第20章 郭汜掌兵,張遼退兵第99章 劉備將遠遁,諸葛一家人第6章 商行,洛陽第2章 抓週,出遊第114章 新建兵團,勢力發展第144章 險死火場,張任臨府第28章 圍兵山海關,劉氓再部署第87章 斷後曹純被俘,周倉設伏無果第78章 劉表思量,李儒見劉第5章 劉關簡,見盧植第24章 又進京,論封賞第77章 袁術府內談,朝堂論錢糧第11章 無奈公孫逃,幽州初戰結第71章 年終出大事,衆老俱病重第89章 鬥將成賽馬,虎豹騎逞威風第28章 牛叉親衛,四面楚歌第54章 元宵詩會,成都張任第123章 益州變動,意歸長安第54章 瑣事多,議婚嫁第149章 三江初戰,呂範受挫第130章 長沙暫解圍,黃祖試重甲第24章 左大再立功,拿下右北平第140章 曹軍入青州,夏侯聯二袁第51章 二劉交談,再臨成都第118章 戰局已全開,張遼謀信都第21章 斬李張,賺閻忠第10章 議受封,鎮漢中第28章 闖陣進出自如,兵進饒樂水域第49章 司空位,說二袁第11章 無奈公孫逃,幽州初戰結第50章 魏延被迫爲匪,莊園曹兵埋伏第39章 孟獲赤手發威,劉氓府內夜商第138章 青州袁紹逝,兩子齊地爭第55章 劉協思權勢,劉備要行動第24章 兄妹相見,離開長安第34章 張樂分兵,文謙受困第52章 奉孝策破定陶,火馬陣亂曹兵第57章 劉張交手,疑似生病第59章 許仲康,許子遠第24章 又進京,論封賞第21章 生擒張遼,佔據上雒第111章 各路兵馬動,文丑大軍伏第61章 關羽耍威風,劉氓思科舉第69章 曹操無奈撤,劉氓要撈官第166章 追尾打擊,張燕入府第52章 劉氓見童淵,拜師習武藝第54章 瑣事多,議婚嫁第37章 洛陽城外,呂布赤兔第143章 吳敦離城,設伏誘敵第6章 夜探城,見張角第80章 蔡琰生子,漢水兩岸第54章 招兵處見聞,民間掘人才第10章 議受封,鎮漢中第6章 七探盤蛇槍,兵陣威更強第135章 袁紹要贖子,暗語示許攸第139章 輕易取平原,僞裝賺臨菑第16章 大戰血染襄江,徐盛貶職學藝第117章 攜美入蜀,有子名翔第4章 法正做客義陽,鄧艾家中拜師第8章 褚燕計,斬張寶第39章 公孫度清醒,公孫瓚睜眼第165章 山谷爭鋒,曹操兵敗第31章 單騎入,終回城第120章 袁尚被活捉,信都已易手第8章 襄陽如今換主,二劉身險祭拜第97章 徐州戰亂起,倒黴劉玄德第30章 李儒出,襲羌營第70章 將士安全渡海,小島名曰對馬第59章 許仲康,許子遠第78章 討袁計終定,各諸侯反應第42章 複雜局勢,二人交談第70章 疑似長蛇,巨蟒猛虎第45章 郭嘉謀劃分兵,濮陽戰事泥濘第35章 幽州戰事告捷,草原王庭絕滅第29章 火燒烏桓部落,劉鵬宇見閻圃第123章 益州變動,意歸長安第53章 劉府密談,繼編漢史
第63章 南無額米頭髮,貴霜有僧來漢第62章 江陵入手戰了,大漢再度休眠第112章 張燕中埋伏,壺關陷危機第19章 長安變故,張飛歸來第54章 招兵處見聞,民間掘人才第4章 法正做客義陽,鄧艾家中拜師第26章 顏良耍詭計,龐德巧破招第34章 戰事多波折,顏良終敗逃第37章 洛陽城外,呂布赤兔第16章 小道險戰,斬殺華雄第95章 司馬懿入府,陶謙讓徐州第18章 未能有建樹,遼東公孫度第71章 智鬥巨虎,特技初顯第39章 始反擊,小交鋒第6章 商行,洛陽第157章 驕兵夜襲,孤立宛城第87章 設伏殲敵,匈奴窘狀第73章 將軍府細商,監獄中拷問第54章 招兵處見聞,民間掘人才第79章 檄文四處傳,聖旨入冀州第11章 無奈公孫逃,幽州初戰結第43章 獐子換情報,甘寧輕取城第62章 劉協欲選妃,有女喚玲綺第20章 郭汜掌兵,張遼退兵第99章 劉備將遠遁,諸葛一家人第6章 商行,洛陽第2章 抓週,出遊第114章 新建兵團,勢力發展第144章 險死火場,張任臨府第28章 圍兵山海關,劉氓再部署第87章 斷後曹純被俘,周倉設伏無果第78章 劉表思量,李儒見劉第5章 劉關簡,見盧植第24章 又進京,論封賞第77章 袁術府內談,朝堂論錢糧第11章 無奈公孫逃,幽州初戰結第71章 年終出大事,衆老俱病重第89章 鬥將成賽馬,虎豹騎逞威風第28章 牛叉親衛,四面楚歌第54章 元宵詩會,成都張任第123章 益州變動,意歸長安第54章 瑣事多,議婚嫁第149章 三江初戰,呂範受挫第130章 長沙暫解圍,黃祖試重甲第24章 左大再立功,拿下右北平第140章 曹軍入青州,夏侯聯二袁第51章 二劉交談,再臨成都第118章 戰局已全開,張遼謀信都第21章 斬李張,賺閻忠第10章 議受封,鎮漢中第28章 闖陣進出自如,兵進饒樂水域第49章 司空位,說二袁第11章 無奈公孫逃,幽州初戰結第50章 魏延被迫爲匪,莊園曹兵埋伏第39章 孟獲赤手發威,劉氓府內夜商第138章 青州袁紹逝,兩子齊地爭第55章 劉協思權勢,劉備要行動第24章 兄妹相見,離開長安第34章 張樂分兵,文謙受困第52章 奉孝策破定陶,火馬陣亂曹兵第57章 劉張交手,疑似生病第59章 許仲康,許子遠第24章 又進京,論封賞第21章 生擒張遼,佔據上雒第111章 各路兵馬動,文丑大軍伏第61章 關羽耍威風,劉氓思科舉第69章 曹操無奈撤,劉氓要撈官第166章 追尾打擊,張燕入府第52章 劉氓見童淵,拜師習武藝第54章 瑣事多,議婚嫁第37章 洛陽城外,呂布赤兔第143章 吳敦離城,設伏誘敵第6章 夜探城,見張角第80章 蔡琰生子,漢水兩岸第54章 招兵處見聞,民間掘人才第10章 議受封,鎮漢中第6章 七探盤蛇槍,兵陣威更強第135章 袁紹要贖子,暗語示許攸第139章 輕易取平原,僞裝賺臨菑第16章 大戰血染襄江,徐盛貶職學藝第117章 攜美入蜀,有子名翔第4章 法正做客義陽,鄧艾家中拜師第8章 褚燕計,斬張寶第39章 公孫度清醒,公孫瓚睜眼第165章 山谷爭鋒,曹操兵敗第31章 單騎入,終回城第120章 袁尚被活捉,信都已易手第8章 襄陽如今換主,二劉身險祭拜第97章 徐州戰亂起,倒黴劉玄德第30章 李儒出,襲羌營第70章 將士安全渡海,小島名曰對馬第59章 許仲康,許子遠第78章 討袁計終定,各諸侯反應第42章 複雜局勢,二人交談第70章 疑似長蛇,巨蟒猛虎第45章 郭嘉謀劃分兵,濮陽戰事泥濘第35章 幽州戰事告捷,草原王庭絕滅第29章 火燒烏桓部落,劉鵬宇見閻圃第123章 益州變動,意歸長安第53章 劉府密談,繼編漢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