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張燕中埋伏,壺關陷危機

夜幕再次降臨,就在文丑埋伏于山林之後的兩個時辰,顏良領着兵馬從其前方進過,在文丑兩裡外的山道旁安下營寨。雖然雙方都不曾出來相見,但多年來的默契讓他們都感覺到彼此的存在。

“都給我小心點,今日不可再讓顏良逃了。”就在顏良立寨一個時辰後,張燕領兵來到附近,他並不知道身側的山林中埋伏着一隻冀州大軍,仍然在咆哮着擊破顏良‘殘軍’。

領着衆兵卒放緩腳步漸漸靠近敵寨,似乎因爲這連續幾晚上的追逃讓顏良麾下兵卒疲敝不堪,就連夜巡的兵卒都不見人影。

暗道這次是個破敵的好機會,將手中兵器換至左手,右手向前輕輕一揮,數十身手敏捷的精兵趁着彎月被雲朵遮擋的空當竄向營寨前,將拒馬等障礙輕輕移開。

“隨我殺!”前方沒有了障礙物,張燕果斷翻身上馬,低喝一聲衝向敵營。數千馬踏聲隨之響起,不到片刻,數千騎兵與剩餘兵卒已經進入營寨。

衝進營寨的張燕並沒發現此刻營中反常的寂靜,仍然卯足勁往前衝,直到一刀劃破帳篷看清裡面一切,才發現情形似乎不妙。

“將軍,帳篷內沒人,是空的!”一連串的呼喝聲入一盆冰涼刺骨的泉水侵襲張燕的大腦,這是怎麼回事?張燕心中不停自問,雖然有了答案但張燕不敢相信也不能相信自己心中所想。

“張燕,本將等你多時了!”就在張燕遲疑的空單,前方突然燭火大亮,以顏良爲首的冀州兵馬緩緩前行,“你當真以爲本將會被你追的如此狼狽?”

“哼!”張燕冷哼一聲,開口道:“即使你有防備又如何?衆將士,顏良首級就在眼前,隨我殺!”此刻張大渠帥還沒發現發現事情的嚴重性,僅僅以爲顏良是被幾日襲營搞怕了,安寨之後一直在提防自己罷了。

“不自量力!殺!”顏良也沒什麼好話說,張燕帶着疲敝之卒奔襲數日不曾歇息,雖然己方也是如此,但好歹自己麾下兵馬在安營紮寨以後還獲取了一個時辰有餘的休息時間。

若在平時這一個時辰的休息時間不算什麼,但在此刻大戰中,這一個時辰的提前休息卻十分重要,重要到顏良及麾下兵卒能輕易抵擋對方的進攻,至於反擊,暫時還不急。

“該死!”兵卒疲敝的毛病在一交手就顯現出來,再加上顏良大軍並未中襲,張燕麾下兵卒卻是不能爆發出最強戰力,心中退意已生的他們此刻能繼續拼殺不至於後撤,完全依賴於平日嚴格的訓練。若非如此,恐怕早就散成無數團了。

“張燕,今***將勢必取你首級!”顏良舉刀砍向張燕的同時,嘴上也是叫罵不停。說垃圾話在哪都是有用的,它可以擾亂敵對一方的心神,甚至可以讓對方出現錯誤。

“休想!”張燕武藝不算太強,但他黃巾出身,全身上下都有一股子狠勁,這是其他人不能比的。通常武將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讓自己受傷,而張燕不同,他喜歡以傷換傷、以命換命。這樣的打法短時間也讓顏良束手束腳。

不過武藝的差距終究不是硬拼能彌補的,當二十餘會合交鋒過後,顏良已經適應了張燕的搏命打法。嘴角露出一絲不屑,再次提刀砍向張燕肩膀。

二人交戰的同時旁邊的兵卒也沒有停歇,五千鐵騎此刻狀況雖然不妙但也仗着坐騎威力與對方兵卒鬥個旗鼓相當,而剩餘近六千兵卒卻是漸漸敗退,陣型也漸漸散亂。

“這樣下去定會全軍覆沒的,不能這麼拼下去了。”張燕心中顧慮着,卻是有點走神。顏良可不會放過如此機會,長刀在擋下張燕進攻的同時直接刺向對方胸甲。

“嘶!”張燕下意識的躲閃讓他倖免餘難,但小傷仍然不可避免。盔甲的關節處是最薄弱的,顏良大刀輕易劃開關節處的軟甲,在張燕肩上留下一條刀傷。

左肩負傷並沒讓張燕膽怯,反而使其更加瘋狂。不計氣力的猛攻顏良,使得對方也不得不提馬暫退十數米。就在張燕耗費大氣力逼退顏良準備喊撤的時候,從自己身後傳來了一陣陣驚叫聲。

“張燕,你中我家軍師之計也!”顯然顏良也聽到了遠處的殺喊聲,大笑道:“我家主公讓我前去叩關就爲了把你引誘出來,今日就送你歸西!”

“引誘我出關?”張燕氣喘細細的琢磨顏良所言,眼中驚駭萬分,引誘自己帶兵出關,其目的顯而易見,壺關危矣!“撤,都給我撤!”

“有我與文丑大軍在此,你張燕就算插上翅膀也難飛出營寨!”顏良暢快一笑,多日來的追逃總算可以出氣。“衆將士隨我擊殺張燕!”

營寨之外趕來的軍隊的確是文丑所領兵卒,當顏良點齊萬千燭火之時,不遠處山林中的文丑立刻注意到了。這是雙方約定好的計劃,片刻都不耽誤文丑直接上馬領兵殺出。

“將軍速撤,我等兄弟爲將軍斷後!”張燕身邊的兵卒毅然將其擋在身後,其中一人開口說道。

張燕心中苦澀,原本形勢大好的自己卻在瞬間遭到前後夾擊。看着身旁數十位跟着自己十年有餘的老部下,張燕咬牙說道:“今日一戰,有死而已!衆將士聽令,殺一個不虧,殺兩個有賺,爲了主公大業,殺啊!”

“爲了主公大業,殺!”周圍兵卒受其感染,紛紛暴喝着衝向敵兵,兇悍的展開搏殺。

正如張燕所想那樣,此刻胡關外已是站滿了冀州兵馬,爲首的是大將麴義與其身邊軍師。關前如此大動靜周倉自然被驚醒,跑上城頭一看,好傢伙,至少也得數萬人吧,黑漆漆的前方全是人頭啊。

“關上的人聽着,某家知道你們大將張燕已經領兵出了關,你們已經沒有幾個人了。”麴義拍馬上前,開口道:“只要你們現在開關迎我大軍進去,皆可得我主公獎賞。”

“放屁,我家將軍現在就在軍營,有本事你們進攻試試!”此刻不是示弱的時候,爲了給城頭兵卒打氣,周倉咧嘴罵道:“袁紹那個烏龜在哪?怎麼都不見他本來親來?他不來,你們這些手下敗將有何能耐取城?不過是自取其辱!”

“將軍,還是儘快攻城的好。”鞠義身旁的軍師說道:“若是遲了片刻,讓劉氓麾下援軍到了,可就功虧一簣!”

鞠義點點頭,這個道理他也懂。原本想要勸降,現在看來是不可能了。緩步後撤回到陣中,沉聲說道:“前軍,攻城!”一聲令下,前軍數千人扛着雲梯,推着衝車就衝向壺關關口。

“弓弩手準備,聽我號令!”原本這一切都不是周倉的事情,可現在張燕不在、高覽重傷,這小子不得不硬着頭皮開始指揮。好在跟着張燕的時間也不短了,本事也學了不少。

“放!”看不清地下到底有多少兵馬,但靠近城牆百米內的周倉都能望見。此刻敵兵已經進了弓弩手的射程,周倉也無法辨別到底那一刻纔是最佳射擊時間,無奈勉強下令。

好在城頭僅有的三千守兵都是弓弩手,數千箭矢飛射而下的確讓對方進攻爲之一頓,當場倒下的就佔了三分之一。天黑不但影響守城,攻城的兵卒也是如此,不能及時察覺直奔自己腦門而來的箭矢,就只能命喪壺關。

鞠義所領兵卒足足三萬餘人,僅僅前軍倒下千餘人根本不算什麼。攻擊號令越來越急促,厚重的軍鼓聲傳遍了太行山附近的幾個山頭,林中飛鳥此刻都不停的撲打翅膀,在山林間亂竄。

“周倉,戰事如何了?”高覽也第一時間得知敵軍來襲的消息,如此危急之時他根本無法休養,硬撐着身子,緩緩向關頭走去。剛上關口,就急聲問道。

“高將軍,”正忙得不可開交的周倉回頭一看,急忙上前扶住高覽,說道:“戰事已經打起,袁軍攻勢兇猛,似乎準備用人命填上這個關口。”

高覽點點頭靠着周倉的扶住勉強站定藉着城頭城下的火光勉強看清戰況,急聲道:“你不必管我,此刻關內調度兵馬的有你全權負責,這是你初次***掌兵,一定要把關口守住,至少要守到天亮,到那是援軍應該就會到了。”

高覽此刻十分慶幸自己在數個時辰前將消息傳達給徐榮等人,只要他們得了消息就一定會領兵前來的。望着城頭浴血的兵卒,高覽大聲喝道:“將士們,援軍已經在來的路上,只要我等齊心協力守至天明,就一定能盼到援軍到來!”

高覽的一番話讓浮躁的軍心漸漸鎮定下來,城頭的兵卒相互之間配合不再向之前那麼慌亂,守城效率也越來越高。不過這一切在巨大的人數差距下顯得蒼白而又無力,往往城下死傷不過五六人,城頭就有一二兵卒喪命,這代價太大。

第126章 孟德喚將心,己吾人典韋第78章 龐統西行江東,初見孫堅獻策第73章 收的法衍,貂蟬到來第58章 曹嵩論,兩夏侯第130章 兗州有變,細作暗鬥第78章 討袁計終定,各諸侯反應第103章 劉氓再登庸,徐盛欲西投第67章 劉氓主洛陽,徐晃滎陽戰第96章 張繡敗敵,匈奴分兵第24章 兄妹相見,離開長安第10章 于禁獻策破營,子義寨內血戰第53章 劉府密談,繼編漢史第26章 顏良耍詭計,龐德巧破招第3章 市集,黃忠第11章 無奈公孫逃,幽州初戰結第50章 少年周瑜,陳宮露面第108章 於夫潰逃,反攻開始第139章 輕易取平原,僞裝賺臨菑第161章 曹劉相謀,劉氓驚醒第105章 火燒藤甲兵,木鹿驅百獸第64章 信鴿妙用,貂嬋心思第132章 演武場地,原是魏延第21章 生擒張遼,佔據上雒第70章 疑似長蛇,巨蟒猛虎第63章 貂蟬秀兒,劉氓回憶第33章 劉氓策劃反攻,烏桓族內離心第123章 益州變動,意歸長安第34章 武藝進,終入城第32章 奔隴西,城危矣第88章 匈奴俘虜,袁紹公孫第143章 袁家二子逃,陳登首出計第23章 夜訪長安,進入城中第145章 幼子賀歲,學院講課第30章 潘鳳連斬二將,子龍白馬騎兵第13章 宛城街頭喋血,炸藥摧毀地道第43章 進宮面聖,諸侯瑣事第101章 藍田之戰,無傷無亡第24章 左大再立功,拿下右北平第99章 虛虛實實,劉氓敗呂第161章 曹劉相謀,劉氓驚醒第98章 曹仁夜襲營,轉眼失徐州第1章 天子矯詔,討董聯盟第1章 首戰勝,威名揚第38章 殺何進,董卓至第95章 龐德出戰,陣破騎兵第119章 袁尚追閻柔,真定埋伏兵第8章 生擒張繡,兵臨長安第80章 蔡琰生子,漢水兩岸第142章 臨菑戰再續,高覽取劇縣第90章 攻城戰事不順,徐晃思慮奇謀第12章 虎頭蛇尾退兵,滿寵地道偷襲第55章 詩會開始,猜謎作詩第22章 公孫夜出城,依舊遭伏擊第126章 孟德喚將心,己吾人典韋第18章 夜襲營,劉韓見第145章 幼子賀歲,學院講課第40章 羌族動,徐晃出第43章 劉母黃氏仙去,聯盟備戰抗劉第48章 濮陽李典陣亡,徐榮後發制敵第60章 孝直臥龍平手,陳登兄弟相見第61章 操勢成,李儒策第101章 藍田之戰,無傷無亡第133章 二將比試,稍遜一籌第139章 審問俘虜,變換目標第109章 大漢再會戰,各諸侯皆出第30章 李儒出,襲羌營第89章 文舉終落定,箭術第三輪第28章 闖陣進出自如,兵進饒樂水域第126章 連弩故障,寶刀感慨第87章 斷後曹純被俘,周倉設伏無果第67章 王允命亡,殺戮亂戰第96章 張繡敗敵,匈奴分兵第75章 子龍掌控全島,賈詡言及封侯第97章 徐州戰亂起,倒黴劉玄德第52章 劉氓見童淵,拜師習武藝第83章 衆將混戰,劉呂交手第110章 初戰高覽傷,張燕劫敵營第98章 大漢最終一戰,長沙老將猶威第85章 私藏假皇袍,袁公路身死第127章 惡來手戟威,江東謀荊襄第53章 迎劉辯,大遷徙第124章 徐晃劫烏巢,殺將奪青虹第33章 郭汜乞降,張遼出兵第25章 汜水瑣事,袁隗授首第16章 山頂建營寨第18章 驚聞蹋頓來襲,劉氓奉旨親征第32章 郭汜中招,屢屢遭圍第24章 徐榮引軍救援,城門數次易手第39章 洛陽動態,李肅勸說第144章 高覽再奪糧,青州終戰起第67章 劉氓主洛陽,徐晃滎陽戰第8章 殺人,旬氏第27章 劉氓兵至漁陽,三千槍騎穿陣第87章 文舉第一試,天文學郭嘉第41章 董貴人遭算計,掉包計劃進行第43章 呂奉先,殺丁原第131章 王粲求官,又得奇才第55章 二入蜀,父子談第81章 張燕兵圍魯地,夏侯蹤影不現第4章 王匡遭伏,斬殺胡軫
第126章 孟德喚將心,己吾人典韋第78章 龐統西行江東,初見孫堅獻策第73章 收的法衍,貂蟬到來第58章 曹嵩論,兩夏侯第130章 兗州有變,細作暗鬥第78章 討袁計終定,各諸侯反應第103章 劉氓再登庸,徐盛欲西投第67章 劉氓主洛陽,徐晃滎陽戰第96章 張繡敗敵,匈奴分兵第24章 兄妹相見,離開長安第10章 于禁獻策破營,子義寨內血戰第53章 劉府密談,繼編漢史第26章 顏良耍詭計,龐德巧破招第3章 市集,黃忠第11章 無奈公孫逃,幽州初戰結第50章 少年周瑜,陳宮露面第108章 於夫潰逃,反攻開始第139章 輕易取平原,僞裝賺臨菑第161章 曹劉相謀,劉氓驚醒第105章 火燒藤甲兵,木鹿驅百獸第64章 信鴿妙用,貂嬋心思第132章 演武場地,原是魏延第21章 生擒張遼,佔據上雒第70章 疑似長蛇,巨蟒猛虎第63章 貂蟬秀兒,劉氓回憶第33章 劉氓策劃反攻,烏桓族內離心第123章 益州變動,意歸長安第34章 武藝進,終入城第32章 奔隴西,城危矣第88章 匈奴俘虜,袁紹公孫第143章 袁家二子逃,陳登首出計第23章 夜訪長安,進入城中第145章 幼子賀歲,學院講課第30章 潘鳳連斬二將,子龍白馬騎兵第13章 宛城街頭喋血,炸藥摧毀地道第43章 進宮面聖,諸侯瑣事第101章 藍田之戰,無傷無亡第24章 左大再立功,拿下右北平第99章 虛虛實實,劉氓敗呂第161章 曹劉相謀,劉氓驚醒第98章 曹仁夜襲營,轉眼失徐州第1章 天子矯詔,討董聯盟第1章 首戰勝,威名揚第38章 殺何進,董卓至第95章 龐德出戰,陣破騎兵第119章 袁尚追閻柔,真定埋伏兵第8章 生擒張繡,兵臨長安第80章 蔡琰生子,漢水兩岸第142章 臨菑戰再續,高覽取劇縣第90章 攻城戰事不順,徐晃思慮奇謀第12章 虎頭蛇尾退兵,滿寵地道偷襲第55章 詩會開始,猜謎作詩第22章 公孫夜出城,依舊遭伏擊第126章 孟德喚將心,己吾人典韋第18章 夜襲營,劉韓見第145章 幼子賀歲,學院講課第40章 羌族動,徐晃出第43章 劉母黃氏仙去,聯盟備戰抗劉第48章 濮陽李典陣亡,徐榮後發制敵第60章 孝直臥龍平手,陳登兄弟相見第61章 操勢成,李儒策第101章 藍田之戰,無傷無亡第133章 二將比試,稍遜一籌第139章 審問俘虜,變換目標第109章 大漢再會戰,各諸侯皆出第30章 李儒出,襲羌營第89章 文舉終落定,箭術第三輪第28章 闖陣進出自如,兵進饒樂水域第126章 連弩故障,寶刀感慨第87章 斷後曹純被俘,周倉設伏無果第67章 王允命亡,殺戮亂戰第96章 張繡敗敵,匈奴分兵第75章 子龍掌控全島,賈詡言及封侯第97章 徐州戰亂起,倒黴劉玄德第52章 劉氓見童淵,拜師習武藝第83章 衆將混戰,劉呂交手第110章 初戰高覽傷,張燕劫敵營第98章 大漢最終一戰,長沙老將猶威第85章 私藏假皇袍,袁公路身死第127章 惡來手戟威,江東謀荊襄第53章 迎劉辯,大遷徙第124章 徐晃劫烏巢,殺將奪青虹第33章 郭汜乞降,張遼出兵第25章 汜水瑣事,袁隗授首第16章 山頂建營寨第18章 驚聞蹋頓來襲,劉氓奉旨親征第32章 郭汜中招,屢屢遭圍第24章 徐榮引軍救援,城門數次易手第39章 洛陽動態,李肅勸說第144章 高覽再奪糧,青州終戰起第67章 劉氓主洛陽,徐晃滎陽戰第8章 殺人,旬氏第27章 劉氓兵至漁陽,三千槍騎穿陣第87章 文舉第一試,天文學郭嘉第41章 董貴人遭算計,掉包計劃進行第43章 呂奉先,殺丁原第131章 王粲求官,又得奇才第55章 二入蜀,父子談第81章 張燕兵圍魯地,夏侯蹤影不現第4章 王匡遭伏,斬殺胡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