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劉府密談,繼編漢史

晚宴過後,劉焉留下了鄭玄、盧植、蔡邕,蔡邕許久沒見自己女兒自然要與蔡琰聚聚,留下劉氓的兩位恩師那就是另有所圖。

“康成、子幹,你二人有所不知,鵬宇今日可是爲我解決了一樁大事。”在劉焉自己的臥室裡,傳出他的話音。

“什麼事情?”鄭玄點頭問道。

“你們倆在益州時間也不短了,也都知道益州的這些大士族十分固執。雖說我是州牧,下達的許多指令都能在益州行得通,但一直以來我劉焉還是得看這些大家族眼色。”劉焉無奈說道。

“這些大族本就在益州根深蒂固,短短几年之間君郎想拿下他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這些士族不但從官,而且經商,關係十分之廣。”盧植搖頭說道。

“所以我才說今日鵬宇爲我解決了一個大麻煩。”劉焉笑道,“衆所周知,我益州想要賺取錢財無非就是糧食與蜀錦,但這兩樣幾乎被大家族把持着。”

“這是自然,益州不缺百年豪族,祖祖輩輩積攢下來的土地絕非你這個上任才幾年的州牧能比的。”鄭玄點頭說道,“莫非鵬宇在土地上做文章?”

“康成一語中的,今日我在城中議會……就這樣,那些個大家族不得不把土地交出一部分來咯。”劉焉欣慰的笑道。

“鵬宇此計甚妙,都怪我等太墨守成規,如此簡單的計策都沒想到,還需鵬宇這小娃提醒。”鄭玄同樣很高興,自己的學生能有如此成就,比他自己出名更能讓他開心。

“氓只是跳脫事外看待此事,自然很容易找出問題根本所在並尋計解決,父親與兩位恩師不過是身在益州,不免有所侷限。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劉氓又開始賣弄那些所謂的‘原創’詩文。

“好一句‘只緣身在此山中’,你我三人是不得不服老咯!”盧植用食指指了指自己,再點點劉焉與鄭玄,笑着說道。

“今日鵬宇此舉看似爲郎君解決了一大難題,但也因此得罪了不少益州本土官員,以後想順利接手益州恐怕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鄭玄不無擔憂的說道。

“此事不難,鵬宇如今已是大漢王爺,治下已有已有三州之地(三輔加漢中,就相當於一州了),益州的這些士族不敢過分對待鵬宇的。”盧植說道,“只是,鵬宇,若是你再繼承君郎的家業,治下就幾近半個大漢了。”

“鵬宇的心思,自他小時候老夫就沒看透,事到如今我也只能祝鵬宇你心想事成。”鄭玄強笑一聲,說道,“你所思所想絕非短時日能成功,不要看現如今你實力、勢力及其龐大,目前大漢無一人能出其右,但這條路你纔剛剛開始走,以後的困難只會更多!”

“鵬宇,來到益州大半年後我才知道當初你爲什麼要極力勸說我棄官與你通往,你心思縝密,考慮事情有時比我們幾個活了幾十年的老傢伙還強,但你要記住,不管你勢力有多大,實力有多強,還差一日功成就得小心一日,董仲穎的前車之鑑你要明白。”盧植看着眼前的俊傑,說出了心裡話。

“鄭師、盧師,氓還以爲”劉氓驚訝的說道,但話只說了一半就被鄭玄打斷。

“還以爲我們幾個老骨頭會責罵你?會勸說讓你放棄?你已經踏上制霸之路,豈是我這老頭子能勸得動的。你這些年的戰功、政績我們都看在眼裡,或許大漢在你的治下能夠更加昌盛。”鄭老頭灑脫的說道。

“好在你是郎君的兒子,同爲漢室宗親,我心裡雖然無法釋懷,但也能說服自己支持你。記住,你將來若是成功,要像當初對待漢中百姓一樣對待大漢所有子民。”盧植嚴肅的說道。

“一日爲師終生爲父,鄭師與盧師的教誨,氓永世難忘!”劉氓也堅定的說道,“氓一生定以大漢百姓之福爲己任,造福萬民!”

“我這一生也有幾個學生,明日我便修書,讓他們前往長安助你。”盧植欣慰說道。

“謝盧師。”劉氓大喜說道,盧植的學生而且還是他拿得出手的學生,絕非等閒。

“我這老頭就沒什麼可贈與你的了,不過老夫這把老骨頭還算健朗,有什麼資質不錯的孩童可送來成都,老夫也可爲你出點力。”鄭玄笑着說道。

由於避過了黨錮之禍,鄭玄的身體要比歷史上好上許多,就連劉焉的身體也不賴,歷史上撐不過幾年的劉焉現在看起來依舊紅光滿面,這也讓劉氓的擔心少了不少。

“說道資質聰慧的孩童,氓身邊還真能有幾個,成都也有,像董和之子董允,就十分機靈!”劉氓笑着說道。

“董允我見過,是個好苗子。”劉焉笑着點頭。

“那好,老夫閒來無事就幫你教教這些小輩,等他們學成之後也好助你一臂之力!”鄭玄笑着說道。

“那等氓回去就送幾個小子來陪陪兩位老師。”劉氓打蛇上棍,笑着說道。

“送來也好,我與康成還有蔡邕在成都也閒得慌,能有些孩童相伴,了此殘生也是人生一大幸事。”盧植說道。

“盧師,我曾聽聞老師編纂漢史無終而止,可有此事?”劉氓問道。

“編纂漢史那是爲師的夢想,只可惜當年先帝勒令禁止了。”盧植何曾忘記過,當初人值壯年,懷着滿腔激情沒日沒夜的編纂,可還沒有弄出一半,卻被勒令禁止,這是盧植平身一大憾事。

“老師如今在成都,何不繼續這未完成的壯舉?”劉氓說道,“各類史籍想必蔡大家都有收藏,盧師想要完成並非空想。”

“鵬宇此提議甚好,我們幾個老頭都可以做嘛,你那上一半的漢史今在何處?”鄭玄激動的說道。鄭玄也是個愛出書的人,一聽有編纂漢史的機會哪能錯過,就算不被官方承認,但流傳後世絕非難題。況且等劉氓大功告成,這私編的漢史也有成爲正史的可能。

“我真的還能?還能完成它?”盧植眼睛有點溼潤,因爲知道編纂漢史幾乎不再有可能,所以他一直把這事壓在心底,如今被劉氓重提,那要完成夢想的願望爆發出來,絕對比絕處逢生的人更加興奮。

“有家父、鄭師、蔡大家一起編纂,如何不能成事?”劉氓說的可不是假話,這幾位老人那都是大漢中原地區首屈一指的賢人,有這幾位編纂漢史,絕對事半而功倍,不論編纂速度或是內容質量都會遠超盧植在洛陽時所纂寫的前半部分。

“好,好,好,哈哈!”盧植激動的連嘆三聲,在座四人放聲大笑。

起點中文網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54章 招兵處見聞,民間掘人才第7章 徐榮再拒敵,陣戰也艱險第57章 勸曹操,出洛陽第150章 張燕襲城,麴義分兵第162章 分兵拒敵,舞陰定計第1章 數年一瞬即過,劉備終見水鏡第60章 陳留衛,張孟卓第80章 蔡琰生子,漢水兩岸第49章 血戰濮陽入手,曹仁預謀魏延第32章 顏良爆武將,馬岱謀未成第147章 青州戰結束,賈詡計除害第32章 奔隴西,城危矣第12章 擒拿張濟,降服二張第3章 法正巡視南陽,鄧艾義陽放牛第4章 剿匪,興霸第26章 顏良耍詭計,龐德巧破招第92章 團戰進行時,司馬家人現第113章 戰役總結,勢力分析第22章 公孫夜出城,依舊遭伏擊第63章 南無額米頭髮,貴霜有僧來漢第87章 設伏殲敵,匈奴窘狀第124章 “馬超”風暴,諸侯反應第78章 討袁計終定,各諸侯反應第43章 獐子換情報,甘寧輕取城第53章 劉府密談,繼編漢史第7章 詩會,名顯第48章 公孫父子亡,公孫恭無能第92章 曹孟德終兵敗,孫劉聯軍入蜀第5章 劉關簡,見盧植第124章 徐晃劫烏巢,殺將奪青虹第25章 勸蔡邕,琰彈琴第77章 袁術府內談,朝堂論錢糧第144章 高覽再奪糧,青州終戰起第66章 宮殿受封,洛陽三變第131章 水上走柯鬥,程普水遁走第126章 連弩故障,寶刀感慨第84章 聯軍攻入城,袁術想外逃第75章 二女心思,衆臣勸說第39章 公孫度清醒,公孫瓚睜眼第61章 除董大計,孫曹勢成第8章 褚燕計,斬張寶第127章 惡來手戟威,江東謀荊襄第2章 閻圃訪幽州,戰事波瀾起第142章 曹操思策,藏霸離城第128章 北方大戰結,孫劉再相鬥第32章 奔隴西,城危矣第40章 羌族動,徐晃出第108章 四方皆朝賀,劉氓欲動兵第108章 於夫潰逃,反攻開始第7章 張角隕,破廣宗第41章 遼東初鬥兵,張繡再逞威第78章 討袁計終定,各諸侯反應第42章 複雜局勢,二人交談第122章 淯水旁鏖戰,子義顯風采第63章 南無額米頭髮,貴霜有僧來漢第124章 徐晃劫烏巢,殺將奪青虹第101章 藍田之戰,無傷無亡第2章 劉氓細說龍鳳,諸葛草廬考驗第45章 年終將近,長安閒事第98章 曹仁夜襲營,轉眼失徐州第23章 擒韓遂,見皇甫第88章 科舉進行中,大漢第一人第51章 大軍回長安,童淵要收徒第139章 審問俘虜,變換目標第45章 郭嘉謀劃分兵,濮陽戰事泥濘第122章 淯水旁鏖戰,子義顯風采第7章 詩會,名顯第115章 張遼劫糧草,袁紹氣跳腳第113章 太行會戰險,壺關戰事艱第36章 素利含恨命隕,草原永無外族第58章 孝直以兵祭陣,諸葛無奈棄城第153章 半斤八兩,沮授臨城第96章 謠言可亂江東,孫劉聯盟破裂第25章 汜水瑣事,袁隗授首第1章 數年一瞬即過,劉備終見水鏡第59章 太史射傷陳到,臥龍用計減竈第141章 夏侯欲取城,張頜計連環第88章 于禁終究被俘,緬懷黃巾往事第49章 管寧三人談,遼東最終戰第167章 田豐執拗,呂布亦退第19章 武將鬥,氓設計第54章 瑣事多,議婚嫁第50章 李肅言,議廢君第140章 曹軍入青州,夏侯聯二袁第3章 法正巡視南陽,鄧艾義陽放牛第31章 劉氓撤兵,藍田設伏第77章 袁術府內談,朝堂論錢糧第123章 呂虔苦思計,徐晃欲翻天第129章 引線問題,彈簧有效第61章 劉備撤兵南下,少年郎周不疑第44章 新昌換主人,圍城逼公孫第31章 馬岱夜不眠,堅守平樂關第50章 魏延被迫爲匪,莊園曹兵埋伏第89章 太行山腳,兩軍相逢第10章 張繡破白馬,勝券已在握第10章 逐虎,曹操第9章 太史戰陣試招,曹營諸將心齊第29章 龐德破沮授,龐德破敵寨第15章 臥龍出策退敵,子義淯水伏兵第24章 兄妹相見,離開長安
第54章 招兵處見聞,民間掘人才第7章 徐榮再拒敵,陣戰也艱險第57章 勸曹操,出洛陽第150章 張燕襲城,麴義分兵第162章 分兵拒敵,舞陰定計第1章 數年一瞬即過,劉備終見水鏡第60章 陳留衛,張孟卓第80章 蔡琰生子,漢水兩岸第49章 血戰濮陽入手,曹仁預謀魏延第32章 顏良爆武將,馬岱謀未成第147章 青州戰結束,賈詡計除害第32章 奔隴西,城危矣第12章 擒拿張濟,降服二張第3章 法正巡視南陽,鄧艾義陽放牛第4章 剿匪,興霸第26章 顏良耍詭計,龐德巧破招第92章 團戰進行時,司馬家人現第113章 戰役總結,勢力分析第22章 公孫夜出城,依舊遭伏擊第63章 南無額米頭髮,貴霜有僧來漢第87章 設伏殲敵,匈奴窘狀第124章 “馬超”風暴,諸侯反應第78章 討袁計終定,各諸侯反應第43章 獐子換情報,甘寧輕取城第53章 劉府密談,繼編漢史第7章 詩會,名顯第48章 公孫父子亡,公孫恭無能第92章 曹孟德終兵敗,孫劉聯軍入蜀第5章 劉關簡,見盧植第124章 徐晃劫烏巢,殺將奪青虹第25章 勸蔡邕,琰彈琴第77章 袁術府內談,朝堂論錢糧第144章 高覽再奪糧,青州終戰起第66章 宮殿受封,洛陽三變第131章 水上走柯鬥,程普水遁走第126章 連弩故障,寶刀感慨第84章 聯軍攻入城,袁術想外逃第75章 二女心思,衆臣勸說第39章 公孫度清醒,公孫瓚睜眼第61章 除董大計,孫曹勢成第8章 褚燕計,斬張寶第127章 惡來手戟威,江東謀荊襄第2章 閻圃訪幽州,戰事波瀾起第142章 曹操思策,藏霸離城第128章 北方大戰結,孫劉再相鬥第32章 奔隴西,城危矣第40章 羌族動,徐晃出第108章 四方皆朝賀,劉氓欲動兵第108章 於夫潰逃,反攻開始第7章 張角隕,破廣宗第41章 遼東初鬥兵,張繡再逞威第78章 討袁計終定,各諸侯反應第42章 複雜局勢,二人交談第122章 淯水旁鏖戰,子義顯風采第63章 南無額米頭髮,貴霜有僧來漢第124章 徐晃劫烏巢,殺將奪青虹第101章 藍田之戰,無傷無亡第2章 劉氓細說龍鳳,諸葛草廬考驗第45章 年終將近,長安閒事第98章 曹仁夜襲營,轉眼失徐州第23章 擒韓遂,見皇甫第88章 科舉進行中,大漢第一人第51章 大軍回長安,童淵要收徒第139章 審問俘虜,變換目標第45章 郭嘉謀劃分兵,濮陽戰事泥濘第122章 淯水旁鏖戰,子義顯風采第7章 詩會,名顯第115章 張遼劫糧草,袁紹氣跳腳第113章 太行會戰險,壺關戰事艱第36章 素利含恨命隕,草原永無外族第58章 孝直以兵祭陣,諸葛無奈棄城第153章 半斤八兩,沮授臨城第96章 謠言可亂江東,孫劉聯盟破裂第25章 汜水瑣事,袁隗授首第1章 數年一瞬即過,劉備終見水鏡第59章 太史射傷陳到,臥龍用計減竈第141章 夏侯欲取城,張頜計連環第88章 于禁終究被俘,緬懷黃巾往事第49章 管寧三人談,遼東最終戰第167章 田豐執拗,呂布亦退第19章 武將鬥,氓設計第54章 瑣事多,議婚嫁第50章 李肅言,議廢君第140章 曹軍入青州,夏侯聯二袁第3章 法正巡視南陽,鄧艾義陽放牛第31章 劉氓撤兵,藍田設伏第77章 袁術府內談,朝堂論錢糧第123章 呂虔苦思計,徐晃欲翻天第129章 引線問題,彈簧有效第61章 劉備撤兵南下,少年郎周不疑第44章 新昌換主人,圍城逼公孫第31章 馬岱夜不眠,堅守平樂關第50章 魏延被迫爲匪,莊園曹兵埋伏第89章 太行山腳,兩軍相逢第10章 張繡破白馬,勝券已在握第10章 逐虎,曹操第9章 太史戰陣試招,曹營諸將心齊第29章 龐德破沮授,龐德破敵寨第15章 臥龍出策退敵,子義淯水伏兵第24章 兄妹相見,離開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