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治下,其餘諸侯無法比,”張任嘆道:“也只有王爺,才能匡扶臨危的漢室。”
“言重了,”劉氓笑道:“孤只是盡力而爲。大漢風雨飄渺,最終誰勝誰負,不到最後,無人能預料。”
“王爺,任此來,是爲了當初的承諾,求職來了。”張任抱拳說道:“還請王爺收留。”
“哈哈。”劉氓高興笑道:“孤就知道你會來的,你的職位孤早就爲你準備着了。”
“多謝主公。”張任感激說道。
“今日不談這些,隨孤一同出去,今日家中幼子剛滿週歲,你來的正巧。”劉氓說完拉着張任走出偏廳。
“主公,小公子怎的還不出來?”郭嘉拿着一個小酒壺,走上前笑道。
“想必琰兒她們還在着裝,你們坐。”劉氓點頭說道。
“主公,這位是?”張飛看着劉氓身邊的張任,詫異問道。
“成都人士,張任!”劉氓介紹道:“此乃孤麾下大將,張飛。益德,張任新來,你們同屬武將,要多關照關照。”
“這個某家醒得。”張飛笑道:“主公帳下又多了一位張姓將領,來,兄弟,隨某見見其他將軍。”
“張將軍客氣了。”張任點頭說道:“主公,告辭。”
“別那麼客氣,主公不喜歡那套。”張飛拉着還在彎腰的張任走向不遠處的一桌酒席,“我們去那,去晚了就沒酒喝了。”
片刻之後,宴會的主角姍姍來遲,被三女包成糉子配上一張娃娃臉,劉翔的模樣十分可愛。
劉氓抱起自己兩世爲人好不容易纔有的兒子,笑着對衆位來賓說道:“今日孤爲幼子慶賀週歲,諸位前來,不必拘禮,今日無主次之分,只求盡興!”
“謝主公。”“多謝王爺。”……
第 223 章 結到大堂,這裡是戲志才爲系部所有學子講課的地方,位置夠大。
當所有學子入座後,劉氓帶着郭嘉來到講臺。
“各位,在這裡孤只是一名講師,你們也只是一名學生,孤希望你們認真聽。”劉氓不喜歡廢話,“今日孤給你們講的正是你們平日所學的兵法。”
臺下學子心情激動,長安王啊,那是高高在上的人物,今日能聽到王爺講課,那以後走出去就能很自豪的對外人說:“我是長安王的弟子。”不少人一時之間都沒反應過來劉氓說了什麼,只是盲目崇拜的看着臺上的年輕男子。
“孤對兵法的理解很簡單,就是能讓我們取勝、贏敵的方法、策略。”劉氓高聲說道:“要想輕鬆贏敵,自然要用計謀。這也是兵法系主要所教內容。”
“春秋時期,孫武曾注《孫子兵法》,此乃兵書鉅作,故我等稱孫子爲百世談兵之祖。”劉氓接着說道:“今日孤要教與你們的,並非孫子兵法,而是另一種兵策,名曰‘三十六策’。”
“‘三十六策’並非孤所著,其作者不知何人,孤得之,猶如珍寶。兵策一共三十六計分六類,爲: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
“今日孤要講的就是三十六計中的第一計,勝戰計之瞞天過海。”劉氓頓了頓說道;“春秋時,晉公子重耳逃難至齊國,受到齊桓公的格外禮遇,他把齊姜許配給重耳,讓重耳享受大夫待遇。重耳在齊國六年,享盡榮華富貴,悠然自得,根本忘記了復國爲君的理想。”
“其時,齊桓公含恨去世,衆公子爭權奪位,使得齊國陷入一場內亂中。跟隨重耳身邊的大臣狐堰、趙衰等,眼看齊國自身不保,沒有能力幫助重耳復國,不由心急如焚。一天早晨,大家相約來到郊外的桑樹下,商討把重耳騙出城外,迫使他出走別國。”
“不料,他們的談話被正在桑樹裡摘桑葉的齊姜的女僕們聽見,她們回來把這件事告訴給齊姜。其實,齊姜也十分贊成重耳出走,她擔心此事泄露,就把僕女們全殺了。後來,狐堰們的計謀不成,齊姜給他們獻計:晚上,她用酒把重耳灌醉,再讓大臣們趁機把他擡到車裡,離開齊國。果然,重耳不知情由,被齊姜酒醉,又被稀裡糊塗地擡進車中,遠離齊國而去。當重耳酒醒時,才發覺上當,雖然氣憤十分,卻也無奈,只得步入周遊列國的境地。”
故事講完了,劉氓用了生動的實例告訴下坐的學子們,計謀是可以這樣靈活運用的,而不是死板的在戰場上較敵殺戮。
“主公才學,十個奉孝也比不得。”郭嘉輕嘆。
“是啊,短短半個時辰,忠也受益匪淺。”戲志才點頭稱是,“有如此兵法造詣,難怪主公出師無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