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又進京,論封賞

“鵬宇啊,陛下已經派黃門下來傳旨了,要我等回洛陽面聖。”一羣人都坐下後,皇甫嵩說道。

“哦?陛下這次是想大肆封賞一番了?”劉氓稍微思考下,反問道。

“這某就不知道了,鵬宇此次立下如此功勳,陛下一定大加封賞的。”皇甫嵩依舊笑着回答着。

記得歷史上這次征討結束後朝廷會徵招董卓爲少府,想罷他兵權,董卓沒答應,自己應該不會像董卓一樣倒黴吧,劉氓在心中想了想。

“哪裡哪裡,沒有皇甫將軍與前將軍(董卓因爲要打仗,被劉宏加封了),氓也無法擒下韓遂啊。”劉氓說道。

“這樣,鵬宇新來,吾等暫且歇息幾日,然後動身前去洛陽。”皇甫嵩說道,“來,現在喝酒。”

一頓好吃好喝過後,劉氓也要休息了,整天東奔西跑的,劉氓實在有點吃不消,這可比那些NBA打背靠背還累人。

傳令回漢中,讓荀彧總管所有政務,黃忠總管所有軍務,劉氓也可以舒心的休息段時間了,去洛陽就當給自己放個長假吧。

其實劉氓還真有事必須去洛陽,那就是馬騰的事情,劉氓必須爲他爭取到一定的利益,爲了劉氓自己,爲了馬騰能對自己更忠心,也爲了再塑馬家威震羌族的美好前景。

幷州離洛陽還是不遠的,一行人快馬加鞭趕了近三天就已經到了洛陽,這次進洛陽劉氓沒帶什麼人,身邊就張飛、潘鳳、馬騰幾位武將,其他人都被遣回了漢中、上庸二地,接受黃忠調派。

進了洛陽,流氓自然是要找地方住的,皇甫嵩他在洛陽本就有宅院,所以他直接回了家,董卓也跑去蹭飯去了。

劉氓謝絕了皇甫嵩的好意想請,他現在正往盧植府上走去。

“老爺,漢中太守劉鵬宇來了。”盧植的管家輕輕敲響盧植的房門,對裡面說到。

“哦?鵬宇來了,出去迎接。”盧植對這位不是學生、甚是學生的年輕俊傑那是十分的看好,對他十分的欣賞。

“盧師,興夜叨擾,氓十分抱歉。”劉氓很不好意思的說到,畢竟現在天都已經黑了,估計這是城門也關了,這麼晚來打擾盧植,就是劉氓的厚臉皮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呵呵,鵬宇剛來吧,剛來便想起到我這來,我可是很欣慰的,沒什麼打擾不打擾的,走,進屋內聊。”盧植無所謂的說到。盧植現在可是整日無聊的很呢,他可是巴不得有人來打擾他。

劉氓點點頭,就隨着盧植進了府內。

盧植有點很讓人好奇,那就是他一直是單身漢,至今未娶一妻,不知道是以前感情上受過傷還是怎麼的,他算是古代的大齡處男了。不過這也看得出來,盧植把一生都獻給了大漢,爲漢朝的繁榮努力着,只是一直不被重用,這隻能感嘆他生不逢時啊。

進了盧府,盧植自然是爲劉氓安排宴席,爲他接風,劉氓也不拒絕,畢竟一路趕來確實沒怎麼好好吃頓飯。

在宴席中,劉氓比較簡短的敘述了這次戰事的經過,也爲盧植介紹了馬騰等盧植沒見過的人。

盧植那是什麼人物,眼力極其強悍,稍微打量一番,便爲劉氓的幾個新進武將做出了評價,不下於張飛等等早年跟隨劉氓的將領。

盧植看着下座的衆人,心中感慨,這劉氓端的是好運氣,被人求都求不來一員良將,到他這就像批發一樣的出現,時不時的就會多出幾個來。

對此劉氓只是打個哈哈就混過去,實在不好解釋。

劉氓纔來洛陽兩天,便接到了第二天上朝面聖的旨意,對此劉氓倒無所謂,見劉宏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明天只要得到該得的,就立馬回漢中去,漢中還是離不開他啊。

第二天,劉氓帶着馬騰一人隨着盧植去上早朝,還未進大殿時,大家看見劉氓身後還有個跟班,雖然覺得不太穩妥,但也沒說什麼,畢竟現在劉氓很牛叉,他們沒那資格說他,而極少數有資格的又和劉氓關係不錯,所以也就沒人管那馬騰,只要他不進大殿就行了。

在一衆文武等的不耐煩的時候,大殿終於開門了,劉氓覺得好笑,劉宏自己說要早朝,可現在都快晌午了纔開門,真是荒謬之極。

“盧師,難道天子每天都這時候朝議?”劉氓低聲問盧植。

“陛下最近身體越來越不行了,已經很久沒早朝了。”盧植低聲嘆氣道。

這?劉宏歷史上可是189年才病重的,怎麼現在才188年年底就不行了?對,冬天到了,劉宏身子是可能不太利索,劉氓一邊想着,一邊隨着盧植進了大殿,和以前一樣,劉氓還是站武將一系,還是比較靠前。

沒過一會,劉宏終於重現了,不像以前劉氓看到的滿臉紅光,現在已經是病入膏肓了,這種場景讓劉氓想起白居易的長恨歌: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劉宏可真是縱慾過度了啊,否則也不會如此年輕的就要與世長辭,劉氓心中想到。

開場白永遠都是一個樣,毫無新意,劉氓聽着劉宏在上面說着一些無聊的話,眼睛一眨一眨的,似乎就要睡着了。

“鵬宇,陛下叫你呢。”這時,劉氓身前的皇甫嵩對着劉氓說道。、

劉氓一聽,馬上清醒了,徐徐從列隊中出身,向前走了幾步,向劉宏行拜禮。

“免了,免了。此次平定王國、韓遂,鵬宇功不可沒,這禮就免了。”劉宏說道。

“謝陛下。”(怎麼聽着像唐僧西遊的場景對白)劉氓說道。

“此次平叛涼州,鵬宇功勞最大,可向朕許一願,算朕獎賞你的。”劉宏對劉氓還是那麼的大方,真看不出來劉宏打什麼心思。

“陛下,平叛乃分內之事,氓不敢多求,只是今日想爲陛下引薦一人,陛下或許會感興趣。”劉氓說道。

“哦?何人?”劉宏問道。

“扶風馬騰,也是此次平叛有功之人,而且此人還是伏波將軍之後。他現在就在殿外候着。”劉氓說道。

“哦?馬援的後人,即爲名將之後,有是平叛功臣,該見見,宣馬騰進來吧。”劉宏對着旁邊的張讓說道。

“宣,馬騰覲見!”一陣難聽的鴨叫聲,馬騰也走進了天子大殿之內。

“草民馬騰,拜見陛下。”馬騰行跪禮說道。

“嗯,確實有當年伏波將軍的風範,馬家還未沒落。”劉宏說道。

“謝陛下。”馬騰還是很拘謹的,話不多說,免得多說多措。

“嗯,鵬宇說你在這次平叛中可是立下大功,說來與朕聽聽。”劉宏說道。

“陛下,騰慚愧,卻是未立什麼功勞。”馬騰也是不知道如何回答,只能這樣說了。

“陛下,事情是這樣的……,最後馬騰爲內應,助氓破了那韓遂。”劉氓說道。

“嗯,如此說來,馬騰立功不小,該賞。鵬宇,馬騰是你引薦的,你說朕該如何賞賜?”劉宏問起了劉氓。

“這,氓不知。”雖然想說讓馬騰當涼州牧,但這劉宏絕對不會同意,劉氓只能在心裡YY一番。

“呵呵,這樣,當年伏波將軍是平叛後坐鎮隴西,威震整個羌族,現在朕命你爲西涼太守,統領隴西、金城諸郡,爲朕繼續把手邊關,能做到嗎?”劉宏難得嚴肅的向馬騰問道。

“能!騰絕不讓陛下與先祖蒙羞!”馬騰很利索的回答道。

“好,名將之後該當如此,以後西涼就靠你來守護了。”劉宏似乎有些欣慰,感嘆道。

“臣必不負陛下聖恩。”馬騰堅定的說到。

劉氓看着露出激動神色的馬騰,心中也爲他高興,這樣馬騰可是比歷史上更有前途了。

其餘衆人劉宏都有封賞,不知是劉宏心情大好還是什麼原因,董卓居然被封爲了河東太守,劉氓不得不佩服歷史的修正性,雖然歷史已經被劉氓改的一塌糊塗,但該發生的還是要發生。

接下來幾天,劉氓準備再拜訪幾位洛陽的大人物,看看能有什麼收穫沒有,第一個目標自然是蔡邕,這個已經算是閒賦在家的文學家。拜訪蔡府,劉氓到底是爲蔡老頭還是蔡美人,這就不是一般人能清楚的了。

起點中文網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117章 攜美入蜀,有子名翔第14章 宛城慘勝曹軍,水軍華而不實第106章 南陽攻防,劉磐用計第85章 私藏假皇袍,袁公路身死第28章 牛叉親衛,四面楚歌第50章 李肅言,議廢君第46章 遼陽城博弈,公孫瓚被囚第64章 左慈看淡權勢,東面小島來使第92章 十絕陣法,兵陣威力第45章 氓與公孫談,暗施離間計第12章 虎頭蛇尾退兵,滿寵地道偷襲第66章 營前二小圍觀,軍馬兵指三韓第7章 詩會,名顯第40章 羌族動,徐晃出第62章 黑山張燕,劉氓暗棋第81章 壽春大戰起,聯軍有分工第25章 徒河血戰不止,守城以待援軍第91章 馬超北上,趙雲現身第27章 顏良走平樂,又遭馬岱阻第22章 公孫夜出城,依舊遭伏擊第84章 老農細說地勢,徐晃將計就計第17章 汜水落陷,聚兵上雒第58章 孝直以兵祭陣,諸葛無奈棄城第161章 曹劉相謀,劉氓驚醒第34章 武藝進,終入城第25章 徒河血戰不止,守城以待援軍第34章 素利帶人北歸,劉氓親斬蹋頓第36章 賈文和,疲敵計第99章 虛虛實實,劉氓敗呂第3章 法正巡視南陽,鄧艾義陽放牛第25章 徒河血戰不止,守城以待援軍第64章 左慈看淡權勢,東面小島來使第132章 演武場地,原是魏延第45章 郭嘉謀劃分兵,濮陽戰事泥濘第28章 圍兵山海關,劉氓再部署第9章 長安城下,浮屍千餘第8章 殺人,旬氏第54章 瑣事多,議婚嫁第13章 二將說趙雲,郭嘉出奇策第81章 蔡瑁遭災,折損萬餘第19章 各路軍團出動,昌黎徒河戰起第135章 袁紹要贖子,暗語示許攸第67章 劉氓主洛陽,徐晃滎陽戰第8章 襄陽如今換主,二劉身險祭拜第139章 輕易取平原,僞裝賺臨菑第2章 戰孫堅,援義真第31章 劉氓撤兵,藍田設伏第72章 子龍拿捏女王,廳內殺雞儆猴第34章 戰事多波折,顏良終敗逃第92章 十絕陣法,兵陣威力第32章 郭汜中招,屢屢遭圍第67章 子龍兵壓辰韓,邦國散初戰起第54章 瑣事多,議婚嫁第84章 聯軍攻入城,袁術想外逃第107章 上庸戰了,匈奴王庭第100章 呂布逃竄,陳宮開溜第105章 商議反攻,上庸再戰第56章 陳元龍出奇策,輕鬆賺取彭城第46章 長安巧遇,法正孟達第75章 子龍掌控全島,賈詡言及封侯第120章 袁尚被活捉,信都已易手第58章 孝直以兵祭陣,諸葛無奈棄城第143章 吳敦離城,設伏誘敵第51章 大軍回長安,童淵要收徒第38章 武將交鋒,三將鬥呂第62章 漢中談,閒散事第104章 騎兵出擊,太行戰結第62章 黑山張燕,劉氓暗棋第131章 水上走柯鬥,程普水遁走第82章 李典攻城險,孫家小霸王第150章 張燕襲城,麴義分兵第64章 帶女入皇宮,呂奉先終戰第84章 聯軍攻入城,袁術想外逃第51章 大軍回長安,童淵要收徒第94章 孫劉聯軍遭敗,南蠻衆族顯威第147章 青州戰結束,賈詡計除害第66章 營前二小圍觀,軍馬兵指三韓第87章 斷後曹純被俘,周倉設伏無果第7章 黃忠陣前叫戰,諸葛出言收兵第28章 闖陣進出自如,兵進饒樂水域第57章 劉張交手,疑似生病第92章 十絕陣法,兵陣威力第57章 劉備入朝堂,逗留在漢中第36章 賈文和,疲敵計第18章 上雒初戰,董卓心驚第72章 衆老皆安葬,劉氓二遇刺第49章 司空位,說二袁第96章 徐州生風雨,茶攤得消息第40章 公孫決心戰,初戰並不順第45章 氓與公孫談,暗施離間計第72章 衆老皆安葬,劉氓二遇刺第98章 文聘受俘,再傷匈奴第162章 分兵拒敵,舞陰定計第89章 太行山腳,兩軍相逢第134章 驚現水匪,甘寧念舊第131章 王粲求官,又得奇才第61章 劉備撤兵南下,少年郎周不疑第72章 誤食紅果,焉知非福第29章 龐德破沮授,龐德破敵寨第38章 老頭是張儉,黨錮倖存者
第117章 攜美入蜀,有子名翔第14章 宛城慘勝曹軍,水軍華而不實第106章 南陽攻防,劉磐用計第85章 私藏假皇袍,袁公路身死第28章 牛叉親衛,四面楚歌第50章 李肅言,議廢君第46章 遼陽城博弈,公孫瓚被囚第64章 左慈看淡權勢,東面小島來使第92章 十絕陣法,兵陣威力第45章 氓與公孫談,暗施離間計第12章 虎頭蛇尾退兵,滿寵地道偷襲第66章 營前二小圍觀,軍馬兵指三韓第7章 詩會,名顯第40章 羌族動,徐晃出第62章 黑山張燕,劉氓暗棋第81章 壽春大戰起,聯軍有分工第25章 徒河血戰不止,守城以待援軍第91章 馬超北上,趙雲現身第27章 顏良走平樂,又遭馬岱阻第22章 公孫夜出城,依舊遭伏擊第84章 老農細說地勢,徐晃將計就計第17章 汜水落陷,聚兵上雒第58章 孝直以兵祭陣,諸葛無奈棄城第161章 曹劉相謀,劉氓驚醒第34章 武藝進,終入城第25章 徒河血戰不止,守城以待援軍第34章 素利帶人北歸,劉氓親斬蹋頓第36章 賈文和,疲敵計第99章 虛虛實實,劉氓敗呂第3章 法正巡視南陽,鄧艾義陽放牛第25章 徒河血戰不止,守城以待援軍第64章 左慈看淡權勢,東面小島來使第132章 演武場地,原是魏延第45章 郭嘉謀劃分兵,濮陽戰事泥濘第28章 圍兵山海關,劉氓再部署第9章 長安城下,浮屍千餘第8章 殺人,旬氏第54章 瑣事多,議婚嫁第13章 二將說趙雲,郭嘉出奇策第81章 蔡瑁遭災,折損萬餘第19章 各路軍團出動,昌黎徒河戰起第135章 袁紹要贖子,暗語示許攸第67章 劉氓主洛陽,徐晃滎陽戰第8章 襄陽如今換主,二劉身險祭拜第139章 輕易取平原,僞裝賺臨菑第2章 戰孫堅,援義真第31章 劉氓撤兵,藍田設伏第72章 子龍拿捏女王,廳內殺雞儆猴第34章 戰事多波折,顏良終敗逃第92章 十絕陣法,兵陣威力第32章 郭汜中招,屢屢遭圍第67章 子龍兵壓辰韓,邦國散初戰起第54章 瑣事多,議婚嫁第84章 聯軍攻入城,袁術想外逃第107章 上庸戰了,匈奴王庭第100章 呂布逃竄,陳宮開溜第105章 商議反攻,上庸再戰第56章 陳元龍出奇策,輕鬆賺取彭城第46章 長安巧遇,法正孟達第75章 子龍掌控全島,賈詡言及封侯第120章 袁尚被活捉,信都已易手第58章 孝直以兵祭陣,諸葛無奈棄城第143章 吳敦離城,設伏誘敵第51章 大軍回長安,童淵要收徒第38章 武將交鋒,三將鬥呂第62章 漢中談,閒散事第104章 騎兵出擊,太行戰結第62章 黑山張燕,劉氓暗棋第131章 水上走柯鬥,程普水遁走第82章 李典攻城險,孫家小霸王第150章 張燕襲城,麴義分兵第64章 帶女入皇宮,呂奉先終戰第84章 聯軍攻入城,袁術想外逃第51章 大軍回長安,童淵要收徒第94章 孫劉聯軍遭敗,南蠻衆族顯威第147章 青州戰結束,賈詡計除害第66章 營前二小圍觀,軍馬兵指三韓第87章 斷後曹純被俘,周倉設伏無果第7章 黃忠陣前叫戰,諸葛出言收兵第28章 闖陣進出自如,兵進饒樂水域第57章 劉張交手,疑似生病第92章 十絕陣法,兵陣威力第57章 劉備入朝堂,逗留在漢中第36章 賈文和,疲敵計第18章 上雒初戰,董卓心驚第72章 衆老皆安葬,劉氓二遇刺第49章 司空位,說二袁第96章 徐州生風雨,茶攤得消息第40章 公孫決心戰,初戰並不順第45章 氓與公孫談,暗施離間計第72章 衆老皆安葬,劉氓二遇刺第98章 文聘受俘,再傷匈奴第162章 分兵拒敵,舞陰定計第89章 太行山腳,兩軍相逢第134章 驚現水匪,甘寧念舊第131章 王粲求官,又得奇才第61章 劉備撤兵南下,少年郎周不疑第72章 誤食紅果,焉知非福第29章 龐德破沮授,龐德破敵寨第38章 老頭是張儉,黨錮倖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