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天籟之音

蔡琰微微頷首,將焦尾琴置於席上,玉指輕撥,一連串美妙的音符從她的指尖滑落,悠揚而動聽。蔡琰彈奏的,正是蔡氏五弄之中的第一首曲子《遊春》,蔡氏五弄(《遊春》、《淥水》、《幽思》、《坐愁》、《秋思》)與三國魏末嵇康創作的《嵇氏四弄》(《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四首琴曲並稱九弄,隋煬帝曾把彈奏“九弄”作爲取士的條件之一,可見蔡家琴藝在歷史上佔據的地位是何等的榮耀。

劉澤靜靜地欣賞着這美妙的琴音,心絃在不由自主間似乎也被蔡琰的玉指撥動了,什麼叫天籟之音,什麼叫繞樑三日,餘音不絕,什麼叫聞韶樂三月而不知肉味,劉澤所能想到的詞都不足以表達其萬一,可嘆那些現代的鋼琴家自鳴得意如何如何,既擺架子又擺譜,在蔡琰的這一曲之下,全是浮雲吶。蔡琰的琴音悠揚而婉轉,**而緋側,如高山流水般清越,又似山泉叮咚之悅耳。不自覺地,劉澤也陶醉在這美妙的琴聲之中,不知魂歸何處。

一曲終了,劉澤撫掌大笑道:“妙哉妙哉,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聞。”

蔡琰含笑道:“劉公子過獎了,看來劉公子也是識音之人,來一曲如何?”

劉澤一聽,頭皮都發麻了,論及別的,劉澤倒也不怵,但他的音樂細胞,那可是少得可憐,雖然說他的嗓子還不錯,以前也經常到卡拉OK去K歌,但似乎難登大雅之堂,尤其是在蔡邕和蔡文姬兩位曠古爍今的音樂天才面前,劉澤纔不想出頭,在蔡門撫琴,和班門弄斧又有多大區別?當下想也不想地就拒絕了:“在下只是粗通音律,五音不全,難登大雅之堂。”

蔡邕含笑道:“無妨,權當是你們師兄妹之間的切磋罷了。”

顧雍在旁邊也道:“潤德你就別推託了,好歹你也是‘粗通’音律,我們幾個可是一竅不通啊。”

蔡琰笑吟吟地道:“劉公子看來是不肯賞臉噢。”

無奈之下,劉澤也只得點頭道:“如此,澤謝醜了。”他拿起几案上的筆,在紙上書寫起來。

說實話,劉澤真沒有什麼音樂天賦,除了能唱幾首耳熟能詳的歌曲之外,還真不會別的,至於彈琴,什麼鋼琴、風琴、電子琴壓根就不會彈,更別說什麼七絃古琴了,看來只有拿出K歌時的衝勁拼一把了,既然來了三國,現代的歌曲就免了吧,三國的那首主題歌《臨江仙》倒可以拿得出手,當年唱這首歌時葉冰倩直誇他比大衣哥還唱得好,也不知是真是假,反正現在是趕鴨子上架,不行也得行。

古代的音律雖然與現代不同,但宮、商、角、徵、羽五音加上變宮、變徵倒是和現代簡譜之中的多、來、米、發、梭、拉、西、刀倒是完全匹配,劉澤來了漢朝也二十年了,雖然沒有專門學過音律,但這方面還是瞭解一些的,將《臨江仙》用古譜寫出來也不算什麼難事。

劉澤將樂譜交給蔡琰,道:“在下真得不擅琴技,就有勞蔡小姐撫琴彈奏這曲《臨江仙》吧。”

蔡琰只是略略一看,臉色微微微一變,驚道:“這首曲子真是劉公子所作?”

事到如今劉澤也只得將剽竊行徑進行到底了,當下厚顏無恥地點點頭道:“粗鄙之作,難登大雅之堂,讓蔡小姐見笑了。”

“似乎這首曲子還有歌詞纔對。”蔡琰在音律可是行家,一眼就看出了。

“正是,曲子請小姐彈奏,在下以歌和之。”

蔡琰點點頭,道:“好。”

玉指輕撫琴絃,劉澤熟悉的旋律悠揚地傳了過來,劉澤輕咳一聲,雖然二十年沒再唱過歌了,但前世的記憶是那般地清晰,這首歌在KTV唱過不知多少遍,倒也不會跑調,只是手裡缺個麥克風倒讓劉澤感到有些彆扭。

聆聽完前奏,劉澤張口便唱:“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蔡琰的琴藝,將這曲《臨江仙》演繹地淋漓盡致,曲子中的滄桑與厚重,不經意間從指尖滑落,而劉澤渾厚而富有磁性的男低音更是將歌曲中的滄桑感完美地展現出來,兩個人的配合幾乎是天衣無縫,完美無缺。

一曲終了,蔡琰的目光中幽幽閃亮,而身邊的劉澤更是肆無忌憚地用火辣辣地目光盯着蔡琰,四目相對,千言萬語在此時都化作了多餘,劉澤更是胸潮澎湃,難掩內心的衝動,但蔡琰卻在下一刻刻意地閃開了他的目光,臉上微微升起了一片酡紅。

衆人不禁鼓掌歡呼,就連蔡邕也不禁撫掌而笑,這首歌曲不但寫得好,而且蔡琰彈得妙,劉澤唱得好,可謂是三者缺一不可。衆人的讚譽之詞毫不吝嗇地投向他們,劉澤坦然而受,但蔡琰卻是抱之以羞澀,退到了後面。

只有一人的目光是怨毒的,那自然是阮瑀,兩人行雲流水的配合早已讓他妒火中燒,曲終之後劉澤那咄咄逼人的目光和蔡琰半遮半掩的神情也沒有逃過他的眼睛,恨得他幾乎是咬牙切齒。

這時,路粹道:“諸位快看,月亮出來了。”

衆人相隨來到院子裡,東方一輪皎月已經是冉冉升起,銀白色的月光鋪灑向大地。蔡邕吩咐下人泡上茶來,就在院子裡衆人品茶賞月。下人們感到很奇怪,賞月不是在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嗎,現在春寒峭冽,夜晚還是比較冷的,怎麼主人和他的弟子們卻在這時坐在院子裡賞月,真得是莫名其妙。不過還好,這些下人們都沒有多嘴的習慣,雖然眼神看起來有些怪異,但放下茶壺和茶碗後便一聲不吭地退了下去。

也許可能平生第一次喝着茶笑看天狗食月,也許只能在大冷天看看滿月,結果如何衆人心中沒底,劉澤說的是真的嗎?

第27章 鳳凰山谷第251章 名醫仲景第323章 陳登做媒第58章 收服大宛第568章 韓玄之死第657章 祁山腳下第562章 奪路而逃第360章 挾持人質第398章 虛以委蛇第562章 奪路而逃第137章 初舉孝廉第675章 擴軍備戰第7章 節外生枝第273章 劫牢反獄第124章 離開洛陽第473章 青梅煮酒第529章 蔡氏詐降第316章 一讓徐州第689章 許都之戰(中)第208章 康橋之會第269章 禁械法令第479章 錦衣甘寧第225章 鞭笞督郵第194章 秉燭夜談第304章 走爲上計第20章 秦嶺劫匪第493章 別有蹊蹺第590章 重返徐州第519章 故人來訪第584章 高順戰死第605章 昨日如夢第501章 野心勃勃第494章 輕取章陵第211章 誓堵決口第12章 高橋馬鞍第339章 福源米莊第588章 炮轟曹操第421章 一念之間第547章 敗訊傳來第373章 奸細風波第76章 陳留張邈第95章 千金購書第251章 名醫仲景第181章 直逼鄴城第525章 蔡張授首第560章 回兵長沙第571章 曹家兒郎第591章 諸葛之計第604章 物是人非第44章 尋釁滋事第458章 江東來使第123章 花園強吻第71章 粗茶淡飯第531章 龐統夜遁第604章 物是人非第182章 單騎闖營第566章 輕取桂陽第661章 再出祁山第28章 血戰羣狼第307章 單騎救主第521章 龐統來訪第476章 三省六部第473章 青梅煮酒第416章 欲效越後第571章 曹家兒郎第640章 山北小路第140章 擒賊擒王第194章 秉燭夜談第696章 美女使者第121章 父母之命第474章 五年之約第264章 刺客來襲第128章 紅兒身世第697章 巧舌如簧第406章 往事如煙第202章 左豐登門第122章 蔡氏算經第315章 破竹之勢第219章 平原王府第75章 千里之徵第8章 峰迴路轉第293章 力戰文丑第126章 一擲千金第133章 行雲流水第446章 攻破皖城第329章 不讓鬚眉第671章 兵出子午第66章 賈詡歸心第94章 呂氏春秋第72章 招攬趙雲第455章 楊弘戰死第639章 事與願違第146章 兄弟談心第141章 三萬戰俘第184章 南陽平定第270章 甄家提親第582章 糜芳投敵第284章 瞞天過海第132章 十步芳草第699章 喬裝改扮
第27章 鳳凰山谷第251章 名醫仲景第323章 陳登做媒第58章 收服大宛第568章 韓玄之死第657章 祁山腳下第562章 奪路而逃第360章 挾持人質第398章 虛以委蛇第562章 奪路而逃第137章 初舉孝廉第675章 擴軍備戰第7章 節外生枝第273章 劫牢反獄第124章 離開洛陽第473章 青梅煮酒第529章 蔡氏詐降第316章 一讓徐州第689章 許都之戰(中)第208章 康橋之會第269章 禁械法令第479章 錦衣甘寧第225章 鞭笞督郵第194章 秉燭夜談第304章 走爲上計第20章 秦嶺劫匪第493章 別有蹊蹺第590章 重返徐州第519章 故人來訪第584章 高順戰死第605章 昨日如夢第501章 野心勃勃第494章 輕取章陵第211章 誓堵決口第12章 高橋馬鞍第339章 福源米莊第588章 炮轟曹操第421章 一念之間第547章 敗訊傳來第373章 奸細風波第76章 陳留張邈第95章 千金購書第251章 名醫仲景第181章 直逼鄴城第525章 蔡張授首第560章 回兵長沙第571章 曹家兒郎第591章 諸葛之計第604章 物是人非第44章 尋釁滋事第458章 江東來使第123章 花園強吻第71章 粗茶淡飯第531章 龐統夜遁第604章 物是人非第182章 單騎闖營第566章 輕取桂陽第661章 再出祁山第28章 血戰羣狼第307章 單騎救主第521章 龐統來訪第476章 三省六部第473章 青梅煮酒第416章 欲效越後第571章 曹家兒郎第640章 山北小路第140章 擒賊擒王第194章 秉燭夜談第696章 美女使者第121章 父母之命第474章 五年之約第264章 刺客來襲第128章 紅兒身世第697章 巧舌如簧第406章 往事如煙第202章 左豐登門第122章 蔡氏算經第315章 破竹之勢第219章 平原王府第75章 千里之徵第8章 峰迴路轉第293章 力戰文丑第126章 一擲千金第133章 行雲流水第446章 攻破皖城第329章 不讓鬚眉第671章 兵出子午第66章 賈詡歸心第94章 呂氏春秋第72章 招攬趙雲第455章 楊弘戰死第639章 事與願違第146章 兄弟談心第141章 三萬戰俘第184章 南陽平定第270章 甄家提親第582章 糜芳投敵第284章 瞞天過海第132章 十步芳草第699章 喬裝改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