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敗訊傳來

赤壁慘敗的消息很快地就傳到了正在濡須口指揮吳軍作戰的孫權耳中,孫權當時立在船舷上,興致很高,正在謀劃着對合肥城的下一次進攻,當聽說周瑜在赤壁敗得一塌胡塗,五萬多步騎全軍盡墨,韓當黃蓋戰死,眼前頓時一黑,若不是身邊的侍從眼疾手快地將他扶住,孫權恐怕就得一頭扎進巢湖裡。

孫權是失聲痛哭,悲慟號陶,既有失了韓當黃蓋之痛,更有折損五萬將士之傷,最讓孫權痛苦的是,此次赤壁之敗,恐怕已是完全斷送了染指荊州的可能,新官上任三把火,孫權初領江東,這第一把火就被劉澤給當頭澆滅了,把孫權爭霸天下的野心給澆了個透心涼,不禁是悲從中來,痛哭流涕。

本來孫權指揮軍隊進攻淮南,目的就是箝制淮南的張遼向荊州增援,不過孫權卻是有心把這次的佯攻搞成實攻,畢竟拿下合肥可是江東數代人的夢想。但張遼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幾番較量,孫權根本就沒有討到半分的便宜,反而是損兵折將,吃足了苦頭,好不容易攻到了合肥城下,面對堅守不出的張遼,孫權更是一愁莫展,連攻了幾次都是無功而返。現在傳來了赤壁戰敗的消息,東吳軍心渙散,再也無心戀戰,孫權無奈只得匆匆收兵,退兵回江東了。

合肥這邊一撤,圍攻廣陵的孫翊自然也打不下去了,緊隨其後撤兵了。

在建業“抱恙”的程普原本在府中樂得清閒,安生休養,韓當黃蓋陣亡的噩耗傳來,程普又急又憤,胸中的鬱氣一堵,這一回可真得病倒了。程普與韓當黃蓋,那可是有着過命的交情,早在孫堅起兵反董之時,他們就捨命追隨了。多年來征戰沙場,刀頭舔血,三人之間的情誼早已是超出了袍澤故友的範疇,想不到這一別,竟然是人鬼殊途,程普淚沾前襟。

對於周瑜,程普是又嫉又恨。仗着和孫策的交情莫逆,周瑜在江東軍中的地位是節節高升。在孫策之時,已經是和程普比肩而立,這讓程普心裡老大的不舒服,憑什麼一個尚未及而立毛頭小夥就可以和他程普平起平坐?可孫權即位之後,周瑜的地位再次擢升,成爲統領三軍的大都督,直接就騎到了程普的頭上,程普鬱悶至極,乾脆來了個抱病在榻拒不奉命。周瑜率兵開進赤壁前線,程普在家養病閒賦,樂得清閒自在,眼不見心不煩。

可這回病倒之後,程普卻沒有臥病在榻,反而是拖着病軀前去見孫權。

孫權剛剛回到吳侯府,下人就前來稟報程副都督求見。程普因爲被周瑜壓了一頭故意託病不出。孫權是清楚的很,可程普是老臣,又是東吳的棟樑支柱,孫權也不好責難,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此番程普前來。肯定是爲了赤壁戰敗的事,孫權便令人將程普傳上來。

程普一付病態懨懨的模樣,在下人的挽扶之下,才勉強來到中堂,堪堪地給孫權施過禮。

孫權大吃一驚,看程普的模樣,那裡是裝病。分明是病入膏盲的樣子,趕忙上前相扶道:“程公身子不好,理當在府中歇息,何必親自趕來?”

程普面有戚色地道:“普原來身體並無大礙,只是驚悉赤壁有敗訊傳來,心有感傷,故而病勢加重,只是普雖有恙在身,在國中有此驚變,普如何能置身事外,故而才拖病軀來見主公。”

孫權聳容道:“程公心憂國事,在病中依然不忘軍情,只是可惜,此番赤壁交戰,我東吳的確是敗了,而且是一敗塗地,損失慘重啊。”

程普道:“普聽聞此消息,夙興夜嘆,夜不能寐,自伯符以來,江東根基漸穩,兵精糧足,正是對外擴展我東吳勢力之機,可是未曾想到赤壁一戰,我東吳五萬兒郎折於聚鐵山,精銳盡喪,怎不令人痛心疾首。公義公覆可都是追隨令尊大人的老臣,爲江東曾立下過汗馬之功,此番殞命赤壁,若是二人武藝不精命該絕於此地,普自也無話可說。但韓黃二人可是江東赫赫有名的驍勇戰將,身經百戰,大風大浪裡都闖了過來,如何赤壁一戰雙雙殞命,實是有人指揮失誤,誤中劉澤奸計,方纔導致公義公覆命殞赤壁五萬江東子弟血染荊江,普今日抱病前來求見主公,就是想請主公爲公義公覆二人及在赤壁死難的五萬將士討一個說法。”

孫權沉吟了一下,程普的矛頭顯而易見地是對準了周瑜,的確此次赤壁之戰,周瑜既爲主帥,自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要追究的話,周瑜肯定要負主要責任。程普和周瑜素來不睦,此番藉着赤壁戰敗的由頭,程普定然是不依不饒,非推倒周瑜不可。

程普看到孫權在猶豫,便又道:“普素來與周都督不和,此東吳軍中人盡皆知,但普此番請命,也非是爲個人恩怨之故,周都督身爲主帥,兵敗赤壁,這責任無可推卸,主公方自登位,須當法正律明,有功必賞,有過必罰,賞罰分明方可服衆。”

孫權只得道:“程公所言極是,某當斟酌之,程公有病在身,某不敢久留公,還是早些回府歇息吧。”

程普拱手施禮告退。程普前腳剛走,張昭顧雍就聯袂而至。

孫權將其迎入中堂,雙方落座。張昭和顧雍前來,自然也是關於前線戰敗之事,前線的噩耗傳來,整個江東都陷入了一片愁雲慘淡之中,張昭言辭激烈,矛頭比程普的更爲犀利,直斥周瑜庸碌無能,不聽良賢之言,方纔有此慘敗。

“諸葛孔明的劃江而治之策,先前已得主公首肯,但公瑾一意孤行,拒不採納,反而欲其斬首示衆,公瑾的一時不智之舉,陷我大軍於危難,赤壁慘敗,損兵折將,主公若是不追究其責任,恐怕江東無人可服。”

第678章 東渡黃河第390章 二枚棄子第344章 風尖浪口第614章 初戰告捷第434章 破釜沉舟第592章 棄子爭先第374章 雙喜臨門第465章 暗戰風雲第294章 富貴如雲第291章 活字印刷第434章 破釜沉舟第382章 袁術來犯第308章 文津渡口第456章 舉城而降第422章 特赦之令第654章 前往定軍第198章 何府來人第153章 左髭丈八第331章 路遇刺客第355章 補個洞房第441章 陰陵之戰(四)第471章 靖王殿下第129章 打個五折第240章 盟主之爭第305章 火燒平原第561章 慘絕人寰第345章 放棄私兵第231章 張榜招軍第167章 三雄聚首第380章 二虎競食第366章 開科取士(二)第549章 柴桑要塞第247章 一石二鳥第347章 密謀叛亂第432章 主公三思第357章 金蟬脫殼第485章 水師總兵第197章 太僕袁逢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112章 天籟之音第88章 加密錢票第423章 水落石出第348章 應對之策第502章 劉表之死第596章 橫渡長江第668章 街亭阻擊(下)第476章 三省六部第668章 街亭阻擊(下)第152章 一騎當先第39章 考覈比試第1章 離奇穿越第163章 長社城下第608章 秦淮條約第473章 青梅煮酒第380章 二虎競食第448章 玉人垂淚第155章 別部司馬第686章 偷營劫寨第197章 太僕袁逢第678章 東渡黃河第497章 文聘落敗第60章 勢如破竹第702章 死當同穴第583章 血染隘口第434章 破釜沉舟第41章 奇才馬鈞第341章 糜家小姐第610章 劍指巴蜀第140章 擒賊擒王第579章 諸葛徵南第131章 酒醉迷情第651章 火燒陽平第34章 免費試用第386章 半渡而擊第20章 秦嶺劫匪第23章 波斯商人第361章 喪心病狂第296章 喜得貴子第658章 驚聞噩耗第173章 力保盧植第607章 禍水東引第474章 五年之約第389章 夜襲徐州(下)第107章 天高地厚第233章 混水摸魚第529章 蔡氏詐降第410章 酩酊一醉第550章 興建武昌第206章 論功行賞第343章 左拉右攏第622章 北渡瀘水第597章 秦晉之好第274章 兒女私情第530章 苦肉之計第421章 一念之間第528章 鐵鎖橫舟第561章 慘絕人寰第443章 兵圍壽春第655章 陣斬夏侯第450章 風露中宵
第678章 東渡黃河第390章 二枚棄子第344章 風尖浪口第614章 初戰告捷第434章 破釜沉舟第592章 棄子爭先第374章 雙喜臨門第465章 暗戰風雲第294章 富貴如雲第291章 活字印刷第434章 破釜沉舟第382章 袁術來犯第308章 文津渡口第456章 舉城而降第422章 特赦之令第654章 前往定軍第198章 何府來人第153章 左髭丈八第331章 路遇刺客第355章 補個洞房第441章 陰陵之戰(四)第471章 靖王殿下第129章 打個五折第240章 盟主之爭第305章 火燒平原第561章 慘絕人寰第345章 放棄私兵第231章 張榜招軍第167章 三雄聚首第380章 二虎競食第366章 開科取士(二)第549章 柴桑要塞第247章 一石二鳥第347章 密謀叛亂第432章 主公三思第357章 金蟬脫殼第485章 水師總兵第197章 太僕袁逢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112章 天籟之音第88章 加密錢票第423章 水落石出第348章 應對之策第502章 劉表之死第596章 橫渡長江第668章 街亭阻擊(下)第476章 三省六部第668章 街亭阻擊(下)第152章 一騎當先第39章 考覈比試第1章 離奇穿越第163章 長社城下第608章 秦淮條約第473章 青梅煮酒第380章 二虎競食第448章 玉人垂淚第155章 別部司馬第686章 偷營劫寨第197章 太僕袁逢第678章 東渡黃河第497章 文聘落敗第60章 勢如破竹第702章 死當同穴第583章 血染隘口第434章 破釜沉舟第41章 奇才馬鈞第341章 糜家小姐第610章 劍指巴蜀第140章 擒賊擒王第579章 諸葛徵南第131章 酒醉迷情第651章 火燒陽平第34章 免費試用第386章 半渡而擊第20章 秦嶺劫匪第23章 波斯商人第361章 喪心病狂第296章 喜得貴子第658章 驚聞噩耗第173章 力保盧植第607章 禍水東引第474章 五年之約第389章 夜襲徐州(下)第107章 天高地厚第233章 混水摸魚第529章 蔡氏詐降第410章 酩酊一醉第550章 興建武昌第206章 論功行賞第343章 左拉右攏第622章 北渡瀘水第597章 秦晉之好第274章 兒女私情第530章 苦肉之計第421章 一念之間第528章 鐵鎖橫舟第561章 慘絕人寰第443章 兵圍壽春第655章 陣斬夏侯第450章 風露中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