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故人來訪

周瑜的警惕性很高,看到水寨之中旗號攢動,有戰船移動的跡象,急令手下收起矴石,滿扯風帆,轉櫓綽槳,快船如離弦之箭,在江面上飛似而去。

荊州水軍的拖沓之風將大好的良機貽誤一空,等蔡瑁率船隊出得水寨,周瑜的快船已經是在十里之外了,追之不及,令蔡瑁扼腕而嘆。

回到赤壁水寨,已是二更時分,不過諸將皆未安歇,都在寨門外等候都督回來,營寨之內燈火通明。周瑜剛下船,魯肅等人便迎了上去,魯肅道:“都督如此涉險探營,驚煞我等。”

周瑜不以爲然地呵呵一笑道:“無妨無妨,蔡瑁雖治水軍久矣,但守成有餘,缺乏臨陣機變能力,我的船快,他又能奈之我何?何況不親自觀之,如何有破敵之策?”

呂蒙在一側問道:“都督這番打探,可否已思出破敵之計了?”

周瑜斂起笑容,神情凝重地道:“蔡瑁張允在荊州統領水軍多年,雖非良將,倒也不算是庸才,沿江佈下二十餘座水門,環環相扣,佈局嚴謹,頗有章法,急切之下,也難有破寨之法。容我細細思量,如能除去此二人,破劉澤便易如反掌。夜已深了,諸位且自回營中歇息,明日再行議事。”

次日清晨,周瑜升帳,對初戰告捷的韓當所部予嘉獎,淩統射殺蔡薰有功,由校尉升爲中郎將。衆人賀之,淩統面無喜色。切齒道:“只恨甘寧那賊子奸滑,數戰未能擒殺之,殺父之仇不能報之,乃平生之憾也。”

周瑜寬慰道:“甘寧射殺令尊,此仇乃是江東國恨,某必誓報之,凌將軍勿憂,赤壁破劉澤之日,便是大仇得雪之時!”

韓當、黃蓋、呂蒙的諸路船隊雖然先後趕到了赤壁,但也都是臨時屯紮。未做詳盡佈署。單等周瑜前來再做安排。按照周瑜最初的計劃,江東水軍首個攻擊目標就是巴丘,但此時劉澤已經是陳兵烏林,盡遣水陸大軍在此屯集。沿江水寨二十餘里。防守嚴密。江東水軍再想繞過烏林去攻打巴丘,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所以赤壁一戰。將會是決定雙方勝負的關鍵一役。周瑜不敢掉以輕心,命江東水軍在赤壁立寨,陸軍在南岸紮營,與靖軍大營遙遙相對。

周瑜的能力遠在蔡瑁之上,水寨旱營的佈局自然不比蔡瑁要差,相比與蔡瑁的水寨以防守爲主,周瑜立寨則是攻守兼備,這固然與江東水軍實力強於荊州水軍有關,但更多的體現在周瑜的治軍理念上,先發制人,銳意進取,周瑜來荊州就是要進攻的,行軍佈陣,自然也要擺出一付積極向前的態勢。

同時,周瑜又派出了多路斥侯細作,潛過江去打探消息,掌握第一手的軍事情報,纔可料敵先機,制定相應的進攻策略。

隔了幾日,江北陸續地傳了情報回來,劉澤此次調派的軍隊除了荊州水軍七餘萬人之外,還調動了六萬的步騎出戰,屯紮在江北烏林。劉澤這次鬼使神差地竟然調動了十三萬軍隊出戰,在人數上完全和江東軍持平,所不同的是靖軍六七開,步騎六萬,水軍七萬,江東方面卻是五八開,水軍五萬,步騎八萬。周瑜搞不清楚劉澤是有意爲之,還是兵力捉襟見肘只能調派這些人馬過來,但讓周瑜欣喜的是,最讓他忌憚的徐州重騎兵此次並沒有調到烏林來,目前還是屯紮在距離烏林六百里之外的宜城。

周瑜對徐州軍的情況可沒少下功夫,這支神秘的騎兵部隊在安陸一戰曝光之後,就引起了周瑜的密切注視,以不足一萬騎的兵力碾壓掉荊州五萬騎兵,這樣的戰績只能用驚世駭俗來形容了,恐怖至極!周瑜暗地裡思忖良久,也無法找尋到破雷騎的方法,這些全身披着重甲的人馬,刀槍不入,簡直就是怪物。

此番赤壁之戰,周瑜在對付荊州水軍上還是信心滿滿的,但想徹底地擊敗劉澤,就必須跨過長江,殲滅劉澤的步兵騎兵,讓周瑜最擔憂的就是如何對付這支武裝到牙齒的雷騎兵。現在傳來消息,雷騎根本就沒有到達烏林前線,或許劉澤覺得赤壁水戰,根本就沒有雷騎兵的用武之地,所以乾脆就沒帶雷騎南下,劉澤想戰而勝之,也必須要跨過長江,以雷騎笨重不堪的份量,普通的渡船根本就裝載不了多少,想把雷騎投入到長江南岸作戰,困難重重。

想通了這一點,周瑜的嘴角浮現出了一絲的笑意,暗道:“劉澤啊劉澤,你可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沒有雷騎,我看你如何勝得了我江東的八萬步騎!”

周瑜下令,嚴密注視宜城的徐州軍第三軍團的動向,一旦發現有行動的跡象,立刻稟報。宜城距離烏林六百餘里,以雷騎笨重而龐大的身軀,想施援烏林,至少也要三天的時間。有三天的時間,足夠周瑜做好充分準備了。

初冬時分江南雖然沒有北方那般嚴寒,但依然可以感受到冬天的氣息,尤其是在霜寒露重的清晨,佇立在江邊,可以明顯地體驗到那濃濃的寒意。

“都督,江邊寒意正濃,小心着涼了。”魯肅剛剛趕了過來,看到周瑜的肩頭已經罩上了一層淡淡的白霜,連聲地勸慰已在江邊立了半宿的周瑜。

周瑜不以爲然地揮揮手,道:“我沒有那麼嬌氣!”周瑜每天清晨都會來到江邊,遠眺對岸的靖軍營寨,思索着破敵的良策,他喜歡江邊這種清冷的氛圍,這更讓他的頭腦保持着一種清醒。

遠遠地一葉小舟出現在周瑜的視線之中,清晨江上的風浪很大,小船在浪中上下飄泊,忽隱或現。周瑜皺了皺眉頭。雙方隔江對峙,自然少不了互派斥侯細作打探軍情,在這個敏感的時候,江上早就禁止一切民用的船隻往來了,此時竟然有一艘小船出沒在風波之中,難不成是靖軍派來的奸細?周瑜立即派中軍上前去探看究竟。

那艘小船靠岸之時,江東的巡兵立即將其截獲,持刀綽槍,團團圍定,喝道:“什麼人?不知道現在禁江嗎?立即下船接受檢查!”

從船上下來一位葛巾布袍的儒生模樣的男子來。白面無鬚。臉形削瘦,看到江東巡兵刀槍相逼的架式,初時略顯驚慌,連連擺手道:“別誤會。別誤會。某乃你們周都督的同窗契友。專程過江來探望你們都督,煩請通報一聲。”

爲首的軍侯上下打量了那儒生一番,冷笑一聲道:“你可是打烏林那邊過來的?”

“正是。”

軍侯當即喝道:“分明你就是劉澤派來的奸細。想要刺探軍情,居然敢詐稱是周都督的同窗契友,周都督是何等身份,豈會有你這般窮酸學友!來人,給我拿下,細加拷問!”

那儒生大駭道:“我真的是你們都督的同學,不信可與你們都督一見便知。”

軍侯冷笑道:“周都督何等身份,日理萬機,豈會有時間來見你,真是笑話,左右給我擒下再說。”

兵卒一擁而上,正欲將那儒生拿下,此時周瑜派來的中軍官已來到了跟前,喝止住那些巡兵,冷眼打瞧了一下那儒生,道:“你真得是周都督同學?”

“正是,正是,如假包換。”那儒生驚魂未定,連聲道。

“那你姓甚名誰,且報上名來,我與也好通傳都督。”

“多謝軍爺。在下蔣幹,表字子翼,九江人氏,與周都督爲幼時同窗,煩請報於都督,周都督定然知曉我的名姓。”蔣幹連連作揖。

中軍官狐疑似地打量了一下蔣幹,道:“你在此稍等片刻,我自會報於都督。”中軍官返身回去報之周瑜。

周瑜所立的位置相隔並不太遠,這邊的一幕周瑜遠遠也能瞧見,中軍官將蔣幹的姓名報於周瑜,周瑜哈哈大笑,對魯肅道:“想不到竟是蔣幹前來,子敬,還記得此人否?”

魯肅也是淮南人,聞聽後不禁皺皺眉頭,道:“蔣幹,不就是與你同窗於舒縣學堂的蔣子翼?既酸又迂,只會誇誇其談,並無什麼真才實學。聽說他後來到荊州投奔了劉表,在劉表帳下做幕賓,想必此次也是投降了劉澤,來此當說客遊說公瑾來了,公瑾何不拒之?”

周瑜意味深長地一笑道:“既是故人來訪,豈可相拒門外,何況某已思得一計,正好着落在此人身上。”說着,周瑜便滿臉笑容地迎了上去,隔着老遠就喊道:“子翼賢弟來訪,有失遠迎,失禮失禮。”

蔣幹狠狠地瞪了那軍侯一眼,那軍侯倒也是識趣地垂首讓於一切,蔣幹也不好再與他計較什麼,向周瑜迎去。“公瑾兄別來無恙。”

周瑜呵呵一笑道:“子翼啊,我們可是多時未曾相見了,想不到今時今日,竟在此間重逢,聽聞子翼早些年投奔劉表,現在想必也做了劉澤的幕賓,今日渡江前來,莫不是給劉澤做說客?”

蔣幹唬了一跳,忙道:“聽聞公瑾兄至此,小弟特來探望,何來說客一說?”

“子翼欺我,我雖不及師曠之聰,卻也聞絃歌而知雅意,子翼如此良苦,涉江而來,豈不爲新主之故?”周瑜笑容不減,但話語卻犀利如刀。

蔣幹愀然作色,佯做走勢。“公瑾竟然這般生疑,如此待故人,某這便辭去,從此再不言與公瑾同窗之事。”

周瑾哈哈一笑,上前挽住蔣幹的手臂,道:“子翼還是這付脾性,開不得半點玩笑,方纔戲言耳,子翼切不必當真。只要子翼不當劉澤的說客,某豈可罔顧同窗之誼,走走走,今日難得故友重逢,必一醉方休纔是。”

蔣幹轉怒爲喜,與周瑜同回大營。周瑜設宴,爲蔣幹接風洗塵,水陸畢陳,奢華盡顯,江東諸將,盡數相陪。

周瑜極顯豪爽大度,拉着蔣幹的手在主位上並排而坐,對諸將道:“蔣公乃我的同窗契友,自幼我們就是相交莫逆,他鄉遇故友,乃人生的一大幸事,今日難得有喜事,權且破軍中禁酒之令,諸位且開懷暢飲!”

說着,周瑜又解下佩劍,交到呂蒙的手中,道:“今日宴飲,但敘故友離情,若誰敢提及軍旅之事,公可行監酒之權,盡斬之!”

呂蒙慷然應諾,仗劍立於階下,手按劍柄,目露寒光,一身凜然之氣讓人不敢逼視。

第631章 火燒眉毛第161章 百死莫贖第264章 刺客來襲第678章 東渡黃河第101章 阮瑀元瑜第511章 平定荊州第471章 靖王殿下第123章 花園強吻第561章 慘絕人寰第529章 蔡氏詐降第281章 止水微瀾第73章 軍法三章第410章 酩酊一醉第535章 調兵遣將第498章 強渡漢水第50章 算計賈詡第579章 諸葛徵南第675章 擴軍備戰第225章 鞭笞督郵第472章 偏殿面聖第479章 錦衣甘寧第86章 遼西採礦第623章 蜀將張任第50章 算計賈詡第398章 虛以委蛇第317章 下書曹營第450章 風露中宵第246章 將帥失和第66章 賈詡歸心第493章 別有蹊蹺第693章 徐晃之死第618章 兵抵三江第353章 殘月之夜(下)第345章 放棄私兵第342章 蕭建之謀第520章 蔣幹盜書第348章 應對之策第369章 秋狩郊遊第256章 收降徐榮第384章 偷營劫寨第352章 殘月之夜(中)第6章 爭鋒相對第67章 曲陽縣令第336章 借款十億第435章 背水一戰第213章 平原國相第551章 疫病來襲第445章 如此特使第292章 界橋之戰第114章 和氏玉墜第505章 訪賢隆中第12章 高橋馬鞍第576章 天倫之樂第258章 醉翁之意第2章 與狼共舞第642章 四渡涪水第639章 事與願違第324章 初至小沛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232章 洛陽危局第384章 偷營劫寨第396章 陳宮出謀第52章 初戰告捷第46章 連鎖經營第403章 勸降陳宮第181章 直逼鄴城第362章 絕望南岸第249章 洛陽大火第48章 汗血寶馬第185章 攻心爲上第204章 靈帝其人第656章 滅門慘禍第564章 黃忠歸降第312章 決意南下第557章 汩羅江畔第443章 兵圍壽春第1章 離奇穿越第255章 以血續命第344章 風尖浪口第447章 倚老賣老第187章 混元之陣第122章 蔡氏算經第573章 吳巨求救第439章 陰陵之戰(二)第392章 奪關沂水第23章 波斯商人第552章 神醫華陀第436章 降者免死第483章 打回原形第595章 彭蠡水戰(下)第571章 曹家兒郎第538章 登陸北岸第342章 蕭建之謀第35章 生意興隆第100章 軟玉溫香第160章 人公將軍第29章 龍淵太阿第598章 暗香浮動第602章 姻緣天定第129章 打個五折
第631章 火燒眉毛第161章 百死莫贖第264章 刺客來襲第678章 東渡黃河第101章 阮瑀元瑜第511章 平定荊州第471章 靖王殿下第123章 花園強吻第561章 慘絕人寰第529章 蔡氏詐降第281章 止水微瀾第73章 軍法三章第410章 酩酊一醉第535章 調兵遣將第498章 強渡漢水第50章 算計賈詡第579章 諸葛徵南第675章 擴軍備戰第225章 鞭笞督郵第472章 偏殿面聖第479章 錦衣甘寧第86章 遼西採礦第623章 蜀將張任第50章 算計賈詡第398章 虛以委蛇第317章 下書曹營第450章 風露中宵第246章 將帥失和第66章 賈詡歸心第493章 別有蹊蹺第693章 徐晃之死第618章 兵抵三江第353章 殘月之夜(下)第345章 放棄私兵第342章 蕭建之謀第520章 蔣幹盜書第348章 應對之策第369章 秋狩郊遊第256章 收降徐榮第384章 偷營劫寨第352章 殘月之夜(中)第6章 爭鋒相對第67章 曲陽縣令第336章 借款十億第435章 背水一戰第213章 平原國相第551章 疫病來襲第445章 如此特使第292章 界橋之戰第114章 和氏玉墜第505章 訪賢隆中第12章 高橋馬鞍第576章 天倫之樂第258章 醉翁之意第2章 與狼共舞第642章 四渡涪水第639章 事與願違第324章 初至小沛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232章 洛陽危局第384章 偷營劫寨第396章 陳宮出謀第52章 初戰告捷第46章 連鎖經營第403章 勸降陳宮第181章 直逼鄴城第362章 絕望南岸第249章 洛陽大火第48章 汗血寶馬第185章 攻心爲上第204章 靈帝其人第656章 滅門慘禍第564章 黃忠歸降第312章 決意南下第557章 汩羅江畔第443章 兵圍壽春第1章 離奇穿越第255章 以血續命第344章 風尖浪口第447章 倚老賣老第187章 混元之陣第122章 蔡氏算經第573章 吳巨求救第439章 陰陵之戰(二)第392章 奪關沂水第23章 波斯商人第552章 神醫華陀第436章 降者免死第483章 打回原形第595章 彭蠡水戰(下)第571章 曹家兒郎第538章 登陸北岸第342章 蕭建之謀第35章 生意興隆第100章 軟玉溫香第160章 人公將軍第29章 龍淵太阿第598章 暗香浮動第602章 姻緣天定第129章 打個五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