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雙喜臨門

史書上對張飛妻夏侯氏的來歷有這一番記載:建安五年,夏侯霸的從妹在本郡出行樵採,爲張飛所得。飛知其良家女,遂以爲妻。但有些歷史記載往往來自於道聽途說,語焉不詳,經不住推敲。

夏侯氏乃是沛國譙縣的望族,曹操的祖父中常侍曹騰是太監當然不可能有後,就從夏侯氏過繼一子,就是曹操的父親曹嵩,所以曹操與夏侯氏有極大的淵源,曹操起兵討董之時夏侯惇和夏侯淵就已經追隨了,算得上是曹操賬下元老級的人物,夏侯淵和曹操是連襟,歷任陳留太守、穎川太守、督軍校尉,很難想象一個位高權重的官員他的養女會幹粗活到城外去砍柴。而且張飛建安五年的時候在幹嘛,在汝南的一個偏遠山區的古城裡幹着山賊這份很有前途的職業,搶民女來做壓寨夫人倒也符合彼時的身份,關鍵是他能把手伸到穎川或許昌的城外嗎?這可是個很大的疑問。

歷史的真相往往被事實所掩蓋,正如劉澤親眼目睹的一般。

“好了,既然是一場誤會,說清楚了就沒事了,三弟,你親自把夏侯姑娘放回軍校吧。”劉澤說道。

張飛卻是不依不饒,聲稱非要找潘鳳算帳不可,寧是趙雲出面勸解了一番這才作罷,護送夏侯涓回軍校了。

趙雲道:“三將軍對夏侯姑娘情深意重,倒是可以成就一樁好姻緣。”

千里姻緣一線牽,是誰的看來還真跑不了。劉澤微微頷首,看來張飛對夏侯涓真的是一往情深,這麼個莽漢也有情不自禁的時候。

次日,劉澤和趙雲便趕到國相府去見趙風,向趙風言明瞭趙雲的婚事。趙風是喜出望外。趙雲成親可算是了了他的一樁心事,何況新娘子居然是蔡中郎的女兒劉州牧的妻妹,更讓趙風歡喜不甚。向蔡家下聘禮的事很快就敲定了,至於大婚的日子自然得和女方議過才成能確定。還有這媒人的人選。自然是簡雍莫屬了。

劉澤又趕回到蔡府。向蔡邕稟明。蔡邕只是默默地點頭,算是承應了下來。蔡琴卻是笑逐顏開。挽着劉澤一個勁地道謝。

趙雲的婚禮緊鑼密鼓地佈置着,男方是下邳國的都尉,女方是蔡中郎的女兒州牧的妻妹,這樁姻緣。在下邳城已是廣爲傳頌盡人皆知。

劉澤又派人去郯城將蔡琰接來,妹妹要出嫁,自然少不得蔡琰相送。

聽得劉澤講張飛和夏侯涓的事,蔡琰道:“既然三叔與夏侯姑娘有情意,倒不如把他們的婚事和子龍琴兒的一起操辦了,來個雙喜臨門。”

劉澤一聽,拍手稱好。不過他還是略有點疑難,蔡琰呵呵一笑道:“夫君是擔心夏侯姑娘是否同意吧,這個就由我出面吧,畢竟我們女人之間還是好交流的。”

其實張飛和夏侯涓的關係也就剩一層窗戶紙了。張飛自不必說,自打夏侯涓到了東點軍校,張飛是噓寒問暖殷勤倍至,隔三差五地就去軍校,幾天不見夏侯涓就跟丟了魂似的,一口一個妹子叫得特親熱。

張飛的心思夏侯涓又豈不明白,初始的時候夏侯涓肯定是看不上張飛的,人又黑又粗,滿臉的絡腮鬍子不修邊幅,但接觸地久了,夏侯涓也慢慢了解了張飛的另一面:心細如髮、嫉惡如仇,體貼倍至關懷入微。其實她一個人離家在外,內心是非常孤獨的,在軍校中由於只有她一個女生,自然也就沒有任何學員和她來住,這種寂莫也無處排遣。張飛的關心和愛護給了她很大的溫暖,慢慢地,她也就對張飛產生好感接受了張飛。

但女孩子家臉皮薄,自然不可能提這事,張飛大大咧咧地也不知他是粗心還是其他別的,就是沒差人提親的這個意思。蔡琰的出現自然讓張飛和夏侯涓的關係進入了實質性地談婚論嫁的階段。

最後張飛和夏侯涓的婚事也定了趙雲和蔡琴的同一天,雖然倉促一些,但熱鬧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婚禮在隆重而熱鬧的氖圍中進行,賓客如雲,人流熙攘,歡聲笑語,人們向兩對新人送去了最美好的祝福。

關羽也特地從郯城趕了過來參加了婚禮,酒宴之上,劉澤不禁是感慨萬千,想當年劉關張三兄弟出則同行寢則同榻親如手足,現在自己都娶了三個老婆了,張飛趙雲也即將告別王老五的生活,唯獨只有他們之中年紀最長的關羽還是孓然一身,劉澤頗爲過意不去,便尋思着爲關羽也張羅一門親事。

其實這也不算什麼難事,徐州的名門閨媛多的燦若星漢,以關羽現在徐州校尉的地位,多少人想巴結還尋不着門路,只要關羽點頭,徐州的閨秀還不是趨之若鶩。

可沒想到他剛一開口,關羽就斷然地回絕了他:“多謝大哥美意,只是小弟現在尚無娶親之意,大哥的好意小弟心領了。”

任憑劉澤如此勸說,關羽一直不肯答應,劉澤也只好作罷。

婚禮結束之後,劉澤沒有立刻返回郯城,而是巡視了下邳城的擴建工程。下邳城的擴建已經在按步就緒地進行中,四面的城牆已經是初顯規模,劉澤知道基建工程可急不來,更馬虎不得,下令施工人員在保進度的同時保質量,決不容許出現豆腐渣工程。

馬鈞已經來到了下邳,就任營造司的主事,按照劉澤的指令,全徐州最好的工匠都已經集中在了營造司,芒碭山的全部工匠也都調集了下邳來,營造司的各大工坊已經佈署就緒,進入了生產階段。

這次馬鈞給劉澤帶來的火槍已經不是樣品了,一百支的長火槍五十支短火槍足夠劉澤裝備一支部隊。馬鈞對長短火槍都經過了反覆地改進研製,都裝上了木製的槍托,單從外形上來看,基本上已經和後世的步槍、手槍沒多大差別了。火槍填裝火藥之後,可以填裝單顆的鐵珠也可以填裝多顆的散彈,採用火繩引燃,單顆的鐵珠射程遠威力大,而散彈射程近傷亡範圍大。

雖然這種火繩槍有着裝填火藥繁瑣,陰雨天無法使用的諸多問題,但劉澤還是激動不已,世界上第一支火器誕生了,這是從冷兵器時代向熱兵器時代前進的帷幕,今天將是人類文明史詩性的一日,也將是永載史冊的一日。雖然實戰性能不是太高,劉澤還是決定將這批火槍裝備一個近衛營,稱之爲火槍營,畢竟火槍比弓箭射程更遠威力更大,雖然在使用中有很多的缺陷,但是通過一步步地改良,火槍終將會取代弓弩。

劉澤告訴馬鈞,他有一個更大構想,就是要建造比火槍口徑更大,射程更遠的火炮。以漢代的科技力量,要想建造出現代的槍炮來,根本就是無法企及的,所以劉澤所要建造的,就是明代的紅衣大炮。

先秦時代,泥範鑄造工藝和失蠟鑄造工藝已經大規模地應用在了青銅器物的鑄造上,這兩種工藝傳承到了漢代,已經是相當成熟的工藝了。用泥範法鑄炮,在工藝上是沒有什麼障礙的,但要想造炮,漢代的鑄鐵的工藝顯然是不行的,漢代的鐵匠作坊,採用的燃料是木炭或煤石,所產生的溫度只能把鐵胚燒紅而不能使其融化,要想把生鐵融化,就必須使用更爲高效的燃料——治金焦炭。好在前世的劉澤在焦化廠做過技術員,那個焦化廠採用的工藝就是對環境污染極大的土煉焦工藝,叫平廂爐,後來就被環保局給查封了。何況焦炭也不是現代的產物,早在南宋就有人燒製出了焦炭,所以劉澤對煉焦還是有一定把握的。

至於鍊鋼嘛,就採用五八年大躍進時期的小高爐吧,那玩意難度不大技術要求不高,雖然生產出來的鋼材不能和大鋼廠的比,但相對於漢代的治鐵工期藝而言,這已經是大大的超前了。最好的鋼自然是合金鋼——錳鋼、硅鋼、鎢鋼,劉澤覺得前世自家的廚房裡的那把菜刀都有可以秒殺掉漢代士兵手中的兵器。雖然漢代有百鍊鋼,但其工藝的繁複性註定了它的產量不會很高,凡百鍊出品的必定是名刀名劍,要想大規規模地生產地生產製式武器,還得使用合金鋼,一旦小高爐建成,大批量地生產錳鋼鎢鋼刀劍便不是夢想。

想法容易,實踐起來並不是件易事,好在有天才的馬鈞和一大批的治鐵名匠,劉澤提供圖紙和工藝原理,就讓馬鈞他們反覆地去做實驗,失敗了重頭再來。馬鈞辦事有一股韌勁,肯鑽研肯動腦不服輸,這些事交給他劉澤很放心。囤積在芒碭山的所有物資劉澤已經授權給了馬鈞可以任意取用,只要馬鈞能所製造出成品,交多少學費劉澤也是在所不惜的。

土煉焦、土鍊鋼,這都是對環境污染極大的,倒讓劉澤多少有些負罪感,但漢代的人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環保意識,劉澤無論怎麼折騰也不會有人出來干涉。文明總是要付出代價的,環境治理還是交給後世的人去做吧。

第532章 只欠東風第466章 還璽於都第479章 錦衣甘寧第210章 黃河氾濫第558章 暗使離間第555章 出兵荊南第265章 人工呼吸第1章 離奇穿越第260章 回到平原第504章 臥龍在野第394章 坑陷陣營第460章 欺人太甚第650章 進軍漢中第590章 重返徐州第61章 貴山之戰第703章 香消玉殞第240章 盟主之爭第654章 前往定軍第485章 水師總兵第687章 重中之重第665章 以絕後患第522章 離間之計第514章 周瑜決斷第298章 半夜襲營第284章 瞞天過海第315章 破竹之勢第699章 喬裝改扮第633章 三渡涪水第190章 張角授首第80章 揚威鏢局第476章 三省六部第592章 棄子爭先第294章 富貴如雲第99章 絕色女子第568章 韓玄之死第48章 汗血寶馬第167章 三雄聚首第411章 開陽臧霸第265章 人工呼吸第90章 錦鷹之衛第516章 進軍赤壁第310章 徐州之變第161章 百死莫贖第542章 營救諸葛第626章 分兵而進第477章 官渡開戰第705章 位極九五第667章 街亭阻擊(中)第17章 君子六藝第59章 匈奴來襲第453章 臣有一計第257章 分崩離析第515章 行軍參議第484章 另投新主第484章 另投新主第552章 神醫華陀第553章 金雞納霜第320章 二讓徐州第522章 離間之計第673章 救援曹洪第234章 董卓進京第437章 紀靈敗亡第115章 願賭服輸第250章 曹操敗績第258章 醉翁之意第171章 胖子董卓第568章 韓玄之死第173章 力保盧植第188章 破陣之法第47章 何爲分紅第392章 奪關沂水第204章 靈帝其人第229章 玩物喪志第405章 重燃舊情第257章 分崩離析第212章 初入平原第228章 朝庭賦稅第618章 兵抵三江第517章 阻擊吳軍第619章 藤甲奇兵第322章 用心良苦第39章 考覈比試第151章 打殘右翼第601章 張飛暴怒第401章 白門樓上第35章 生意興隆第317章 下書曹營第196章 華服公子第516章 進軍赤壁第329章 不讓鬚眉第124章 離開洛陽第275章 插翅難逃第442章 陰陵之戰(五)第703章 香消玉殞第492章 孫策殞命第90章 錦鷹之衛第166章 火燒長社第341章 糜家小姐第238章 以騎制騎第463章 齊人之福
第532章 只欠東風第466章 還璽於都第479章 錦衣甘寧第210章 黃河氾濫第558章 暗使離間第555章 出兵荊南第265章 人工呼吸第1章 離奇穿越第260章 回到平原第504章 臥龍在野第394章 坑陷陣營第460章 欺人太甚第650章 進軍漢中第590章 重返徐州第61章 貴山之戰第703章 香消玉殞第240章 盟主之爭第654章 前往定軍第485章 水師總兵第687章 重中之重第665章 以絕後患第522章 離間之計第514章 周瑜決斷第298章 半夜襲營第284章 瞞天過海第315章 破竹之勢第699章 喬裝改扮第633章 三渡涪水第190章 張角授首第80章 揚威鏢局第476章 三省六部第592章 棄子爭先第294章 富貴如雲第99章 絕色女子第568章 韓玄之死第48章 汗血寶馬第167章 三雄聚首第411章 開陽臧霸第265章 人工呼吸第90章 錦鷹之衛第516章 進軍赤壁第310章 徐州之變第161章 百死莫贖第542章 營救諸葛第626章 分兵而進第477章 官渡開戰第705章 位極九五第667章 街亭阻擊(中)第17章 君子六藝第59章 匈奴來襲第453章 臣有一計第257章 分崩離析第515章 行軍參議第484章 另投新主第484章 另投新主第552章 神醫華陀第553章 金雞納霜第320章 二讓徐州第522章 離間之計第673章 救援曹洪第234章 董卓進京第437章 紀靈敗亡第115章 願賭服輸第250章 曹操敗績第258章 醉翁之意第171章 胖子董卓第568章 韓玄之死第173章 力保盧植第188章 破陣之法第47章 何爲分紅第392章 奪關沂水第204章 靈帝其人第229章 玩物喪志第405章 重燃舊情第257章 分崩離析第212章 初入平原第228章 朝庭賦稅第618章 兵抵三江第517章 阻擊吳軍第619章 藤甲奇兵第322章 用心良苦第39章 考覈比試第151章 打殘右翼第601章 張飛暴怒第401章 白門樓上第35章 生意興隆第317章 下書曹營第196章 華服公子第516章 進軍赤壁第329章 不讓鬚眉第124章 離開洛陽第275章 插翅難逃第442章 陰陵之戰(五)第703章 香消玉殞第492章 孫策殞命第90章 錦鷹之衛第166章 火燒長社第341章 糜家小姐第238章 以騎制騎第463章 齊人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