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行軍參議

魯肅眉頭一皺,道:“公瑾執意要殺孔明,恐怕不妥吧?孔明乃當世奇才,在荊襄士人之頗有威望,公瑾若害其性命,只恐絕天下賢士歸附之路。何況諸葛瑾是其親兄,公瑾如果擅殺孔明,又如何向子瑜交待,就是是主公那裡,也不好說明。”

周瑜輕笑一聲道:“誰說我要取他性命?只是我率大軍遠征,留此人在主公身邊,恐爲禍作亂矣,我決意帶諸葛亮于軍前,在我的眼皮底下,看他能玩出什麼花樣來?來人,傳我軍令,委任諸葛亮爲行軍參議,明早與諸將一齊至江畔行營應卯,如有遲誤,定按軍法處置。”

堂下的中軍官聞聽,立刻上前接令。

魯肅疑惑地道:“公瑾如此做,不太好吧?主公尚對孔明以禮相待,以誠服人,公瑾如此強徵孔明入伍,就算人至,也未必心服。”

周瑜哈哈一笑道:“調他到軍前,某就是要細緻甄別,看他是不是劉澤的細作,倘若他真得有什麼把柄落在我的手中,管叫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他若真是誠心投效江東,某必以禮相待,委以重任。”

魯肅無言以對,默然應了,拱手告辭。出得周府,天色已晚,本欲迴歸自家,但想了想,魯肅還是轉投諸葛瑾府上。魯肅一向與諸葛瑾交好,對諸葛亮的印象也不錯,可如今周瑜大權在握,強召諸葛亮于軍前做行軍參議,魯肅略有一些愧疚之心,想和諸葛亮解釋一下。

諸葛亮卻依然是一付從容淡定的模樣,悠哉悠哉,讓魯肅直疑心那傳令的中軍官是不是沒有來過。諸葛亮手搖羽扇,輕笑一聲道:“幸得周都督沒有將我交付有司治奸細之罪。反而付以軍中參議之職,如此甚好。”

魯肅不禁愕然,方纔他和周瑜的對話只有他二人知曉。難不成諸葛亮長着千里眼順風耳,將他二人的對話聽了個清楚?但想想也是不可能的事。魯肅不禁對諸葛亮是刮目相看,他竟然將周瑜的心思猜了個透,高人就是高人吶!不過對諸葛亮反話魯肅還是心知肚明的,略帶羞愧之色道:“公瑾此舉確有些不妥,肅代公瑾向先生賠罪了,望先生看在吳侯面上,不與公瑾計較纔是。其實公瑾本意也並非有意要爲難先生,對於先生之才。公瑾也是頗爲賞識的,他也希望先生可以留在江東,爲吳侯大業盡一份力。”

諸葛亮斂容道:“多謝子敬兄深夜造訪,煩請子敬回稟周都督,既然軍令已下,亮斷不敢抗命不遵,明日自當卯時到軍營候命。”

諸葛亮說得不卑不亢,不冷不熱,魯肅心中暗歎一聲,只得拱手告辭。

回到內室。諸葛瑾神色黯然,嘆息一聲道:“想不到公瑾竟然是這樣的人,是我誤二弟矣。待我前去見見吳侯,定要討個說法。”說着,諸葛瑾掙扎地想坐起來。

諸葛亮上前一步,將哥哥按在了在榻上,道:“兄長病體未愈,萬萬不可下地。在人矮檐下,豈能不低頭,周瑜大權在握,既強召我入營。安敢不從?就算兄長前去辨理,也未必能有效果。反遭人忌恨。請兄長寬心,亮在軍中。自有應對之策。”

諸葛瑾頹然地斜躺在榻上,道:“原本視周公瑾乃豁達豪爽寬宏大量之人,想不到竟然如此心胸狹隘,無半點容人之雅,我諸葛瑾也是走了眼,錯看了人。”

諸葛亮微微一笑道:“寬宏也罷,狹隘也罷,亮不與之相爭,自然無禍矣。只是可惜了江東一片大好基業,就要盡喪在周瑜之手,孫氏三代辛苦,一朝將化爲虛無。”

諸葛瑾悚然一驚,道:“二弟何出此言?”

諸葛亮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以江東目前的戰力,能在荊州與劉澤爭取個劃江而治的五五之局已經是實屬不易。周瑜剛愎自用,不度自身實力,貿然出兵,妄圖與劉澤決戰於荊州,既不知己,又不知彼,焉有不敗之理?劉澤自討黃巾以來,屢建奇功,討董卓、戰平原,威名赫赫,乃當世少有的霸王雄主,坐領徐州以來,鐵腕森森,重拳出擊,懲治地徐州士家無不戰慄,人人自危。人主曹操,鎩羽而歸,梟雄呂布,灰飛煙滅,出兵以來,橫掃淮南荊襄,摧城撥寨,無有不破,其步軍騎軍,冠絕天下,無人能與之爭鋒。江東優勢在水軍,可一旦越過長江,就必須用步騎來和徐州軍作戰,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江東步騎都無法與徐州軍來抗衡,周瑜舍長用短,必敗無疑。此一役後,江東將再無能力與劉澤一戰,就算是想維持劃江而治的局面,也將是奢談了。”

諸葛瑾默然一嘆,他也是江東的一份子,江東的榮辱休慼,與他也是息息相關的。“二弟何不再找吳侯談談,昨日吳侯對你的意見也是頗爲讚許的。”

諸葛亮搖搖頭道:“如今周瑜在江東獨攬大權,進攻荊州的方針已定,豈可因人而棄。何況吳侯也是極有野心之人,不會只滿足於守成父兄基業,劃江而治策略到底還是保守了些,在周瑜的鼓譟之下,也難怪吳侯會動心,不撞南牆是不會再回頭了。”

諸葛瑾憂慮地道:“二弟既斷定此戰必敗,那二弟隨軍至前線,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爲兄甚是擔憂你的安危?”

“兄長勿憂,亮雖不才,自保還是無虞的。”諸葛亮從容地道。

江畔行營。

一輪紅日自東面江上冉冉而升,霞光萬道,映照着萬千旌旗熠熠生輝,那一杆鑲着金邊銀線的“周”字帥旗在晨風獵獵招展,好不威風。

卯時還未到,中軍帳前就已經有文武將官繼續地前來應卯了,周瑜治軍嚴謹,在江東軍中那是出了名的,何況昨日周瑜已經領了孫權的尚方寶劍,誰也不想觸這個黴頭,做這柄寶劍的劍下之鬼。

周瑜立於帳下,面容冷峻,對着向他躬身施禮的文官武將大多隻是輕輕地點頭示意,算是回禮了,忽然他瞧見了羽扇倫巾的諸葛亮,立即換做了滿面春風的模樣,大踏步地迎上了上去,拱手施禮,含笑道:“瑜素聞臥龍先生大名,心儀已久,只恨不得早見,召先生於軍前,乃出自瑜之私心,望先生勿怪。”

諸葛亮亦含笑回禮道:“都督見召,亮不敢不從。”

周瑜拉了諸葛亮的手,親赴帥帳之中,邊走邊道:“瑜久聞先生奇才,今日得睹真顏,真乃三生之幸也,你我今後共事軍中,望先生能不吝賜教。”

看着周瑜對諸葛亮親熱有加,衆文官武將個個一付羨慕嫉妒恨的表情,直嘆周大周都督真有國士之風,禮賢下士。唯獨魯肅一頭霧水,不知道周瑜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衆將皆至,唯獨不見副都督程普,倒是瞧見程普的兒子程諮前來應卯。程諮衝着周瑜施禮道:“家父抱恙,不能親至,特命末將代之,望都督恩准。”

周瑜對程普的這點小把戲自然是心知肚明,什麼生病抱恙,分明就是屈身周瑜帳下心有不甘罷了。程普是江東的三世老臣,從孫堅起兵伊始就追隨左右,在江東軍中,數他最爲年長資歷也最深,以前程普與周瑜分掌左右軍,平起平坐,那時的程普對周瑜就不大以爲然,現在屈身在周瑜之下,怨念還是頗深的。周瑜對其他人可以疾言厲色,唯獨對程普無可奈何,當下和顏悅色地撫慰了幾句,叮囑程普要養好身體,自然沒有深究。

隨後周瑜升帳,調兵遣將,準備出征事宜。

周瑜原擬派韓當、黃蓋爲前部先鋒打頭陣,畢竟韓當和黃蓋也都是孫堅的老臣,論資排輩,這首功的位置是跑不了他倆的,而且韓黃二將征戰沙場多年,戰功彪柄,的確有當先鋒的能力。但令箭未下,一將哭拜與帳前,周瑜視之,竟是凌操子淩統。淩統年方十五,血氣方剛,知曉殺父仇人甘寧現在就在巴丘,立即請命爲先鋒,欲手刃仇人爲父報仇。

周瑜本來瞧着淩統年輕,恐其難堪大任,奈何淩統苦苦哀求,又當場立誓,不破巴丘不殺甘寧誓不回還,周瑜念及淩統有激勵士氣的作用,而且淩統素來也有乃父遺風,打起仗來有股拼命三郎的氣概,雖然年輕卻也是驍勇善戰,便委任他與韓當同爲先鋒官,剋日先赴三江口下寨,聽候將令;令黃蓋、潘璋爲第二隊,蔣欽、周泰爲第三隊,呂蒙、董襲爲第四隊,程諮、魯肅爲中軍,諸葛亮爲行軍參議,同中軍一起行動,陸遜、呂範爲後隊,朱治爲接應使,督催押運糧草,盡起水陸大軍十三萬,其中水軍五萬,步騎八萬,剋日開撥,望荊州開進。)。

第697章 巧舌如簧第460章 欺人太甚第153章 左髭丈八第507章 獻城而降第389章 夜襲徐州(下)第472章 偏殿面聖第269章 禁械法令第491章 兩脅插刀第353章 殘月之夜(下)第357章 金蟬脫殼第669章 馬超雪恨第377章 張飛罵宴第474章 五年之約第393章 出城迎戰第50章 算計賈詡第678章 東渡黃河第242章 刀斬華雄第656章 滅門慘禍第150章 弓騎顯威第675章 擴軍備戰第662章 葫蘆山谷第424章 重組新軍第690章 許都之戰(下)第385章 火燒浮橋第578章 一觸及發第116章 驚世才華第400章 全部拿下第165章 只欠西風第122章 蔡氏算經第223章 勸降於毒第286章 退婚風波第445章 如此特使第306章 袁譚敗走第308章 文津渡口第595章 彭蠡水戰(下)第151章 打殘右翼第632章 圍而不打第58章 收服大宛第621章 藤甲覆滅第458章 江東來使第345章 放棄私兵第273章 劫牢反獄第455章 楊弘戰死第396章 陳宮出謀第525章 蔡張授首第65章 登臨街亭第41章 奇才馬鈞第126章 一擲千金第354章 絞刑架下第5章 公孫世家第498章 強渡漢水第50章 算計賈詡第372章 許親子龍第597章 秦晉之好第643章 獻城投降第462章 三個老婆第146章 兄弟談心第163章 長社城下第377章 張飛罵宴第400章 全部拿下第699章 喬裝改扮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207章 再別洛陽第122章 蔡氏算經第639章 事與願違第442章 陰陵之戰(五)第596章 橫渡長江第97章 坐而論道第651章 火燒陽平第672章 潼關要地第190章 張角授首第689章 許都之戰(中)第449章 爭奪合肥第442章 陰陵之戰(五)第368章 開科取士(四)第560章 回兵長沙第415章 暗起殺心第347章 密謀叛亂第237章 林海交印第23章 波斯商人第134章 洛陽紙貴第351章 殘月之夜(上)第418章 王庶同罪第163章 長社城下第340章 破釜沉舟第450章 風露中宵第294章 富貴如雲第67章 曲陽縣令第321章 豫州刺史第275章 插翅難逃第640章 山北小路第258章 醉翁之意第415章 暗起殺心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496章 糧草有毒第630章 兵不血刃第364章 遷治之議第75章 千里之徵第535章 調兵遣將第216章 處以笞刑
第697章 巧舌如簧第460章 欺人太甚第153章 左髭丈八第507章 獻城而降第389章 夜襲徐州(下)第472章 偏殿面聖第269章 禁械法令第491章 兩脅插刀第353章 殘月之夜(下)第357章 金蟬脫殼第669章 馬超雪恨第377章 張飛罵宴第474章 五年之約第393章 出城迎戰第50章 算計賈詡第678章 東渡黃河第242章 刀斬華雄第656章 滅門慘禍第150章 弓騎顯威第675章 擴軍備戰第662章 葫蘆山谷第424章 重組新軍第690章 許都之戰(下)第385章 火燒浮橋第578章 一觸及發第116章 驚世才華第400章 全部拿下第165章 只欠西風第122章 蔡氏算經第223章 勸降於毒第286章 退婚風波第445章 如此特使第306章 袁譚敗走第308章 文津渡口第595章 彭蠡水戰(下)第151章 打殘右翼第632章 圍而不打第58章 收服大宛第621章 藤甲覆滅第458章 江東來使第345章 放棄私兵第273章 劫牢反獄第455章 楊弘戰死第396章 陳宮出謀第525章 蔡張授首第65章 登臨街亭第41章 奇才馬鈞第126章 一擲千金第354章 絞刑架下第5章 公孫世家第498章 強渡漢水第50章 算計賈詡第372章 許親子龍第597章 秦晉之好第643章 獻城投降第462章 三個老婆第146章 兄弟談心第163章 長社城下第377章 張飛罵宴第400章 全部拿下第699章 喬裝改扮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207章 再別洛陽第122章 蔡氏算經第639章 事與願違第442章 陰陵之戰(五)第596章 橫渡長江第97章 坐而論道第651章 火燒陽平第672章 潼關要地第190章 張角授首第689章 許都之戰(中)第449章 爭奪合肥第442章 陰陵之戰(五)第368章 開科取士(四)第560章 回兵長沙第415章 暗起殺心第347章 密謀叛亂第237章 林海交印第23章 波斯商人第134章 洛陽紙貴第351章 殘月之夜(上)第418章 王庶同罪第163章 長社城下第340章 破釜沉舟第450章 風露中宵第294章 富貴如雲第67章 曲陽縣令第321章 豫州刺史第275章 插翅難逃第640章 山北小路第258章 醉翁之意第415章 暗起殺心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496章 糧草有毒第630章 兵不血刃第364章 遷治之議第75章 千里之徵第535章 調兵遣將第216章 處以笞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