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東渡黃河

王平低聲地道:“大都督,要不要請示一下主公再做定奪。~,”

張任輕輕地搖了搖頭,現在劉澤已經是兵出潼關,與雕陰相隔了數百里,就算派出快馬一來一回,至少也得三四天時間,張任可耽擱不起,在上郡多拖延一日,偷襲西河的計劃成功率就低上一成。張任思量再三,決定答應劉豹,就算劉豹別有所圖,自己多加防備就是了,難不成就憑匈奴兵萬把來人也能掀起大風大浪?

聽得張任應允,劉豹轉怒爲喜,自上任單于呼廚泉被曹操軟禁之後,匈奴分裂爲五部,爲爭單于之位,相互之間攻伐不斷,劉豹依仗強勢登上單于之位,但匈奴實力大損,夏侯惇擔任了幷州刺史之後,又兼任了匈奴中郎將,對進入河東的匈奴部採用高壓政策,大規模地滅殺和驅逐匈奴人,至建安十年左右,匈奴人已被迫退出了水草豐美的汾河河畔,從平陽三河退回到了土地貧瘠的渭北之地,再度進入河東成爲了劉豹最大的圖謀。此次靖軍東征,讓劉豹看到了機會,故而以借道爲要挾,提出派兵協助張任作戰,見張任被迫應允,劉豹自以爲得計,焉能不喜。

張任急着進軍,三言兩語便將此事給敲定了,劉豹派左大將刺烏先率領精騎一萬跟隨張任出征,所需糧草由匈奴本部供給,名義上受張任節制,刺烏先不得擅自行動。

離了雕陰之後,大軍經過高奴,直奔吳堡黃河渡口。

由於靖軍行動隱秘迅捷且魏軍防備疏忽,吳堡渡口根本就沒有魏兵防禦,顯然魏西河太守秦琪絕然想不到張任會突破匈奴人的地盤來攻西河,不過儘管黃河渡口沒有兵士防守。但黃河西岸卻是沓無人煙,就連一艘渡船也沒有。

沒有渡船,卻讓張任有些發愁,站在黃河邊上一望無垠的都是赤-裸的黃土,比起蜀中處處蒼翠的竹林來,黃土高原真算得上是光禿禿一片。幾乎不見幾星點的綠色,想要在此處尋找造船建筏的材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大都督,傳聞這黃河之上,有着不少漁家討生活,現如今一艘船也未見,想必是魏軍禁河之故,末將願帶些人過河尋些船隻過來,以解大軍渡河燃眉之急。”王平挺身而出。

秋天正是黃河水暴漲的季節。河水氾濫,濁浪滔滔,奔流不息,張任疑惑地道:“沒有船隻,子均如何渡河,還是稍等一兩日,等舟橋營抵達之後再行渡河吧。”靖軍每個軍團都設有舟橋營,只不過舟橋營攜帶大批的裝備。行軍速度快不了,一般都是同輜重營在一起行動。故而落在後面,張任想搶渡黃河,前部行軍的速度極快,不過黃河天險還是擋住了他的去路。

王平滿不在乎地道:“大都督放心吧,末將自幼生於蜀江邊,諳熟水性。這區區黃河算不了什麼,末將如果渡河成功,必然能搶來船隻,兵貴在神速,能早一日渡河比晚一日強上不止一點。”

張任準之。王平挑了幾十名熟悉水性的兵士,脫掉了鎧甲,光着膀子,只穿一條褲子,將環首大刀繫於後背上,帶頭跳入了滔滔河水之中。

現在的黃河正是水流最湍急地時候,一個浪頭打來,王平就被打沉到了河底,不過他很快地又浮出水面,吐掉嘴裡的泥沙,大口地喘息道:“孃的,這水裡沙子真多!”

張任在岸上急道:“不行的話千萬不要逞強!”

王平沒有半點退縮的意思,奮力地向對岸游去,河水一個浪頭接着一個浪頭,洶涌澎湃,王平和渡河的幾十名勇士一無所懼,在大風大浪裡奮臂向前,經過大半個時辰地拼搏,終於爬上了黃河東岸,卻也幾乎耗盡了他們的體力。

歇息了片刻,王平率隊登上了一座高坡,附近的情形盡收眼底,離黃河岸邊不遠的地方,便有一處小村莊,王平決定去那個村莊碰一碰運氣,看能不能找到船隻。

那個村子不大,只有幾十戶人家的模樣,王平剛一走近村子,遠遠地就瞧見了晾曬在院子裡的漁網,心中不禁竊喜,有漁網證明這戶人家就是漁民,是漁民就有漁船,看來自己的運氣還是不錯。

院子裡只有一位黑瘦的老漁夫,滿臉的皺紋,滿手的老繭,看到突然涌進來的幾十名赤膊漢子,老漁夫很是慌張,因爲他看到了這些人背後明晃晃的大刀。

“老人家休要驚慌,我等並無惡意,只是想打聽這裡有沒有船隻?”王平上前寬慰道。

老漁夫看他們態度和藹,想必不是什麼剪徑的強盜,略感心安,道:“幾位壯士想必是要渡河西去,船倒是有,只是官府查得嚴不準下河,若是被官府拿了,小老兒身家性命亦是不保,請壯士高擡貴手。”

王平道:“看老人家模樣,想必是這附近的漁夫,官府不准你們下河,你們如何生活?”

老漁夫嘆了口氣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小老兒祖上八輩都是靠在黃河裡打魚爲生,實不相瞞,官府一紙命令,不知斷了多少漁家的生計,再不能下水打魚的話,小老兒全家恐怕就得餓死了。”

“豈有此理,官府緣何會下如此命令,豈不要逼出人命來嗎?”

“還不是打仗鬧的,聽說靖王的軍隊就要打過來,所以官府纔不準漁民下河打魚。哎,這日子,真不知何時纔是個頭。”老漁夫不住地搖頭嘆息。

王平微微一笑道:“老人家,實不相瞞,我們就是靖王的部下,過河來就是找船的。”

老漁夫一聽,驚得是目瞪口呆,半晌無言。

王平道:“老人家勿怕,曹操的人殘暴無度,不顧百姓生死,此次靖王東渡討賊,就是要讓天下百姓過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老人家如果能借船給我們,定有重金相謝。”

老漁夫將信將疑地道:“靖王來了,真得能讓俺們這些老漁民在黃河裡打魚?”(未完待續。。)

第238章 以騎制騎第266章 拜訪田豐第143章 打掃戰場第352章 殘月之夜(中)第634章 進軍白帝第294章 富貴如雲第544章 三生有幸第576章 天倫之樂第285章 魚和熊掌第299章 長途奔襲第592章 棄子爭先第276章 挾持人質第560章 回兵長沙第73章 軍法三章第103章 盧門豪宴第406章 往事如煙第220章 孔雀換鴿第385章 火燒浮橋第706章 一笑恩仇第276章 挾持人質第139章 小人得志第440章 陰陵之戰(三)第325章 馬氏火槍第347章 密謀叛亂第334章 四大家族第23章 波斯商人第220章 孔雀換鴿第425章 軍銜制度第275章 插翅難逃第417章 投案自首第273章 劫牢反獄第349章 賓客如雲第269章 禁械法令第342章 蕭建之謀第206章 論功行賞第355章 補個洞房第295章 雪地獵熊第357章 金蟬脫殼第474章 五年之約第473章 青梅煮酒第68章 出兵臥虎第176章 冰河難渡第216章 處以笞刑第219章 平原王府第450章 風露中宵第499章 石從天降第128章 紅兒身世第512章 探親江東第500章 陶製炸彈第649章 葭萌險關第271章 西去長安第412章 坐井觀天第472章 偏殿面聖第569章 冤頭債主第431章 鳩佔鵲巢第180章 鐵桶圓陣第413章 臧霸歸心第388章 夜襲徐州(上)第628章 二渡涪水第323章 陳登做媒第328章 美女秘書第81章 擂臺比武第202章 左豐登門第603章 峰迴路轉第559章 陰損招數第687章 重中之重第377章 張飛罵宴第550章 興建武昌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54章 極品寶馬第491章 兩脅插刀第357章 金蟬脫殼第190章 張角授首第133章 行雲流水第294章 富貴如雲第180章 鐵桶圓陣第694章 撤離許都第37章 虧本買賣第383章 盱眙之戰第641章 擒獲張任第97章 坐而論道第132章 十步芳草第251章 名醫仲景第31章 黑色火藥第76章 陳留張邈第307章 單騎救主第91章 車裂酷刑第617章 巧破象陣第106章 才女昭姬第333章 坐領徐州第515章 行軍參議第306章 袁譚敗走第89章 重返芒碭第280章 八拜之交第663章 司馬仲達第522章 離間之計第109章 八步成詩第198章 何府來人第641章 擒獲張任第237章 林海交印
第238章 以騎制騎第266章 拜訪田豐第143章 打掃戰場第352章 殘月之夜(中)第634章 進軍白帝第294章 富貴如雲第544章 三生有幸第576章 天倫之樂第285章 魚和熊掌第299章 長途奔襲第592章 棄子爭先第276章 挾持人質第560章 回兵長沙第73章 軍法三章第103章 盧門豪宴第406章 往事如煙第220章 孔雀換鴿第385章 火燒浮橋第706章 一笑恩仇第276章 挾持人質第139章 小人得志第440章 陰陵之戰(三)第325章 馬氏火槍第347章 密謀叛亂第334章 四大家族第23章 波斯商人第220章 孔雀換鴿第425章 軍銜制度第275章 插翅難逃第417章 投案自首第273章 劫牢反獄第349章 賓客如雲第269章 禁械法令第342章 蕭建之謀第206章 論功行賞第355章 補個洞房第295章 雪地獵熊第357章 金蟬脫殼第474章 五年之約第473章 青梅煮酒第68章 出兵臥虎第176章 冰河難渡第216章 處以笞刑第219章 平原王府第450章 風露中宵第499章 石從天降第128章 紅兒身世第512章 探親江東第500章 陶製炸彈第649章 葭萌險關第271章 西去長安第412章 坐井觀天第472章 偏殿面聖第569章 冤頭債主第431章 鳩佔鵲巢第180章 鐵桶圓陣第413章 臧霸歸心第388章 夜襲徐州(上)第628章 二渡涪水第323章 陳登做媒第328章 美女秘書第81章 擂臺比武第202章 左豐登門第603章 峰迴路轉第559章 陰損招數第687章 重中之重第377章 張飛罵宴第550章 興建武昌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54章 極品寶馬第491章 兩脅插刀第357章 金蟬脫殼第190章 張角授首第133章 行雲流水第294章 富貴如雲第180章 鐵桶圓陣第694章 撤離許都第37章 虧本買賣第383章 盱眙之戰第641章 擒獲張任第97章 坐而論道第132章 十步芳草第251章 名醫仲景第31章 黑色火藥第76章 陳留張邈第307章 單騎救主第91章 車裂酷刑第617章 巧破象陣第106章 才女昭姬第333章 坐領徐州第515章 行軍參議第306章 袁譚敗走第89章 重返芒碭第280章 八拜之交第663章 司馬仲達第522章 離間之計第109章 八步成詩第198章 何府來人第641章 擒獲張任第237章 林海交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