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豫州刺史

劉澤搖搖頭,對陶謙道:“陶公盛意,澤萬不敢受。就此向陶公辭行,將來陶公若還有用的到在下的地方,澤必萬死不辭。就此別過,萬望珍重!”說着,劉澤起身欲走,關羽、張飛等諸人也紛紛起身。

陳登慌忙直扯劉澤的衣袖,道:“潤德公萬萬走不得,曹兵雖退,但隨時可返,潤德公此去千里之外,徐州有難,將有何人救之?”

陶謙也急急攔在劉澤身前,躬身泣道:“潤德公若棄我而去,徐州必失於曹賊之手,我死尚不足惜,但求公能垂憐徐州百萬黎庶,萬勿請辭。”

劉澤嘆息一聲道:“徐州之圍已解,我若再滯留此地,不免令人誤以爲有覦覷之心,公等再三挽留,必陷澤於不義之地!”

陶謙拭淚道:“劉公仁義,我輩皆知,若定然不受徐州牧之職,近有一邑,名爲小沛,足可屯軍。請潤德公暫屯小沛,以保徐州,我當表奏公爲豫州刺史,不知潤德公意下如何?”

劉澤心底時淡然一笑,看來陶謙也算是老謀深算的一隻老狐狸,徐州四郡崩壞,軍力大損,斷時間內根本就恢復不了,若青州援軍撤走,曹操再次興兵來犯的話,陶謙也只有束手就擒的份了,所以無論如何得將劉澤的軍隊留下來,方能保徐州的太平。

小沛雖然有個小字,但可不是小城,乃豫州東部的一個郡國,下轄二十一個縣。沛國原本不歸陶謙的徐州管轄。那是在陶謙掃蕩青徐黃巾的戰鬥中順手從黃巾軍手裡奪下來的,也就沒有再歸還豫州,而是派兵駐守在那兒,成爲拱衛徐州的門戶。

至於陶謙所說的表奏劉澤爲豫州刺史,似乎有些笑話,一個徐州牧,有資格任命另一個州的行政首腦嗎?不過現在是亂世,估計也沒有理會這些,公孫瓚不就任命了四個州的刺史嗎,袁術還自稱是徐州伯呢(大漢天下並沒有伯這一級的官職。袁術也不知動了什麼腦筋自創了一個。不過怎麼看都是個笑話,他連一寸徐州的土地也沒有)。陶謙的表章往朝庭一送,甭管朝庭有沒有批覆,劉澤就可以走馬上任了。但至於劉澤能管豫州的幾郡幾國。也無人認真看待了。

田楷和孔融都勸劉澤留下來。陳登更是一臉的祈盼,徐州的許多官員雖然不贊成劉澤當州牧,但對於劉澤留下來給徐州看守大門。他們都是一百個樂意,畢竟曹操給徐州帶來的陰霾至今揮之不散,有劉澤在小沛給他們看門守戶,他們也能睡個安穩覺,是以紛紛苦勸。

劉澤問賈詡道:“文和,你怎麼看?”

賈詡微微一笑道:“既然陶公和徐州諸君都竭力挽留主公,盛情難卻,主公便應了吧。”

“好,就依文和之言。”劉澤回頭對陶謙道:“恭敬不如從命,澤便屯守小沛,請陶公放心,但有澤在一日,必讓曹操不可越徐州一步。”

陶謙面上微微一紅,劉澤的話似乎別有另一層含義,那就是你把我當槍頭使,別以爲我不知道。他輕咳一聲道:“潤德公肯留駐小沛,誠爲徐州百姓之福。至於錢糧等,潤德公無須擔心,某定按月撥付,另外陶某手下尚有八千親兵,撥一半共守小沛,由潤德全權調遣。”

四千丹陽兵?劉澤眼前一亮,看來陶謙奸滑之中也捨得投點資,拿一半的家底出來,不過想想也正常,就算是看守狗也得給根骨頭,如果一毛不撥的話,鬼才會替你賣命。噢,說錯了,鬼也得有錢才能使喚來推磨。丹陽兵驍勇果勁,號稱天下第一雄兵,陶謙也正是憑着這些出生入死多年的親衛部隊,才得以在最善用兵的曹操及手下如雲的驍將面前保住徐州城不失。能得到他的四千丹陽兵,也是劉澤的意外之喜。

在田楷和孔融的見證下,陶劉雙方很快就確定下來了小沛的駐軍事宜,沛國的一切軍政事務皆歸劉澤統轄,沛國的官吏任免權限也歸劉澤,陶謙這邊按月支付劉軍的所需糧秣,如果曹操來犯,陶劉兩軍必須同心合力共逐曹操。

這一個結果無疑是皆大歡喜的,所有的人都表示滿意。陳登終於將劉澤留在了徐州,至於後續的事情,陳登暫時不考慮,但留下來便有希望。糜竺、曹豹等人也暗暗鬆了一口氣,陶謙還是徐州牧,他們在徐州的位子都沒有變動,劉澤駐守小沛無疑讓徐州的安全得以何障,何樂而不爲。

劉澤準備安排他軍隊準備動身移駐小沛,田楷和孔融也向陶謙辭行,準備返回青州。陶謙率徐州文武出城十里相送,依依惜別。

在繒山大營,劉與田孔二人作別。田楷感慨地道:“潤德放過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吶。”

孔融卻道:“潤德舍利而取義,誠爲君子所爲。”

劉澤微微笑道:“徐州乃陶公苦心經營多年的基業,如此誠實長者,安可忍心奪他基業,寧舍眼前之利,不落人後罵名。”

田楷孔融俱是一笑,事已至此,再說什麼也是枉然。

“田兄,我還有一事相求。”劉澤說道。

“潤德請講,只要是田某力所能及之處,定當允之。”

“我既已允陶公駐守小沛,高唐便是回不去了,高唐尚有數千部衆及幾十萬隨我從平原撤下來的百姓,追隨我良久,不忍棄之,我準備遷來徐州,請田兄給予方便。”

田楷哈哈笑道:“我當何事,這點小事何足掛齒,從高唐南下徐州,走的都是青州地境,我派兵護送就是。只是潤德想好如何安置他們了嗎?”

小沛地小,不足以安置幾十萬的流民,何況小沛與兗州接壤,一旦曹兵來犯,小沛便是首當其衝,幾十萬百姓安置在這裡很不安全,不過劉澤早有打算。“這個我會和陶使君商量一下,護送之事就勞煩田兄了。”

“潤德你就放心吧,這點小事包在我身上,保你一人一馬不失。”田楷大笑,與劉澤拱手作別,同孔融相偕領兵而去。

劉澤令賈詡關羽等收拾停當準備出發,自己則返回了徐州城向陶謙辭行。陶謙安排了私宴爲劉澤餞行,宴上只有他二人,別無他人作陪。

陶謙揮退左右,親自爲劉澤斟滿酒,舉杯道:“今日並無外人,你我便以兄弟相稱,某癡長几歲,託大叫一聲潤德賢弟,這一杯權且敬你相救徐州之恩,若無賢弟,徐州已是一片焦土,大恩不敢言謝,請賢弟滿飲此杯。”

劉澤慌忙道:“陶公乃是長者,是在下的叔伯之輩,陶公以兄弟相稱,豈不折殺某也。”

“你我一見如故,義氣相投,算得是忘年之交,莫不是潤德還看不上我這個糟老頭子不成?”陶謙佯做不快。

劉澤含笑道:“豈敢豈敢,以陶公之身份,紆尊降貴,肯交結在下,在下求之不得,如此,就卻之不恭了。”

陶謙大喜,兩人把酒言歡,相談甚爲投機。

“賢弟貴庚幾何?”

“三十有一。”

“賢弟正當而立,鴻圖可展,老朽老矣,六十有三,垂暮遲年矣。此次未見賢弟家眷,卻不知可有家室否?”

“家有一妻,一嗣子,俱在高唐,未來徐州。”

“賢弟此來徐州,怎可無女人侍奉飲食起居,某有一妻妹,年方雙十,待字閨中,倒也有幾分顏色,如賢弟不棄,可令其侍奉左右如何?”

劉澤淡淡一笑道:“陶公說笑了,軍旅繁忙戎馬倥傯,哪裡顧得上兒女私情。在下倒是有一事相求?”

“賢弟但講無妨。”

“在下已屯兵小沛,只是高唐那邊尚有幾十萬追隨在下逃難的平原百姓,在下斷不忍棄之,想請陶公在徐州安置他們,不知陶公意下如何?”

陶謙哈哈大笑道:“些許小事,賢弟就放心吧。彭城、傅陽、慮縣、雎陵、夏丘被曹操屠戮一空,田地荒蕪,某正爲此犯愁,有賢弟的幾十萬百姓,便可填五縣之荒。”

劉澤謝過陶謙,宴罷告辭,領軍赴小沛而去。

陶謙送劉澤出城,遙望劉澤人馬遠去,嗟然長嘆,打馬回府。

他的夫人甘氏見他悶悶不樂,問道:“夫君何事鬱悶?”

陶謙嘆息道:“還不是你那兩個寶貝兒子,不堪大用,倘若有一半劉潤德的能耐,老夫何至於嘆息後繼無人!”

甘氏疑惑地道:“夫君何出此言?商兒勤勉好學,溫良淳厚,你不常贊他爲治世之才嗎?應兒雖不喜讀書,但也是交友廣闊俠氣爽直,或許他及冠之後,能收斂心性。”

陶謙搖頭道:“治世之纔有個屁用,以商兒的能力,或許能做好一任縣令,再進能做到一郡守國相,僅此而已。但方今亂世,他恐怕就連立身安命的機會也沒有。至於你的那個寶貝應兒,就一花花公子,整天只知道呼朋喚友,飛鷹走狗,不務正業,文不成武不就,今天在大堂之上,沒把我活活氣死!哎!”(未完待續。。)

第58章 收服大宛第674章 長安大火第679章 被圍忻口第621章 藤甲覆滅第674章 長安大火第602章 姻緣天定第440章 陰陵之戰(三)第146章 兄弟談心第282章 懸賞通緝第507章 獻城而降第440章 陰陵之戰(三)第338章 米市風波第471章 靖王殿下第415章 暗起殺心第411章 開陽臧霸第13章 返回故里第106章 才女昭姬第566章 輕取桂陽第84章 守孝百日第506章 失之交臂第457章 窮途末路第378章 貂蟬敬酒第636章 包了餃子第380章 二虎競食第665章 以絕後患第439章 陰陵之戰(二)第555章 出兵荊南第531章 龐統夜遁第586章 初顯崢嶸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507章 獻城而降第674章 長安大火第351章 殘月之夜(上)第226章 圖財害命第535章 調兵遣將第399章 衆叛親離第341章 糜家小姐第179章 白馬渡河第508章 十里亭下第225章 鞭笞督郵第206章 論功行賞第55章 踢雪烏騅第15章 初識張飛第435章 背水一戰第542章 營救諸葛第69章 黑臉周倉第344章 風尖浪口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226章 圖財害命第397章 困守孤城第534章 據理力爭第406章 往事如煙第621章 藤甲覆滅第137章 初舉孝廉第545章 促膝而談第318章 孤膽徐庶第645章 踏出牢籠第246章 將帥失和第407章 舊情難捨第165章 只欠西風第85章 二十及冠第687章 重中之重第228章 朝庭賦稅第260章 回到平原第17章 君子六藝第92章 山雨欲來第64章 渡口遇匪第236章 國相來訪第216章 處以笞刑第116章 驚世才華第333章 坐領徐州第547章 敗訊傳來第51章 西出陽關第143章 打掃戰場第560章 回兵長沙第76章 陳留張邈第256章 收降徐榮第406章 往事如煙第596章 橫渡長江第618章 兵抵三江第612章 進軍南中第157章 江東二喬第245章 三英戰呂第641章 擒獲張任第99章 絕色女子第239章 酸棗大營第671章 兵出子午第628章 二渡涪水第149章 南下廣宗第77章 調虎離山第407章 舊情難捨第527章 草船借箭第590章 重返徐州第454章 突破重圍第630章 兵不血刃第474章 五年之約第438章 陰陵之戰(一)第45章 巧取豪奪第215章 丈量田畝第352章 殘月之夜(中)
第58章 收服大宛第674章 長安大火第679章 被圍忻口第621章 藤甲覆滅第674章 長安大火第602章 姻緣天定第440章 陰陵之戰(三)第146章 兄弟談心第282章 懸賞通緝第507章 獻城而降第440章 陰陵之戰(三)第338章 米市風波第471章 靖王殿下第415章 暗起殺心第411章 開陽臧霸第13章 返回故里第106章 才女昭姬第566章 輕取桂陽第84章 守孝百日第506章 失之交臂第457章 窮途末路第378章 貂蟬敬酒第636章 包了餃子第380章 二虎競食第665章 以絕後患第439章 陰陵之戰(二)第555章 出兵荊南第531章 龐統夜遁第586章 初顯崢嶸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507章 獻城而降第674章 長安大火第351章 殘月之夜(上)第226章 圖財害命第535章 調兵遣將第399章 衆叛親離第341章 糜家小姐第179章 白馬渡河第508章 十里亭下第225章 鞭笞督郵第206章 論功行賞第55章 踢雪烏騅第15章 初識張飛第435章 背水一戰第542章 營救諸葛第69章 黑臉周倉第344章 風尖浪口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226章 圖財害命第397章 困守孤城第534章 據理力爭第406章 往事如煙第621章 藤甲覆滅第137章 初舉孝廉第545章 促膝而談第318章 孤膽徐庶第645章 踏出牢籠第246章 將帥失和第407章 舊情難捨第165章 只欠西風第85章 二十及冠第687章 重中之重第228章 朝庭賦稅第260章 回到平原第17章 君子六藝第92章 山雨欲來第64章 渡口遇匪第236章 國相來訪第216章 處以笞刑第116章 驚世才華第333章 坐領徐州第547章 敗訊傳來第51章 西出陽關第143章 打掃戰場第560章 回兵長沙第76章 陳留張邈第256章 收降徐榮第406章 往事如煙第596章 橫渡長江第618章 兵抵三江第612章 進軍南中第157章 江東二喬第245章 三英戰呂第641章 擒獲張任第99章 絕色女子第239章 酸棗大營第671章 兵出子午第628章 二渡涪水第149章 南下廣宗第77章 調虎離山第407章 舊情難捨第527章 草船借箭第590章 重返徐州第454章 突破重圍第630章 兵不血刃第474章 五年之約第438章 陰陵之戰(一)第45章 巧取豪奪第215章 丈量田畝第352章 殘月之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