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世侯1

集結在札木合身邊的部隊共有八千騎兵,但其中只有兩千披甲,而且大部分所謂的甲兵裝備的其實是皮甲,防護力與鐵甲兵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蒙兀軍的優勢在於騎兵機動性,即使最窮的蒙兀牧民也有最少兩匹馬,多的甚至有三四匹,這一點不僅是齊國做不到的,就連鼎盛時期的金國都同樣做不到。

另外就是相對於完顏宗望,札木合擁有差不多兩倍的兵力優勢。

戰爭嗎,人多打人少就是最好的計謀,歷來如此。

此時的完顏宗望手上全部兵力加起來也不過四千多一點,然而抵達斡難河後,他的部下逃亡現象戛然而止——因爲在這冰天雪地的荒原裡,個人是完全沒法活下去的。

已經走到這裡的人,再離開隊伍完全等於自殺。

因此,此時的完顏宗望軍實際上處在某種類似破釜沉舟的悲壯氛圍中。

而且女真殘軍此時還有兩千甲兵,實際上具備與蒙兀人一戰的實力。

……

齊國。

接下來一段時間,齊國的主要戰略方向放在山陝。

在泉城休息期間,徐世楊得知,在左鶴林的勸說下,山陝世候中的左、楊、丁、賀、郭五家,加上折家都願意主動與齊國合併。

但是各家都提出了一些額外的要求:

比如齊國以贖買的形勢購買世候家大部分領地,但屬於世候家族的私有田產應該予以保留。

齊國漢不爲奴的法條暫不在山陝推行,世候家族希望可以保留那些買斷了人身權利的家奴,直到齊王用外族奴隸頂替他們,爲他們贖身爲止。

最後一個條件,是世候家族希望能夠保留部分私兵,人數在兩千到三千之間。

這些條件讓徐世楊冷笑連連。

世候家族簡直有些不知所謂,這麼誇張的條件居然也敢提出來!這不就是想成爲半獨立的軍閥嗎?

嗯,其實連半獨立的軍閥都算不上,他們這些條件,實際上只是名義向齊國效忠而已。

畢竟,連高麗這個標準的外邦蕃國,其軍權都還掌握在齊國顧問手中呢。

而且,除了這六家世候以外,其他八家山陝世候家族乾脆就沒給齊國合理的答覆,他們甚至希望今後能與齊國平等交往,連表面上的稱臣都不願意答應!

對此,徐世楊的評價是:“人作死就一定會死。”

三月初,齊王給包括折家在內的十四家山陝世候家族寫了一封公開信,直接駁斥了左、楊、丁、賀、郭、折六家的要求。

齊王在信中非常明確的表示:

第一、六家世候每家只允許保留一百人左右的家族護衛,其餘武裝力量必須全部遣散。

第二、漢不爲奴是鐵律,不允許有一絲一毫的折扣!而且王國方面不會給予任何補償——沒有因爲他們蓄養漢人奴婢而懲罰他們已經是不知者不罪的天大恩典了!

第三、土地治權必須收歸國有,但齊國允許世候家族保留部分私有土地,至於每家可以保留多少,需要齊國方面另外派遣刑部和戶部官員前往山陝進行審計之後纔有結論。

第四、山陝普通漢人老百姓欠下的高利貸,由齊國銀行接管債務,進行審查後,合理的部分由齊國提供貸款的形勢代爲償還。世候家族不允許以任何形勢限制漢人的人身自由。

第五、山陝完全執行齊國的法律,針對平民以上階層的私刑必須完全禁止!

這幾乎相當於沒有答應六家世侯的任何利益訴求,而且不僅如此,山陝世侯中連表面合併都不同意的八家,連這種條件都沒有得到。

徐睦河在泉城的朝會上,對他的文武百官表示,他們既然敢對齊國的要求置之不理,那麼他們完全應該以漢奸罪論處。

在齊國,漢奸罪是超過謀逆的十惡之首。

於是,隆道六年五月十五,徐世楊從定遠、鎮遠、經遠、來遠、致遠、靖遠六個師中各抽調一個野戰旅,外加工、輜、騎、炮部隊、近衛部隊以及部分陸軍大學學生實習隊共兩萬六千人組成西征軍,從泉城出發,準備征討山陝。

……

部隊出發的當天,泉城鑼鼓喧天,軍歌嘹亮。

與以往齊軍發動大規模攻勢時總是儘可能保密不同,自從滅亡僞金後,齊國上下的自尊心變得越來越膨脹。

有好事者認爲,如今的天下,最強大的軍隊毫無疑問是齊軍,其次應該是蒙兀和党項人,再次是山陝世侯和大周朝廷,最後是高麗和扶桑。

這個排名或許會有些微小的變化,比如有人認爲接受齊軍顧問指導的高麗人現在應該不算弱旅。

還有人認爲,把山陝世侯視作一個獨立勢力的話,金軍殘兵應該也算,而且戰鬥力仍然在世侯之上。

不過不論他們怎麼排這個排名,最強的軍隊一定是齊軍無疑,而山陝世侯就算不是倒數第一,也只能蹲在倒數第二的位置上。

以最強打最弱,何況還是“天下第一名將”徐世楊親自領兵,連一向小心謹慎的參謀部都認爲這會是一次很輕鬆的軍事行動。

因此,齊國政府並不怎麼關注這次行動的勝負,他們認爲,既然戰爭必勝無疑,那麼在軍事成果之外,還應該儘量獲取一些別的利益。

比如宣傳方面。

爲了向世人宣揚齊軍強大的戰鬥力和威武雄壯的精神面貌,齊國官方爲這次出征搞了一個盛大的出征儀式。

在美泉宮外的廣場上,戎裝整齊,陣列嚴整的齊軍列隊接受齊王和世子殿下的檢閱,齊王殿下還發表了出征前的講話,勉勵士兵英勇作戰,並且強勢預言要在三個月內征服山陝(這旗豎的……),摧毀倒行逆施的世侯集團。

隨後徐世楊帶隊,從主席臺前列隊經過,算是進行了一次小小的閱兵儀式,部隊經過檢閱臺後,直接出城向西前往戰場。

在齊國官員的註釋和數萬圍觀羣衆的歡呼聲中,齊軍一隊隊、一列列開出城外,奔赴戰場。

第二天開始,齊國國內和江南所有與齊國有明裡暗裡關係的報紙,都在頭版頭條以最大篇幅報道了出征的盛況。

同時一些傳媒公司還得到特許,可以派出旗下得力記者跟隨大軍,報道齊軍戰士的英勇事蹟。

這也是齊軍隨軍記者制度的開端。

第69章 女權2第432章 從容第177章 紀律第295章 忠臣2第205章 節度使的命令第11章 殺韃子第683章 直白第161章 臨!安!第612章 西域1第370章 棄守第310章 糧食第352章 返回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8章 得失1第510章 各方4第436章 收支1第132章 五蓮山第711章 升龍府2第549章 帝國第757章 尚需繼續前行2第181章 笨拙的戰爭第182章 網絡第569章 遼北攻略4第714章 楚國第193章 戰鬥第422章 無膽第555章 開打第285章 韃奸第15章 徐世鬆第757章 尚需繼續前行2第117章 勝利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98章 備戰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第242章 進軍1第160章 分期第377章 兵力第165章 主戰派第521章 晉省1第235章 馬第527章 晉省2第494章 新春1第375章 威脅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470章 巡邏隊第446章 薩廉第241章 回家3第230章 初步計劃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166章 死諫第391章 伐高麗3第724章 麻六甲1第276章 穩住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345章 江南市場第218章 祝家莊5第621章 興慶府2第343章 女真的應對第507章 各方1第721章 大帝國5第58章 擴散第478章 對比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228章 這個朝廷做不到,就換個朝廷第94章 李逵鬥解珍第199章 局勢第705章 南征5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631章 西征1第88章 局勢2第337章 狼煙第605章 突變2第55章 總攻開始第311章 水利第137章 私仇第66章 153第 544章 無心插柳第112章 塢堡血戰3第322章 坦誠第45章 互啄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81章 暴打族叔第270章 反擊1第230章 初步計劃第439章 會議季2第443章 賀使2第638章 孩子們第581章 得與失第370章 棄守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120章 逼迫第446章 薩廉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398章 降服4第697章 吉爾吉斯山2第74章 爭執
第69章 女權2第432章 從容第177章 紀律第295章 忠臣2第205章 節度使的命令第11章 殺韃子第683章 直白第161章 臨!安!第612章 西域1第370章 棄守第310章 糧食第352章 返回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8章 得失1第510章 各方4第436章 收支1第132章 五蓮山第711章 升龍府2第549章 帝國第757章 尚需繼續前行2第181章 笨拙的戰爭第182章 網絡第569章 遼北攻略4第714章 楚國第193章 戰鬥第422章 無膽第555章 開打第285章 韃奸第15章 徐世鬆第757章 尚需繼續前行2第117章 勝利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98章 備戰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第242章 進軍1第160章 分期第377章 兵力第165章 主戰派第521章 晉省1第235章 馬第527章 晉省2第494章 新春1第375章 威脅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470章 巡邏隊第446章 薩廉第241章 回家3第230章 初步計劃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166章 死諫第391章 伐高麗3第724章 麻六甲1第276章 穩住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345章 江南市場第218章 祝家莊5第621章 興慶府2第343章 女真的應對第507章 各方1第721章 大帝國5第58章 擴散第478章 對比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228章 這個朝廷做不到,就換個朝廷第94章 李逵鬥解珍第199章 局勢第705章 南征5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631章 西征1第88章 局勢2第337章 狼煙第605章 突變2第55章 總攻開始第311章 水利第137章 私仇第66章 153第 544章 無心插柳第112章 塢堡血戰3第322章 坦誠第45章 互啄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81章 暴打族叔第270章 反擊1第230章 初步計劃第439章 會議季2第443章 賀使2第638章 孩子們第581章 得與失第370章 棄守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120章 逼迫第446章 薩廉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398章 降服4第697章 吉爾吉斯山2第74章 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