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馬

天下局勢風雲變換,青州這邊,備戰已經成爲接下來主要工作方向。

新兵營士兵已經全部補充進一線野戰營中,馭遠營的組建工作也在順利推進。

禁軍中確實有很多人不眷戀江南的安穩生活(何況現在也不安穩了),答應加入青州軍中。

比如林沖,徐世楊在江南算是救過他娘子一次,再加上有魯智深這個好兄弟在一旁鼓動,林沖這種江湖習氣濃重,在江南又惡了上級的人會選擇留下簡直是理所應當。

實際上,不留下他也無處可去了。

另外一個禁軍軍官,徐寧的選擇就要多許多,不過最終他也選擇了留下。

倒不是因爲看出徐家根本不想釋放他們,而是徐寧自認爲是個勇士,他很想真正跟韃子試試身手。

有一點他一直沒說,當初徐世楊在江南,臨安城門口震懾韃子和後來火燒都亭驛,徐寧都在現場。

親眼看到兩次大漲漢人威風的事,徐寧覺得韃子並沒有傳言中那麼厲害,自己也實在沒必要怕他們。

徐寧認爲,若是能在江北打韃子,比回江南打方臘那些烏合之衆更能打出些名頭來。

大部分禁軍士兵跟林沖、徐寧的想法差不多。

有些人是因爲被編入和親隊伍後,自覺自己回不去了,回去之後也沒法逃脫和親隊伍被劫的罪責,因此乾脆留在江北。

另外一些人則是因爲對自己的身手有自信,覺得民兵可以打韃子,自己當然更應該跟韃子較量一番!

因此,五千禁軍,自願留下的居然就有兩千四百多人!

在徐世楊看來,這個比例十分高,禁軍畢竟是大周的職業軍,特別是其中的軍官,在江南大多家境殷實,種種原因影響下,能有近一半的人主動留下,這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至於那些不願意留下的人……,徐世楊當然也不打算輕易放他們離開。

既然不願意加入,那麼他們依舊是禁軍而不是青州軍,這樣的話青州方面沒有理由提供給他們補給物資,因此要回家的另外兩千多禁軍,應該自己支付在青州的伙食費,住宿費,以及乘船回家的路費。

食宿其實還好說,但回家的船資可不便宜,徐世楊要求他們簽訂一份爲期六個月的合同,在這六個月時間裡,那些想回家的禁軍應該服從青州的命令,爲青州軍服務。

短期服役,作爲在青州期間的食宿費用和回江南的盤纏。

在此期間,青州不會命令他們執行必死的任務,也不會讓他們去打韃子,若是韃子在六個月內南下,徐世楊會派船把他們送走。

徐世楊打算利用這隻隊伍,加上部分民兵隊伍,對付青州西面的兗州,以及東面萊州的部分塢堡,擴大青州控制面積,增加人口和儲備。

原本這個任務應該是新軍的,但是新軍訓練任務太重,幾乎沒有休整又是屢經戰陣,雖說打得都不怎麼激烈,但人的體能和精神終究是有極限的,不可能無限壓榨下去。

徐世楊打算讓新軍士兵分批休假,好好休整一番之後,再進入下一階段訓練和戰爭工作。

反正對付地方塢堡主,兩千多禁軍也就足夠了,這些人裝備精良,身體素質也不錯,以前就是職業兵,若是連不脫產的民兵都對付不了,那還不如趕緊把他們踢回江南去。

新軍方面,有了兩千四百多原禁軍士兵的加入,各營選鋒兵幾乎全部超編,步兵營在原來六百人的基礎上,各增加一百選鋒兵編制。

這造成八個步兵營的建制全都膨脹到七百人,由於禁軍中會騎馬的人很多,以騎馬步兵爲主的靖遠營也擴張到七百人。

而用正規騎兵組成的致遠營,則擴張到五百人。

新軍瞬間膨脹到6800人的總兵力,這還不包括維持300人建制的陷陣兵,以及用禁軍充數,得以用老兵組成的新兵營教官組,以及用以維持軍紀的鎮撫兵單位。

除此之外,徐世楊抽掉了一百個老選鋒和林沖推薦的,馬步功夫都很不錯的禁軍士兵,組成他自己的直屬禁衛。

新軍兵力迅速擴大的同時,各種問題也顯現出來,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老兵數量不足。

原有參加過對韃子戰爭,有勝利信心的老兵被幾次稀釋,如今能編列在一線的已經很少。

這個問題幾乎沒法解決,因爲戰爭經驗和戰勝韃子的信心只能從戰場上得來,訓練的再好也是不管用的。

另外一個問題是致遠營的馬匹,雖然兵力擴大到五百人,但合格的戰馬依舊只有兩百匹,別說正規騎兵一人兩馬,就算兩人一馬都做不到。

只能每三個人一匹馬,輪流進行騎馬訓練,戰時除了能上戰場的兩百人,其餘其實只能作爲普通選鋒兵使用。

這個問題同樣不好解決,因爲江南本身同樣缺馬,就算有錢,也別想從江南買到馬匹,更別說合格的戰馬。

徐世楊要想獲得戰馬,似乎只有三條路可以走:

第一,想辦法與某路韃子聯繫上,走私戰馬——這不是不可能,馬匹雖然屬於戰略物資,但韃子拿不出更好的東西交換漢地產物,有時候也就不得不同意。

以往朝廷還能維持北方防線的時候,茶馬貿易一直是國家戰馬的重要來源,也能給走私雙方帶來很高的收益。

第二,戰場繳獲。

這就不用多說了,純粹取決於戰利品的多少而已。

至於第三嗎……,雖說需要很長時間,但確實是個好辦法。

那就是自己培育馬種,自己養馬,自己訓練戰馬!

建興十三年8月底,一艘帕爾斯雙桅三角帆船駛入日照港。

不知道是不是爲了打通門路,當初在雙嶼港與徐世楊簽訂戰馬購買合同的帕爾斯商人,一口氣給徐世楊運來了十二匹上好的帕爾斯種馬!

這些馬頭小而清秀,目光有神,顯得極爲聰慧;背腰短但有力,四肢修長,肌腱發達,身高平均在145釐米以上,體重普遍超過400公斤,顯然是一種非常好的戰馬!

欒廷玉、孫立、林沖、徐寧等騎將看到這些毛色光滑順亮的大馬,眼睛都挪不開了,彷彿這不是12匹年輕的種馬,而是12位絕世美女!

第430章 兩難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70章 信使第216章 祝家莊3第746章 殉爆第265章 汗位第51章 殺第589章 沙塵之中4第606章 十八年了第386章 滅蝗3第294章 忠臣1第40章 午夜故事會第222章 續戰第224章 船隊到來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345章 江南市場第751章 民心1第258章 戰黃河1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754章 霸權2第147章 淨海王第241章 回家3第670章 大周孤忠1第499章 春天6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88章 局勢2第336章 下一個目標第384章 滅蝗1第635章 信仰第235章 馬第142章 談話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421章 移民車隊2第97章 兄弟並肩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521章 晉省1第83章 結盟提議第272章 豬突1第737章 陰謀1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672章 南方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36章 女權第264章 情報1第665章 暴秦5第482章 籌備大戰1第98章 備戰第160章 分期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366章 盈利第604章 突變1第332章 金州1第298章 改編2第629章 去江南第466章 衛生第738章 陰謀2第456章 索倫部第20章 站隊第234章 分裂第744章 殺徐世楊1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368章 選擇第2章 夜間第138章 平定五蓮山第344章 遼南佈局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544章 軍改1第240章 回家2第84章 六家聯盟第223章 條例第172章 困難第255章 方案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158章 知恥而後勇第496章 新春3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57章 勝利果實1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265章 汗位第23章 不妥協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329章 旅順3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594章 機會第468章 28級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29章 包圍第39章 備戰2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251章 權利第106章 哨騎第449章 焦土第606章 十八年了第274章 豬突3第379章 女真人的準備第749章 周史案第468章 28級第763章 晨輝第704章 南征4
第430章 兩難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70章 信使第216章 祝家莊3第746章 殉爆第265章 汗位第51章 殺第589章 沙塵之中4第606章 十八年了第386章 滅蝗3第294章 忠臣1第40章 午夜故事會第222章 續戰第224章 船隊到來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345章 江南市場第751章 民心1第258章 戰黃河1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754章 霸權2第147章 淨海王第241章 回家3第670章 大周孤忠1第499章 春天6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88章 局勢2第336章 下一個目標第384章 滅蝗1第635章 信仰第235章 馬第142章 談話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421章 移民車隊2第97章 兄弟並肩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521章 晉省1第83章 結盟提議第272章 豬突1第737章 陰謀1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672章 南方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36章 女權第264章 情報1第665章 暴秦5第482章 籌備大戰1第98章 備戰第160章 分期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366章 盈利第604章 突變1第332章 金州1第298章 改編2第629章 去江南第466章 衛生第738章 陰謀2第456章 索倫部第20章 站隊第234章 分裂第744章 殺徐世楊1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368章 選擇第2章 夜間第138章 平定五蓮山第344章 遼南佈局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544章 軍改1第240章 回家2第84章 六家聯盟第223章 條例第172章 困難第255章 方案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158章 知恥而後勇第496章 新春3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57章 勝利果實1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265章 汗位第23章 不妥協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329章 旅順3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594章 機會第468章 28級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29章 包圍第39章 備戰2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251章 權利第106章 哨騎第449章 焦土第606章 十八年了第274章 豬突3第379章 女真人的準備第749章 周史案第468章 28級第763章 晨輝第704章 南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