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俘虜

徐世楊原本打算攻克五里驛後休息一個時辰就發動新的攻勢,不過前線參謀部認爲宣傳隊的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因而建議推遲攻勢,讓釋放的俘虜先走,把宣傳隊的戰果儘可能發酵一下,然後再發起新攻擊。

徐世楊認可了參謀部的判斷,於是真正的進攻時間,實際上是在第二天。

六月初二的攻勢與昨天並無太大不同,齊軍花了半天時間一邊唱歌一邊走了三十里路,然後用半個時辰展示火力,用半個時辰拆除鹿巖,填平壕溝,炸開城門,抓捕俘虜。

然後戰鬥就結束了。

昨天的傷亡很輕微,今天更是如此,因爲昨天釋放的俘虜被世侯軍攔截在三十五里驛這邊,雖然客觀上增加了三十五里驛的守軍兵力,但俘虜們也向守軍傳遞了很多特別的消息:齊軍不吃人。

非但不吃人,甚至被齊軍抓住後還會發些吃食,還能看好看的大戲,然後平平安安回家。

既然這樣,幹嘛要抵抗呢?就算破了城,也沒必要慌慌張張向城外逃跑,抱着頭蹲在路邊上等齊國大兵來統計一下就成了。

結果就是,整個攻克三十五里驛的過程中,一共只有五十五人死亡,其中有三十八個死在了炮擊中,其餘是那些沒被俘虜過的人,因爲不相信同伴的話執意逃走引發踩踏事件。

齊軍依舊沒有任何傷亡,倒是一口氣抓了將近八千俘虜——其中接近一半在昨天已經被俘過一次了。

大量老俘虜讓齊軍的戰俘管理工作變得輕鬆不少,那些手持木牌的俘虜已經無需再統計一遍,其中某些機靈的,甚至還能幫忙管理一下新俘虜,教給他們排隊的重要性。

剩下的自然是發牌,領口糧,看宣傳隊演戲,然後組隊走人回家。

齊軍發動攻勢後的第三天,六月初三,齊軍按部就班的攻克六十里驛,這次傷亡比三十五里驛還少,世侯兵一共死了39個人,俘虜倒是高達一萬五千之多!

只不過其中至少有一半是被俘過一次的,甚至還有幾千被俘過三次的老俘。

“這樣不行!哪有這樣的?”有參謀軍官抱怨:“抓他們一次就得給他們五斤口糧!他們一天被俘一次,都成個營生了!”

齊軍發放口糧是當遣散費看待的,給五斤大致能讓一個壯丁支撐五天以上,這足夠他們走回家去了。

但現在看來,這些農民也不像想象中那麼老實,看着齊軍好說話,一次次前往下個堡子等待被俘後那五斤遣散費——據說有些最早被俘的傢伙如今已經攢下好幾斤糧食了!

這哪是來打仗的,這是專門來當俘虜掙遣散費的!

“確實不能這樣下去。”

徐世楊也同意這一點,他畢竟是來打仗的,不是來當冤大頭的,再愛民也不是這個玩法,這根直接開倉放糧也沒多大區別了。

“三十五里驛和六十里驛被俘的那些人糧食照發,六月初一在五里驛被俘的這次不發了!告訴他們,再一再二不再三,等我們到九十里驛,三十五里驛被俘過的也不發了。”

徐世楊只准俘虜領兩次遣散費,但他也不能讓被俘三次的那些人白白等在這,畢竟他們已經被俘出經驗來了,可以幫助齊軍做些有限的工作。

“告訴那些俘虜,如果真不急着回家,就給我們幫幫忙,我們按工作量給糧食做報酬。”

齊軍這次出發帶了不少糧食,都是用小船裝着在車馬道旁邊的滱水河裡跟進,何況目前他們所在的位置並未離開齊國控制區太遠,後勤壓力並不大,其實並不需要大量俘虜幫忙運輸物資糧秣。

不過徐世楊仍舊打算人盡極用,多達一萬五千的俘虜中,有九千多人再一次得到釋放,其餘不到六千人,給在齊軍後面,負責打柴燒水,或者平整路面之類的工作。

齊軍根據他們每天的工作量,發給三到五斤不等的口糧當做報仇,此外齊軍承諾,每隔三天就讓這些勞工吃一次肉。

當然,不是什麼好肉,不過是每十個人可以分一個肉渣罐頭而已。

只是這對窮苦的農民來說,已經是難得的好生活了。

……

戰況的發展讓世侯們感到心驚。

他們發現自己的部隊和防禦工事對齊軍絲毫不起作用,戰鬥開始以來,齊軍的攻擊步調完全按部就班,每天都是行軍,一個時辰內攻克堡子,然後甄別俘虜休整部隊,第二天重複一遍。

下面充當高級軍官的本家子侄和大管家們回報說,那些鄉兵甚至未能給齊軍帶來什麼傷亡,最大的損失可能就是每給齊軍當一天俘虜,就能多消耗一點齊軍的軍糧吧。

更讓人感到心驚的是,隨着被俘次數的增加,多次被俘的鄉兵人數增多,世侯的軍隊中已經產生了一種,被齊軍俘虜根本不算什麼的風氣。

這種想法不僅僅存在於普通鄉兵或莊頭之中,甚至很多中層管家也有類似的想法。

一些世侯家的子侄、親信、大管家嘗試組織督戰隊,有些平時跋扈的子弟甚至動手砍殺了幾個到處宣揚齊軍俘虜政策的鄉兵,還揚言要把他們的妻女變賣,爹孃趕入深山。

結果這不合時宜的殘酷手段首先激怒了世侯自己的士兵,六月初三深夜,九十里驛爆發兵變,鄉兵們殺死在這裡駐守的世侯子侄和死黨,在齊軍到來之前就控制這座小堡壘。

第二天,倒戈的鄉兵自覺填平壕溝,拆除鹿巖,並派人趕着騾車前往六十里驛,向徐世楊投降。

六月初四上午,齊軍節約了一個時辰的攻城時間,兵不血刃踏入九十里驛,不過這個小堡子的易手是開展以來流血最多的一次,因爲昨夜世侯的子侄、大管家、家丁等親信殺死了五十多個老俘,而兵變的鄉兵報復性的反殺了世侯家兩百多人。

被殺的世侯死黨,有很多是前面幾個堡子的守軍軍官,每次戰敗他們都在部隊靠後的地方,而且是逃得最早最快的,因此損失一直不大,沒想到居然一次性死了這麼多。

這可是之前幾天齊軍都沒做到的事。

第144章 福船第757章 尚需繼續前行2第344章 遼南佈局第371章 不怕第582章 爲什麼第95章 未來是咱們的第396章 降服2第510章 各方4第502章 新一年1第528章 壞消息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509章 各方3第51章 殺第268章 夜戰2第606章 十八年了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9章 得失2第312章 奉聖公府邸第364章 激戰2第74章 爭執第683章 直白第534章 王師第479章 絕望第542章 千頭萬緒第39章 備戰2第286章 反擊第685章 野心第278章 一線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388章 選擇第460章 佈局2第435章 兵役制度第344章 遼南佈局第44章 菜鳥第9章 得失2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733章 混亂第687章 四處擴張1第559章 三沙1第79章 暢快第252章 大生產1第543章 野店2第685章 野心第68章 趙琳的努力第166章 死諫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759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634章 暴秦4第107章 來了第385章 滅蝗2第430章 兩難第673章 慘案第44章 菜鳥第692章 不戰而勝第51章 殺第672章 南方第304章 兵變1第271章 反擊2第203章 問題第560章 三沙2第299章 海盜第307章 利益交換第264章 情報1說一下哈第686章 封禪第521章 晉省1第74章 爭執第17章 莒州徐家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422章 無膽第705章 南征5第760章 和虎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719章 糧食第107章 來了第328章 旅順2第717章 大帝國2第463章 遼陽之戰2第43章 塢堡民兵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727章 父子第716章 大帝國1第488章 善保第9章 得失2第348章 宣傳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389章 伐高麗1第622章 閒暇第347章 海軍第546章 軍改3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32章 浮來山情況第721章 大帝國5第543章 野店2第352章 返回第466章 衛生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
第144章 福船第757章 尚需繼續前行2第344章 遼南佈局第371章 不怕第582章 爲什麼第95章 未來是咱們的第396章 降服2第510章 各方4第502章 新一年1第528章 壞消息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509章 各方3第51章 殺第268章 夜戰2第606章 十八年了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9章 得失2第312章 奉聖公府邸第364章 激戰2第74章 爭執第683章 直白第534章 王師第479章 絕望第542章 千頭萬緒第39章 備戰2第286章 反擊第685章 野心第278章 一線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388章 選擇第460章 佈局2第435章 兵役制度第344章 遼南佈局第44章 菜鳥第9章 得失2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733章 混亂第687章 四處擴張1第559章 三沙1第79章 暢快第252章 大生產1第543章 野店2第685章 野心第68章 趙琳的努力第166章 死諫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759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634章 暴秦4第107章 來了第385章 滅蝗2第430章 兩難第673章 慘案第44章 菜鳥第692章 不戰而勝第51章 殺第672章 南方第304章 兵變1第271章 反擊2第203章 問題第560章 三沙2第299章 海盜第307章 利益交換第264章 情報1說一下哈第686章 封禪第521章 晉省1第74章 爭執第17章 莒州徐家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422章 無膽第705章 南征5第760章 和虎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719章 糧食第107章 來了第328章 旅順2第717章 大帝國2第463章 遼陽之戰2第43章 塢堡民兵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727章 父子第716章 大帝國1第488章 善保第9章 得失2第348章 宣傳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389章 伐高麗1第622章 閒暇第347章 海軍第546章 軍改3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32章 浮來山情況第721章 大帝國5第543章 野店2第352章 返回第466章 衛生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