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烈焰焚火 天道好還

許多年後,太史令在《大漢帝國史?元公世家》中,以極爲推崇的筆調記載了發生在這年夏天的北城事件。雖然說史官的職責是不隱惡,不揚善,力求客觀公允的紀錄真實,但對於這件事,那位以鐵筆直書而著稱於世的司馬史官,字裡行間卻飽含了由衷的崇敬。

“……元公慷慨率意,感天子知遇之恩,遂許之以驅馳。時勳貴橫行,把持朝野,天子宏圖,縷縷受挫。而更許其門下衆子弟縱橫街市,跋扈長安。適有平民之陸家遭其荼毒者,父死姐亡,唯餘幼弟。元公聞之大怒,孤身奮起,慷慨陳詞於長安鬧市,當衆灌輸生死本意,鼓舞平等權利,民衆皆感佩。追隨元公討賊者近萬人。遂直趨北城,玄武振威!剪除爲惡者爪牙,民衆怒焚信成候府,餘者皆惴惴。其後,天子明詔其黨羽罪惡於中外,天下無不切齒。後被抄滅誅族者,凡十餘家,罷黜徙邊者無算,朝堂爲之半空。不久後,天子有詔,嚴禁天下私用刑罰,殺人抵罪。更有士農工商皆爲一體,不得隨意欺辱剝奪之語,此皆元公之力也……!”

身後之名,創建之功,對於現在的元召來說,他還並沒有想到那麼多。之所以衝冠一怒,只是爲了那朵匆匆凋零在紅塵中的花朵。

對於這世間的善與美,元召一向都是抱着最大的尊重來對待。所以上一次,他可以爲了那個忠貞不屈的使節孫連,陣斬匈奴左賢王來爲他報仇。這一次,他同樣可以爲了只見過一面的那個女子,滅掉這個首惡的酈家,但這還不夠,那筆帳,還遠遠沒有算完。

看着眼前熊熊的火光,耳邊隱隱傳來淒厲的哀嚎,然後又逐漸的減弱、消失。元召的臉上什麼表情也沒有,他的心中也沒有感到一點兒不忍。

隱藏在樓臺下密道里的人,一個都沒有逃出來。等到地面的火熄滅的時候,應該都被烤得熟透了吧?

元召拍了拍陸浚的肩膀,轉身向外面走去,那孩子緊緊的跟着他,眼神堅定,寸步不離。酈家已經完了,湮滅在民衆的怒潮中,徹底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而剩下的那些,可以交給皇帝處理了,明正典刑,昭告天下,使所有權門豪族都從此對生命存有畏懼之心,這纔是他最想達到的目的。

各家的府門都緊閉着,聽到街上的怒潮,看到信成侯府的沖天火光,沒有人還能保持平日的那份自大,那幾個惹起這場大禍的紈絝,早已經被各自的家主打罵幾百次了,可是,現在就算殺了他們也無濟於事。

家中豢養的爪牙大多已被殺死在了府門外,想再派出幾個勇敢的出去求援時,卻無一例外的被射殺了。那些身穿黑袍的精銳騎兵,一個個如同收割生命的死神,來回巡視,嚴密的封鎖着整條玄武大街,大聲喝令着府中人不許亂動,原地等待,否則,格殺勿論!而更令他們絕望的是,宮中的大隊羽林軍竟然也開過來了。但不是來救他們的,而是來協助警戒的,把各個府邸包圍的嚴嚴實實,不要說人想逃出去了,就連一隻鳥都飛不出去。

長安府衙的人這時也動起來了,開始維持秩序,勸說協調民衆,不讓騷亂再蔓延。那位主薄大人在大聲的吆喝着,說什麼首惡既誅,大快人心。小侯爺已經入宮參加朝會去了,必定會請得聖旨,餘下得這些作惡者也一定都跑不掉。所以大家要遵守秩序,免得造成意外,那樣就辜負了小侯爺的一番美意了……。

這樣的說法,有許多人在人羣中進行着同樣的宣傳。果然,在有組織的引導下,民衆們開始平靜下來,興奮激動的談論着不久前剛剛發生的一切,推測着接下來皇帝會怎麼辦。

皇帝會怎麼辦呢?這個問題,元召連去考慮都不用考慮。那位雄才大略的帝王 ,自己已經把煉好的寶刀遞到了他的手心裡,他會不順勢而動,大殺特殺,把所有看不順眼的旁枝斜幹都砍的乾乾淨淨?如果他不這樣做,那他就不配後世給他的那個稱號了!

元召猜想得一點兒都沒有錯,當他來到未央宮外,伏闕請旨,要求進殿面君,有重大事情啓奏的時候。並沒有等太長時間,馬上就有殿中內侍出來把他引領了進去。

長安城內發生的一切,朝堂上的人還並不知道詳細,但心中都已經有了許多猜測。此時,看到那少年從殿外走進來,目光一起匯聚過去。

名叫元召的少年身上沒有沾染一絲污垢,素袍黑髮,乾乾淨淨。他就那樣一步一步從大殿門口走過來,走過每一個人的身邊,來到大殿中央,九龍臺階之下,伏闕頓首,拜見天子。

皇帝看着他,心中感慨萬分,眼神出奇的發亮。此前他從西鳳衛暗探不斷送回來的消息中,對玄武大街上發生的事已經瞭解得一清二楚。知道大事已成,所以才密令李敢,把早就準備好的羽林軍派過去,做好了清算的準備 。

“陛下,臣元召一時激憤之下,在長安城內做出了有違法度之事,因此,特來請罪。”

元召施禮完畢,直起身來,不卑不亢,面色平靜。

大殿之內很安靜,有些人心中開始打鼓,有着強烈的不安。因爲他們看到皇帝聽完這句話後,不但沒有怒色,臉上反而顯出意味深長的笑容。

“元卿,你這麼小的年紀,又能做出什麼違法之事呢?不妨說來聽聽。”

元召向上拱了拱手,眼睛略微朝四周瞟了一下,見離他站得最近的,正是丞相田玢和御史大夫公孫弘,兩個人正目不轉睛的盯着他,想從他臉上看出些什麼東西來似得。

“陛下容稟,今天一早,臣聽聞了一樁發生在長安的人間慘事。所以一時憤怒,就想去與之有關的信成候府上替人討個公道。臣本來只是想去嚴懲一下兇手而已。沒想到,我大漢子民在陛下仁德的長期薰陶下,竟然人人具有俠義之心。聽聞這樣的慘事後,與臣有同樣心情者大有人在。”

說到這兒 ,他稍微停頓了一下,皇帝果然心有默契的立刻接下了話頭。

“呵呵,不錯!我大漢開國七十餘年來,一向以仁孝治天下,所謂潛移默化,朕的子民自然心中都有一份向善惻隱之心。”

“陛下所言,正是此理!所以羣情激奮之下,臣就與所有人一起去了。沒想到,剛剛進入玄武大街,竟然遭到了五六百持刀狂徒的瘋狂阻殺,那些人家裡不僅私儲甲兵,甚至連強弓硬箭這樣的違禁武器都有啊!”

“什麼!此話當真?他們真的動用了甲兵,弓箭!”皇帝臉色一變,語氣開始鄭重起來。

羣臣也不禁心中一凜,難道信成候府和衆家勳貴動用私兵對手無寸鐵的民衆展開了屠殺?那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然而接下來聽到的消息,卻出乎了他們所有人的意料。

“是的,這五六百狂徒都是在他們府中豢養的私兵,長安民衆當場就被射傷了十餘人,後來幸虧有許多義士奮起抵抗,把這些爲虎作倀的爪牙都殺死了,才避免了陛下子民更大的傷亡。”

“好,殺得好!豈有此理,身爲臣子,竟敢私儲甲兵,該當何罪!廷尉,朕問你,大漢律例對這一條是怎麼規定的啊?”

他們君臣一問一答之間,下面的文武百官要是有誰還沒有聽出皇帝的態度,那他就是個傻子了!廷尉張湯聽到皇帝點到他的頭上,雖然心中一萬個不願意替元召背這個書,但也只能走出班來,乾巴巴的說道:“回陛下,高祖皇帝所制定的律例明確規定,無論臣民人等,有私儲甲兵者,以謀反罪論處,誅三族!”

此言一出,如一柄重錘敲在了各人的心上,無不心中驚駭,擡頭看向高高在上的那個人。這是要重辦的節奏啊!

許多人都知道這條高祖皇帝立下的律例,但知道歸知道,並不當真。因爲許多年來,這條律例也不過流於形式,成了一紙空文。

因爲時代背景不同了,當年高祖皇帝之所以立下這一條規矩,是因爲當時天下戰亂剛剛平息,一些軍中悍卒驍勇之士,退伍之後無處可去,就依附在原先的主將府中,成爲了他們的私人武裝。

這樣一來,各家府中的勢力就過於龐大了,在長安城內,對未央宮構成了極大的威脅。所以高祖才定下此律,無論你是功勞多大的臣子,家中只許有少量的護衛,而絕對不允許超過規定的數量。

至於盔甲,弓箭等軍伍重器,更是在嚴禁之列。在高祖一朝,有許多開國功臣之家,就是因爲觸犯了此律,而被抄家滅族的。

只是到了後來,文景兩朝,以此而得罪者寥寥無幾,這條罪名就漸漸如被淡忘了一般。不過,臣子們假裝忘了,皇家卻並沒有忘,偶爾也會拿出來用一次。離此最近的例子,就是十五年前,漢景帝以私買甲盾、欲以謀反的罪名把太尉周亞夫下廷尉府審問了。雖然那裡面充滿了陰謀和權力的需要,但這條罪名確實是置人於死地的殺手鐗!

而今天,在這含元殿的正式朝會上,當今天子又把手伸向了這把殺手鐗,他想要幹什麼,已經是不言而喻了。

果然,聽到張湯的回答,得到了自己想聽到的答案。劉徹點點頭表示知道了,揮手讓他退在一旁。然後示意元召繼續說下去。

“陛下聖明!經過大街上的一番血戰,面對這些視生命如草芥的人,卻更激發了民衆心中的怒氣。大家都應該知道,這樣的情況下,是什麼事都會發生的。所以,長安民衆衝進了信成候府,混亂之中,不知道就怎麼走了水,也許是信成候自知罪大,無顏再面對陛下和天下人?也許是冤魂索命?反正最後的結果,就是信成候府酈家的人都葬身火海,被燒死了。”

彷彿感受到了在場某些官員心中的害怕,元召決定再給他們加一些重量,最好是嚇死一些完事兒。

大殿上寂靜的可怕,有人緊張的嚥唾沫聲音都清晰可聞。百官面面相覷,都從對方的臉上看到了不可置信的神情。

什、什麼……?信成候酈寄就這麼死了?酈家的人都被燒死了!

丞相田玢的眼珠子一下就瞪大了,看到眼皮子底下的少年平靜的說完這些話,再偷眼瞥見御座上皇帝露出的微微喜悅神情,他的心中翻江倒海,驚濤駭浪。

原來如此!事情走到這一步,要說皇帝預先不知情,打死他也不相信。朝堂的政治格局馬上就要大變矣!有很多人要跟着倒黴了。

與他有同樣覺悟的人並不在少數。御史大夫公孫弘、廷尉張湯眼神閃爍,都在心中極速的思考着接下來要如何表態,才能在這場鉅變中站對立場,現在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汲黯、鄭當時等與元召素來親近的一大批人,此時看着他得背影,說不上是什麼感覺。說他做事孟浪吧,可是卻又處理的如此圓滑。說他考慮周全吧,卻總是又容易熱血衝動。但有一點兒共識,在他們心中是相同的。眼看這小子在大漢政治舞臺上的重量越來越重要,所有這些對他寄予期望的人,心中都感到無比的欣慰。

“死了?哼!人雖然已經死啦,其罪卻不能免,其所犯罪惡,要一一查清楚了,記錄在案,昭告天下,讓所有人都知道其爲何而滅亡,引以爲戒。也省得朕擔一個荼毒大臣的名聲。這件事,就交給廷尉府去辦吧。”

張湯板着臉答應下來,聖命難違呀!暗地裡,心頭卻有一萬匹草泥馬呼嘯而過,元召撈了一個好名聲,卻扔下大堆爛攤子,自己去給他收拾殘局,有你們這麼辦事兒的嗎!

至於其餘的那些勳臣之家要怎麼定罪,皇帝剛要開口說話,下面早有許多預感到不妙的臣子出班跪倒,稱有事要奏。

皇帝掃了一眼,早已心中有數,這些人都是那些家族中的門生故吏,都與其有着很深的關係。其中不乏身居高位的重臣,在這關鍵的時刻,他們站出來,一定是來喊冤辯解的。

人數不少啊,黑壓壓一片,足有三四十人之多,人人面帶激憤,神色嚴肅。但說出來的話不是喊冤辯解,反而是赤裸裸的脅迫。

“陛下,你身爲大漢皇帝,怎麼能如此對待曾經爲這個國家立下過汗馬功勞的老臣呢!任由這無知小兒,鼓動市井刁民,攻擊侯府,屠戮勳臣。如此,豈不令天下寒心!望陛下嚴懲鬧事兇手,把他們一一繩之於法,纔是正道!否則,臣下離心,聖德有虧,得不償失矣!”

說話的是左內史傅遠,他正是陽陵侯傅寬家裡的人,紈絝子弟傅偃兵的一個族叔。也算是位高權重了,此時領頭站出來,說話之間,理直氣壯,可見其心中的不服氣。

劉徹坐在那兒,並不說話,臉上看不出是什麼表情,他只是在看着這些官員們的表演,聽聽他們還有什麼可憑仗的。

傅遠說完,站在一邊,並不退回去。接下來,梗着脖子說話的,是中大夫夏侯友恭,此人乃是汝陰侯夏侯嬰的後代,他與曲逆侯陳家是兒女親家的關係,聽到此事有可能牽扯到陳家,忍不住也站了出來。

汝陰侯夏侯家卻與那些家族不同,家風還算淳樸,在朝野之間風評甚好,這是沿襲了他們先祖夏侯嬰的品性所致。

要說起夏侯家的地位,那在長安城中也是首屈一指的。在皇室之中,對他們家也是甚爲敬重。這是憑着夏侯嬰的忠貞得來的。

夏侯家與老劉家的關係太鐵了!夏侯嬰與高祖皇帝劉邦是鐵哥們,從劉邦還是小小亭長的時候,就開始趕馬車拉着他,一直拉到他當了皇帝。那就是他的專職皇家御用司機啊!

好多次,夏侯嬰拉着劉邦在千軍萬馬中逃命,生死往往一線間。包括劉邦與呂后的一雙兒女,都是他救得性命。所以,老劉家上上下下對夏侯家都是心存感激的。

如今,見夏侯友恭也站了出來,皇帝終於坐直了身子,微微皺起了眉頭,對於別的那些臣子,他可以不在乎。但對於此人,他卻不能無禮對待,必須要以理服人,否則傳揚出去,那就真的是聖德有虧了。

“陛下,無論酈家還是其餘之家,他們犯了罪,自然有國法制裁,豈能任由平民欺辱呢!何況前些日子,天雷屢次擊毀殿宇,此乃是上天示警。陛下身穿的素袍還沒有脫去,而今殿外雷聲滾滾,難道陛下沒有聽到嗎?如果再行此事,就不怕天意再次發怒?”

夏侯友恭已經五十多歲了,他說的話一點兒都不客氣,因爲他有這個底氣。

劉徹的臉被憋的通紅,果然這會兒殿內昏暗陰沉,雷聲在長安上空又響起來了。難道老天爺又不滿意了?這也太會挑時候了吧!

就在這一片驚疑中,有一個清朗的聲音響起在衆人耳邊。

“什麼天意!什麼示警!皆不足畏。只要陛下懷有爲民之心,老天,也要退避三舍爾!”

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波又起 不過枉費心機第六百零四章 煞氣縱橫第六百零二章 千重兵戈第七百五十六章 青史斑駁第七百零三章 首惡必誅第八十四章 風雪北歸客 江山夢裡人第六百四十八章 山河抉擇第七百六十四章 深海有鯨第七百八十章 渭水激盪第八百三十七章 心胸似海無限大第七百一十五章 堯母門中第八百三十七章 心胸似海無限大第七百五十八章 此去江湖第九十六章 遙望關山遠 隱約星斗寒第五百七十三章 難辯英才與屑小第四百九十一章 下弦月落 大漠雄風似刀第三百九十二章 夜歸人 孤鴻影第六百五十六章 不惜此身第八百三十六章 十萬敵虜盡誅殺第六百零一章 銀魂劍魄第八百四十四章 烈烈傳說曾聽聞第一百七十四章 牧馬在野 間關百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天外更有天外天第六十章 山水冷回眸 煙籠長安路第四百六十五章 傲骨凌塵 潤澤萬里河山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焰飛騰 流砂金木銷熔第二百七十三章 血花凋謝歸去來第六百五十六章 不惜此身第六百四十章 重華門前第三百四十六章 長風烈 貫西東第一百七十五章 血染黃沙 浮雲生死第四十四章 乍處久不厭 何如相見歡第二百零三章 此去青雲當年少第四百一十一章 風起未央 美人如玉縈懷第七百五十八章 此去江湖第五百一十八章 塞上長城當自詡第七百六十六章 帝王宿命第三百一十一章 無缺劍 男兒膽第二百三十章 善惡成敗翻手間第二百九十四章 弦似霹靂沖天射第八百八十三章 千秋大業彈指間第六百零三章 風雷雲動第一百九十章 掌中煙雲 紅顏血煞第八百二十二章 家國重義將欲行第九百九十五章 華夏傳承者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年似水暗消磨第一百五十四章 眉間鬥破 少年鋒芒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諸侯從此分第六百五十三章 帝王心思第四百八十四章 人間草木 天下衆生平等第五百六十三章 帷幕深深深幾重第四百八十章 大戰起時 千騎萬弩激發第九百九十章 大漢雄風起第八百章 炎黃餘脈第三十章 天下如棋盤 聖手論輸贏第三百零八章 黑鷹颶 漢之羽第十七章 大雨臨將至 情尤埋怨生第七百四十八章 潛龍嶺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赤膽雄心 烈焰追魂第四百二十八章 飛弩殺敵 赤火疾若流星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日誓言第五百四十九章 星光明月滿傾心第八百九十九章 從來絕境心彷徨第四百零六章 聞說長安 故夢封塵猶在第四十八章 名將猶未老 大風起飛揚第四百八十五章 危難之際 家國捨我其誰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錯鑄成第八百五十五章 華夏龍騰風雲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紅纓染 當縱橫第二百三十三章 風雲萬里飄渺客第六百七十七章 生死在握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日誓言第五百三十九章 單于夜遁走龍城第六百五十章 殺機乍破第一百一十八章 青衫磊落 人在天涯第十八章 劍鋒欲破匣 殺機凝未發第十七章 大雨臨將至 情尤埋怨生第七百七十六章 兵火之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心若滄海 世事桑田第八百九十七章 長劍爲令字鏗鏘第五百七十二章 黑白殺伐不用刀第五百零八章 方寸之間飛寒芒第八百零四章 一劍光寒魄千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當無敵 萬軍破第七百六十七章 田齊貴胄第五百章 戰旗之下 獵獵血海睥睨第八百九十四章 黑暗侵襲人慾狂第五百六十二章 此間肝膽是男兒第六百八十八章 山河激盪第七百七十章 佞臣傳說第一百八十五章 素笛藏夢 秋水含情第七百七十二章 叛亂開始第五十九章 彈破煙雲暮 卷飛寒無數第五百六十五章 枉自稱霸作強梁第四百九十九章 壯志凌雲 王城鐵騎驚夢第六百零五章 奪命追魂第五百八十二章 火光歃血身染紅第五百零八章 方寸之間飛寒芒第六百五十三章 帝王心思第八百五十八章 長刀所向殺無疆
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波又起 不過枉費心機第六百零四章 煞氣縱橫第六百零二章 千重兵戈第七百五十六章 青史斑駁第七百零三章 首惡必誅第八十四章 風雪北歸客 江山夢裡人第六百四十八章 山河抉擇第七百六十四章 深海有鯨第七百八十章 渭水激盪第八百三十七章 心胸似海無限大第七百一十五章 堯母門中第八百三十七章 心胸似海無限大第七百五十八章 此去江湖第九十六章 遙望關山遠 隱約星斗寒第五百七十三章 難辯英才與屑小第四百九十一章 下弦月落 大漠雄風似刀第三百九十二章 夜歸人 孤鴻影第六百五十六章 不惜此身第八百三十六章 十萬敵虜盡誅殺第六百零一章 銀魂劍魄第八百四十四章 烈烈傳說曾聽聞第一百七十四章 牧馬在野 間關百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天外更有天外天第六十章 山水冷回眸 煙籠長安路第四百六十五章 傲骨凌塵 潤澤萬里河山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焰飛騰 流砂金木銷熔第二百七十三章 血花凋謝歸去來第六百五十六章 不惜此身第六百四十章 重華門前第三百四十六章 長風烈 貫西東第一百七十五章 血染黃沙 浮雲生死第四十四章 乍處久不厭 何如相見歡第二百零三章 此去青雲當年少第四百一十一章 風起未央 美人如玉縈懷第七百五十八章 此去江湖第五百一十八章 塞上長城當自詡第七百六十六章 帝王宿命第三百一十一章 無缺劍 男兒膽第二百三十章 善惡成敗翻手間第二百九十四章 弦似霹靂沖天射第八百八十三章 千秋大業彈指間第六百零三章 風雷雲動第一百九十章 掌中煙雲 紅顏血煞第八百二十二章 家國重義將欲行第九百九十五章 華夏傳承者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年似水暗消磨第一百五十四章 眉間鬥破 少年鋒芒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諸侯從此分第六百五十三章 帝王心思第四百八十四章 人間草木 天下衆生平等第五百六十三章 帷幕深深深幾重第四百八十章 大戰起時 千騎萬弩激發第九百九十章 大漢雄風起第八百章 炎黃餘脈第三十章 天下如棋盤 聖手論輸贏第三百零八章 黑鷹颶 漢之羽第十七章 大雨臨將至 情尤埋怨生第七百四十八章 潛龍嶺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赤膽雄心 烈焰追魂第四百二十八章 飛弩殺敵 赤火疾若流星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日誓言第五百四十九章 星光明月滿傾心第八百九十九章 從來絕境心彷徨第四百零六章 聞說長安 故夢封塵猶在第四十八章 名將猶未老 大風起飛揚第四百八十五章 危難之際 家國捨我其誰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錯鑄成第八百五十五章 華夏龍騰風雲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紅纓染 當縱橫第二百三十三章 風雲萬里飄渺客第六百七十七章 生死在握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日誓言第五百三十九章 單于夜遁走龍城第六百五十章 殺機乍破第一百一十八章 青衫磊落 人在天涯第十八章 劍鋒欲破匣 殺機凝未發第十七章 大雨臨將至 情尤埋怨生第七百七十六章 兵火之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心若滄海 世事桑田第八百九十七章 長劍爲令字鏗鏘第五百七十二章 黑白殺伐不用刀第五百零八章 方寸之間飛寒芒第八百零四章 一劍光寒魄千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當無敵 萬軍破第七百六十七章 田齊貴胄第五百章 戰旗之下 獵獵血海睥睨第八百九十四章 黑暗侵襲人慾狂第五百六十二章 此間肝膽是男兒第六百八十八章 山河激盪第七百七十章 佞臣傳說第一百八十五章 素笛藏夢 秋水含情第七百七十二章 叛亂開始第五十九章 彈破煙雲暮 卷飛寒無數第五百六十五章 枉自稱霸作強梁第四百九十九章 壯志凌雲 王城鐵騎驚夢第六百零五章 奪命追魂第五百八十二章 火光歃血身染紅第五百零八章 方寸之間飛寒芒第六百五十三章 帝王心思第八百五十八章 長刀所向殺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