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素笛藏夢 秋水含情

對於普通的長安百姓來說,朝堂上的變化,與他們並沒有多大關係, 該吃吃,該睡睡,自己家生活還是老樣子繼續。即便是有一條關係到他們福祉的政策誕生,短期內,他們也察覺不到對自己的影響。

然而對於朝堂上的臣子們來說,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足以觸發他們敏感的神經。“伴君如伴虎”這句話,可不是隨便拿來說說那麼簡單,這可是隨時關係到身家性命的大事,容不得一點閃失。

昨日朝會上發生的一幕,令許多人心頭開始忐忑不安。當然,這種不安,在很大程度上,並不在於皇帝提出的那條開通西域政策是否可行,而是朝堂決策的方式,出現了一種異常情況。

皇帝不再就自己想達成的意志而與臣下親自解釋了。當聽到一些重臣對自己的話持反對意見時,他只是略微沉吟着袖手安坐,早有年輕的新進官員驅步上前,與之展開辯論。

頑固與守舊的堡壘,遇到尖銳的力量,這是一場沒有烽煙的戰鬥。

有準備,有預案,有詳細的資料,有強大的支持……看着最先站出來的新進寵臣嚴助慷慨激昂的訴說,言辭灼灼,嶄露鋒芒,與之爭辯的對手,沒有幾個回合就敗下陣來,悻悻的閉口不言。

隨後出場各自以嚴密的論調支持皇帝意見的東方朔、終軍、枚皋、嚴安等人,沒有一個不是雄辯之才,各人都做過精心的準備,逐一論證,在含元殿前,把那天元召在宣室閣中說過的話,完整全面的表達了出來。

如此說來,皇帝將要實行的這條通西域政策,對大漢是有着天大的好處啊!這樣利國利民的事,誰再橫加阻撓,誰就是萬夫所指的千古罪人。一些中正的大臣,馬上站出來表示同意。而那些因爲各自的利益心存不滿的人,也已經無話可說,再找不到理由反對。

皇帝對這樣的結果非常滿意。他最後金口玉言,一錘定音,開國門、通西域!這件對於整個國家來說如此重大的事,就這麼輕易的得到通過而決定了下來。

看着皇帝陛下面帶微笑的把政事處理的風輕雲淡,所有的臣子們都感覺到了,朝堂局面已經與往日不同。

含元殿外的廣場空空蕩蕩,陽光有些刺眼,散朝後走在最前面的丞相田玢,心情煩躁,頭上有些汗珠,他往宮牆的陰影裡靠了靠,卻又感到身上一陣陣的寒意。

權力這個東西,如同能夠讓人上癮的毒藥,又如同千嬌百媚的美人,一旦嚐到了其中的滋味,就再也不能擺脫掉那種誘惑了。

他苦苦等了近十年的時間,終於等到竇嬰那個老傢伙空出了這個位子,他才坐了上來,這才幾天的功夫,他還沒有過夠癮呢,這個皇帝外甥就要開始收回去了?

田玢在朝政權術這些事上,比任何人都敏感。他自信沒有看錯,當今天子開始重用那些年輕常侍們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收回朝政大權,握在自己手中!

這個發現令他很沮喪。沿着長長的宮牆間甬道走着,他忽然想起,竇嬰之所以辭去丞相的大位,會不會是早已經預感到了今天的到來?這很有可能!

坊間傳言,竇嬰辭相歸家,是聽從了竇太后的話才這麼做的。聯繫到長樂宮主人洞察人心幾十年的功力,她可能早就看明白了自己的孫兒是怎樣的習性,爲了避免矛盾的發生,所以才先走了這一步棋。

看皇帝的意圖,這是要把大漢丞相當成一塊雞肋對待啊!放在朝堂上當個擺設而已。可笑自己還自以爲得意。田玢越想越生氣,怪不得上次對待自己的態度有些奇怪呢,原來他是預謀已久了啊。

就在幾天前,田玢又一次拿着一份任命部分官員的名單,去找皇帝過目批准。以前這樣的情況,除了職位特別高的,劉徹會問幾句之外,別的一般都會答應的。

也許是因爲這次的官員名單比較多,劉徹臉上帶着意味深長的神色,翻來覆去的看了很久,就在田玢等得有些煩悶的時候,他終於硃筆圈閱,全部同意了下來 。

只是當內侍把名單捧過來還給田玢的時候,身後傳來的是御座之上淡淡的話語:“丞相所用的人都推薦完了吧?那麼,接下來朕也要開始用人了啊……。”

當時田玢只顧着心裡高興了,並沒有仔細想過這句話中所含的意思。因爲舉薦這些官員,武安侯府又可以有大筆的進賬了嘛!可是現在他回想起來,才明白,那是外甥皇帝在提前給他打招呼了。

當初田玢由太尉轉任丞相的時候,太尉的職位便暫時空缺了下來,後來便一直沒有再任命。有大臣曾經提了幾次,都被皇帝以各種理由敷衍了過去。如果從現在的角度看的話,其用意十分明顯,就是要奪兵攬權,取消太尉這個編制,把軍隊控制在自己的手裡。

想到這些的時候,老謀深算的田玢心中暗暗吃驚。原來皇帝已經不聲不響的佈置了這麼多先手,軍事大權和政治大權都在逐漸的收緊,派一些他親手扶植起來的人掌控,最終完全集中到他自己的手裡。

有必要好好想想將來的路了,否則,不一定哪一天,災禍就會降臨到頭上來。想到皇帝對付那些勳貴們的殘酷無情,田玢感覺到一陣陣的發冷。雖然他是外戚的身份,但在權力的較量中,一切的感情都與之沒有關係。

大漢皇帝在兩天之前,曾經秘密的接見了從西北之地跋涉而來的匈奴王子餘丹,對他進行了撫慰。並詳細的詢問了西域那些國家的具體情況和他們對漢朝的態度,餘丹自然是知無不言。

皇帝對了解到的情況比較滿意,看來西域的三十多個國家中,大部分都是被迫屈服在匈奴人鐵蹄之下的,而與匈奴淵源較深的也只不過是西羌、樓蘭、大宛這寥寥幾個國家而已。

接見進行到最後的時候,皇帝問起餘丹的私事,才知道這位年輕王子的母親,原來是一位大漢的和親公主。細說起來,那應該是當今天子的一位堂姐,劉徹小時候對她還有些印象。不過是豆蔻初開的年紀,便含淚離開長安,遠赴草原,一去便將近二十年。此時說起來,不免有些唏噓感嘆。

眼前的這個流亡王子身上可是有着一半的漢家血脈啊,看着他伏地而泣的樣子。劉徹想起元召對他說過的某些可能,他的態度變得非常和藹可親。

這樣的結果當然是一派融洽,聽到餘丹說起當年與太子劉琚有過一段舊識,皇帝更加高興,連忙命人去博望苑把太子招來,餘下的時間就交給太子招待,也好讓他們增加一下交情。

在一邊陪同的元召全程笑而不語,只有在拜別出殿的時候,面對皇帝投過來的眼神中含義,他輕輕點了點頭,示意自己會把這位王子接待好,一切放心。

皇帝當然很放心,也很舒心,有這麼能幹的臣子爲他解憂,他確實輕鬆了不少。心情大好之下,大手一揮,就批准了太子劉琚小心翼翼提出的出宮請求,放假三天!到時候由長樂侯再送回來。

能讓皇帝和衛夫人這麼放心的把太子交付的人,也就只有元召了。自己的一雙兒女都蒙他相救過性命,他們幾個雖然還年紀不大,但只要好好維持這份感情,想必將來有許多種可能值得期待。

所以,在出宮的時候,跟隨的人裡面又多了一個美麗的公主,也就不值得奇怪了。

素汐公主是求了衛夫人才跟着跑出來的。她的理由,當然是在宮中太憋悶了,好不容易有這個機會,能跟着太子出宮一趟,當然不能放過了嘛。

衛夫人被她糾纏不過,她素來最嬌寵的就是這個美麗活潑的大女兒,當下只得答應下來。免不得好好叮囑她一番,身爲長公主,出宮後一定要有皇家該有的體面,千萬不能像在建章宮裡這麼隨便,免得被人恥笑……等等。

素汐捏着鼻子聽母親的教導,一顆心早已經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哼哼啊啊的答應着,臉色有些微紅,一面盼望着母親的話趕快說完,一面不停地向外面瞧着,唯恐劉琚不等她就自己走了。

衛夫人又氣又笑,也不知道她聽進了耳朵裡幾句沒有。看着她急急向外走着的身影,再回頭看看安靜的坐在那裡學刺繡的雲汐,她不禁發出了微微的嘆息。

以她的蕙質蘭心,當然已經看出素汐的心事。女兒終於長大了,她心中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也有了自己的小煩惱。

素汐公主的閨房梳妝匣裡,有一支青青翠竹做成的笛子,她保存的很珍貴。偶爾會拿出來吹奏一會兒,聲音很好聽。每當這時候,衛夫人側面看着女兒的眼神時 ,會發現裡面有着特別的神采。

她知道那支竹笛取材不過是普通的竹子,比起未央宮中那些御製樂器的價值,簡直一文不值。然而,在素汐的心中,也許是無價之寶!因爲,它是在千里之外的燕山崖頂,那個生死存亡的黑夜裡,那個少年送給她的。

閃電霹靂,血火交融,孤立無助的羣山之中,萬馬奔騰,鐵蹄與刀光!不要說素汐一個從來沒有見到過鮮血的公主了,就是最勇敢的漢家將士也會膽寒的吧?可是有一個人就在那樣的境地裡,保護着她安然無恙的回來了。

他帶着她單騎穿越萬馬軍前,帶着她殺王斬將,帶着她縱躍羣山崖頂,帶着她呼風喚雨電閃雷鳴,帶着她火燒峽谷寂滅追敵……。

這樣的經歷,對一個情竇初開的女兒家衝擊到底有多大呢?如此英雄,莫說素汐了,恐怕世間任何紅顏都要爲之傾倒的吧!

衛子夫嘆了口氣,胸中卻有着暗暗的踊躍。如果未來真的能如同自己期盼的那樣,那幾個孩子的情意就一直似現在這般篤深,那就謝天謝地了。所以她對於一雙兒女總是往元召身邊跑,是秉持着寬容和放鬆態度的。

母親的心思,素汐公主和太子劉琚現在還無暇去理會,這會兒,他們正沉浸在被允許出宮三天的巨大喜悅中。

這樣的機會並不是常有的。尤其是劉琚,自從身份變成了太子後,一切的日常生活已經由不得他自己做主了。大漢皇室的教育從景帝時候起,就開始正規而嚴格。那是一個性格嚴厲的皇帝,他爲宮中立下了許多規矩,皇子皇孫們不可逾越。

博望苑是當今天子在未央宮西北角,專門爲太子修建的一處安靜宮殿。主要的目的就是讓他在此靜心學習。對皇帝來說,這是他寄寓了很大希望的地方。然而對劉琚來說,他與世間所有正處在活潑期的孩子一樣,把那兒看成了是一座華麗的牢籠。

博覽經書的幾位教授師傅,循規蹈矩的給太子傳授深奧古雅的學問和爲人之道。並且還要定期的考究一番,結果自然會毫無保留的報告給皇帝和衛夫人知道。不過短短兩年時間,劉琚已經是苦不堪言。

有時候他很懷疑,那些抑揚頓挫的書經文句,自己這麼小,根本就不明白是什麼意思,被強行灌輸到頭腦裡,到底有沒有什麼用啊!他感覺,自己之所以拼命的記住,只是爲了討父皇和母親的歡心而已。

當他把這樣的煩惱,說給元召聽的時候,他看到對方投過來的是憐憫和同情的目光。成長的煩惱,誰都曾經經歷過,沒什麼好奇怪的。不過,皇家的教育方式,元召實在是不敢恭維。

從古至今,幾千年歷史長河中,像劉徹那樣天賦極高,註定是英明神武的帝王,又有幾個呢?數來數去,也不過就那麼四五人而已。其餘的能做到稱職就不錯了。尤其是守成之君,“生於深宮之內,長於婦人之手”,沒有經過一點風雨,這樣的成長經歷,長大後登上帝位,因爲接觸的片面,必然是狹隘的胸襟,想要指望他們爲這個國家做出什麼特別的成就來,簡直是一種奢望。

“彆着急,再稍微忍耐一下,等到長安學院建成了,你就可以經常來這邊學習了。想必以你父皇的開明,一定會答應你的要求的。呵呵!”

說這話時的元召,正把一頁蟹蓋輕輕的揭開來,放到旁邊靈芝的盤子裡。秋季蟹肥,滿滿的蟹黃,鮮香味美,令人垂涎。

話說這兩年每到秋日,風靡長安的螃蟹大筵,最先還是由元召發起的。當年他第一次跟着蘇夫人去長樂塬,與蘇靈芝在渭河邊發現了這種生物,經過他的蒸熟 ,衆人才知道,原來這種醜陋的傢伙,竟然是世間無比的美味。

後來這道美味,由劉琚帶回未央宮,也得到了宮中的喜愛。在一次皇帝宴請大臣們的活動中經過御廚們的烹製,上了這道菜後,就終於在長安流傳開來,並逐漸傳播到了南方的郡縣,成爲秋季裡最著名的佳餚之一。

今日秋風又起,當年的人又重聚,大家都很高興。想起那些快樂的日子,遂一致要求元召帶他們去吃一次大螃蟹,以緬懷當初初次認識的歲月。

這樣的小要求,元召當然不會拒絕。只是他近來事繁,卻沒有耐心親自下廚整治,想起明月樓的季英幾次相邀,自己卻總是沒有時間,心下不免有些過意不去。這次倒是一個好機會,遂帶了大家,一路前來。

季英今天正在此處,聽道元召來了,大喜過望,連忙迎了進去,安排到最好的雅間兒,殷勤招待,自不必說。

季英是個見多識廣的人,見元召領着來的這些人,雖然大多都是年紀不大的少年少女,但都是氣度不凡,其中幾個一看更是來歷非常的人。隨行的十幾個護衛已經守在明月樓外,佈下了警戒。季英心中有數,吩咐手下人,好生伺候,不可怠慢。

一張好大的席面,衆人圍坐下來,說說笑笑,卻沒有那些大人們的禮儀講究。元召看了一圈兒,很是感慨。今天在座的已經算是他在這個世界的全部同齡朋友了。

從他左手邊起,坐着的依次是蘇靈芝、素汐、小冰兒、小胖子馬小奇、崔弘、卓羽、關喜、李陵、陸浚、餘丹、劉琚,其中年齡最大的崔弘也不過十六歲,而最小的李陵才八歲多一點。

到今天爲止,元召來到這個地方已經五年了。從最開始的迷茫和不知所措,到一步步安定下來,逐漸的融入這個時代,眼前的這些人,伴隨了他的成長。

“真的嗎?那可真是太好了!到時候我一定要經常去。先說好了,你可不要藏私,把你那些神奇的本領,都要教給我啊!”

劉琚聽到元召說起長安學院來,果然非常高興。他恨不得明天長安學院就能建成,到時候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出宮來了。素汐公主在旁邊聽得明白,她心中卻也有些想法,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問元召合適,不免有些猶豫。

蘇靈芝與她最是交好,見到她臉上的神色,附到她耳邊輕聲相問時,兩張如花似玉的嬌顏湊到一起,悄悄嘀咕了幾句。轉過頭來看着元召,笑語嫣然。

“元哥兒,如果將來,我們女兒家也想去學東西,你說可以嗎?”

元召肯定的點了點頭。明月樓外,秋水長天,風捲雲動,蘊藏着無盡未來。倘若我心中的山水,你們眼中都能看到,就記住曾經所說過的話,不需要刻意爲之,也能成就一場驚鴻盛世……!

第三百四十三章 飛騎至 萬馬驚第六百四十二章 血雨腥風第二百零八章 西風吹落多少恨第三十二章 牛刀初小試 般若有大才第二百九十八章 英雄刀劍分長短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里歸程明月光第一百八十章 漢時宮闕 威儀赫赫第五百一十七章 長風吹度玉門關第六百三十章 玄衣雙刀第二百二十九章 是非曲直憑誰斷第四十七章 紅袖爲君舞 素衣挽風流第二百六十五章 白衣如雪血中傷第三百零六章 決戰局 奮英武第八章 我生如朝露 爲誰降人間第二百零二章 天下權柄話今朝第六百三十八章 世間蠱毒第四十九章 國患思賢良 聚財用奇謀第九十四章 流雲散如煙 縱橫最少年第三十七章 金鱗非池物 雲開終化龍第四百三十二章 手掌乾坤 必定不負卿意第二百三十六章 黃花伴酒分龍蛇第三十三章 我心有猛虎 細細嗅薔薇第一百四十三章 涇渭之水 澤被衆生第一百六十五章 玄武幽冥 權掌生殺第四百三十三章 巾幗紅顏 爲誰紅塵一瞥第三百八十七章 昨日仇 今朝恨第一百零九章 飛羽流雲 彈指殺機第八百零四章 一劍光寒魄千軍第六百七十四章 危機四伏第六百三十四章 龍章鳳印第四百六十八章 九龍階下 今日且去疏狂第一百八十七章 榮辱興衰 系一念間第九百九十一章 鐵骨柔情兮第六十七章 家國天下事 榮辱浮雲輕第八百三十二章 睥睨千軍我疏狂第一百二十七章 先聲奪人 索命追魂第八百六十九章 亮劍屠盡萬萬千第三百章 將軍令下生死關第二百章 長劍既出 飲血方休第七百六十八章 琅琊王府第七百五十章 命如草芥第七百五十四章 血染行宮第四百九十七章 男兒慷慨 不過策馬彎弓第八百二十一章 霹靂烈火顯威風第七百零四章 顛倒乾坤第六百二十六章 塵世烈骨第三百四十一章 劍赤火 名英雄第一百零四章 縱馬長安 此間少年第四百零五章 廟堂江湖 看誰揮斥方遒第五十九章 彈破煙雲暮 卷飛寒無數第八百八十章 殺王祭旗春秋訣第二百六十九章 恩斷義絕摧肝腸第二百二十二章 運籌帷幄有奇謀第八百八十章 殺王祭旗春秋訣第三百四十三章 飛騎至 萬馬驚第一百零五章 烽煙望斷 誰可補天第六百九十一章 步步殺局第三百九十六章 紅蓮火 烈焰升第三百一十九章 災無妄 禍因果第七百二十章 春雪飛煞第五百六十三章 帷幕深深深幾重第一百一十三章 燕趙風骨 易水悲歌第二百八十七章 魂魄毅兮難回家第一百零七章 英才天縱 捨我其誰第一百三十一章 生死之間 勇者無敵第三百四十五章 紅纓染 當縱橫第六百一十二章 豈曰無家第五百一十七章 長風吹度玉門關第三百七十四章 刀藏笑 袖底花第四百九十三章 血色崢嶸 濺落黃沙遍地第七百六十六章 帝王宿命第二十五章 黑白易分辨 生死卻無憑第二十七章 財貨天下重 權謀身爲輕第一百九十六章 美人如劍 刻骨無痕第六百四十二章 血雨腥風第六百一十二章 豈曰無家第六百八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五十四章 胸有成竹第八百三十六章 十萬敵虜盡誅殺第一百四十二章 心若滄海 世事桑田第二百九十章 胸有蹈海平天策第一百五十九章 揚帆破浪 逆水風流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月樓上 驕橫誰家子弟第一百一十三章 燕趙風骨 易水悲歌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若夢 爲卿不悔傾城第二百三十章 善惡成敗翻手間第四十四章 乍處久不厭 何如相見歡第四百章 塞上雪 大漢風第一百三十八章 恩仇快意 率性慷慨第六百四十八章 山河抉擇第八百六十六章 聲震蒼穹龍在天第六百零四章 煞氣縱橫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聲業火 得琉璃身第八百七十四章 斬草除根不留情第八百零七章 鐵甲征塵入長安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命絕殺第四百九十四章 長安春釀 飲君一盞黃泉第六百一十九章 漢廷繡衣第八百六十四章 流沙大戰敢爭先第九十一章 六出飛花落 駿馬嘯西風
第三百四十三章 飛騎至 萬馬驚第六百四十二章 血雨腥風第二百零八章 西風吹落多少恨第三十二章 牛刀初小試 般若有大才第二百九十八章 英雄刀劍分長短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里歸程明月光第一百八十章 漢時宮闕 威儀赫赫第五百一十七章 長風吹度玉門關第六百三十章 玄衣雙刀第二百二十九章 是非曲直憑誰斷第四十七章 紅袖爲君舞 素衣挽風流第二百六十五章 白衣如雪血中傷第三百零六章 決戰局 奮英武第八章 我生如朝露 爲誰降人間第二百零二章 天下權柄話今朝第六百三十八章 世間蠱毒第四十九章 國患思賢良 聚財用奇謀第九十四章 流雲散如煙 縱橫最少年第三十七章 金鱗非池物 雲開終化龍第四百三十二章 手掌乾坤 必定不負卿意第二百三十六章 黃花伴酒分龍蛇第三十三章 我心有猛虎 細細嗅薔薇第一百四十三章 涇渭之水 澤被衆生第一百六十五章 玄武幽冥 權掌生殺第四百三十三章 巾幗紅顏 爲誰紅塵一瞥第三百八十七章 昨日仇 今朝恨第一百零九章 飛羽流雲 彈指殺機第八百零四章 一劍光寒魄千軍第六百七十四章 危機四伏第六百三十四章 龍章鳳印第四百六十八章 九龍階下 今日且去疏狂第一百八十七章 榮辱興衰 系一念間第九百九十一章 鐵骨柔情兮第六十七章 家國天下事 榮辱浮雲輕第八百三十二章 睥睨千軍我疏狂第一百二十七章 先聲奪人 索命追魂第八百六十九章 亮劍屠盡萬萬千第三百章 將軍令下生死關第二百章 長劍既出 飲血方休第七百六十八章 琅琊王府第七百五十章 命如草芥第七百五十四章 血染行宮第四百九十七章 男兒慷慨 不過策馬彎弓第八百二十一章 霹靂烈火顯威風第七百零四章 顛倒乾坤第六百二十六章 塵世烈骨第三百四十一章 劍赤火 名英雄第一百零四章 縱馬長安 此間少年第四百零五章 廟堂江湖 看誰揮斥方遒第五十九章 彈破煙雲暮 卷飛寒無數第八百八十章 殺王祭旗春秋訣第二百六十九章 恩斷義絕摧肝腸第二百二十二章 運籌帷幄有奇謀第八百八十章 殺王祭旗春秋訣第三百四十三章 飛騎至 萬馬驚第一百零五章 烽煙望斷 誰可補天第六百九十一章 步步殺局第三百九十六章 紅蓮火 烈焰升第三百一十九章 災無妄 禍因果第七百二十章 春雪飛煞第五百六十三章 帷幕深深深幾重第一百一十三章 燕趙風骨 易水悲歌第二百八十七章 魂魄毅兮難回家第一百零七章 英才天縱 捨我其誰第一百三十一章 生死之間 勇者無敵第三百四十五章 紅纓染 當縱橫第六百一十二章 豈曰無家第五百一十七章 長風吹度玉門關第三百七十四章 刀藏笑 袖底花第四百九十三章 血色崢嶸 濺落黃沙遍地第七百六十六章 帝王宿命第二十五章 黑白易分辨 生死卻無憑第二十七章 財貨天下重 權謀身爲輕第一百九十六章 美人如劍 刻骨無痕第六百四十二章 血雨腥風第六百一十二章 豈曰無家第六百八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五十四章 胸有成竹第八百三十六章 十萬敵虜盡誅殺第一百四十二章 心若滄海 世事桑田第二百九十章 胸有蹈海平天策第一百五十九章 揚帆破浪 逆水風流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月樓上 驕橫誰家子弟第一百一十三章 燕趙風骨 易水悲歌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若夢 爲卿不悔傾城第二百三十章 善惡成敗翻手間第四十四章 乍處久不厭 何如相見歡第四百章 塞上雪 大漢風第一百三十八章 恩仇快意 率性慷慨第六百四十八章 山河抉擇第八百六十六章 聲震蒼穹龍在天第六百零四章 煞氣縱橫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聲業火 得琉璃身第八百七十四章 斬草除根不留情第八百零七章 鐵甲征塵入長安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命絕殺第四百九十四章 長安春釀 飲君一盞黃泉第六百一十九章 漢廷繡衣第八百六十四章 流沙大戰敢爭先第九十一章 六出飛花落 駿馬嘯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