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出師(中)

中國永遠是一個官本位的國家,不管是在哪一個時代,官的痕跡深深地刻入了每一個人的血脈裡,這些兼有地主身份的業主們自然也不例外。

黑旗軍給他們的承諾是,只要他們能完成黑旗軍佈置的任務,不僅僅保證他們的財產安全和生命安全,而且還可以安排他們作官,更重要的是金不換的實缺--實缺,而不是什麼捐班之類的玩意。

這些小財主們,往往在鄉下有着田產房屋,平時少折騰過什麼補候、記名、捐班之類的玩意,人人手裡都有個功牌,但是這都只是名目,平時連衙門裡的公人都不瞧一個正眼,連童生都比這好用。

一聽到有實缺,而且按照黑旗軍的說法:“不但是實缺,咱們黑旗軍缺的工部方面的人才,現在是初起的時候,立了大功,將來便是二品、三品的大員……”

這讓他們爲之心動,甚至同意黑旗軍可以用黑旗票甚至是銀行支票來支付貨款,黑旗軍也保證:“咱們的票子,在西省行用已久,你們若是有損失,一切都由我們承擔!”

承接下來的訂單,可謂是史無前例,象軍裝這一項,黑旗軍就安裝趕出六萬件套常服,足夠這些作坊平時吃上好幾年了。

因此這些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很快就效力起了新的主人,他們甚至比黑旗軍想象中的更爲大膽,由於缺乏流動資金,他們很快發現黑旗銀行可以讓他們事半功倍--他們紛紛把鄉下的田地、房屋、水塘抵押出來,然後換得一張張大額的黑旗票。

黑旗銀行所發行的紙幣,戰前便已經在廣西境內流通,黑旗軍的勝利更是大大增加了這種紙幣的信用,而黑旗軍平時徵購物資,也很少利用硬通貨,而是直接使用紙幣。

現在整個廣西省境幾乎都是黑旗軍的勢力範圍,黑旗軍開始用刺刀和大炮來維護這種紙幣的信用,黑旗銀行時不時定期拋售出繳獲的鴉片、白銀、黃金回籠超額發行的紙幣,維持着整體通貨膨脹不至於超出黑旗軍的控制範圍之外。

戰爭期間,不承認通貨膨脹的存在是無濟於事的--國民黨政權在整個抗戰期間都公開否認有通貨膨脹的存在,但是改變不了物價飛漲的現實。

柳宇對於怎麼樣控制通貨膨脹,怎麼樣利用手上的若干貨幣工具,有着遠超於同時代的認識,特別是擁有黑旗銀行這一大殺器之後,只需要進行準備金率的調整,就足以在市面上掀起波瀾來。

何況柳宇清楚得知道兩個典型的正面例子,在南北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合理地調控通貨膨脹,壓縮需求擴大生產,引發了戰後經久不衰的大繁榮,而美國人所使用的工具並不是完全依賴於大規模發行紙幣,而是通過證券市場發行債券。

黑旗銀行在對法戰爭之前就開始了他們的債券發行,而在戰爭期間和戰爭勝利之後,黑旗銀行發行的種種公債獲得了公開的好評,而現在黑旗銀行就在廣西複製他們在越南的成功。

一部分被沒收的物資與官僚資本,黑旗軍往往發給戰爭公債,戰爭公債成了黑旗軍收籠資金、積聚財力的良好工具,也是正是憑藉着紙幣和形形色色的公債,黑旗銀行在短期之內,成爲廣西省內最大的金融機構,放款之多,超過了任何一家舊式錢莊、票號。

與黑旗銀行同時進入廣西的,還有劉永福等人經營的若干家小型銀行,他們在經營上採取更加激進的政策,往往緊隨着大軍第一時間,甚至於一些處於對峙狀況的地區,也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他們的努力獲得豐厚的回報,也是憑藉他們的努力,黑旗軍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已經把觸手伸到了整個廣西省的幾乎每一個角落,雖然還有十幾座縣城和許多鄉鎮處於清軍控制之下,但是黑旗軍不斷地集中兵力對這些殘存的大股清軍反覆掃蕩,一次又一次地將他們打散。

鑑於這種形勢,誰都清楚廣西徹底易手只是時間問題,何況在短時間之內,黑旗軍在廣西兵力已經進行了一次大擴張。

根據黑旗軍自身最新的統計,現在在廣西境內,黑旗軍的總兵力已經接近四萬人,其中正規軍、後方機關、指揮機構等黑旗軍嫡系武裝力量達到二萬四千之多,幾乎是出關時的一倍。

這其間有從北越趕來的增援力量,也有在廣西補充進來的新兵與俘虜,還有一些是老部隊和新附軍合編,但無論如何,這部分是黑旗軍的基本力量,沒有柳宇的命令,別人不要想從這裡面拉走一個完整的步兵排甚至是一個班。

只要是進了廣西的部隊,都進行了一輪擴編,原本五個連的小團擴成九連制的大團,九連制步兵團現在則編成了十二個步兵連,至於十二個連隊的少數骨幹團隊,現在多半是一分爲二,擴編成兩個步兵團。

在廣西有的是兵源和繳獲的新式兵器,雖然進行了這樣的大擴編,但是部隊戰鬥力並沒有下降,這就是現代動員體制的力量。

剩下的一萬五千非正規軍來源比較複雜,但是卻是維持基層的骨幹力量,其中有四千多人也是黑旗軍的可靠力量,是從黑旗軍抽調幹部、老兵、班排擴充起來,名義上是各縣的警察隊、獨立連及後方監護連。

除此之外,就是潘鼎新所統率的三千四百人,成份比較複雜,其中既有黑旗軍擴編出去的單位,也有潘鼎新的親信,還有收編的民變武裝,但是這支隊伍算是較有戰鬥力,日夜都出動搜剿戰鬥,在某些方面表現得比新建獨立連、營還要強。

剩下的八千人則算是地方豪強武裝,成份最爲複雜,有的是迫於形勢,有的是率衆投誠,還有一部分心存懷疑,不過這八千人都是經過點編後留存下來,剪了豬尾巴脫了號衣,打起了黑旗軍的旗號。

至於省內殘存的清軍正規軍與非正規軍,只剩下了不到兩萬人,而且每日都在受到黑旗軍的打擊,兵力正在不斷縮少,因此雙方的視線都放在了黑旗軍的下一步目標上。(!)

第83章 決定第76章 香港(下)第185章 妥協(上)第122章 出兵第213章 生死線(下)第55章 十洲第1章 一八七八的來客(下)第182章 咬住(上)第26章 細柳(上)第41章 佈防(上)第211章 反正(下)第22章 交易(上)第183章 敗北(上)第70章 速勝第187章 意外(下)第75章 採購(下)第41章 佈防(下)第20章 李揚才(中)第137章 決勝第83章 決定第38章 小把戲(中)第146章 黃旗軍的未日第205章 決心(下)第61章 彈管第85章 總督的決斷第一八十一章 轉進上第163章 賭注第213章 生死線(下)第212章 潰滅(上)第5章 柳宇的決斷(上)第38章 小把戲(中)第一八十一章 轉進上第92章 文明第149章 雙喜臨門第200章 決勝(下)第42章 暗流(中)第25章 逆水(上)第67章 出資第200章 決勝(上)第179章 決戰開始(下)第217章 風聲第19章 餘波(上)第155章 最後的決戰第21章 儀式(中)第135章 內帑第37章 新容(下)第100章 勝利第111章 完勝第139章 插柳第140章 築城第204章 桂林(上)第191章 決死的輸送第133章 糾纏第111章 完勝第208章 決心(下)第48章 花間第164章 投機第69章 接戰(上)第5章 柳宇的決斷(上)第32章 立業(上)第207章 出師(下)第175章 閨語第7章 連珠(上)第220章 鐵與血的較量(下)第165章 決定第25章 逆水(上)第115章 最高權力第5章 柳宇的決斷(上)第204章 桂林(上)第9章 驚變(下)第75章 採購(上)第63章 快刀斬亂麻第100章 勝利第2章 執子之手(上)第47章 逆推第100章 勝利第14章 衆志(上)第221章 轉折點(下)第6章 買槍(上)第23章 海防(下)第59章 合歡第197章 女校第40章 授業(上)第73章 貸款(下)第193章 導火索第22章 交易(下)第194章 結束的戰爭第9章 驚變(下)第2章 執子之手(下)第157章 絕望的瞬間第221章 轉折點上第169章 反攻開始第197章 女校第209章 排兵第216章 飲馬(中)第196章 反擊開始(下)第182章 咬住(上)第一八十四章 突破上第2章 執子之手(下)
第83章 決定第76章 香港(下)第185章 妥協(上)第122章 出兵第213章 生死線(下)第55章 十洲第1章 一八七八的來客(下)第182章 咬住(上)第26章 細柳(上)第41章 佈防(上)第211章 反正(下)第22章 交易(上)第183章 敗北(上)第70章 速勝第187章 意外(下)第75章 採購(下)第41章 佈防(下)第20章 李揚才(中)第137章 決勝第83章 決定第38章 小把戲(中)第146章 黃旗軍的未日第205章 決心(下)第61章 彈管第85章 總督的決斷第一八十一章 轉進上第163章 賭注第213章 生死線(下)第212章 潰滅(上)第5章 柳宇的決斷(上)第38章 小把戲(中)第一八十一章 轉進上第92章 文明第149章 雙喜臨門第200章 決勝(下)第42章 暗流(中)第25章 逆水(上)第67章 出資第200章 決勝(上)第179章 決戰開始(下)第217章 風聲第19章 餘波(上)第155章 最後的決戰第21章 儀式(中)第135章 內帑第37章 新容(下)第100章 勝利第111章 完勝第139章 插柳第140章 築城第204章 桂林(上)第191章 決死的輸送第133章 糾纏第111章 完勝第208章 決心(下)第48章 花間第164章 投機第69章 接戰(上)第5章 柳宇的決斷(上)第32章 立業(上)第207章 出師(下)第175章 閨語第7章 連珠(上)第220章 鐵與血的較量(下)第165章 決定第25章 逆水(上)第115章 最高權力第5章 柳宇的決斷(上)第204章 桂林(上)第9章 驚變(下)第75章 採購(上)第63章 快刀斬亂麻第100章 勝利第2章 執子之手(上)第47章 逆推第100章 勝利第14章 衆志(上)第221章 轉折點(下)第6章 買槍(上)第23章 海防(下)第59章 合歡第197章 女校第40章 授業(上)第73章 貸款(下)第193章 導火索第22章 交易(下)第194章 結束的戰爭第9章 驚變(下)第2章 執子之手(下)第157章 絕望的瞬間第221章 轉折點上第169章 反攻開始第197章 女校第209章 排兵第216章 飲馬(中)第196章 反擊開始(下)第182章 咬住(上)第一八十四章 突破上第2章 執子之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