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反正(下)

德明並不清楚他的反正掀起了多大的風潮,叉引出了:二矢舟人物。

就在田德明宣佈反正的第三天,他正狼狽地撤出衡陽城的第二天,整個湖南都在民變的風潮中起伏不安。

這一天整個湖南境內居然有六起民變,起事都是會黨,規模最大的更是聚集千餘人,以朱三太子復國的名義在長沙城外幾十裡的地方舉事,讓長沙城都爲之驚動。

規模小點只有百餘人,在幾天之內,湖南境內潛伏多年的會黨竟是起事此起彼伏小而聚攏山林。大則襲擊官兵攻打縣城。

在正常情況下,會黨是註定不能成事的,組織上的無力註定了他們失敗的結局,因此同盟會多次運動會黨,卻是屢敗屢戰,屢戰屢敗。

但是在內有田德明起事,外有黑旗軍大兵入境的情況下,這些會黨的起事確實收到了極大的效果,一時間報急信件如雪片般地飛向了雄心壯志中的吳大巡撫。

特別是在湘南、湘中地區,由於黑旗軍勢大,所以無論是官兵還是鄉勇、團練,都抱定了避其鋒芒的主意,把隊伍分散佈置,結果就是被一哄而上的會黨逐個擊破。

在湘南地區情況尤其惡劣,田德明的反正讓整個湘南爲之震動,許多中下層軍官和官員都只覺得晴天霹靂一般:“知府大人都投效黑旗軍了!知府大人都不幹了,咱們怎麼辦?”

“咱們怎麼辦?。是擺在這些人面前的最大難題,田德明已經指出了一條明路了。

因此柳宇也接到了雪花的函件:“隨雲,這都是願意向我們反正投誠的,只要我前鋒一到,就願意率部投誠!”

事實上已經有兩支團練主動拉隊伍過來了,黑旗軍也不含糊,雖然沒有搞什麼混編,但是派了一連兵和一門炮過去助戰,讓這兩支團練獻上自己的投名狀。

自己人對付自己人是最厲害的,別看這兩支團練戰鬥力不怎麼樣,可是一看到身後有裝備洋槍快炮的黑旗軍壓陣,那士氣大漲,別的不說,頭兩天就替黑旗軍找出了各鄉團練藏起來的四十萬斤糧食和大批副食,還攻破了一個由百餘團練據守的村落?

“形勢大壞啊吳大瀕手裡握着宋代的瓷器,一邊欣賞一邊說道:“現在湘南人心不定,糧食無着,也不知如何是好,王帥多年轉戰,可有良策?”

王德榜坐在下方,一臉正氣地說道:“黑旗來勢洶洶,不可孟浪”。

實際上他什麼也沒說,吳大瀕苦笑不已:“都是田德明壞事,都是這廝壞事!”

吳大瀕一向是以諸葛亮自居,他更想學一學昔年的曾文正公,書生統兵而縱橫天下,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他覺得自己乾得很不壞。

但是這一回與黑旗軍的交戰,卻給了他當頭一棒一一事實上,他的兩萬軍隊還在開進之中,不曾與黑旗交過一槍。

可是這兩萬大兵的調度,卻是他完全是焦頭爛額,光是每日糧餉、行軍、駐營,就讓這位自視才高八斗的吳巡撫崩潰了。

現在軍中對黑旗軍甚是畏懼,自出發第一天開始就有人逃跑,越往前越是增多,到現在爲止已經跑了八百人。

更要命的是在自己的控制區內行軍,居然也受到了會黨賊衆的攻擊,會賊襲擊分散的行軍單位已經六七次之多,傷亡雖然只有三四十人,但是卻令軍心渙散。

他總覺得再這麼往前走,沒到湘南,部隊已經散光了。

換任何一個人統兵,都能勉強完成這一次開進,但是吳大瀕不行他可以說是完全不行的人物?

與李鴻章一樣,在甲午戰爭之前,吳大瀕可以說是好評如潮,公認是能員,幾任巡撫任上都很稱職,統兵練兵也有一手,內外都公認是知兵善任。

可就是這位通曉兵事的吳大瀕,在甲午戰爭中的表現讓看好他的人跌了一個大跟頭,誰都沒想到這位能說會道的吳巡撫居然是一個趙括。

在甲午戰爭的最後關頭,他糾集了新湘軍和湘軍大將的兒孫企圖反攻出關,可是一直到戰爭結束,二百個。營頭的新湘軍還一直沒走到山海關,卻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

柳宇之所以敢以三十二個戰鬥連隊的實力攻擊湖南,就是挑中了吳大瀕這個軟柿子特別好捏一一對於這位吳巡撫在甲午的表現,他印象極深。

事實證明,實在挑不出比吳巡撫更強大的,柳宇這賭局簡直是翻了十倍的本。

現在吳大瀕已經收不回他的大言,更沒有想到兩萬大兵陸路開進是如此困難的一件事,但是他又無法承擔責任一一這兩萬兵力可以說是大清朝在兩湖的頂粱柱。

他嘗試着尋求王德榜的幫助,但是王德榜卻無意地打起了官腔,因此他只有做出自己的選擇:“既然來勢甚強,依我看不如先退回長沙再做打算吧!”

王德榜算是知兵的老好了,一聽這話就站了起來:“憲臺老大人,這不行啊!萬萬不行,這可是把半個。湖南盡數讓與賊軍啊!再說,好不容易走完了三分之二的路程,若是就這麼退回去,軍心堪憂啊”。

可是吳大瀕考慮得更大的是困難:“如今田德明從賊,湘南大亂,衡陽已不爲我有,據奏報稱除柳賊數大股精兵逾二萬人外,又有會黨、叛軍數千名,四處襲擊我兵,現在各地兵勇自保尚無力,無力助我軍與賊決戰!”

“現在湘南無糧無餉,會賊橫行,是以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助我,故此”吳大瀕說道:“我以爲還是安穩些爲好!”

他很快替自己找到了藉口,守湘南不若守長沙,長城工事險固,軍民甚多,民風剿悍,早些年太平天國就沒拿下長沙城,何況現在有會黨在長沙附近起事,自己要保得長沙不失。

他知道這兩萬兵是他最大的本錢,不容有失:“王老哥,我主意定了,你就別再說了”。

與潮水一般的開進不同,二萬清兵是小心翼翼地加快速度往回撤。

這也是湖南防線大崩潰的開始

第75章 採購(下)第112章 增兵第2章 執子之手(下)第137章 決勝第34章 雁秋(下)第100章 勝利第147章 雙美倒推第173章 得失第38章 小把戲(中)第87章 動員學第一八十四章 突破下第27章 山西(上)第8章 試槍(中)第88章 河內第23章 海防(上)第153章 山西城下第31章 成軍(上)第122章 出兵第1章 一八七八的來客(下)第40章 授業(上)第216章 飲馬(中)第212章 潰滅(中)第27章 山西(上)第47章 逆推第110章 再攻第63章 快刀斬亂麻第16章 勝負(中)第162章 唯一的生機第215章 長江(下)第37章 新容(下)第91章 報復第70章 速勝第141章 白刃衝擊第97章 誘敵第18章 文明(下)第60章 比武第76章 香港(下)第9章 驚變(上)第17章 野蠻(上)第206章 方向(中)第9章 驚變(上)第158章 反攻第77章 拉牀第14章 衆志(上)第155章 最後的決戰第18章 文明(上)第3章 意外的勝利(上)第205章 決心(上)第216章 飲馬(中)第115章 最高權力第38章 小把戲(上)第216章 飲馬第60章 比武第26章 細柳(上)第79章 擠兌第44章 對峙第40章 授業(上)第186章 北京(上)第172章 最後的底線第202章 準備第201章 北伐第176章 英國人的陰謀(上)第147章 雙美倒推第83章 決定第57章 風雨第57章 風雨第138章 完勝第168章 就緒第198章 開戰第208章 決心(中)第77章 拉牀第83章 決定第182章 咬住(下)第216章 飲馬第216章 飲馬(中)第218章 開戰(上)第202章 投誠(下)第10章 方隊(上)第33章 練兵(下)第28章 衝突(下)第174章 美腿第4章 戰利品(下)第214章 大局(上)第106章 火網第219章 勝負(上)第210章 降兵第91章 報復第93章 遊說第22章 交易(上)第6章 買槍(上)第89章 殘局第203章 破關(下)第23章 海防(上)第51章 人不如故第196章 反擊開始I(上)第205章 決心(中)第99章 巴尼廟第143章 籌畫決戰
第75章 採購(下)第112章 增兵第2章 執子之手(下)第137章 決勝第34章 雁秋(下)第100章 勝利第147章 雙美倒推第173章 得失第38章 小把戲(中)第87章 動員學第一八十四章 突破下第27章 山西(上)第8章 試槍(中)第88章 河內第23章 海防(上)第153章 山西城下第31章 成軍(上)第122章 出兵第1章 一八七八的來客(下)第40章 授業(上)第216章 飲馬(中)第212章 潰滅(中)第27章 山西(上)第47章 逆推第110章 再攻第63章 快刀斬亂麻第16章 勝負(中)第162章 唯一的生機第215章 長江(下)第37章 新容(下)第91章 報復第70章 速勝第141章 白刃衝擊第97章 誘敵第18章 文明(下)第60章 比武第76章 香港(下)第9章 驚變(上)第17章 野蠻(上)第206章 方向(中)第9章 驚變(上)第158章 反攻第77章 拉牀第14章 衆志(上)第155章 最後的決戰第18章 文明(上)第3章 意外的勝利(上)第205章 決心(上)第216章 飲馬(中)第115章 最高權力第38章 小把戲(上)第216章 飲馬第60章 比武第26章 細柳(上)第79章 擠兌第44章 對峙第40章 授業(上)第186章 北京(上)第172章 最後的底線第202章 準備第201章 北伐第176章 英國人的陰謀(上)第147章 雙美倒推第83章 決定第57章 風雨第57章 風雨第138章 完勝第168章 就緒第198章 開戰第208章 決心(中)第77章 拉牀第83章 決定第182章 咬住(下)第216章 飲馬第216章 飲馬(中)第218章 開戰(上)第202章 投誠(下)第10章 方隊(上)第33章 練兵(下)第28章 衝突(下)第174章 美腿第4章 戰利品(下)第214章 大局(上)第106章 火網第219章 勝負(上)第210章 降兵第91章 報復第93章 遊說第22章 交易(上)第6章 買槍(上)第89章 殘局第203章 破關(下)第23章 海防(上)第51章 人不如故第196章 反擊開始I(上)第205章 決心(中)第99章 巴尼廟第143章 籌畫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