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三)

清政府並不是傳說中的那麼荒誕愚昧,至少在最後十年,清政府也積極在全國大力舉辦新政,建立各種新式學校,爲後來人才濟濟的民國政府奠定了基礎。

清政府也是有血性的,在辛亥革命之時,清政府還曾經派遣唯一的重巡洋艦在墨西哥西岸示威,迫使墨西哥政府就排華事件道歉。

在日俄戰爭期間,清政府選擇局外中立是明智的選擇。

在宋彪積蓄了強大的軍事實力後,又具備和俄國斡旋的條件時,清政府被迫任命他爲東三省總督也是明智的,這不代表清政府就會將所有權利都交給宋彪,恰恰相反,清政府既任命他爲東三省總督,又通過保留奉天、吉林、黑龍江三位駐防將軍控制着東三省的一切軍政大權,因爲三省駐防將軍和東三省總督在管轄上正好是完全重疊。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在本質上也是清政府的這種看似精明的安排導致的,而始作俑者就是慈禧太后,她早已習慣用這種伎倆駕馭百官,只是沒想到宋彪和趙爾巽的反應都是如此激烈,完全擺出了一場死斗的態勢。

袁金鎧的那兩招迅速見效,在宋彪擺出就是要和趙爾巽爭奪東三省總督實權,以求施行新政的強硬姿態後,攻擊宋彪的官員反而有所減少,甚至有官員上奏要求嚴查趙爾巽。

就在這種激烈的爭鬥中,1905年12月3日的這天下午。慈禧在寧壽宮召見了蔭昌。她之所以要召見蔭昌,正因爲蔭昌是極少數苛責趙爾巽的官員。

嚴格來說,蔭昌甚至不算是官員,他只是準官員,身爲天津武備學堂的總辦而已,好歹也有正三品的官銜。

寧壽宮在皇極殿的後面,自庚子新政之後,慈禧太后就常住在這裡秉辦新政,投其所好,各地總督巡撫也是馬不停蹄地抓緊督辦新政。只是一羣舊人辦新政的結果無非是表面榮光煥發,內裡都是敗絮,各地巧借新政豪取強奪,巧立各種名目胡亂徵稅。百姓苦不堪言,如新政辦理的最爲熱鬧的四川,往年地丁稅不過一兩白銀,1902年之後卻增加到6至8兩,個別如合州等地甚至激增至14.3兩。

最終,所謂被稱之爲庚子新政名臣的滿人錫良,實際上也是四川鐵路暴動的最終締造者。

此時的慈禧太后顯然未能覺察到這一切,她看到的都是庚子新政的各地欣欣向榮,舉國日新,除了東三省和光緒皇帝之事外。她似乎也沒有太多憂慮。

蔭昌雖然是見過慈禧,心中依舊惶恐,總擔心自己此前上奏支持宋彪的摺子會成爲罪狀,在二總管太監崔玉貴的陪同下進了寧壽宮的大殿。

進了大殿,蔭昌只是在前面的長椅上看到一位身穿墨綠色旗袍的老婦,這便迫不及待的離着很遠就跪了下去,拜見道:“奴才天津武備學堂總辦蔭昌給太后老佛爺請安!”

人至老年,慈禧的眼神早已不如過去,記性更不如過去,雖然見過蔭昌卻有點想不起對方的模樣。隔着這距離也看不清楚,這就悻悻而煩惱的擺了擺手,道:“起來說話吧!”

蔭昌連頭也不敢擡的答道:“奴才身份低微,在太后老佛爺的身前豈敢站着說話,奴才還是跪着答話爲好!”

關於慈禧。衆說紛紜。

她其實只是一個想要維護滿人特殊權位和利益的滿族老貴婦而已,也是滿清王朝最後還能堪稱是政治家的女人罷了。她手裡捧着精緻的暖手爐子,淡淡的感嘆道:“如今像你這樣守規矩的奴才倒是不多見了,站起來吧,本宮今個正好有些話想要問問你。”

蔭昌這才起身,答道:“奴才謝過老佛爺。”

慈禧太后續問他道:“你是見過東三省總督宋彪宋大人的吧,我記得奕劻那時候是舉薦你去遼東見他,據說回來稟告的時候,說宋大人倒是個還不錯的人。”

蔭昌畢恭畢敬的答道:“回稟老佛爺,確實是奴才見的這位宋大人,可奴才是說真話,這位宋大人並非是謀反之人。”

“哦?”

慈禧太后其實真心希望這話是真的,她的大清國早已是風雨飄搖,經不起折騰了,如今的宋彪比起當年的粵匪長毛不知道要兇狠多少,萬一是真要謀反,就算大清國擋住了這一波,這個朝廷也算是徹底的毀了。

她悄然一擡滿是褶皺的眼簾,依舊看不清蔭昌的模樣,就和身邊陪同着的二總管太監崔玉貴吩咐道:“給他搬個凳子來靠近些說。”

“喳!”

崔玉貴畢恭畢敬的點頭弓腰,轉身就指揮兩個守在門口的小太監將圓凳端過來,請蔭昌坐下。

蔭昌心裡這才高興,賜坐就說明是好事啊,他這就和慈禧太后答謝道:“奴才謝過太后的隆恩。”

說完這話,蔭昌就真的坐下來,離慈禧太后也就三步遠的距離。

慈禧這就繼續問蔭昌道:“你覺得宋大人是個什麼樣的人啊?”

蔭昌答道:“老佛爺,您還記得朝廷前些年派了好些個幼童赴美留學,如今回來的很不少,可有哪一位是謀反的,又有哪一位是革命黨?”

慈禧覺得這話說的巧妙,就問道:“你這是說……?”

蔭昌順着話答道:“奴才以爲宋大人就和當年那些幼童差不多,奴才見過宋大人,其實也就是二十歲的光景。要是真見過,那真覺得稀奇。如他所說,三省之中沒有一個官員聽他指揮調配,都聽各省駐防將軍的,將他視作無物,擱着誰當這個總督,誰也受不了。何況是一個年輕人?奴才是見過這位宋大人。那些沒有見過他的人,大體想起來都以爲是四五十歲的老者,自然各種想法都有,可多半都是自己妄自猜測。這位宋大人,奴才以爲他有兩個特點,一是愛錢,在日俄戰爭期間賺了很多錢,在東三省又買地,又買煤鐵礦,坐擁數百萬的家財。犯不着冒一無所有的風險反叛朝廷;二是能打仗,確實是難得的兵法大家,極其擅長用兵,哪怕是多給點錢養着他。那也總有用到他的時候,總好過讓俄國人養着他。”

慈禧一聽這話覺得蔭昌真是說到了點子上,她其實也聽趙爾巽密報,說宋彪在東三省貪贓枉法,乘亂強奪良田數萬垧,又在俄國人的支持下巧奪各地煤鐵專營權,膽大妄爲,專營不軌。

她一直覺得趙爾巽有添油加醋的份,乘機多賺些錢怕是真的,這世上有多少人是不愛錢的?

蔭昌說的對。養着宋彪總能有用處,總好過讓俄國人養着他。

聽了蔭昌的這番話,慈禧微微頷首。

此時的京師城裡也下起了小雪,天氣恰是轉寒之時,陰風冷雪,讓這寧壽宮外的青色磚地上也積了一層薄薄的雪粒子,慈禧這些天的心情並不好,天氣一轉寒,她的手腕和膝蓋就陰冷冷的疼着,上個月還犯了痢疾。

慈禧穿着錦絲墨綠襖子。手裡捧着黃銅質地的暖手爐兒,身邊燃着火炭爐子,房間裡倒是熱乎乎的,可她心裡卻總是有種說不出的冷意,她的身體是一年不如一年。總是擔心哪天就會一覺睡去便再也醒不過來。

每每想到此處,她心裡就有着太多的擔憂和害怕。

她也是人。她愛權,她也怕死,她也想青史留名,更想保住這大清的江山和基業。

她老了,再多的珠光寶氣和再小心的保養也掩不住她年過七旬的衰老,還有那臉上的老年斑,她和這個帝國都已經是行將就木了。

她一貫是板着臉的,總是這樣嚴苛冷漠和無情,因爲她掌握着這個帝國的一切大權,駕馭着這個帝國,卻是心情最爲沉重和憂慮的老女人,她甚至找不到幾件值得自己高興的好事。

慈禧不由得想到前些日子的事兒,她就和蔭昌感嘆道:“前些日子,還沒有任命宋彪當東三省總督之前,本宮找來了直隸總督袁大人,那也是個有能耐的主,本宮就問他,如果宋彪造反,揮師南下,你擋得住嗎?你猜袁大人是怎麼回答本宮的?”

蔭昌卑躬的答道:“奴才不知。”

慈禧唉了一聲短嘆,道:“袁大人說,要是宋彪自己南下,那還好說,興許能擋住,興許擋不住,關鍵是看俄國人是否支持他;要是宋彪指揮俄軍南下,那就別打了,哪怕是有三個北洋軍加起來也不是對手。”

蔭昌也哀嘆,覺得他們滿人的命可真苦,不知何時,這大好的基業怎麼就這樣不堪了。

他只能答道:“奴才是在德國留學過的,知道洋人的打法,不瞞老佛爺,袁大人說的也沒錯。可這事情還不至於是這樣,就怕趙爾巽這幫人爲了自己爭權奪利,爲了自己出一口氣,硬生生將宋總督給逼反了。要奴才說,趙爾巽也是不按好心,這不擺明是將宋總督往死裡逼嗎?還真是不怕宋總督造反,就怕宋總督不反。老佛爺,不管是怎麼個事兒,還是得先將趙大人調回來,這麼折騰下去,就算宋總督只是想多撈點錢,多整點新政,指不定也給趙大人硬生生逼反了。”

慈禧沉默了良久,過了好一會兒才闔上眼簾,冷漠而疲倦的板着臉道:“是啊,你說的可不就是這個理嘛,這位趙大人可真是會給本宮找不痛快的事。”

她老了,精力再也不如過去了,心裡的憂慮又多,真的想要將這一切都扔下去不管,可她扔不下去,她要是都扔給皇上,她這輩子就算是毀了。

見她闔上眼簾,板着臉不說話,也不知道是喜是憂,是怒是恨,蔭昌心裡有些捉摸不透的害怕和忌憚,熟悉這一切的二總管太監崔玉貴等了好一會兒,這才和蔭昌道:“蔭昌大人,老佛爺要午休了,您先退吧,先在宮外後着,這下午醒來要是再召見您,我再去招呼您。”

蔭昌恨不得立刻就走,心裡登時鬆了口氣,這才起身叩拜,跟着二總管太監崔玉貴離開了寧壽宮。

走出寧壽宮的這時候,他仰頭看了看蒼天,真的爲大清國和他們滿人的基業感到深深的哀愁,他也厭惡過慈禧軟禁皇上,可如今回過頭看一看,他只能祈盼太后長命百歲,要是太后一走,就漢人自己內鬥下去也能將大清國給毀了。

此時的蔭昌並未想到,碌碌無爲了大半生的他,在此時拜趙爾巽所賜終於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幾天後而已,他就忽然被破格提拔爲奉天巡撫,原吉林將軍增韞、黑龍江將軍程德全也分別成了吉林巡撫和黑龍江巡撫。

幾天後,在整個新軍示威事件中都未曾表態的慈禧終於做出了決斷,支持奕劻以軍機大臣的身份頒佈了兩道政令,一是廢除三省駐防將軍,改設爲巡撫,同時廢除奉天府尹一職;二是調趙爾巽回京再任戶部尚書,任命蔭昌爲奉天巡撫,即日派往奉天府。

慈禧太后覺得蔭昌說的很對,深得她心,又考慮蔭昌這個人還是很圓滑的,不像趙爾巽那麼過於苛求權力,以至於差點壞了國家大事,就將蔭昌任命爲奉天巡撫。

事情到了這一步,奉天新軍示威事件才總算是告一段落,清政府和慈禧再次決定繼續忍耐下去,將更多的權利交給宋彪,既然讓他當了東三省總督,那就索性將權力給他,免得繼續這麼折騰下去。

還是蔭昌的那一句話,讓慈禧最終下了這個決心。

蔭昌說,哪怕是多給點錢養着他,那也總有用到他的時候,總好過讓俄國人養着他。

既然宋彪愛財,慈禧倒覺得這也是好事,愛財總好過愛江山,聽說宋彪還未曾婚娶,慈禧就讓慶親王將這個事情記在心上,若是有合適的人選,就給宋彪保媒。

新軍事件悄然劃上了休止符,蔭昌就帶着慈禧的囑託,帶着德國籍的妻子悄然上路前往奉天省,他甚至已經想好了,到了奉天府就立刻先去總督衙門拜見宋彪,而不是去自己的巡撫衙門安置妻兒之類的,以儘自己身爲下官的本分。

在他啓程之前,新任吉林巡撫增韞、黑龍江巡撫程德全因爲就在東北,來的更快,這就先行一步抵達奉天府前去拜見宋彪。

當官之人在這方面的耳目是最靈通的,嗅覺也最爲靈敏,東三省的天徹底變了,在四方糾纏爭鬥中,宋彪笑到了最後,手握着整個東三省的大權。

p

永久 】)

第93章 遼陽會戰(二)第207章 珍貴如兄弟般的友誼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163章 楊鐵生第198章 中法俄第234章 201工程第166章 啼血之長沙起義第47章 剋制日軍的大屠殺第273章 帝國的腹黑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31章 心血來潮第87章 三道溝夜襲戰第5章 新的弟兄和戰友第79章 欲強國先強己第41章 去吧,黑溝臺第343章 日本,請向左轉第166章 啼血之長沙起義第266章 喬治國王第12章 關東胡子第117章 總攬三省大權第35章 投奔俄軍第30章 青木宣純大佐(下)第160章 東北騎兵(一)第269章 兩代人的不懈努力第343章 日本,請向左轉第177章 統一,再統一,宋教仁第184章 中日戰爭之總戰略第47章 剋制日軍的大屠殺第237章 世界華商第142章 奉票風波第101章 恐宋症第247章 即將成爲名將的新一代第228章 奉陪到底第267章 日本需要的尊重第35章 投奔俄軍第55章 庫羅帕特金總司令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175章 君權神授第139章 日本之尷尬第210章 普天之下,都是中華兒女第13章 巨有錢的大土匪劉銅炮第59章 聖喬治勳章第174章 段祺瑞和程璧光第145章 神奇的橡膠第283章 國防委員第42章 黑溝臺會戰(一)第59章 聖喬治勳章第75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下)第181章 會黨第65章 新式雷擊炮第252章 201S第4章 殺人越貨第67章 爲了子孫後代第37章 先殺日,再殺俄第68章 滿洲步兵師的財神爺第183章 來吧,真正的戰爭第108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二)第99章 舊部第328章 有錢纔是霸主第341章 人口競爭第292章 最富與最窮第263章 失之東隅(262)130章 vanderbil第263章 失之東隅(262)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313章 一切剝削階級都將滅亡第78章 懦夫不配在戰場上出現第89章 奇襲遼陽第104章 東三省總督第89章 奇襲遼陽第4章 殺人越貨第309章 在全州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300章 視察東北(一)第264章 偉大的元首,一個新事件第39章 滿洲步兵團(下)第105章 咱們用實力說話第298章 不可接受的調停第113章 二期整訓第149章 考察團來了第89章 奇襲遼陽第330章 禮,國威也第200章 不可阻止的中法同盟第330章 禮,國威也第6章 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第329章 金融之戰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254章 MB第113章 二期整訓第136章 秋瑾第92章 遼陽會戰(一)第290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181章 會黨第326章 致我們的祖國第135章 配股第37章 先殺日,再殺俄第319章 登陸下關
第93章 遼陽會戰(二)第207章 珍貴如兄弟般的友誼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163章 楊鐵生第198章 中法俄第234章 201工程第166章 啼血之長沙起義第47章 剋制日軍的大屠殺第273章 帝國的腹黑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31章 心血來潮第87章 三道溝夜襲戰第5章 新的弟兄和戰友第79章 欲強國先強己第41章 去吧,黑溝臺第343章 日本,請向左轉第166章 啼血之長沙起義第266章 喬治國王第12章 關東胡子第117章 總攬三省大權第35章 投奔俄軍第30章 青木宣純大佐(下)第160章 東北騎兵(一)第269章 兩代人的不懈努力第343章 日本,請向左轉第177章 統一,再統一,宋教仁第184章 中日戰爭之總戰略第47章 剋制日軍的大屠殺第237章 世界華商第142章 奉票風波第101章 恐宋症第247章 即將成爲名將的新一代第228章 奉陪到底第267章 日本需要的尊重第35章 投奔俄軍第55章 庫羅帕特金總司令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175章 君權神授第139章 日本之尷尬第210章 普天之下,都是中華兒女第13章 巨有錢的大土匪劉銅炮第59章 聖喬治勳章第174章 段祺瑞和程璧光第145章 神奇的橡膠第283章 國防委員第42章 黑溝臺會戰(一)第59章 聖喬治勳章第75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下)第181章 會黨第65章 新式雷擊炮第252章 201S第4章 殺人越貨第67章 爲了子孫後代第37章 先殺日,再殺俄第68章 滿洲步兵師的財神爺第183章 來吧,真正的戰爭第108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二)第99章 舊部第328章 有錢纔是霸主第341章 人口競爭第292章 最富與最窮第263章 失之東隅(262)130章 vanderbil第263章 失之東隅(262)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313章 一切剝削階級都將滅亡第78章 懦夫不配在戰場上出現第89章 奇襲遼陽第104章 東三省總督第89章 奇襲遼陽第4章 殺人越貨第309章 在全州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300章 視察東北(一)第264章 偉大的元首,一個新事件第39章 滿洲步兵團(下)第105章 咱們用實力說話第298章 不可接受的調停第113章 二期整訓第149章 考察團來了第89章 奇襲遼陽第330章 禮,國威也第200章 不可阻止的中法同盟第330章 禮,國威也第6章 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第329章 金融之戰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254章 MB第113章 二期整訓第136章 秋瑾第92章 遼陽會戰(一)第290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181章 會黨第326章 致我們的祖國第135章 配股第37章 先殺日,再殺俄第319章 登陸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