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與我鬥法,而與我論道,呵,當真是後生可畏。”
一聲冷笑,羅喉迴應的話語,隱有幾分怒意。
這是在小瞧他,一個按輩分足足低了他兩輩的後來者。
三霄以大陣困了他的真身,讓他難以破陣而出。
這邊元易察覺到了他的手段不說,反倒主動引來他的大道。
論道鬥法,但元易在佔盡了優勢的情況下,卻放棄了鬥法,而是純粹的要用己身大道來壓制他。
鬥法可以借力,元易手中一堆法寶可用。
而這般純粹的以大道論高低,卻是捨棄了一切外物手段,相對於元易主動放棄了優勢。
“問道固然有先後,但先問道未必先得道。”元易迴應道。
羅喉眼眸微眯,這些個截教弟子都如此會說話的嗎?
一開口說話一個比一個不中聽。
元易分明就是在諷刺他光有輩分,而無修爲,回擊自己那一句“後生可畏”。
偏偏這是最讓羅喉覺得丟臉的事,自己堂堂魔道之祖,與鴻鈞同等的存在。
但自己卻是連和鴻鈞的弟子相爭的資格都沒有,只能與其徒孫爭道,這絕不是一件長臉的事。
更可恨的是,元易一副吃定了他架勢,氣定神閒。
“我的老師說,截教之道,不必只傳於截教,魔道,想來也不必只在魔祖之身吧。”
你老師通天說的話,與我何干?羅喉無語。
“你想奪我之大道,融入天地之道中!”
元易點了點頭,坦然道:“對,仙道魔道,皆是大道之路,雖然魔道走歪了。若是天地間唯有仙道獨尊,未見得是一件好事。
萬道共興,百舸爭流,才能迎來繁盛。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魔道的存在,更能添幾分變數,演化出更多的可能。
師祖合於天道之後,明明可以輕易將你抹除,徹底斷去魔道之路。
卻任由你將魔道融入天地間,默許你的存在,你的價值不就在於此嗎?
道長魔消,道消魔漲,流水不腐,陰陽相生,光影共存。
大道無所不包,天道唯有容納萬般大道,方可近於大道。”
真正意義上來說,魔祖開創的魔道,與現在的邪門歪道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是一條真正的大道。
只是食天地而肥己身,過於極端。
不過真要說起來,也就是魔祖自身能夠威脅到天地而已。
說食天地而肥己身,衆生萬靈實則無不如此,他們修道修行者一樣奪天地之造化而成就自身。
其中的區別,只在於程度的不同而已,同時,仙道這一條路合於天道,
仙道修行者需得遵循天地的秩序規則,有着天道秩序地種種束縛,給他們這一條路定下了規矩。
魔道則不然,魔道被魔祖羅喉獨佔,不合於天道,無法無天,因爲羅喉就是將魔道對標天道去的,與天道對立。
元易想的是把魔道也納入天道秩序之下,魔道該與仙道同等,皆位居天道之下。
正好讓魔道補仙道,如陰陽,孤陰不存,獨陽不長,魔道也是一份力。
現在天地重演,正是將魔道給吞了納入天道之下的機會。
其實這種事也是有着前例的,而且遠非元易現在做的所能相提並論。
盤古大神當初可是砍了三千混沌魔神,將他們的本源與大道,盡數當成了演化洪荒天地的養料,讓三千大道,盡數融入洪荒天道之中,成爲天道的一部分。
與之相比,僅僅只是融入一條魔道在天地的重演之中,已經是很小家子氣了。
“就憑你便想壓制我?”
羅喉冷着臉,魔道延伸,演化魔道無盡玄妙。
“本尊道行雖未至混元,但這道果,距離混元不過一步之遙。”
“準確地說,只要你放棄洪荒天地,從洪荒天地本源之中抽身,現在便可去證混元。”
元易不爲所動,眼中金芒更濃郁了幾分。
“可那又如何?”
元易身上的氣息也在發生變化,愈發飄渺難測起來。
羅喉皺了皺眉,元易的修爲境界似乎在蛻變,並非混元之道,卻也與聖人之道有所區別,天地間分明已沒有了聖人之位。
“僞聖!”
羅喉口中冷冷吐出兩個字,他看明白了,元易的修爲確確實實在這個時候向着混元之境蛻變,但又似是而非。
混元境道果完全在自身。
而聖人則是道果合於洪荒天地。
元易二者都不是,他的道果與洪荒天地有着緊密聯繫,但卻並非合於天地,又非脫離天地。
而是一種取巧的法子,元易自身的道果,實際上借的三清的聖人果位,相當於元易與洪荒天地之間,多了三清的作爲過渡。
假持聖人之位,假三位聖人的道果,而證自己的道,所以羅喉直接稱元易爲僞聖。
不過元易對於羅喉這般稱呼是很不滿意的,聖就是聖,什麼叫僞聖?
有着混元境的道行,能夠調用聖人的道果與位格,這分明就是真正的聖人,你憑什麼說我是僞聖?
元易也不再與其廢話,自身大道演化,蔓延開來。
在他的身後,三道身影自大道之中凝聚而生。
在這三道身影凝聚而生之時,濃郁的聖人道威垂落而下,卻是三種不同的聖人氣息,卻又融匯歸一,循環不息。
三道身影,青年氣息凌厲,寂滅之威籠罩,中年面容威嚴,好似萬道之始,流轉開闢之意,老者氣息平和,萬物清靜.....
不是三清這三位聖人又是誰?
這一刻,那一道青年身影動了,徑直一道劍光斬來,攜帶純粹的毀滅之威,斬向羅喉所寄身的魔道。
這根本就是元易在和羅喉論道,元易直接讓羅喉的魔道去和自己老師的聖人之道碰撞。
......
元易心神只是一個恍惚,靈臺方寸之間的種種一閃而過。
截天劍上,那破滅之威演化到極致,天地也將徹徹底底歸於混沌,完成反向的演化。
劍光之中,魔道正在被壓制,融入其中,被收束。
元易目光轉過,看向三霄做成的九曲黃河陣。
九曲黃河陣此刻散去,被困在其中尋求破陣之法的魔祖羅喉顯露身形。
只是在現身的一瞬間,羅喉二話不說便是崩解自身,要在奪回自身魔道的掌控。
同時,羅喉身上的氣息在向着混元之境蛻變。
但這個時候,一道劍光洞穿而來,劍光之中,是萬道收束,反演混沌,是大道之滅,充斥着聖人重煉地火風水的偉力。
不給羅喉反應的機會,便將其吸納其中,便如曾經化作洪荒天地養料的三千混沌魔神那般。
也是到了此刻,洪荒天地徹底歸於虛無混沌。
混沌之中,一道開天之光乍起,一杆古幡沉浮,劈開混沌,再分清濁,演化陰陽,定四象,成乾坤。
反演的道果,重新演化爲天地。
元易知道,這是二師伯元始天尊接手了。
寂滅之力後是開闢天地之道,元易作爲承道之人,餘威反饋到了他的身
上,道身、元神、大道,都像是跟着天地經歷了一番寂滅,再到重新開闢。
不僅是他,還有他手中的截天劍。
老師與二位師伯的道,經由他這引子而串聯在一起,成爲完整對應成、住、壞三個階段的道。
元易卻是要硬生生承受這三個階段的威能,對於他來說,哪怕承受的只是餘威,也像是經受億萬之劫一般。
老師的“壞”之一劫,就近乎讓他承受不住,受創嚴重。
隨之而來的是“成”之一劫,開天闢地之威。
所受諸多福緣造化,果然都是要還的。
不過這“成”之一劫,羅喉要替他分擔一半,作爲延續的大道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