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紫霄一講

對於太一,帝俊完全是將他當做親弟弟來對待的,爲自己的弟弟謀奪機緣,帝俊自然不會退讓,而且他也想借此試探一下鴻鈞的態度,只是令他沒想到的是,事情竟然會這麼順利,太一這麼輕而易舉地便佔了一個蒲團。

而沒有得到蒲團的準提則是被鴻鈞另行賞賜了一個蒲團,如果是一個蒲團代表一尊聖位的話,那鴻鈞想必是打算以兩尊聖位來了解與西方的因果,至於身上揹負的業力,自然有其他辦法償還,如今多了一個太一,便已經有七尊聖位了。

實際上,就在剛纔接引和準提對鯤鵬出手的時候,帝俊便欲動手,他是準備將伏羲再送上那個蒲團的,可惜,他剛想有所行動,便突然感受到一股強大的氣機鎖定了自己,在這紫霄宮中,能做到這一步的也只有鴻鈞了,想必是鴻鈞對他的警告,帝俊也只能放棄了。

能爲太一謀得一尊聖位,帝俊已經十分知足了,他也懂進退,不會得寸進尺,而且也不是得了聖位就一定能夠成聖的,三清、女媧、接引和準提皆以功德成聖,但太一能靠什麼成聖,洪荒之中實在是沒有什麼大功德能夠讓他功德成聖的。

也許會想到立教功德,但實際上根本行不通,一旦妖族立族,妖族便以帝俊爲尊,如果太一再立個什麼教,那無疑實在分化妖族,即便帝俊不在乎,長久下去,妖族也會分崩離析,再說了,也不是什麼教都有那麼大的功德,而且以太一的性格,似乎也並不是很當一教之主。

成聖三法,以力證道,三尸成聖,功德成聖,以力證道是不用想了,功德成聖機會渺茫,唯有三尸成聖還有些可能,但三尸之道乃是鴻鈞所創,也只有鴻鈞一人以此道證道成聖,三尸之中,善惡二屍易斬,但執念之屍卻難如登天,一切皆要看機緣。

不過現在太一算是已經得了聖位,至少邁出了成聖的第一步,至於他最終能走到那,就要看太一自己的悟性了,帝俊能幫他的實在不多了,如果能夠拋開聖位而證道混元,那帝俊自然更加欣慰了,畢竟聖人之道也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

聖人以元神寄託天道,不死不滅,在享受聖人的強大與威嚴的同時,也同樣要受天道約束,可謂有利有弊,短時間來看,利大於弊,但如果到了無量量劫,若是洪荒破滅,天道不存,那聖人也會跟着隕落,而混元大羅金仙卻可倖免。

不過無量量劫還太過久遠,帝俊倒也不用想那麼多,畢竟如今的他可是連混元之道還沒有摸到了,想那麼多也沒有用,如今鴻鈞開壇講道,帝俊倒也想聽聽,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我,如此方能在自己的大道上走得更遠。

而高臺之上,鴻鈞看了一眼帝俊,然後便開口說道:“此次講道爲三萬年,爾等須得細細領悟。”

“天地初開之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爲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生靈亦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爲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爲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爲主,可名爲大。以其終不自爲大,故能成其大。”

······························································

聖人講道,果然非同一般,一開口,便是朵朵金花散落,地涌金蓮,大殿之中立時充滿了道韻氣息,不僅如此,殿內的先天靈氣一下子變得無比濃郁,異化萬般景象,讓人彷彿有了一種置身險境的奇妙感受,種種異象不斷,地涌金蓮,天花亂墜,雲霞自生,天光四起。

此乃鴻鈞第一次講道,他並沒有直接開講準聖道法,而是修行之初開始講起,包羅萬象,又有諸多法則之道摻雜其中,讓人聽得如癡如醉,雖然在座的絕大部分都是大羅金仙,但也同樣聽得十分認真,一邊聽道,一邊感悟,他們能夠感受到自己的根基變得更加穩固了,修爲雖然並未提升,但實力卻有所增長。

而帝俊也同樣聽得極爲認真,雖然他已擡入準聖之境,但鴻鈞講道的內容卻讓他對以前的修行有了別樣的領悟,周天造化功還有需要改進之處,正好藉助鴻鈞講道,帝俊從頭梳理了一邊自身功法,倒是頗有助益,周天變得更加圓滿了。

而當鴻鈞講到法則之道時,帝俊則是微微一心驚,鴻鈞所講之法則姜然涵蓋了三千法則中的絕大部分,不過也有缺失,就好比時間法則、空間法則、輪迴法則以及魔道法則等等都沒有,但也最多不過缺失了數十種而已。

若鴻鈞是藉助造化玉蝶殘片纔講道三千法則,那還好,但若是鴻鈞自身領悟的,那可就十分可怕了,不過這種機率微乎其微,不過這倒也是幫了帝俊一個大忙,在鴻鈞講道法則之時,帝俊正好藉機開始參悟起了自身法則。

火之法則、星辰法則,這兩種法則都在鴻鈞所講的法則之道中,而與此同時,帝俊竟然還意外地領悟了另外兩種法則,一爲皇道法則,這本該是帝俊早就領悟的,但帝俊爲了不分心,便一直沒有參悟,如今鴻鈞講道,卻是自然而然地領悟出來了。

第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八章 靈寶出世第七十五章 尾聲將近第三十七章 四凶出世第五十五章 紅雲劫(二)第四十五章 倉頡造字第七十六章 混元劫之三清化盤古第八十章 帝俊再動第十一章 混沌丹田第六十六章 突變第一百零六章 巫妖決戰(四)第六十八章 混元劫之真身顯現第九十六章 意外發生第四十八章 靈珠子登場第五十九章 東皇太一第二十五章 飛熊拜師第七十二章 天婚第二十七章 波瀾再起第二十三章 帝俊落子第四章 羅睺證道?第四十四章 對策第四十四章 收徒第十六章 神通無敵第三章 紫霄議事第一章 諸聖降臨第八章 意外的發現第十一章 野心、算計第十二章 紫薇帝璽第二十七章 帝至地府第五十七章 紛亂洪荒第五十二章 風雲起第三十章 后土的選擇第七章 再煉周天第六十九章 帝俊出手第八十一章 天劫降臨第四十六章 昊天的睿智第三十六章 三族立第五十四章 再起風雲第十八章 永墮輪迴第五十二章 暫歇第八十四章 如此渡劫第十八章 永墮輪迴第一章 清點第九章 陣法肆虐第二十九章 聯手第十八章 帝俊的打算第五章 量劫風起第二十八章 平息第十三章 七大聖結義第五章 歲月流轉第三章 勢起第五十六章 紅雲劫(三)第十章 封神之議第十四章 陣起困魔神第十八章 帝俊的打算第七十章 姻緣天定第六十七章 魔道大戰(三)第八十四章 如此渡劫第六十七章 劫數第五十九章 狂戰不止第十四章 招安第三十九章 鐘響驚天地第六十四章 鴻鈞出山第一百零九章 巫妖決戰(七)第六章 石破天驚第十九章 歲月匆匆第十九章 詭異平靜第六十二章 覺醒(上)第六十章 詭異的寧靜第九十一章 補天(上)第四十六章 合道第三十三章 蛻變第三十三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六章 帝俊打算第三十一章 慘烈第七十一章 混元劫之渡劫開始第五十六章 隱秘第十四章 招安第三十五章 招妖幡出世第三十三章 蛻變第三十二章 突破第三十二章 爭鋒相對第四十六章 合道第二十六章 拍賣第十九章 楊戩VS孫悟空第七十三章 混元劫之諸聖混戰第七十二章 魔道大戰(八)第六十八章 混元劫之真身顯現第七十四章 尋道第十六章 靈寶出世第二十三章 伏羲轉世第四十四章 對策第六十二章 帝俊的還擊第二十章 大功告成第八十五章 悲劇冥河第四十八章 序幕第四十二章 底牌第二十二章 風雲又起第二十章 帝俊悟道第五十五章 錯打的算盤
第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八章 靈寶出世第七十五章 尾聲將近第三十七章 四凶出世第五十五章 紅雲劫(二)第四十五章 倉頡造字第七十六章 混元劫之三清化盤古第八十章 帝俊再動第十一章 混沌丹田第六十六章 突變第一百零六章 巫妖決戰(四)第六十八章 混元劫之真身顯現第九十六章 意外發生第四十八章 靈珠子登場第五十九章 東皇太一第二十五章 飛熊拜師第七十二章 天婚第二十七章 波瀾再起第二十三章 帝俊落子第四章 羅睺證道?第四十四章 對策第四十四章 收徒第十六章 神通無敵第三章 紫霄議事第一章 諸聖降臨第八章 意外的發現第十一章 野心、算計第十二章 紫薇帝璽第二十七章 帝至地府第五十七章 紛亂洪荒第五十二章 風雲起第三十章 后土的選擇第七章 再煉周天第六十九章 帝俊出手第八十一章 天劫降臨第四十六章 昊天的睿智第三十六章 三族立第五十四章 再起風雲第十八章 永墮輪迴第五十二章 暫歇第八十四章 如此渡劫第十八章 永墮輪迴第一章 清點第九章 陣法肆虐第二十九章 聯手第十八章 帝俊的打算第五章 量劫風起第二十八章 平息第十三章 七大聖結義第五章 歲月流轉第三章 勢起第五十六章 紅雲劫(三)第十章 封神之議第十四章 陣起困魔神第十八章 帝俊的打算第七十章 姻緣天定第六十七章 魔道大戰(三)第八十四章 如此渡劫第六十七章 劫數第五十九章 狂戰不止第十四章 招安第三十九章 鐘響驚天地第六十四章 鴻鈞出山第一百零九章 巫妖決戰(七)第六章 石破天驚第十九章 歲月匆匆第十九章 詭異平靜第六十二章 覺醒(上)第六十章 詭異的寧靜第九十一章 補天(上)第四十六章 合道第三十三章 蛻變第三十三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六章 帝俊打算第三十一章 慘烈第七十一章 混元劫之渡劫開始第五十六章 隱秘第十四章 招安第三十五章 招妖幡出世第三十三章 蛻變第三十二章 突破第三十二章 爭鋒相對第四十六章 合道第二十六章 拍賣第十九章 楊戩VS孫悟空第七十三章 混元劫之諸聖混戰第七十二章 魔道大戰(八)第六十八章 混元劫之真身顯現第七十四章 尋道第十六章 靈寶出世第二十三章 伏羲轉世第四十四章 對策第六十二章 帝俊的還擊第二十章 大功告成第八十五章 悲劇冥河第四十八章 序幕第四十二章 底牌第二十二章 風雲又起第二十章 帝俊悟道第五十五章 錯打的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