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紫霄三講

功德成聖也同樣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成聖所需的功德可並不少,雖然帝俊知曉一些獲得功德方案,但卻不一定適合太一,而且靠積攢起來的功德能否證道成聖,這也是一個未知數,不到最後,帝俊實在不想太一走這條路。

但想要三尸合一成聖卻似乎比功德成聖還要困難,先不說三尸合一的苛刻條件,但就是斬卻執念似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帝俊雖然斬卻了善惡二念,但最後的執念爲何,他根本不知道,明悟執念纔是三尸證道的第一道難關。

只有闖過了這道難關,纔有資格面對三尸合一這成聖前的第二道難關,也是最後一道難關,三尸合一的條件乃是本源相通,太一的本源與帝俊一樣,乃是由太陽本源融合一小部分開天之初的火靈本源所誕生的,故而本源相通的或是太陽本源,或是火靈本源碎片所化的先天靈寶才行。

攝去太陽星本源,帝俊可不敢這麼做,哪怕是聖人也同樣不敢,太陽星與太陰星位周天星辰之首,普照洪荒世界,乃世界陰陽調和之根本,若是攝去了太陽星本源,影響到了太陽星乃至洪荒陰陽之平衡,那無疑是與洪荒衆生結下了因果,那可不是鬧着玩的。

說道太陽星本源,帝俊便不由響起了還被他封印在太陽星中的那九隻兇獸,它們的本源雖然雖然具有一些太陽星本源的氣息和特性,但畢竟是兇獸本源,不純粹,用它們的本源來煉製出三件先天靈寶供太一斬屍倒是可以,但能不能到最後能不能三尸合一就兩說了。

如此想來,也只能靠火靈本源碎片孕育出的先天靈寶來讓太一斬屍了,這條路似乎是最可能成功的一條路,太一本命之火乃是太陽真火,又領悟了火之法則,想要駕馭其他火焰也不非什麼難事,而且火靈本源碎片孕育的寶物,如今帝俊和太一手中加起來可是有兩件的。

帝俊手中的離火神鑑,太一手中的六丁神弓,那可都是火靈本源所孕育出的上品先天靈寶,離火神鑑乃是當初火靈道人的伴生靈寶,掌南明離火,而六丁神弓乃是勾陳老祖的伴生靈寶,掌六丁神火,當年勾陳老祖想要禍水東引,爲太一所殺,六丁神弓自然就落到了太一手中。

此弓帝俊也曾見過,太一對這把神弓並不感興趣,原本想送給帝俊,但帝俊手中法寶本就不少,自然沒有要,如今用來給太一斬屍倒是不錯,至於離火神鑑,它與帝俊手中其他三件上品先天靈寶用來佈置四靈破滅大陣乃是最佳,但帝俊對此陣並不太感興趣。

四靈破滅大陣威能雖然不錯,或可匹敵洪荒三大奇陣,但在帝俊手中根本無法發揮出全部的威力,只有當初的火靈道人四人才能夠真正地發揮出它的威能,既如此,帝俊又何必用四件上品先天靈寶來佈陣,完全可以煉製陣旗代替。

至於最後一件火靈本源碎片所化的先天靈寶,那邊需要慢慢尋找了,好在洪荒之中,火屬性的先天靈寶並不少,接下來紫霄宮分寶,未必不能找到,帝俊倒不必召集,有離火神鑑和六丁神弓便足夠太一斬出善惡二屍了,至於執念,能否明悟,那就看太一自己的造化了。

······························································

經年流轉,百萬年時光匆匆而過,天地間又是一聲清脆的鐘響,隨後便傳來了鴻鈞的聲音:“百萬年之期已到,紫霄宮已開,有緣者皆可前來聽道!”

轉瞬之間,便有無數身影從洪荒四面八方飛起,齊齊向着三十三天之外飛去,此次乃是鴻鈞最後一次講道了,而且講的還是混元聖人之道,自然誰也不想錯過,一些在第二次講道之後突破到大羅金仙之境的人也紛紛向着混沌趕去,希望最後能夠趕上一次鴻鈞講道。

但最後能夠抵達紫霄宮的卻是少之又少,而紫霄宮廣場之上,帝俊一行妖庭之人自然是最爲顯眼的,先前滅了萬仙殿,吞併了萬靈殿絕大部分的勢力,如今一行七八百位大羅金仙簇擁着帝俊、太一、伏羲和女媧四人,能不顯眼嗎!

進入紫霄宮之中,衆人坐定之後,鴻鈞的身影便再度突然顯現在了高臺之上,這一次,鴻鈞身上的氣息似乎變得更加玄奧了,帝俊的感受最爲深刻,以他準聖巔峰的元神境界,在鴻鈞身上也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當真是應了那句話,聖人之下皆爲螻蟻。

鴻鈞坐定之後,神色無悲無喜,直接開始講起了大道,一條條大道箴言自他口中緩緩吐出,紫霄宮內繞樑不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爲和。”

“爲無爲,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易,爲大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爲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微易散。爲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爲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爲,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爲。”

“天之道,其猶張弓!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爲而不恃,功成不處,斯不見賢。”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第九章 紫微帝星第二十八章 暗潮動第六十六章 現身第四章 離去第四十二章 底牌第三章 西方教的算計第七十四章 混元劫之誅仙劍陣第二十一章 帝俊謀劃第二章 思慮第四十六章 合道第三十一章 紛亂漸起第十章 星辰老祖第一章 風起青萍第四十一章 風雲始動第七十五章 混元劫之一氣化三清第二十九章 聯手第三十章 量劫明悟第十五章 星辰隕落第四十四章 廣成子出山第五十五章 量劫爆發第十七章 通天上門第十二章 亂戰起第十章 影響第十一章 靈寶出世第五章 歲月流轉第二十章 漸歸平淡第二十六章 變化第十八章 女媧得寶第三十章 三族崛起第五章 巍巍不周第二十章 漸歸平淡第十四章 紫霄一講第四十五章 倉頡造字第二十四章 不周機緣第二十九章 不歡而散第十一章 諸方會面第十七章 參悟周天第七十三章 陰陽大道第二章 萬靈第三十九章 鐘響驚天地第六十六章 突變第七十三章 魔道大戰(九)第十一章 帝俊的‘大方’(補更)第三十七章 四凶出世第十三章 七大聖結義第五十九章 紅雲劫(六)第十八章 永墮輪迴第四十六章 合道第三十三章 命格第十一章 靈寶出世第七十二章 天婚第四十六章 落幕第三十三章 命格第二十一章 議立人皇第七十九章 佛門的對策第六章 機緣到了第十一章 處境第三章 從頭開始第三十一章 紛亂漸起第六十章 斬屍第九章 再起風雲第六章 人道漫漫第五十一章 巫妖反應第四十二章 底牌第三十七章 爭鋒相對第三十三章 天罰煉體第六十八章 混元劫之真身顯現第十五章 相邀出山第一百章 小金烏誕世第四十八章 天庭現世第四十五章 量劫結束第四十二章 蚩尤煉陣第六十七章 最後的準備第八章 昊天之‘怒’第一百一十一章 巫妖決戰(終)第八十九章 驚變第七十二章 混元劫之元始出手第十七章 一講結束第三十一章 周天再現第八十七章 煉製屠巫劍第十八章 帝俊的打算第六十二章 帝俊的還擊第二十七章 波瀾再起第四十七章 帝俊的收穫第六十四章 分化第三十七章 神農禪讓第八十七章 煉製屠巫劍第四十二章 紫霄三講第三十九章 決裂第六十四章 分化第四十九章 軒轅治世第五十三章 三祖怒第三十六章 三族立第三十九章 封神戰起第三十八章 暴露第九章 封神將始第二十六章 密謀第六十六章 風暴襲來第七十六章 太一證道第六十二章 覺醒(上)
第九章 紫微帝星第二十八章 暗潮動第六十六章 現身第四章 離去第四十二章 底牌第三章 西方教的算計第七十四章 混元劫之誅仙劍陣第二十一章 帝俊謀劃第二章 思慮第四十六章 合道第三十一章 紛亂漸起第十章 星辰老祖第一章 風起青萍第四十一章 風雲始動第七十五章 混元劫之一氣化三清第二十九章 聯手第三十章 量劫明悟第十五章 星辰隕落第四十四章 廣成子出山第五十五章 量劫爆發第十七章 通天上門第十二章 亂戰起第十章 影響第十一章 靈寶出世第五章 歲月流轉第二十章 漸歸平淡第二十六章 變化第十八章 女媧得寶第三十章 三族崛起第五章 巍巍不周第二十章 漸歸平淡第十四章 紫霄一講第四十五章 倉頡造字第二十四章 不周機緣第二十九章 不歡而散第十一章 諸方會面第十七章 參悟周天第七十三章 陰陽大道第二章 萬靈第三十九章 鐘響驚天地第六十六章 突變第七十三章 魔道大戰(九)第十一章 帝俊的‘大方’(補更)第三十七章 四凶出世第十三章 七大聖結義第五十九章 紅雲劫(六)第十八章 永墮輪迴第四十六章 合道第三十三章 命格第十一章 靈寶出世第七十二章 天婚第四十六章 落幕第三十三章 命格第二十一章 議立人皇第七十九章 佛門的對策第六章 機緣到了第十一章 處境第三章 從頭開始第三十一章 紛亂漸起第六十章 斬屍第九章 再起風雲第六章 人道漫漫第五十一章 巫妖反應第四十二章 底牌第三十七章 爭鋒相對第三十三章 天罰煉體第六十八章 混元劫之真身顯現第十五章 相邀出山第一百章 小金烏誕世第四十八章 天庭現世第四十五章 量劫結束第四十二章 蚩尤煉陣第六十七章 最後的準備第八章 昊天之‘怒’第一百一十一章 巫妖決戰(終)第八十九章 驚變第七十二章 混元劫之元始出手第十七章 一講結束第三十一章 周天再現第八十七章 煉製屠巫劍第十八章 帝俊的打算第六十二章 帝俊的還擊第二十七章 波瀾再起第四十七章 帝俊的收穫第六十四章 分化第三十七章 神農禪讓第八十七章 煉製屠巫劍第四十二章 紫霄三講第三十九章 決裂第六十四章 分化第四十九章 軒轅治世第五十三章 三祖怒第三十六章 三族立第三十九章 封神戰起第三十八章 暴露第九章 封神將始第二十六章 密謀第六十六章 風暴襲來第七十六章 太一證道第六十二章 覺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