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妖文立

不周山之巔,帝俊憑空書寫這一個個的妖文,每當他創出一個妖文,天劫便會壯大一分,如今洪荒之中有道文三千,而帝俊則以妖文三千取而代之,方可完美過渡妖族傳承,自此之後,妖有妖文,巫有巫文,道文將不復昔日之光輝。

不過隨着妖文越創越多,天劫也變得越來越恐怖,劫雲之中,雷霆閃爍,宛如一條條雷龍一般,看得洪荒衆生心驚膽戰,即便相聚再遙遠,彷彿都能夠親身感受到天劫的氣息,那是天之怒,帝王一怒尚赤血千里,更何況天怒乎!

洪荒天地之間,無論是哪裡,都能飄蕩着一絲絲天劫的氣息,這樣的天劫氣息十分驚人,即便是準聖境的洪荒大能都感到十分畏懼,他們甚至不認爲自己能夠在這樣的天階下倖存下來,而看着帝俊在天劫之下若無其事地書寫文字,心情都有些複雜,或是敬佩,或是幸災樂禍!

而帝俊不在乎,創立妖文乃是爲了妖族傳承,天劫雖可怕,但實際上並沒有什麼什麼大的威脅,有妖族氣運相助,想要渡過天劫並非難事,有時候,天劫也並不是那麼可怕的,它不過是天道檢驗妖族有沒有資格擁有自己的文字的一種手段罷了。

如今妖族爲洪荒第一大種族,昔日的洪荒百族盡皆歸入妖族,即便是那些沒有加入妖庭的一些種族也都以妖族自稱,如果說洪荒中,除了巫族和那些隱世大能、散修外,還有不以妖族自居的,恐怕也只有龍鳳麒麟三族了。

而文字可不是什麼種族都能夠擁有的,就比方說龍族,他們想要自創屬於自己的文字,以他們目前的情況,恐怕根本抗不過這樣的天劫,一旦渡劫失敗,勢必有損龍族氣運,故而想要創造屬於一族的文字,也並不是誰都能辦到的。

······························································

蓬萊仙島之上,東王公、西王母等人看着不周山上的劫雲,神色爲之一變,帝俊還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竟然想爲妖族創立妖文,以全妖族傳承,此事不成則已,若是成了的話,不僅妖族氣運將會大漲,天道也會賜下功德。

萬仙殿的人越發覺得帝俊深不可測了,他們剛說到天道功德不好得,帝俊就給他們來了這一手,原本洪荒之中,身上功德最多的就是帝俊,沒想到轉眼間,帝俊就找到了一個賺取功德辦法,而且這個功德絕對不小,當真是讓他們羨慕不已。

不過看到那恐怖的天劫,東王公眼中倒是露出一絲異色,心中似乎在盤算着什麼主意。

······························································

崑崙山,三清坐看不周山動靜,三清之首的老子面無表情,彷彿這並沒有令他產生什麼想法一邊,只是一臉平靜地看着天劫之下的帝俊,眼睛中不時閃過幾道不知是何意味的神色,除此之外,便再無其他任何變化,倒是一副心如止水的模樣。

而通天道人看着視天劫爲無物的帝俊,不由大聲叫道:“好一個帝俊,好一個妖帝,竟有如此魄力,不愧是縱橫兩次量劫的絕世人物,這份膽識,世界少有,妖族若有了妖文,勢必氣運大漲,絕對可以一舉壓過巫族和萬仙殿,爲當世第一。”

元始天尊聽後,冷哼一聲:“三弟,話不要說得太早,這天劫威力可非同小可,若是渡不過去,不僅妖族氣運受損,就是帝俊本人恐怕也不會好受,再說了,他此舉恐怕也不是爲了妖族,想必是想借造妖文成功之功德證道成聖也說不定。”

三清,三人,三個態度,由此便可見三人性格之迥異,也註定了日後三清將會分道揚鑣。

······························································

當然,除了羨慕嫉妒外,還有恨的,北冥之海,鯤鵬遙望不周山方向,臉上極爲難看,眼神之中還帶着幾分恨意,也難怪,原本再知道功德成聖之法後,鯤鵬回到北冥後便開始思慮如何獲取天道功德,千思萬想,總算是讓他想到了一個辦法,那便是造妖文。

可惜,鯤鵬剛有了造妖文的想法,帝俊便已經開始造妖文了,在鯤鵬看來,這便等於是帝俊搶了屬於他的機緣,鯤鵬豈能不恨帝俊,再加上先前帝俊派人前來招攬他一事讓他很不痛快,新仇舊怨,鯤鵬心中算是徹底恨上帝俊了。

但可惜,鯤鵬自知自己遠不是帝俊的對手,他只能選擇隱忍,在隱忍中等待時機。

······························································

不周山之巔,帝俊在寫完第三千妖文之時,便開口說道:“妖文三千字,今已完畢,天道鑑之!”

帝俊話音剛落,劫雲之衆便有雷電落下,只見三千妖文飛舞到空中,以一種非常玄奧的狀態分佈在天地之間,似陣非陣,變化莫名,雷劫落到這些文字之上,竟然沒有撼動它們分毫,反而讓它們的光輝變得更加閃耀。

三千妖文在雷劫的洗禮之下,散發出異常的光芒,彷彿那黑夜之中的繁星一般,光輝閃耀,深深地印在了所有妖族的心中,即便它們看似微不足道,在天劫之下猶如風暴雨中搖擺不定的樹苗,隨時都可能被折斷,但有妖族這樣的根系,它又彷彿參天大樹一般,任你風吹雨打,卻絲毫不爲之動搖。

天劫彷彿成了一個過場,一個笑話,九九八十一道雷劫,竟然沒能讓三千妖文爲之動搖分毫,當最後一道雷劫過去之後,妖文,立!

第五十七章 紛亂洪荒第六十八章 魔道大戰(四)第二十五章 暗潮涌動第二十章 神魔煉體第三十二章 申公豹出山第十八章 帝俊的打算第七十一章 太陰說媒第六十五章 魔道大戰(一)第三十四章 出關第二十一章 紫霄二講第三十七章 一紙王命傳天下第三十二章 星空佈局第六十一章 老子出手第五十七章 紛亂洪荒第六章 扶桑九耀第十四章 量劫起第八章 地風水火第十三章 大日紫極第十五章 準聖時代第十九章 內衍周天第六十一章 抵達靈山第六十八章 巫妖初戰(終)第九十二章 各顯神通(完)第十八章 煉寶第四十章 太一戰混沌第三十二章 星空佈局第二十章 帝俊悟道第五十八章 紅雲劫(五)第四十五章 意外頻出第四十二章 底牌第十四章 陰陽道人第八十四章 如此渡劫第六十九章 混元劫之天災人禍第七章 福兮?禍所伏第一章 昊天歸來第四十五章 倉頡造字第九十一章 各顯神通(下)第十一章 野心、算計第九十二章 補天(下)第二十章 大功告成第四十一章 風雲始動第十二章 推演功法第二十四章 帝俊的陽謀第三十九章 決裂第九十九章 三清分家第七十五章 尾聲將近第四十一章 出山第十四章 發現異常第十三章 大日紫極第十四章 陰陽道人第一百章 小金烏誕世第十章 羣仙輪迴第二十一章 萬靈突破(三江加更,求推薦,求收藏)第三十章 猴王暴起第三十四章 神農嘗百草第二十三章 伏羲轉世第八十一章 天劫降臨第五十六章 疑惑第六十八章 混元劫之真身顯現第八十一章 人族發展第四十一章 風雲始動第七十九章 女媧開天第七十二章 魔道大戰(八)第二十七章 波瀾再起第三十七章 神農禪讓第九十四章 巫族之秘第十六章 扶持第十四章 發現異常第六章 因果循環第二十六章 變化第八章 風起雲涌第二十七章 帝至地府第七十六章 太一證道第九十一章 各顯神通(下)第二十三章 應對之策第七十四章 混元劫之誅仙劍陣第十三章 破而後立第十二章 帝俊抵達第七章 收穫第五十四章 混元天劫再臨第十八章 周天圓滿第二十章 爆發第五十章 佛門動第五十四章 紅雲劫(一)第四十二章 紫霄三講第七十七章 時代的更替第五十二章 昊天的條件第十六章 陡生變故第二十五章 羣仙雲集第七十七章 混元劫之陣破第十七章 交易第十四章 帝俊變心了第五十三章 妖族動第三十七章 入魔第十七章 巫族後手第二十七章 大會結束第七十五章 混元劫之一氣化三清第六十七章 序幕第七十一章 太陰說媒第四十一章 事後
第五十七章 紛亂洪荒第六十八章 魔道大戰(四)第二十五章 暗潮涌動第二十章 神魔煉體第三十二章 申公豹出山第十八章 帝俊的打算第七十一章 太陰說媒第六十五章 魔道大戰(一)第三十四章 出關第二十一章 紫霄二講第三十七章 一紙王命傳天下第三十二章 星空佈局第六十一章 老子出手第五十七章 紛亂洪荒第六章 扶桑九耀第十四章 量劫起第八章 地風水火第十三章 大日紫極第十五章 準聖時代第十九章 內衍周天第六十一章 抵達靈山第六十八章 巫妖初戰(終)第九十二章 各顯神通(完)第十八章 煉寶第四十章 太一戰混沌第三十二章 星空佈局第二十章 帝俊悟道第五十八章 紅雲劫(五)第四十五章 意外頻出第四十二章 底牌第十四章 陰陽道人第八十四章 如此渡劫第六十九章 混元劫之天災人禍第七章 福兮?禍所伏第一章 昊天歸來第四十五章 倉頡造字第九十一章 各顯神通(下)第十一章 野心、算計第九十二章 補天(下)第二十章 大功告成第四十一章 風雲始動第十二章 推演功法第二十四章 帝俊的陽謀第三十九章 決裂第九十九章 三清分家第七十五章 尾聲將近第四十一章 出山第十四章 發現異常第十三章 大日紫極第十四章 陰陽道人第一百章 小金烏誕世第十章 羣仙輪迴第二十一章 萬靈突破(三江加更,求推薦,求收藏)第三十章 猴王暴起第三十四章 神農嘗百草第二十三章 伏羲轉世第八十一章 天劫降臨第五十六章 疑惑第六十八章 混元劫之真身顯現第八十一章 人族發展第四十一章 風雲始動第七十九章 女媧開天第七十二章 魔道大戰(八)第二十七章 波瀾再起第三十七章 神農禪讓第九十四章 巫族之秘第十六章 扶持第十四章 發現異常第六章 因果循環第二十六章 變化第八章 風起雲涌第二十七章 帝至地府第七十六章 太一證道第九十一章 各顯神通(下)第二十三章 應對之策第七十四章 混元劫之誅仙劍陣第十三章 破而後立第十二章 帝俊抵達第七章 收穫第五十四章 混元天劫再臨第十八章 周天圓滿第二十章 爆發第五十章 佛門動第五十四章 紅雲劫(一)第四十二章 紫霄三講第七十七章 時代的更替第五十二章 昊天的條件第十六章 陡生變故第二十五章 羣仙雲集第七十七章 混元劫之陣破第十七章 交易第十四章 帝俊變心了第五十三章 妖族動第三十七章 入魔第十七章 巫族後手第二十七章 大會結束第七十五章 混元劫之一氣化三清第六十七章 序幕第七十一章 太陰說媒第四十一章 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