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最後的盛世

西遊量劫過去了,洪荒又恢復了一片祥和安寧的景象,經歷了佛魔之戰的西牛賀洲也逐漸平靜下來,即便佛魔之間還有摩擦,但也只是小打小鬧而已,而那些普通生靈也趁機享受着倖存的喜悅。

如今的西牛賀洲,魔道佔據大半,佛門佔據剩下的地域,而在佛門的地域之上,還有一部分地盤劃給了昊天與瑤池,讓他們帶着昔日天庭殘存的勢力有了落腳之地,三方都保持着莫名的默契,倒也相安無事。

相比於西牛賀洲略顯詭異的寧靜,東勝神洲則是熱鬧起來了,佛法東進,唐玄奘背棄西方佛門,創建大乘佛教,迴歸東土大唐,大乘佛教立足於東勝神洲,逐漸發展壯大,而其先渡人後渡己的教義也得到了九州人族的認可。

而大乘佛教在東勝神洲的興起,自然也引起了人闡截三教的注意,自封神量劫之後,人族有了九州結界的庇護,對人闡截三教的依賴大大衰減,自此,人闡截三教在人族之中的影響便減弱了不少,大部分的三教門徒也都離開了九州之地。

如今人闡截三教在人族的根基已然不及昔日封神量劫之前的十分之一,而大乘佛教的崛起自然更是讓三教在人族僅存的根基受到了波及,三教弟子又豈會坐視不理,三教中不少弟子重返人族,企圖重振大教,壓制大乘佛教的發展。

自此,人族之中再現人闡截佛四教爭鋒之景象,再加上人族之中不可忽視的諸子百家,九州之地儼然有了一股大爭之世的景象,隨着時間一點點地推移,捲入其中的人闡截三教弟子越來越多,甚至連玄都、廣成子、多寶等二代弟子也參與其中。

一時間,大乘佛教興起的勢頭倒也被打壓下去,然而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西方佛門以觀音、普賢、文殊三位菩薩爲首的佛門勢力轉投大乘佛教,極大地擴充了大乘佛教的實力,打破了人闡截三教的封鎖。

而令人意外的是,原本這樣的教派之爭,不僅耗時耗力,拖累修行,也會沾惹因果,於修行不利,但實際上,投身其中的四教弟子竟然都有所感悟,修爲精進,絲毫沒有受其所累,反而得益其中,修爲更上一層樓。

如此詭異的情況,讓人不由浮想聯翩,彷彿修行盛世再次降臨洪荒一般,但明眼人都知道,這不過是無量量劫之前最後的迴光返照罷了,天道法則顯現,讓人更容易參悟天道,精進修爲境界,這也是洪荒衆生最後的一線生機。

擺在洪荒衆生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在無量量劫到來之前證道混元,要麼就是得人庇佑,躲過無量量劫的絞殺,別無他法,然而第一條路太難,如今的洪荒之中,能做到這一點的恐怕寥寥無幾。

至於第二條路,人闡截佛四教皆有聖人庇佑,妖族、魔族有帝俊、太一,巫族有後土,人族有女媧、伏羲,還有冥河、鎮元子等,可以說,洪荒之中絕大部分的生靈都有機會在無量量劫之中生存下來,但躲過無量量劫的絞殺卻並不意味的結束。

想要庇佑這些弱小生靈,首先就要擁有一件能夠容納生靈的空間法寶,這對諸聖、冥河、鎮元子等人來說並不難,難的是想要養活這些生靈卻並非一件易事,修行所需之靈氣乃至最基本的實物需求,這都是大問題。

若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即便這些生靈躲過了無量量劫,也會逐漸消亡在無邊混沌之中,畢竟混沌之中可沒有普通的靈氣供應生靈脩行,除非是混元大能或是混沌魔神,否則根本無法再混沌之中生存下來。

只不過這些並不是洪荒生靈需要考慮的問題,也不是他們所能解決的問題,這一切還是要看庇護他們之人的手段,而如今的平靜日子,也正是他們做準備的最後期限,說不定哪天無量量劫就降臨了,屆時,所有人都在劫中,誰也不會例外。

························································

天庭,瑤池仙境深處,一座奇特的陣法籠罩了一片空間,空間內盡是混沌之氣,大陣中央有着一個巨大的黑洞,混沌之氣便是從這黑洞之內源源不斷地接引過來,相比於混沌之中狂暴,這裡的混沌之氣就顯得極爲平和。

而帝俊便端坐於大陣之內,周身時間法則之力籠罩,混沌之氣以極快地速度被他吸入體內,若非有陣法源源不斷地從混沌之中接引混沌之氣進來,恐怕這片空間內的混沌之氣只消片刻便會消耗殆盡了。

不知過了過久,帝俊終於停止了修煉,睜開雙目,眼中閃過一絲異色,眉頭也是微皺,口中喃喃自語道:“看樣子,除非無量量劫降臨,否則是無法突破了,也罷,只待契機出現,一切自會水到渠成。”

如今的帝俊,一身修爲已然達到了一個極爲恐怖的境界,元神、法力、肉身皆已達到了半步造化之境(造化境等同於天道境界),只差最後一步,便能突破到與洪荒天道一般的造化境,成爲混元造化金仙。

然而似乎是機緣未到的關係,又或者是洪荒天道的壓制,帝俊一直都未能突破此境界,即便有時間法則的加持,花費千百倍的努力也未能突破,帝俊心中有感,恐怕只有無量量劫降臨,他才能夠破境。

帝俊也曾預料到這種情況的出現,所以便早早地開始準備,只不過想要一舉突破到造化境,他還欠缺一枚關鍵的鑰匙,雖然如今的他動用之前的準備有七成的把握能夠突破,但這還不夠,他要的是十成把握,畢竟即便是他,也賭不起。

帝俊擡頭看向遠古星空,雙目又一一掃過天庭、北俱蘆洲、西牛賀洲、四海這些妖族地盤,在看到妖族有條不紊地完成着他閉關前的命令,臉上也是微微露出了一絲笑意,該做的準備都已經做完,如今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而這股東風便是無量量劫!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五章 暗潮涌動第十一章 諸方會面第三十五章 佛門大陣第九章 地仙道,立!第二十四章 帝俊的陽謀第四十六章 謀成第七十二章 魔道大戰(八)第三十九章 鐘響驚天地第四十六章 暴風雨前的序章第三十八章 從此九州無安寧第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六十章 詭異的寧靜第三十三章 天罰煉體第四十章 討逆第十五章 相邀出山第四十四章 昊天出手第三十六章 三族立第五十六章 各有算計第五十八章 狂戰第四十章 討逆第十章 羣仙輪迴第七十二章 魔道大戰(八)第二十章 帝俊悟道第五十四章 混元天劫再臨第二十七章 帝至地府第六十五章 金蟬子第一章 昊天歸來第九十三章 突變第七十六章 孤擲一注第七十六章 太一證道第四章 煉化靈寶第二十五章 得寶第十九章 下九天,遊洪荒第十六章 老君的窺探第二章 暗潮洶涌第十三章 試探第五十六章 望舒戰廣成子第四十七章 收穫第二十六章 量劫爆發第八十四章 一日五聖第十七章 一講結束第十三章 大日紫極第九十三章 閒談第十七章 巫族後手第七十七章 混元劫之陣破第二十三章 苛刻條件第四十七章 決戰第六十一章 老子出手第九十五章 后土化輪迴第七十三章 混元劫之諸聖混戰第三十五章 佛門大陣第四十五章 變故再生第五章 化形出世第七十一章 魔道大戰(七)第四十九章 軒轅治世第一百零一章 最後的安寧第四十三章 各方意動第二十九章 不歡而散第五十六章 隱秘第七章 ‘童’言無忌第二十章 帝俊悟道第六十七章 魔道大戰(三)第四十九章 軒轅治世第三十五章 疑慮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七十六章 太一證道第五十九章 東皇太一第十二章 密謀第三十一章 禪讓、驚變第五十九章 狂戰不止第三十一章 紛亂漸起第十九章 煉製先天第七十五章 女媧的抉擇第六章 帝俊的突破第七十三章 魔道大戰(九)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八十七章 煉製屠巫劍第七十七章 提前第六十三章 暗子第三十章 三族崛起第十四章 招安第六十三章 劍指西方第二十章 帝俊悟道第十八章 混沌戰第一百零八章 巫妖決戰(六)第二十一章 歸來第十九章 煉製先天第六十一章 抵達靈山第十三章 大羅隕落第十三章 七大聖結義第九十九章 三清分家第九章 陣法肆虐第九章 帝俊突破第四十九章 軒轅治世第十二章 推演功法第七十一章 秘聞第二十四章 降世第四十九章 開始第四十九章 靈珠子VS太乙真人
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五章 暗潮涌動第十一章 諸方會面第三十五章 佛門大陣第九章 地仙道,立!第二十四章 帝俊的陽謀第四十六章 謀成第七十二章 魔道大戰(八)第三十九章 鐘響驚天地第四十六章 暴風雨前的序章第三十八章 從此九州無安寧第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六十章 詭異的寧靜第三十三章 天罰煉體第四十章 討逆第十五章 相邀出山第四十四章 昊天出手第三十六章 三族立第五十六章 各有算計第五十八章 狂戰第四十章 討逆第十章 羣仙輪迴第七十二章 魔道大戰(八)第二十章 帝俊悟道第五十四章 混元天劫再臨第二十七章 帝至地府第六十五章 金蟬子第一章 昊天歸來第九十三章 突變第七十六章 孤擲一注第七十六章 太一證道第四章 煉化靈寶第二十五章 得寶第十九章 下九天,遊洪荒第十六章 老君的窺探第二章 暗潮洶涌第十三章 試探第五十六章 望舒戰廣成子第四十七章 收穫第二十六章 量劫爆發第八十四章 一日五聖第十七章 一講結束第十三章 大日紫極第九十三章 閒談第十七章 巫族後手第七十七章 混元劫之陣破第二十三章 苛刻條件第四十七章 決戰第六十一章 老子出手第九十五章 后土化輪迴第七十三章 混元劫之諸聖混戰第三十五章 佛門大陣第四十五章 變故再生第五章 化形出世第七十一章 魔道大戰(七)第四十九章 軒轅治世第一百零一章 最後的安寧第四十三章 各方意動第二十九章 不歡而散第五十六章 隱秘第七章 ‘童’言無忌第二十章 帝俊悟道第六十七章 魔道大戰(三)第四十九章 軒轅治世第三十五章 疑慮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七十六章 太一證道第五十九章 東皇太一第十二章 密謀第三十一章 禪讓、驚變第五十九章 狂戰不止第三十一章 紛亂漸起第十九章 煉製先天第七十五章 女媧的抉擇第六章 帝俊的突破第七十三章 魔道大戰(九)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八十七章 煉製屠巫劍第七十七章 提前第六十三章 暗子第三十章 三族崛起第十四章 招安第六十三章 劍指西方第二十章 帝俊悟道第十八章 混沌戰第一百零八章 巫妖決戰(六)第二十一章 歸來第十九章 煉製先天第六十一章 抵達靈山第十三章 大羅隕落第十三章 七大聖結義第九十九章 三清分家第九章 陣法肆虐第九章 帝俊突破第四十九章 軒轅治世第十二章 推演功法第七十一章 秘聞第二十四章 降世第四十九章 開始第四十九章 靈珠子VS太乙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