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新的時代

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截教看似風光無限的同時,卻也隱藏着巨大的危機,正如人族那般,爲何巫妖量劫之後,人族已然佔據了大半的洪荒大地,但卻仍需要立三皇五帝以及九鼎來鎮壓人族氣運,那還不是因爲無鎮壓氣運的重寶。

如今的截教也是如此,人闡兩教皆是以先天至寶太極圖和盤古幡來鎮壓氣運,自然能夠壓得住,而西方教雖然是以極品先天靈寶功德金蓮來鎮壓氣運,但因其教氣運不盛,自然也就足夠了,但截教就不一樣了,氣運鼎盛,三教加在一起或許能與之相匹。

但通天教主僅僅以極品先天靈寶淨世白蓮鎮壓截教氣運,這自然就會出現氣運不穩的隱患,如今截教勢頭正盛,倒不會出什麼問題,一旦出現什麼變故,那截教勢必會被其所累,較好比封神量劫,即便通天教主失了誅仙劍陣,這封神量劫恐怕也是難逃過去。

不過情況倒也不算太差,淨世白蓮畢竟是混沌至寶混沌青蓮的蓮子所化,鎮壓氣運的功效非一般的極品先天靈寶可比,而且總比沒有鎮壓氣運的至寶要好,即便碰上量劫,也不至於會落得跟封神演義中的那般下場,更何況還有帝俊這個變數在呢。

······························································

太一在遠古星空之中講道,收益最大最多的自然是整個妖族,此次講道,洪荒之中,但凡修爲能夠上得了九天之上的全都來了,太一從修行之初將其,一直講到混元大道,而這混元大道自然就是爲妖族準聖以及鎮元子、冥河這類散修大能準備。

不過太一畢竟纔剛剛講到,對混元大道的領悟還不算深,而且他所領悟的混元大道也未必適合其他人,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故而這混元大道也只能聽聽,看能否有所頓悟,想要借別人所悟的混元大道窺得混元玄奧,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太一講道,帝俊自然會旁聽,不過他對太一所講道的混元大道並不太感興趣,其實他也發現了,雖說如今的太一跟當初鴻鈞初證道時一般,都是聖人後期修爲,但卻如同雲泥之別一般,太一也根本做不到像鴻鈞講道那般,遍及三千大道,惠及聽道衆生。

畢竟鴻鈞與其他聖人不一樣,在他成聖的那一刻,便已然走上了以身合道的路,他所講的大道乃是藉助的天道之力,這也許就是帝俊當時能夠窺得混元玄奧的原因,只不過沒法驗證罷了,畢竟鴻鈞已然合道,再無講道的可能了。

太一講道,足足講了八千一百年,講道結束之後,衆妖族便紛紛四散離去,如此,新生妖族的力量便算是徹底從人族九州之中撤了出來,轉而融入了遠古星空、北方煙瘴之地、北冥以及四海之中,妖族算是重新整合了一下自身的實力。

至於鎮元子、冥河、伏羲和紅雲四人,則是帶着失望離開了遠古星空,顯然,在太一這裡,他們並沒有得到自己想到的答案,看起來,參悟混元玄奧,還要靠他們自己,或許一朝頓悟,便能邁入混元之境,或許這一天永遠不會到來。

太一講道結束,妖族卻做出瞭如此之大的變動,除了地仙道,妖族幾乎全都撤出了人族九州的範圍,這其中捨棄的利益不可謂不小,但妖族似乎卻沒有一絲猶豫,這很明顯是帝俊所下的命令,但帝俊爲何這麼做,即便是諸聖也有些想不明白。

雖然有些擔心帝俊又在謀劃着什麼驚天陰謀,但有一點卻也是諸聖不容忽視的,那便是妖族撤離之後,人族九州之中可謂空出了一大塊地盤,雖然基本都是深山密林,但其中不乏仙家福地,若能收歸己有,對於傳道也是大有益處的。

畢竟洪荒發展至今,天地靈氣已然大大不如天地初開之時,先天靈氣越來越少,仙家福地自然就成了修道者最追捧的修行聖地,若能有充足的先天靈氣供應修煉,修爲自然提升得快,如今妖族空出這麼多的地盤,他們自然不會錯過。

更何況,如今人族之中修道之風興盛,雖然經歷了百萬修士被屠之事,但卻因此因禍得福,四教在人族之中大肆傳播修行之法,尤其是人教,更是補全了人族仙道傳承,人族仙道因此蓬勃發展,勘稱人族修道的黃金時代。

原本四教傳播仙道是爲了借人族之手打壓九州境內的妖族,但如今妖族忽然全撤了,着實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這也讓他們原本的意圖落了空,甚至還引出了人族仙道百家齊放的一個新時代,這也是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接引準提他們所以想不到的結果。

四教五聖雖然都眼饞人族氣運,但也不會在人族之中大肆收徒,自然是精挑細選,畢竟人族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比之妖族都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自然要挑選人族之中資質較好或是意志堅定的求道之人,而那些天資較差的怎麼辦呢?

他們自然有他們的去處,人族之中也不乏驚豔之輩的存在,或自行摸索,或借鑑其他修仙功法,硬是創造出了屬於人族自己的功法傳承,甚至還建宗立派,開山收徒,一時間也讓人族之中萬花齊放,雖比之四教算是小打小鬧,但卻也不容忽視。

諸聖爲什麼不在妖族傳道,除了因爲有帝俊掌控妖族的原因之外,還是因爲妖族有着最適合他們自己的傳承,即便諸聖道法玄妙,也根本插不進手,若是人族也有了屬於自己的仙道傳承併發揚光大的話,長久下去,必然會對聖人教派產生影響。

總而言之,一個新的時代已經到了,而洪荒也會因此而發生什麼樣的變化,誰也無法預料。

盤古開天洪荒現,生靈初現兇獸劫。

百族心生三族霸,魔道爭鋒兩俱傷。

鴻鈞成聖道紫霄,諸聖出世巫妖鬥。

三皇五帝人族興,封神將近隱殺機。

第十四章 紫霄一講第八十章 帝俊再動第五十九章 狂戰不止第七章 萬靈爲妖第六十八章 重回第七十章 刑天舞干鏚第七十八章 新的時代第二十一章 紫霄二講第六十五章 金蟬子第三十一章 噬天第五十二章 昊天的條件第十三章 大日紫極第三十九章 萬仙殿絕境第五十三章 西遊初始第十七章 天庭出兵第三十八章 九品黑蓮第十章 星辰老祖第十三章 大羅隕落第六十一章 魔族暴露第十九章 下九天,遊洪荒第十四章 招安第六十九章 帝俊出手第五十二章 風雲起第二十二章 人皇之師第十三章 議定第二十九章 聯手第四十三章 鬥陣第二十二章 老君出手第九章 陣法肆虐第十六章 神通無敵第二十五章 暗潮涌動第七十三章 餘波第九章 陣法肆虐第三十五章 佛門大陣第六十七章 最後的準備第二章 萬靈第六十三章 劍指西方第五十三章 妖族動第二十章 大功告成第八十章 果決第十五章 相邀出山第五十七章 劫了第九十六章 意外發生第二章 悟道第十一章 處境第三十四章 靜心養氣煉周天第三十一章 紛亂漸起第四十七章 收穫第十八章 煉寶第八章 靈寶出世第二十八章 悠悠千萬載第八十五章 同渡第四十四章 收徒第七十六章 孤擲一注第五十一章 瞬殺第九十六章 另闢蹊徑第二十一章 備受關注第八章 意外的發現第三章 西方教的算計第八章 昊天之‘怒’第三章 天地異變第六十三章 劍指西方第二十五章 收徒伏羲第五十六章 各有算計第五十七章 紛亂洪荒第二章 先天傳承第四十二章 交戰第九章 再起風雲第三十三章 天罰煉體第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五章 別樣渡劫第六章 機緣到了第七十五章 尾聲將近第四十四章 鏖戰第三章 勢起第四十七章 現身第二十一章 備受關注第十九章 楊戩VS孫悟空第十六章 老君的窺探第一百零三章 巫妖決戰(一)第四十五章 量劫結束第六十九章 妖掌天,巫掌地第二十二章 三尸之道第十一章 諸方會面第六章 因果循環第十三章 昊天的謀略第七十六章 孤擲一注第四十六章 暴風雨前的序章第二章 暗潮洶涌第五十七章 紛亂洪荒第三十一章 量劫再現第四章 天庭易主第二十六章 石猴危機第七十五章 混元劫之一氣化三清第十九章 蓬萊萬仙第二十九章 不歡而散第二十四章 不周機緣第四十三章 火靈兇威第十四章 帝俊的安排第七十四章 混元劫之誅仙劍陣
第十四章 紫霄一講第八十章 帝俊再動第五十九章 狂戰不止第七章 萬靈爲妖第六十八章 重回第七十章 刑天舞干鏚第七十八章 新的時代第二十一章 紫霄二講第六十五章 金蟬子第三十一章 噬天第五十二章 昊天的條件第十三章 大日紫極第三十九章 萬仙殿絕境第五十三章 西遊初始第十七章 天庭出兵第三十八章 九品黑蓮第十章 星辰老祖第十三章 大羅隕落第六十一章 魔族暴露第十九章 下九天,遊洪荒第十四章 招安第六十九章 帝俊出手第五十二章 風雲起第二十二章 人皇之師第十三章 議定第二十九章 聯手第四十三章 鬥陣第二十二章 老君出手第九章 陣法肆虐第十六章 神通無敵第二十五章 暗潮涌動第七十三章 餘波第九章 陣法肆虐第三十五章 佛門大陣第六十七章 最後的準備第二章 萬靈第六十三章 劍指西方第五十三章 妖族動第二十章 大功告成第八十章 果決第十五章 相邀出山第五十七章 劫了第九十六章 意外發生第二章 悟道第十一章 處境第三十四章 靜心養氣煉周天第三十一章 紛亂漸起第四十七章 收穫第十八章 煉寶第八章 靈寶出世第二十八章 悠悠千萬載第八十五章 同渡第四十四章 收徒第七十六章 孤擲一注第五十一章 瞬殺第九十六章 另闢蹊徑第二十一章 備受關注第八章 意外的發現第三章 西方教的算計第八章 昊天之‘怒’第三章 天地異變第六十三章 劍指西方第二十五章 收徒伏羲第五十六章 各有算計第五十七章 紛亂洪荒第二章 先天傳承第四十二章 交戰第九章 再起風雲第三十三章 天罰煉體第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五章 別樣渡劫第六章 機緣到了第七十五章 尾聲將近第四十四章 鏖戰第三章 勢起第四十七章 現身第二十一章 備受關注第十九章 楊戩VS孫悟空第十六章 老君的窺探第一百零三章 巫妖決戰(一)第四十五章 量劫結束第六十九章 妖掌天,巫掌地第二十二章 三尸之道第十一章 諸方會面第六章 因果循環第十三章 昊天的謀略第七十六章 孤擲一注第四十六章 暴風雨前的序章第二章 暗潮洶涌第五十七章 紛亂洪荒第三十一章 量劫再現第四章 天庭易主第二十六章 石猴危機第七十五章 混元劫之一氣化三清第十九章 蓬萊萬仙第二十九章 不歡而散第二十四章 不周機緣第四十三章 火靈兇威第十四章 帝俊的安排第七十四章 混元劫之誅仙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