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秀才的手上,因爲賈蓉,突然多了好些書和國子監的試卷。
對讀書人來說,這纔是最珍貴的。
在取得同意的情況下,他好珍惜的和學裡的先生以及同窗分享。
能讀書,主要是因爲先生。
他家窮,在哥哥錢大牛十歲拖無可拖去讀書後,就沒他的機會了。
莊子裡大都這樣,爲防孩子們成睜眼瞎,連自個名字都不會寫,送一個試一下,回來再教弟弟妹妹。
有天份的,聰明的,多供幾年,哪怕到城裡當個夥計,也比在家種地強。
跟着哥哥,他很快就學會了錢二牛怎麼寫,可是哥哥學的越來越艱難,於是等不及的他,便常常跑到學堂,在窗子外面聽先生講課。
如他這樣的孩子還有好幾個。
不過,誰都沒有他堅持的時間長。
終於有一天,先生好像無意的讓他們背誦一下課文,他一字不差,順順溜溜的背完了,先生又抽查了他之前教的幾篇課文,那天跟着他到家,願意束脩減半的收他。
好不容易爹孃同意了,先生重新給起了學名‘若川’,他安心的坐進了課堂,可是,轉年祖父病重,家裡連半份束脩都給不起了。
此時哥哥早就回家,他被先生挽留,又欠了半年束脩後,感覺實在不好意思,也想不念了,先生卻替他接了抄書的活。
也是直到此時,錢若川才知道這半年,先生爲何主抓他的字。
原本讀書就艱難,筆墨難得,每個字他都儘量跟書上寫的一樣,被特訓了半年,他的字被書店的掌櫃認可了。
人人都說他靠自己,但錢若川知道,沒有先生,他真的什麼都不是。
這麼多年,他的束脩始終沒有漲價。
好不容易,他考上秀才,先生可以多收幾個學生,若是馬上就走,先生得多可憐?
所以哪怕錢若川知道進賈家的族學,於他的未來有多好,他也想在學裡,先幫先生穩定新一批的學生。
只是沒想到,賈家還能如此大方的送這許多的書,連國子監的試卷都有。
錢若川很珍惜這一切,和先生一起整理、抄錄。
“這些史論題,你一定要多看看。”
五十多,鬚髮很有些白的黃先生看着其中一道跟他當年科考時,差不多的史論題,心甚酸澀,“多學多想。”
可千萬別跟他似的,遇到這類題,就兩眼抓瞎。
“是!弟子知道了。”
錢若川點頭。
他其實比較幸運了,因爲抄書,書店的掌櫃,同意他可以在裡面隨意看書呢。
只是一些史書和名家註釋,大家都更願意買印刷的,他纔沒接到差不多的活,要不然,哪怕少賺銀子,他也願意抄那類書。
“賈家那邊……,你還是早點過去吧!”
黃先生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子,又欣慰,又有些難過。
他能教給這孩子的,都教過了,其他的……要靠他自己了。
“明年!”
錢若川堅持,“我都已經跟那位蓉兄弟說好了。”
“你啊~”
黃先生的心裡更難過了。
學生的好意他又如何不知?
喜報傳來的時候,他就給他舉薦了兩家好的學堂。
這幾年,他一直讓他存錢,就是想着,等他考出去了,可以到好一點的學堂,見識更廣博的世界。
可這孩子死活要陪他到明年。
連他爹孃哭求都不理。
“先生不必擔心,”錢若川寬慰他,“蓉兄弟既然願意送這麼多書來,就是認可我待到明年的。”
賈家族學今年考中了三個進士,兩個秀才。
在京城名聲也好的很。
這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進去了,筆墨紙硯,甚至吃喝人家都管了。
剛聽到的時候,他怎麼可能不心動。
但先生這裡,也是他割捨不下去的。
無疑的,去賈家族學讀書,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那裡有更多的書,有考進士經驗的先生,有國子監的試卷……
錢若川當時很掙扎,但還是努力跟那位蓉兄弟說了,想明年再去賈家附讀。
好在他雖不解,當時卻尊重了。
錢若川很感激,但此時的他還不知道,賈蓉因爲跟他祖母吐槽,還被罰進了祠堂一夜。
數天後,賈蓉再至。
不過這一次,他拉了整整一馬車的書來。
裡面的三字經,千字文等,都是大家練字的時候,自己順手背錄的。
彼此也都檢查過,確定沒問題,他才直接送過來。
“家祖母聽說錢兄的事,深覺貧苦人家的孩子上學之艱難。”
寒暄幾句,蓉哥兒直奔主題,“特別讓小子送些大家需要的書籍和筆墨紙硯。”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除此之外,小子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先生,皇后娘娘聽說寒門學子的艱難,把曾經的晉王府改成了大昭書館,如今已從翰林院、國子監,甚至皇家藏書裡,挪了涵蓋各方的八千本藏書。
只要是我大昭子民,每月只須交三十文錢,便可自由抄錄。”
上次送書,錢若川說他先生在史論上的短板,他回去跟祖母說了,祖母就嘆息說太外祖當初在這方面也不太行,也不知怎麼和皇后說的,就這麼弄了一個書館出來。
“不包月,也只須三文錢,便可進去讀書一整天。”
賈蓉道:“先生哪天進京,可以去那邊看看。”
“好好好,多謝小兄弟。”
黃先生沒想到,還有這樣的好事,“到現在還不知小兄弟是寧、榮二府哪家的少爺?”
“不敢不敢,小子出身寧國府。”
寧國府?
黃先生的心頭一顫,“那寧國府沈夫人是……”
“正是家祖母!”
原來如此!
怪不得呢。
沈夫人兵不血刃的威逼那些金人王爺自入大昭,然後又以打親兒的十板子,生生的從羅剎國那邊,又弄了大片土地。
這事,如今天下誰人不知?
黃先生激動的很,一時都忘了大昭書館於他的重要性。
此時,外面的人還不知道,沈檸也正在蒐羅家裡的藏書,要往那邊捐贈。
她早就想弄個圖書館了。
可是,賈家已經在軍中有所影響,再弄圖書館,那就是逼着皇帝忌憚賈家。
尤其賈家還有一個‘寶玉’。
爲防意外,她很乾脆的就鼓動了皇后。
皇帝如今看着很好,但年輕時英明神武,年老時不做人的皇帝,歷史上比比皆是。
所以,最好皇后也有她的影響力。
這樣皇帝胡塗了,皇后也能按一按。
皇后一時倒是沒想那麼多。
她孃家出身也不高,對於好書的嚮往和遺憾,一家子都有。
一聽就覺得是個好主意。
晉王府的房契地契正在她手上。
她手上沒多少書,但可以找皇帝要啊!
皇帝聽到是沈夫人建議的,就讓人查了下寒門學子在史論題上的艱難,嘆息過後,直接應了。
於是帝后支持的大昭書館,就那麼悄無聲息的開建了。
“……接受捐贈?”皇后好笑,“主要是沈姐姐想往那裡塞書吧?”
皇傢什麼書沒有?
“娘娘您不記得,當初煮鹽的書了?”
皇后一怔!
她聽沈檸也聽皇上說過。
今年林如海主持的幾大鹽廠都迎來了豐收。
如今大昭的鹽價,不說一斤少一文錢,至少兩斤可以少一文錢。
油、鹽於百姓是大事。
這邊少一文,那邊家裡的老人、孩子,就可以多吃一個雞蛋。
“我的錯!”
皇后知錯就改,“民間多奇人,民間多異士,只是不知這接受民間捐贈,難不成只收書就行了?”
“當然不是!”
沈檸笑,“得讓專人檢查啊!”
自漢獨尊儒術以來,諸子百傢俱都沒落。
但沈檸查了,秦直道一直到現在,都是重要的軍事要道。
去年和蒙古各部打的時候,秦直道就往前線運送了大量糧草和軍械。
“比如說曾經失落的諸子百家書籍。”
這?
皇后的眼睛不由睜大了些,“你是說……”
“我是希望,他們都有書籍傳下。”
沈檸嘆了一口氣,“比如說秦直道,歷代以來,各朝修建的道路不知凡己,可是那些路,哪個能像秦直道一般,歷經幾千年,還是很好的道?”
“……”
皇后陷入沉思中。
《戰國策·韓策》有記載,秦弩的射程有六百步呢。
而且秦弩的部件也和沈姐姐的轉輪槍似的,可以隨時替換。
嘶~
果然是她狹隘了。
“姐姐說的對,有些書傳着傳着,後人漸漸沒落,他們根本就不知家裡的藏書有多珍貴。”
墊了桌角、塞了鼠洞、做了引火的……
皇后深吸一口氣,“這件事,我會和皇上好生談一談的。”
“好啊!”
沈檸笑,“等書館接收民間捐贈的時候,我們賈家可是要第一個捐,到時候,讓書館給我們發個獎勵文書,我把它供到祠堂去。”
“噗,一定一定!”
皇后笑了,“到時候,我給你弄個金頁的。”
第一嘛,總要與衆不同些。
皇后想了想,“遇到那種孤本,皇家都沒有的好書,姐姐說,我們書館再給一些獎勵可好?”
“那就更好了。”
沈檸笑,“這些書,我們還可以分爲甲乙丙丁,普通的劃到丁類,在交了一定租金後,可以帶回家自行觀看。”
嗯?
“那這丁類,就以普通的科考書籍來分吧!”
這類書籍印的最多,被人抄錄的也最多。
但哪怕如此,於普通農家來說,買書也還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如果能租出去,讓人自由抄錄,就可以替一些人省下很大一筆錢了。
兩人相視,都明白對方的意思,不由一笑。
“等京城這邊的書館辦好了,娘娘還可以命人往各府去辦。”
沈檸道:“如果除了租書外,再賣一些書,想來是不會虧本的。”
“嗯~”
皇后也正有此意。
讀書人有錢的也多。
看到好書了,想拿回家慢慢鑑賞,反正在哪都是買,又如何不能在她的書館買?
“姐姐放心,就算一開始虧本,我也不會放棄,只會讓皇上給我補上。”
她從來不在沈檸面前說本宮。
雖然也不想秀恩愛,但無意中還是跟她秀了一把。
倒是皇帝還不知道,他的皇后又在算計他的小錢錢。
如今,他也是有私庫的皇帝了。
不過,至今爲止,除了皇后能掏一點兒,誰都掏不了他的。
沈檸回家的時候,又帶了不少點心。
才讓青竹按慣例往各處散一散,就有小丫環來報,江南有姓封的婦人上京尋女。
哎呀,差點忘了。
英蓮改名香蓮後,因爲啓蒙遲,她這邊雖然給她收拾了房間,可那丫頭就跟在詹先生身邊了。
“去,把香蓮姑娘請過來。”
封氏是沈檸讓人找的。
封家老爺子不是善人,連女兒女婿的東西都貪。
與其讓封氏把香蓮帶回去,隨意嫁人,還不如她在這邊,給尋個好人家。
“是!”
曉東急急去了。
沒一會,風塵僕僕的封氏,就在花廳見到了沈檸。
兩廂見了,她才行過禮,要問女兒時,香蓮已經趕了過來。
雖然現在的她早有少女之姿,跟小時很不一樣了,但眉心那米粒大小的胭脂記始終一樣。
“我的兒……”
封氏眼淚撲簌簌的落下,“我的兒啊,我可找到你了。”
她撲過去,抱住香蓮哭得渾身顫抖。
這麼多年了,她從沒有放棄找女兒。
家裡的銀子,都請她爹和兄弟,幫着打聽女兒下落了。
雖然知道他們匿下了很多,可是,老爺也不見了,女兒是她唯一的寄託,她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只盼着他們還有點良心,能幫着打聽打聽。
“我的兒~,啊啊~,我的兒~~~~”
香蓮被她哭得心中發酸。
她不記得她娘長什麼樣了,但這婦人哭着哭着,她卻慢慢感覺到一股子熟悉。
當下眼淚也撲簌簌的落下,“你真的是我娘?”
“我是你娘,是你娘,嗚嗚~,老爺,我找到我們的孩兒了。”
封氏哭得全身發軟,把香蓮都帶倒於地。
沈檸看到香蓮也抱着她娘痛哭的時候,輕輕一嘆,帶着丫環婆子無聲退出,把空間全都讓給她們娘倆。
她有女兒,不敢想象小玥兒丟了,她會是什麼樣。
“讓人準備水,再準備一些吃食,等封娘子哭一會,進去勸一勸。”
發泄差不多了,再哭可就傷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