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聯合國

正當美蘇兩軍正在烏拉爾山脈以邊的西西伯利亞腹地鏖戰之時,喬華作爲中國的外交部長飛到了奧地利維也納。[網]這一個多月裡喬華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專機上度過的。他先是到平壤,試圖勸阻朝鮮人民軍發動無甚意義的“江山”作戰,可是他只在機場安順機場做了短暫的停留。之後他和曲長安歷史性地飛越了太平洋,訪問了美國,並展開了中美兩國非正式的外交接觸工作。當他跋涉萬里回到國內,容不得休息,便又飛到了朝鮮,和美國國務卿鮑爾斯·坎貝爾一起促成了朝鮮和韓國坐到板門店,舉行新一輪的和平談判。完成了黨和人民交付的這項重大任務後,他與歸國的靳尚勳上將又奉命飛到了西安,見到了主持國防尖端武器研究的聶元帥,瞭解了大氣漏斗研究的內容。回到北京後,他又再次出發,這一次又飛越了大半個地球,來到了風光如畫的維也納。

這裡有蕩羨清波的多瑙河,有綺麗秀美的山景,有悠久豪華的建築,有優美典雅的華爾茲,還有一個幾乎快被世界遺忘的政治機構——聯合國。

蘇聯突襲美國的第二天便宣佈退出了聯合國,並終止其對聯合國所承擔的一切權力和義務,而且拒絕承認聯合國所有決議,稱聯合國是反蘇機構,聯合國總部是帝國主義總巢穴。政治上的舉動剛一完成,戈爾什科夫海軍大將指揮的十萬紅色海軍陸戰隊便登陸紐約,並出動“基洛夫”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用導彈襲擊聯合國總部。

儘管聯合國總部大樓到目前爲止還處於紐約美軍的控制範圍當中,但聯合國作爲一個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定的政治機構已經完全喪失了作用。雖然在美國遭受侵略後,聯合國安理會在美國的要求下一致通過了反對蘇聯發動侵略戰爭的決議,但卻只是書面上的譴責與反對,對於蘇聯的侵略步伐絲毫不起作用。不過,追尋歷史,一九五五年美國軍隊帶領北約盟軍突襲蘇聯時,安理會的蘇聯代表也提出一項反對美國和北約侵略的決議,但卻遭到其歐美國家的一致否決。聯合國在早期無疑是美國實現其世界野心的政治工具,後來成了大國爭霸的舞臺。可一旦全面戰爭爆發,那些維繫世界和平的大國都想通過戰爭而不是外交手段解決問題的時候,這個舞臺自然被拋棄。

聯合國總部在蘇軍侵入紐約半個月後便倉皇撤離了紐約。根據聯合國秘書長庫爾特·瓦爾德海姆的建議,聯合國總部的所有機構搬離了戰火紛飛的紐約市,分別在奧地利維也納和瑞士日內瓦、伯爾尼重新建立了臨時辦事處。其中安全理事會和聯合國秘書處等領導機構搬到維也納。

儘管在歐洲重新開始運作,但聯合國卻陷入非常尷尬的地步。蘇聯已經退出聯合國所有機構,並慫恿了不少緊跟蘇聯的小國退出聯合國。美國雖然依舊派譴代表,但美國上下正疲於應付蘇聯紅軍的入侵,根本無暇照顧聯合國的工作,況且現在的聯合國對美國的反侵略戰爭似乎起不了什麼實質性幫助。就連不久前鮑爾斯·坎貝爾閃電訪問歐洲,謀求老歐洲援助的時候,也把維也納的聯合國全理會和秘書處給有意忽略掉。歐洲各國對聯合國的態度也很消極,甚至英國和法國這兩個還留在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國內,都有不少聲音開始質疑聯合國存在的必要性。歐洲許多人更把聯合國當成當年的國際聯盟。

庫爾特·瓦爾德海姆這位聯合國的“首席行政長官”、聯合國的“總管家”爲聯合國的默然前途深感憂慮。歐洲媒體的政治版面上已經基本見不到有關聯合國的報道,就連維也納本地的報紙和廣播電視,也只是充斥着美蘇戰事,根本沒有提及所謂的“聯合國”。更糟糕的是,聯合國的財政問題急劇惡化。昔日擔負最多聯合國會費的美國現在可是連一分錢也無法支付,而其他大部分會員國也都故意拖欠會費。聯合國看起來就像個行將入木的可憐老人,儘管它曾經輝煌一時,曾經是世界的大家庭,以前一個國家要得到世界的認可便是加入聯合國。可是現在的聯合國,似乎已經到了山窮水盡,日薄西山的境地。

儘管撤離紐約不過五個月,可是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已經明顯地意識到,聯合國壽終正寢的時刻正在逐漸迫近。他曾努力挽回聯合國的聲譽和地位,但是透支了的財政問題讓他寸步難移,聯出訪歐洲領國都成問題。

一天前,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告知秘書長,稱中國外長將於第二天抵達維也納,希望與他會面,並且要求舉行閉門會議。瓦爾德海姆表面很高興,熱情地爲會面工作做了安排,然而他內心卻對中國不抱什麼希望。中華人民共和國自一九七二年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地位後,對聯合國的政治格局並沒有產生什麼重大的影響,儘管她在聯合國大會上有許多所謂的第三世界國家支持,但她在安理會甚至連動用手上那張極具威力的“否決票”的勇氣都很少,在反對蘇聯侵略美國的決議表決過程中,居然還投了棄權票!儘管過去七年裡,中國對聯合國各個機構的工作非常配合,但是值此多事之秋、困頓之際,中國外長的到來,瓦爾德海姆還是很擔心對方到訪的動機,弄不好中國人是來申辦退會手續的。派個外交部長來只是爲了給他這個秘書長一個體面的臺階下。

喬華如期見到了瓦爾德海姆,現場除了中國記者之外,幾乎見不到其他國家的記者。瓦爾德海姆不免心生寒意。

一番繁文縟節之後,雙方就步入會議室,按照中國方面的要求,謝絕了記者們的現場報道,舉行閉門會議。

“秘書長先生。”甫一就坐,喬華便用熟練的英語熱情地說,“奉我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命,我這一次到來是與秘書長商議……”

果然不出所料,瓦爾德海姆強裝微笑的臉上蒙上了一層陰影。

第42節 三路並進第18節 挺進第51節 雙子山第5節 炮火對峙第34節 奪權第14節 革命第7節 進攻第49節 火神布魯克斯第7節 黎明激戰第34節 集結第34節 集結第45節 出發第40節 對策第12節 火線第32節 無能的牽引第36節 鷹鴿大戰第19節 狂亂第2節 大洋彼岸第3節 築壘地段第4節 首都之辱第9節 聖槍的召喚第11節 坦克混戰第32節 手槍對決第36節 激光阻擊第29節 最高對話第45節 瑪加麗塔一號第45節 家鄉前線第47節 雙子星第11節 呼嘯的鷹第44節 總統轉移第30節 回馬槍第59節 揭穿第69節 爲愛離開第8節 激戰洛濟瓦河第32節 曾經的愛第6節 偵察兵的報告第44節 大壩爭奪戰第2節 大洋彼岸第5節 正式錦標賽第45節 出發第16節 原點第1節 西伯利亞雄鷹第13節 撤退第4節 交火第6節 敗退與勝利第26節 國家秘密第1節 雙頭鷹第13節 俘虜第25節 地獄火第60節 風雪出擊第11節 野心第26節 內應第51節 心靈激盪第24節 漏網之魚第25節 雙塔奇兵第38節 將軍同志第64節 感恩節典禮第62節 坦克之王第29節 最高對話第48節 全身而退第41節 停火第5節 血染的榮譽第32節 新的希望第67節 維拉迪米爾的鐵錘第43節 聚焦第50節 夕陽西下第63節 秩序恢復第14節 凱歌高奏第10節 老友第15節 退縮第11節 緊急約見第9節 側翼對側翼第5節 四個偵察兵第48節 全身而退第34節 東方第19節 狂亂第16節 亂局第33節 超時空閃擊第31節 美國的奇蹟第40節 導彈攻擊第9節 最高指示第54節 接踵而來第52節 血色殘陽第30節 犧牲第59節 揭穿第13節 殺父之仇第44節 大氣漏斗第17節 特斯拉線圈第32節 手槍對決第1節 西伯利亞雄鷹第37節 引蛇出洞第40節 變革第38節 步兵攻擊第39節 步兵對坦克第41節 停火第3節 激戰第46節 鬧京師第31節 使者第32節 失敗第29節 廝殺
第42節 三路並進第18節 挺進第51節 雙子山第5節 炮火對峙第34節 奪權第14節 革命第7節 進攻第49節 火神布魯克斯第7節 黎明激戰第34節 集結第34節 集結第45節 出發第40節 對策第12節 火線第32節 無能的牽引第36節 鷹鴿大戰第19節 狂亂第2節 大洋彼岸第3節 築壘地段第4節 首都之辱第9節 聖槍的召喚第11節 坦克混戰第32節 手槍對決第36節 激光阻擊第29節 最高對話第45節 瑪加麗塔一號第45節 家鄉前線第47節 雙子星第11節 呼嘯的鷹第44節 總統轉移第30節 回馬槍第59節 揭穿第69節 爲愛離開第8節 激戰洛濟瓦河第32節 曾經的愛第6節 偵察兵的報告第44節 大壩爭奪戰第2節 大洋彼岸第5節 正式錦標賽第45節 出發第16節 原點第1節 西伯利亞雄鷹第13節 撤退第4節 交火第6節 敗退與勝利第26節 國家秘密第1節 雙頭鷹第13節 俘虜第25節 地獄火第60節 風雪出擊第11節 野心第26節 內應第51節 心靈激盪第24節 漏網之魚第25節 雙塔奇兵第38節 將軍同志第64節 感恩節典禮第62節 坦克之王第29節 最高對話第48節 全身而退第41節 停火第5節 血染的榮譽第32節 新的希望第67節 維拉迪米爾的鐵錘第43節 聚焦第50節 夕陽西下第63節 秩序恢復第14節 凱歌高奏第10節 老友第15節 退縮第11節 緊急約見第9節 側翼對側翼第5節 四個偵察兵第48節 全身而退第34節 東方第19節 狂亂第16節 亂局第33節 超時空閃擊第31節 美國的奇蹟第40節 導彈攻擊第9節 最高指示第54節 接踵而來第52節 血色殘陽第30節 犧牲第59節 揭穿第13節 殺父之仇第44節 大氣漏斗第17節 特斯拉線圈第32節 手槍對決第1節 西伯利亞雄鷹第37節 引蛇出洞第40節 變革第38節 步兵攻擊第39節 步兵對坦克第41節 停火第3節 激戰第46節 鬧京師第31節 使者第32節 失敗第29節 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