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節 美國之王

美軍VC集團軍羣全線動員起來,連夜向東北撤退。加拿大兩個集團軍在二十六日中午轉移到了列剋星敦;美國陸軍第3集團軍則炸掉查塔努加田納西河上所有橋樑,但他們沒有向納什維爾收縮,而是在二十六日下午趕到諾克斯維爾;剩下的國民警衛隊第6集團軍沿着24號和40號兩條州際公路一邊阻擊蘇軍白俄羅斯第二方面軍的進攻,一邊向納什維爾收縮。到二十六日下午,紅軍烏克蘭第一方面軍攻入埃文斯維爾之時,美軍VC集團軍羣只剩下了國民警衛隊第6集團軍還在納什維爾,海軍陸戰隊第7師在路易斯維爾,其他部隊均己脫離受到蘇軍包圍的威脅。

維拉迪米爾大將企圖圍殲VC集團軍的企圖基本落空,此後的形勢趨於平穩。南線蘇軍田納西方面軍第77集團軍在得到第20集團軍的支援後擊潰美國所謂的南卡羅來納集團軍,攻佔格林伍德。而後兩個集團軍轉向東北,佔領格林維爾。美國國民警衛隊第16步兵師一再後撤,於二十七日下午退到諾克斯維爾與陸軍第3集團軍會合。此時國民警衛隊第6集團軍連同VC集團軍羣司令部都撤出納什維爾,向東北方向的列剋星敦撤退。

十月二十八日,田納西方面軍攻佔北卡羅來納州的阿什維爾(Asheville, North Carolina)。布魯克斯下令陸軍第3集團軍放棄諾克斯維爾,撤往北方的列剋星敦。二十九日,防守路易斯維爾的海軍陸戰隊第7師被蘇軍烏克蘭第一方面軍殲滅,路易斯維爾落入蘇軍手中,列剋星敦失去西方的最有力屏障。美軍加快速度向東北逃竄,三十日下午,加拿大部隊退到了西弗吉尼亞的查爾斯頓(Charleston, West Virginia),國民警衛隊第6集團軍和陸軍第3集團軍也撤出列剋星敦,繼續向北方俄亥俄州首府哥倫布(Columbs, Ohio)撤退。

至此,VC集團軍羣完全退出田納西和肯塔基,再也沒有什麼有效的力量可以威脅蘇軍進軍東海軍。十一日一日,田納西方面軍和波羅的海方面軍調轉槍口,再度攻入北卡羅來納,開始大規模在東海岸地區攻城掠地。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白俄羅斯第二方面軍、遠東第三方面軍則向肯塔基和田納西境內進行掃蕩。

到了十一月十日加拿大第1和第4集團軍繼續撤退到了匹茲堡(Pittsburgh, Pennsylvania)。至此,田納西、南卡羅來納、北卡羅來納三州全境均落入紅軍手中,肯塔基大部,伊利諾、安第安納、西弗吉尼亞、弗吉尼亞四州南部也都陷落。

十五日,田納西方面軍第70裝甲師終於衝破當地國民警衛隊和民兵的防線,攻入富裕的法爾法克斯(Fairfax, Virginia),與一直佔領着華盛頓地區的第2近衛空降師匯合。北美戰區與華盛頓戰區終於連接在一起。

十七日蘇軍結束全面攻擊,暫停推進,休整部隊,“鐵錘”作戰基本完結。美加盟軍的VC集團軍羣得以逃脫,蘇軍奪得美國東部大片土地,與華盛頓地區連成一片。除佛羅里達之外,華盛頓以南的東海岸全落陷落。美國來自歐洲的物資援助基本上只能依靠加拿大轉運了。

十一月二十日,維克托·弗拉基米洛維奇·維拉迪米爾把司令部從達拉斯遷到了華盛頓白宮,終於圓了他入主白宮的大夢了。面對白宮氣派的陳設,維拉迪米爾充滿了激動。儘管白宮不是他佔領的,但現在卻歸他所有。身材魁梧的陸軍大將坐在總統的辦公桌後面,滿意地欣賞辦公室裡被第313空降軍保留下來的一切。

“莫洛斯,這就是我們的新開始!”維拉迪米爾得意地向參謀長莫洛斯·索洛夫維奇·涅欽科上將說道。

“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在美國本土上攻克這麼多地方,您現在可以稱王了。”涅欽科笑着說。

“你說得對,莫索斯,從今往後我應該多了一個響亮的頭銜——‘美國之王’!”維拉迪米爾大聲地爲自己“冊封”,聲音充滿了豪氣與得意,也充滿了自大與狂妄。

這位“美國之王”的生平充滿了傳奇色彩。當他加入蘇聯紅軍不久,就遇上了偉大的衛國戰爭,他和所在的第5集團軍連同當時整個西南方面軍在基輔會戰中落入德國軍隊的包圍當中。維拉迪米爾當時做爲坦克部隊的後勤人員在最後的關頭與連隊一起逃脫成功。後來他一直在列寧格勒作戰,並屢獲戰功,因此被提升爲軍官。一九九四四年紅軍轉入反攻後,維拉迪米爾調到朱可夫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並參與了攻克柏林的戰役。

二戰結束後,他沒有復員,而是繼續留在軍隊裡擔任指揮員。一九五五年維拉迪米爾升任上校,並調任佈列斯特擔任步兵師參謀長。當年五月北約盟軍通過超時空傳送等手段發起第一次紅色戰爭,並且集結重兵從歐洲邊境閃擊蘇聯。在蘇聯各個部隊驚慌失措慘遭盟軍包圍之時,維拉迪米爾接替了受傷的師長,指揮部隊,利用當地的地形和堅固工整,堅持抗擊盟軍入侵長達一個多月之久,成了盟軍後方唯一的“紅色孤島”。幾乎到了蘇聯宣佈投降時,維拉迪米爾才下令投降。他因此也成爲蘇聯人的英雄,一九七零年,爲了表彰維拉迪米爾創造了“第二個佈列斯特奇蹟”,羅曼諾夫特地授予他金星獎章和“蘇聯英雄”稱號,同時嘉獎其部隊。

第一次紅色戰爭結束後,維拉迪米爾在盟軍的戰俘營呆了兩年。之後回到列寧格勒,應羅曼諾夫的邀請加入了其領導的祖國俄羅斯黨派聯盟,擔任軍人部的負責人。表面上維拉迪米爾是負責在被盟軍強制解散的紅軍中招募新黨員,實際上卻是進行重建紅軍的工作。所以當一九七零年羅曼諾夫公然改組祖國俄羅斯黨派聯盟爲聯共布爾什維克、恢復蘇聯稱號時,維拉迪米爾也被授予陸軍上將,併成爲實際上的紅軍總司令。一九七九年元月維拉迪米爾被任命爲蘇聯駐墨西哥維和部隊司令——實際是北美戰區總司令,五月便指揮蘇聯裝甲大軍入侵美國。

如今,維拉迪米爾麾下的部隊已經佔據了美國的半壁江山,自封爲“美國之王”。可是等待他的似乎並非凱旋的歡呼。

第21節 遙遠的橋第43節 聚焦第50節 宣傳攻勢第17節 沉沒第36節 鷹鴿大戰第61節 暴風雪中的戰鬥第10節 天啓的咆哮第20節 楓葉飄揚第12節 雙雙奪標第31節 老鷹抓小雞第25節 換將和隱憂第23節 一線生機第57節 急轉直下第52節 突出部第34節 陷阱與獵人第15節 葬禮第12節 火線第37節 天氣控制器第37節 引蛇出洞第30節 回馬槍第34節 坦克決戰第44節 最後一個烏德格人第38節 困境第6節 敗退與勝利第35節 紅色羽翼第26節 總統授權第14節 馬失前蹄第5節 血染的榮譽第32節 無能的牽引第9節 聖槍的召喚第21節 政治陰謀第58節 覆滅的偵察排第4節 將軍第67節 維拉迪米爾的鐵錘美軍進攻北京轉第10節 血雨腥風第5節 上帝之門第18節 挺進第50節 夕陽西下第54節 攻佔佩雷姆第32節 曾經的愛第41節 命中註定第48節 死神的鐮刀第35節 出逃第35節 戰爭怪獸第31節 催眠第44節 總統轉移第34節 坦克決戰第23節 破碎的楓葉第58節 美國之王第3節 夜襲第9節 防守反擊第23節 破碎的楓葉美軍進攻北京轉第6節 偵察兵的報告第15節 大河奔流第53節 第三帝國的餘孽第24節 死戰第45節 無望的突擊第49節 兄弟往事第61節 暴風雪中的戰鬥第35節 出逃第26節 總統授權第19節 狂亂第15節 葬禮第8節 致命距離第8節 空中打擊第52節 突出部第15節 修築防線第18節 危急關頭第43節 國家實驗室第2節 藍光第15節 退縮第57節 急轉直下第13節 碧波下的激流第31節 美國的奇蹟第27節 磁能塔第16節 最後的衝擊第12節 雙雙奪標第20節 楓葉飄揚第13節 俘虜第32節 手槍對決第55節 復出之策第6節 伏擊第40節 1979序曲第20節 新中國與老歐洲第43節 聚焦第74節 嫁禍栽贓第72節 心靈的誘惑第21節 新世界的野心第29節 最高對話第46節 南卡羅來納集團軍第17節 沉沒第15節 勢如破竹第34節 奪權第30節 策反第25節 換將和隱憂第15節 大河奔流第50節 宣傳攻勢第43節 國家實驗室
第21節 遙遠的橋第43節 聚焦第50節 宣傳攻勢第17節 沉沒第36節 鷹鴿大戰第61節 暴風雪中的戰鬥第10節 天啓的咆哮第20節 楓葉飄揚第12節 雙雙奪標第31節 老鷹抓小雞第25節 換將和隱憂第23節 一線生機第57節 急轉直下第52節 突出部第34節 陷阱與獵人第15節 葬禮第12節 火線第37節 天氣控制器第37節 引蛇出洞第30節 回馬槍第34節 坦克決戰第44節 最後一個烏德格人第38節 困境第6節 敗退與勝利第35節 紅色羽翼第26節 總統授權第14節 馬失前蹄第5節 血染的榮譽第32節 無能的牽引第9節 聖槍的召喚第21節 政治陰謀第58節 覆滅的偵察排第4節 將軍第67節 維拉迪米爾的鐵錘美軍進攻北京轉第10節 血雨腥風第5節 上帝之門第18節 挺進第50節 夕陽西下第54節 攻佔佩雷姆第32節 曾經的愛第41節 命中註定第48節 死神的鐮刀第35節 出逃第35節 戰爭怪獸第31節 催眠第44節 總統轉移第34節 坦克決戰第23節 破碎的楓葉第58節 美國之王第3節 夜襲第9節 防守反擊第23節 破碎的楓葉美軍進攻北京轉第6節 偵察兵的報告第15節 大河奔流第53節 第三帝國的餘孽第24節 死戰第45節 無望的突擊第49節 兄弟往事第61節 暴風雪中的戰鬥第35節 出逃第26節 總統授權第19節 狂亂第15節 葬禮第8節 致命距離第8節 空中打擊第52節 突出部第15節 修築防線第18節 危急關頭第43節 國家實驗室第2節 藍光第15節 退縮第57節 急轉直下第13節 碧波下的激流第31節 美國的奇蹟第27節 磁能塔第16節 最後的衝擊第12節 雙雙奪標第20節 楓葉飄揚第13節 俘虜第32節 手槍對決第55節 復出之策第6節 伏擊第40節 1979序曲第20節 新中國與老歐洲第43節 聚焦第74節 嫁禍栽贓第72節 心靈的誘惑第21節 新世界的野心第29節 最高對話第46節 南卡羅來納集團軍第17節 沉沒第15節 勢如破竹第34節 奪權第30節 策反第25節 換將和隱憂第15節 大河奔流第50節 宣傳攻勢第43節 國家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