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軍議、謠 言

在常規訓練了三天後,趙禳在鳳翔府召集秦鳳路內營虞侯以上職位的將官到杜陽山處的杜陽山大營。

杜陽山位於天興縣東北方,並非是一座單獨的大山,而是連綿不絕的山脈。進入杜陽山區域內,便算是黃土高原一帶了。不過現在黃土高原還不是日後的黃土高原,雖然已經有不少地方出現戈壁化,部分地區水土流失頗爲嚴重,但總體而言,此刻的黃土高原植被率還是相對不錯的。

杜陽山曾經在漢朝的時候成立過縣,名爲杜陽縣。不過在西晉的時候已經廢了,而且因爲山多,故而這一帶戶籍不多。附近居住的百姓也多爲伐木工或者獵戶,民風彪悍。

同時作爲有名的大山,杜陽山還發源三條大河,渭河的重要支流漆水、杜水,涇水的重要支流細水。而其中漆水便幾乎都在鳳翔府境內,也是天興縣重要的河川。

趙禳之所以選擇在荒涼的杜陽山修建新的軍營,並非是錢多的發燒。就是看中杜陽山豐富的地理環境。在這裡杜陽山可以訓練內河水軍,雖然在陝西水軍用處不算大,但如果要急行軍。坐船無疑是最好的,速度既比步行快,而且士兵疲勞度也會大大緩解。而且延州那裡也有水路連接到鳳翔府,當然要繞一個大彎。

而趙禳要做的,就是訓練士兵稍微通曉水性。別坐船都暈船,那可就悲催了。

除此之外,杜陽山一帶既可以訓練山地作戰,也可以訓練平原作戰。走上大概十里,還有一片小戈壁,可以在這裡練習沙漠作戰。

不過現在杜陽山大營尚未修建好,目前只是算搭建了個框架,大部分地方都是在平整土地。就算是趙禳開軍議的地方,都不過是調集了上百工匠加快時間修建出來的五六間木板搭建的平房罷了!

來到了杜陽山軍營,一衆將領並沒有因爲簡陋的平房而發出牢騷。他們明白趙禳的用意。趙禳這是要提高杜陽山軍營在軍中的地位。也在表露他不甘於坐在後方的野心。

這次軍議當中,葛懷敏也來了。這是趙禳第一次看到葛懷敏,葛懷敏咋一看給人的感覺,就彷彿看到屠夫。臉頰上馱着一對肥肉,都把眼皮拉得大大的,不說話的時候,就彷彿臉色陰沉的看着人,頜下留着一縷長鬚。

“葛團練果然英姿勃勃,有葛團練坐鎮,本王心中甚慰啊!”趙禳對於葛懷敏很客氣。

葛懷敏雖然對趙禳不感冒。但怎麼說而已好,趙禳對他頻頻示好。葛懷敏也不得不露出幾分善意。露出一個略帶勉強的微笑,道:“有王爺坐鎮,纔是末將之幸。王爺在京東東路、廣南西路的威名,末將早有仰聞,今日一見王爺,果然名不虛傳!”

趙禳笑了笑,對於這個明顯客套的話沒有什麼感覺。

事實上對於葛懷敏。別看趙禳多有籠絡,實際上趙禳對於葛懷敏這個人並不怎麼感冒。通過了解,在趙禳看來,葛懷敏正如他的面相那般,不過是徒有勇猛的人,而且貪圖功勞。不過葛懷敏有一樣特點,和市井之徒一樣,多將義氣。

故而葛懷敏麾下兵馬也許紀律不算嚴明,但部下對葛懷敏多有愛戴。而且葛懷敏這個人還喜歡推薦人。不少人都得到過他的提攜。最有名的莫過於尹洙。除了尹洙外還有二十多人在陝西任官,這些人也許能力沒有多少,而且多居於中級將官的位置,但這已經足夠保持葛懷敏的影響力了。

特別是這些將領大部分都還是在秦鳳路、涇原路這裡。故而無論趙禳願意與否,至少在目前他都得表示善意,否則在西軍當中將寸步難移。軍隊可是要比文官更加封建、閉塞,特別是西軍當中,已經形成了一套他特有的潛規則了。而且北宋當中的將門,也不是隨意形成的,葛懷敏到陝西爲將,也不是僅僅朝廷一道命令那麼簡單的。

在軍議上,趙禳並沒有大說客套話,只是簡單的問候了一些來赴會的數百將領辛苦了,便轉入正題。“目前秦鳳路各州各縣都在整軍,爲了對戰西夏而摩拳擦掌。本王對此深感欣慰!當然這也流傳出了一個謠言,讓本王深感憤怒,因爲這個謠言讓在座的諸位,甚至不在座的將官都感到了焦慮!”

趙禳的話一出,立刻惹得下面的數百武將議論聲紛紛,竊竊私語不絕於耳。

“肅靜!”趙禳臉色驀然一黑,喝道。“本王都還沒有說完,你們在說什麼啊?軍規何在啊?”

不得不說,趙禳這個時候威望也許還沒有建立起來,但這殺名卻完全建立起來了。一衆將領登時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老老實實的正襟危坐,臨時搭建的白虎堂內頓時一片寂靜。

葛懷敏心中冷笑,你趙禳耍什麼威風的?有本領到汴梁城去耍好了,在這秦鳳路里面,耍什麼的?

不過更多將領卻感受到趙禳的手腕,重視軍法,而且這事情還和你沒有商量的。這事情甭說是趙禳了,就算放在夏竦主持軍議的時候,還不就是那麼一回事?最多也就是後面說話的事情再放輕一些。

趙禳對於下面的武將怎麼想不在乎,他對於自己殺出來的名聲很滿意。現在雖然只有畏懼,但趙禳很快就會讓下面的將領對自己的感官轉爲敬畏了!

“這個謠言在座諸位想來不少人都猜到!本王就不賣關子了!沒有錯,就是那個傳言本王要趁着這次整軍,把自己麾下的五百王府侍衛(背嵬軍)安插到各軍當中,趁機掌控秦鳳路五萬大軍的事情!”趙禳在主位上,一臉坦然的看着下方形形色色的表情。

諸將的表情很豐富,有的人是一副該來的還是來了,有的人是驚懼,有的人是敢怒不敢言,更有的是一臉淡然,不過這類表情的人最少了。

趙禳站起來,環視了一眼諸將,在諸將滿懷期盼、複雜的目光下,悠然說道:“本王接下來,就是要說這個謠言,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第262章 出兵第62章 以直報怨 得人心第185章 走私第302章 尹洙(上)第1章 雷擊第195章 邸報、彈劾第305章 軍議、謠 言第134章 想活嗎?殺三人!第80章 生母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263章 沸水第224章 西華門第178章 貪官第312章 武延山(下)第205章 踏春(1)第107章 贖身第206章第101章 要人第246章 再見縣主第205章 踏春(8)第160章 各方反應第173章 泰山行(中)第47章 陽光下的黑暗(上)第116章 母心第162章 念奴第32章 小事變大事第1章 雷擊第288章 開封府第83章 錢氏第278章 安化定第52章 仁宗親政第247章 安南事(上)第181章 一戶哭,何如一路哭?第265章第11章 苦肉計第189章 應對第228章 天慶觀第201章 母子相見第42章 善後第179章 活字印刷第169章 四大儒第286章 官宦浮沉第250章 養廉銀第276章 突火槍構思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158章 勝捷軍的逆襲(4)第226章 文官、武將、外戚第205章 踏春(4)第77章 風起雲涌(下)第205章 踏春(1)第40章 蘿蔔加大棒第159章 勝捷軍的逆襲(5)第253章 挾民意以令衛王(中)第10章 舌戰宰相第139章 安賑司(1)第140章 安賑司(2)第37章 修球場第150章 跳躍的火焰(6)第304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247章 安南事(下)第60章 暢談(下)第164章 京東方罷,中樞風起第63章 相逢已是人非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37章 修球場第67章 滿樓皆敵(下)第192章 海貿、矛盾第13章 真正的楊淑妃第198章 試探第6章 師傅(下)第223章 宮火第58章 光芒四射的登場第232章 寶元第126章 彌勒教的摻和第258章 斷案(下)第29章 楊文廣第192章 海貿、矛盾第40章 蘿蔔加大棒第259章 軍情第239章 入宜州第241章 稱王第304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227章 定棺第205章 踏春(6)第243章 宜山砦攻防第91章 舅甥對話第38章 狗眼看人低第296章 驅虎吞狼第302章 尹洙(下)第27章 彌勒教第222章 西宮寒(上)第287章 清風金明河第271章 出使(中)第98章 囚中對(中)第262章 出兵第205章 踏春(1)第6章 師傅(下)第184章 政令第128章 攻城器械
第262章 出兵第62章 以直報怨 得人心第185章 走私第302章 尹洙(上)第1章 雷擊第195章 邸報、彈劾第305章 軍議、謠 言第134章 想活嗎?殺三人!第80章 生母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263章 沸水第224章 西華門第178章 貪官第312章 武延山(下)第205章 踏春(1)第107章 贖身第206章第101章 要人第246章 再見縣主第205章 踏春(8)第160章 各方反應第173章 泰山行(中)第47章 陽光下的黑暗(上)第116章 母心第162章 念奴第32章 小事變大事第1章 雷擊第288章 開封府第83章 錢氏第278章 安化定第52章 仁宗親政第247章 安南事(上)第181章 一戶哭,何如一路哭?第265章第11章 苦肉計第189章 應對第228章 天慶觀第201章 母子相見第42章 善後第179章 活字印刷第169章 四大儒第286章 官宦浮沉第250章 養廉銀第276章 突火槍構思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158章 勝捷軍的逆襲(4)第226章 文官、武將、外戚第205章 踏春(4)第77章 風起雲涌(下)第205章 踏春(1)第40章 蘿蔔加大棒第159章 勝捷軍的逆襲(5)第253章 挾民意以令衛王(中)第10章 舌戰宰相第139章 安賑司(1)第140章 安賑司(2)第37章 修球場第150章 跳躍的火焰(6)第304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247章 安南事(下)第60章 暢談(下)第164章 京東方罷,中樞風起第63章 相逢已是人非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37章 修球場第67章 滿樓皆敵(下)第192章 海貿、矛盾第13章 真正的楊淑妃第198章 試探第6章 師傅(下)第223章 宮火第58章 光芒四射的登場第232章 寶元第126章 彌勒教的摻和第258章 斷案(下)第29章 楊文廣第192章 海貿、矛盾第40章 蘿蔔加大棒第259章 軍情第239章 入宜州第241章 稱王第304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227章 定棺第205章 踏春(6)第243章 宜山砦攻防第91章 舅甥對話第38章 狗眼看人低第296章 驅虎吞狼第302章 尹洙(下)第27章 彌勒教第222章 西宮寒(上)第287章 清風金明河第271章 出使(中)第98章 囚中對(中)第262章 出兵第205章 踏春(1)第6章 師傅(下)第184章 政令第128章 攻城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