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五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隨着日子一天天的過,老大人們也慢慢的從休假狀態恢復過來,尤其是在大計的壓力下,各個衙門也用最快的速度開始了運轉,不過,讓人感到意外的是,于謙和十王府之間的事,竟然真的就這麼沒有人再提起來了。鼏

除了少數有幾個御史爲于謙鳴不平之外,朝堂上大的主流聲音,對此事基本都保持着默然不語的狀態,那些個朝中重臣,更是沒人主動提起此事,就連一向和于謙是至交好友的俞士悅,對此事也並沒有任何表示。

十王府中。

伊王靠在榻上,有一搭沒一搭的把果子往自己嘴裡塞,看着眼前的歌舞,不由覺得有些無趣。

年節過完了,宗學也重新開課,大多數的小輩都回去繼續老老實實上學,十王府一下子冷清了許多。

周王和魯王兩個老傢伙整日躲在屋子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秦王,荊王,襄王幾個畢竟是小輩,伊王也不好天天和他們廝混在一起。

一擡頭,盞酒滑進喉嚨,伊王不由嘆了口氣。

好想回封地啊……鼏

然而就在伊王百無聊賴之際,一位意想不到的人,卻已然出現在了十王府的門外。

“成國公?來找本王?”

伊王眨了眨眼睛,心中頗感意外。

他倒是知道這位成國公,年輕有爲,智計百出,硬生生的將成國公府從風雨飄搖中拯救出來,更重要的是,此人是擺明車馬的太上皇一黨。

皺眉想了想,他們兩個之間好像沒有什麼交情,於是,伊王猶豫了片刻,吩咐道。

“就說本王已經歇下了,不見!”

他是跋扈,又不是傻,身爲藩王,在大明朝幾乎是百無禁忌,但是,唯獨有兩件事情碰不得,一件是圖謀造反,另一件便是天位之證。鼏

從這一點上來說,對於早早的就摻和進京中風波的岷王,襄王,乃至是後來主動對天子示好的代王等人,伊王都隱隱有些嗤之以鼻,覺得這幫人簡直是蠢到家了。

他如今是閒得無聊,但是,乾清宮和南宮之間的事,卻不想摻和進去。

像是朱儀這般立場鮮明的人,無緣無故的上門尋他,不管是什麼事情,都會容易引發外界猜疑,所以開始拒了爲好。

反正,以他的身份,這滿京城的人,管他是什麼勳貴文官,想給面子就給,不想給就不給。

底下小廝得了吩咐之後,立刻退了下去,但是,沒過多久,卻又轉了回來,稟道。

“啓稟王爺,成國公說,他是奉太上皇口諭,前來送賞賜的。”

麻煩!鼏

伊王心裡暗罵了一句,但是,還是不得不起身吩咐道。

“那就迎進來吧,讓他去花廳等着。”

身爲宗室,有些規矩畢竟還是要守的,比如說,不能違抗旨意,宗親藩王,本身就有很多的特權,地方的官員,乃至朝廷的各衙門,對於藩王都沒有管轄權,也就只有禮部,能夠在襲封,請婚等關鍵節點上,卡一卡他們的脖子,但是,到底也要按規制辦事,所以對於藩王來說,幾乎是百無禁忌。

但是,唯獨有一點,是要注意的,那就是所有的旨意,都得恭敬的對待着,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藩王已經是朝廷的大多數的衙門都管不了了,如果說,聖旨都不放在眼中,那麼,豈不是真的肆無忌憚,無法無天了。

所以,該有的禮數還是要有的。

而且,乾清宮和南宮之間的鬥爭,伊王心中隱隱有數,但是,還是那句話,他並不打算在這中間表露什麼態度。

像是他這樣的遠支藩王,和襄王這種近支不同,皇位再怎麼爭,都跟他沒有絲毫的關係,所以,中立態度最是安全。鼏

換句話說,他既不打算得罪皇帝,也不打算得罪太上皇。

朱儀畢竟是太上皇的人,他貿然來訪,毫無根由,拒了也就拒了,但是,帶着太上皇的口諭過來,再拒之門外,既不合禮數,傳出去也容易惹出爭議。

被侍女服侍着一邊更衣,伊王心中的念頭一邊轉動。

這個朱儀,擺明了就不是個好對付的人,他若真的是來送賞賜的,頭一次稟報的時候,就該說自己奉口諭而來。

但是,對方偏偏不說,爲的就是試探他的態度。

待他拒絕之後,再搬出太上皇的口諭,讓他不得不見,由此可以看出,此人來意絕不簡單,一會要小心些!

帶着這樣的想法,伊王慢悠悠的邁步進了花廳。鼏

朱儀早在廳中等候,看到伊王閒庭信步的走進來,他連忙上前,恭謹有禮,道。

“臣成國公朱儀,拜見伊王爺。”

“免了,成國公今日,怎麼有空來尋本王?”

伊王靠在椅背上,懶洋洋的擺了擺手,可謂是十分沒有禮數。

他之所以見朱儀,全的是對太上皇的禮數,至於朱儀這個成國公,按理來說,是也該以禮相待的。

但是,伊王不想沾惹麻煩,心裡懷着想盡快把人打發走的念頭,所以行事之間,自然也就故意顯得有些倨傲。

不過,朱儀顯然不是好對付的,站起身來,道。鼏

“奉太上皇口諭,給王爺送些賞賜,當然,也有些事情,要同王爺商議。”

果然不懷好意!

伊王冷哼一聲,道。

“後頭說的,也是太上皇的口諭?”

朱儀笑着拱了拱手,卻沒說完,只是讓人將幾個箱子擡了上來,裡頭盡是些金銀珠寶。

不過,這些東西雖然珍貴,但是也要分對誰,至少在伊王面前,他就有些興致缺缺,嘆了口氣,他瞥了一眼朱儀,開口道。

“什麼事,說吧!”鼏

朱儀是太上皇的人,他既然進了十王府,那麼,外頭的人必然會有所猜測,所以,這事情聽或不聽,其實區別不大,就算現在伊王真的收了賞賜,然後立刻將人攆出去,也沒有用。

所以,他剛剛的那句話,其實就是試探。

朱儀沒有回答,只是讓人送上賞賜,其實答案也很清楚,口諭沒有,但是,太上皇點了頭,或者至少是默許此事的。

一念至此,伊王更加警惕了幾分。

不過,朱儀聽到這句話,臉上卻浮起一抹笑容,這位伊王爺,果然也不是完全沒有心計之輩,但是,看如今的表現,有,也不多。

朱儀雖然年紀不大,但是,經歷的事情足夠多,見過人的也足夠多,所以他很清楚,真正的聰明人,都有一個特質,那就是敢於放棄。

伊王如果真的是個聰明人的話,他就該知道,這個時候該離太上皇遠遠的,哪怕是真的有口諭,也該編個理由繼續推了。鼏

如此,雖然會惹得太上皇不悅,甚至,可能因此被彈劾,但是,卻可保安寧。

可是,像是現在這般,想要兩不得罪,嘖,反正他到現在爲止見到的,能夠遊刃有餘的,也就一二之數罷了。

真以爲這如今京中的岷王爺,自己想要捲進朝局當中嗎?有些事,不得不爲罷了。

這伊王早已經被捲進了漩渦當中,卻還猶不自知,沒有斷舍離的魄力,只想耍些小聰明,可見他的心計智謀,也就那樣了。

不過,他最喜歡的就是這樣的人了。

真正的聰明人,壓根騙不着,純純的蠢人呢,有時候蒙起來也費勁,恰恰是像伊王這樣,自己有點聰明,但是實際卻有限的人物,最適合下手。

略微沉吟了片刻,朱儀直截了當的便開口道。鼏

“太上皇在南宮,近來也聽到了一些消息,據說禮部,如今正在籌劃宗藩改革之事,不知伊王爺可曾聽聞?”

這一句話,倒是成功的引起了伊王的興趣。

朝中衆臣一直關注的,都是于謙和十王府之事,但是,在這些藩王眼中,刁難於謙只是手段,他們真正的目的,其實還是宗藩改革一事,報復于謙,只不過是順手而已。

現如今,效果看起來還不錯,禮部好似是對此事偃旗息鼓了,但是,伊王等人不僅沒有放下心來,反而變得愈發有些擔心。

因爲這個反應,着實是有些不正常。

按照他們的判斷,于謙身爲朝廷重臣,算是文臣的臉面,受到了這樣的折辱,朝中必然要掀起軒然大波的。

但是,藩王和文武大臣,本身就不屬於同一個體系之內的,所以,他們慣用的各種手段,都使不到藩王的身上,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如果還想報復,那麼就只能把主意打到宗藩改革上。鼏

畢竟,這件事情很有可能是天子在背後默許的。

不過,有了于謙之事作爲震懾,藩王們示足了威,必然會對許多官員產生威懾,如此一來,朝中的大臣就會被分化,一批人拿宗藩改革做文章,另一批人則是保守不言。

這種情況下,各藩王再聯合起來對朝廷施壓,迫使朝廷放棄對宗藩的改革,就會容易很多。

但是現在,威懾的目的達到了,可禮部的宗藩改革,卻一直遲遲未曾提起,甚至於,這段時間隱隱有偃旗息鼓的趨勢。

伊王和周王等人曾經私底下商議過,他們隱隱擔心,這件事情並沒有結束,而是……

“我剛得到的消息,禮部已經上了奏疏,言及藩王爲藩屏社稷,不可久離封地,如今年節已過,理當早日迴歸封地。”

朱儀笑意晏晏的望着對面的伊王,絲毫不顧對方突然沉下來的臉色,悠悠道。鼏

“內閣票擬,據說意見一致,首輔大人和次輔大人聯袂進宮,都是請準。”

**的!

就知道是這樣!

年節過去,已經有小半個月了,這段時間下來,不管是于謙之事,還是宗藩改革之事,都沒有什麼動靜。

伊王等人便有預感,這是這幫文臣們,在憋着什麼壞水。

作爲藩王,他們擁有超高的豁免權和崇高的地位,但是,最大的弱點,就是他們遠離政治中心。

無論是空間上,還是實質上,他們想要影響朝廷政務,都非常困難。鼏

這次他們之所以能夠強按着于謙低頭,說穿了,是因爲有諸王在京,而且,就在陛下的面前。

身份地位的差異決定了,文臣難以跟他們相爭。

但是,文臣的優勢就在於,他們可以長久的待在政治中心當中,而諸王不可以。

這次諸王進京,名義上,是爲了探望在京的宗學子弟,如今,年節已經過完,他們自然就沒有理由,能夠繼續留在京師當中。

所以,禮部的這道奏疏,上的合情合理,任何人也挑不出毛病來。

但是這種手段,卻不由得讓伊王暗啐一聲。

呸,玩不過就搞釜底抽薪那一套,下作!鼏

看見伊王的神色,朱儀就知道他在想什麼,不過,他心中也不由有些無語。

這伊王光想着文臣們手段下作,他怎麼不想想,諸王針對於謙的時候,不一樣搞的是以勢壓人,胡攪蠻纏的那一套。

你不仁我不義,諸王先不講道理,自然不能怪文臣們不講規矩……

當然,這不是他今天來的主要目的,看着伊王陰晴不定的神色,朱儀又道。

“這份奏疏奏準,想來,已經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其中的有些內容,我想伊王爺,應該會更感興趣。”

“什麼?”

伊王本就心情不佳,見朱儀還在賣關子,口氣也有些衝。鼏

見此狀況,朱儀的臉色卻是不變,繼續道。

“禮部的奏疏裡,按照距離遠近,列出了在京的各位藩王回封地的時間和腳程,但是,其中並沒有伊王爺您,當然,也沒有岷王爺和襄王爺……”

藩王回封地,禮部需要提前安排,下公文給途徑的各處官府,做好禮儀迎候,以及護衛的事宜,所以,自然是有詳細的規程的,這不奇怪。

岷王是大宗正,襄王雖然沒有名分,但是,宗學是他一手建起來的,所以,留在京師也算正常。

可是,自己算是怎麼回事?!

原本慍怒當中帶着幾分慶幸,自己終於可以迴歸封地作威作福(劃掉)逍遙自在的伊王,頓時心中跟吃了蒼蠅一樣。

一拍座椅上的扶手,伊王險些站了起來,怒道。鼏

“禮部當真欺人太甚!”

“本王入京,是爲整飭軍屯一事聆訓,如今陛下罰也罰過了,訓誡也訓誡過了,于謙都回京師了,整飭軍屯一事也已了結。”

“憑什麼不讓本王回封地?”

()

.

第六百九十五章:遊園第二百零五章:天官預備役第六百三十五章:文武對撞第883章 伊王第六百六十四章:朱小公爺的危機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要債第一千零二十三章:我們當中出了一個叛徒第1164章 查?不查?第三百八十章:妥善解決第一千零五十七章:什麼叫預判第1209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五十八章:值或不值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該你選了第一百九十三章:噁心人的彈劾第六百六十二章:這是一章鋪墊,又名:矛盾的太上皇第八百零九章:先打東方甲乙木第一百零四章:爲國捐軀好盧忠第八百四十二章:任侯爺的人緣第七百一十四章:他急了他急了第五百九十三章:於大人學壞了!第二百七十九章:正旦大朝第一千零七十一章:隱秘戰線的拉扯第六十一章:震怒第六十五章:又被坑了第四百四十六章:又被擺了一道第六百二十九章:試探與壓力第957章 天子剋星第三百七十二章:金老大人感覺被孤立了第一百九十一章:廠公不好做第八百章:草原內亂第994章 廷益,快回來吧……第八百零八章:於少保的直覺第986章 談條件第八百六十四章:這是咋了?第1258章 無題第967章 父皇,是你錯了!第二十七章:打的就是你第五百七十二章:治國之道第一百四十六章:猜的?第四十章:消息傳開第七百九十四章:卑劣手段第1197章 私下約見第一百九十六章:一月變三月,開心不第999章 父子相見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動盪之因第六百八十六章:宿命論不可取第五十一章:爲社稷計第1225章 太上皇含怒討說法第七十五章:妥協的藝術第八百四十七章:老夫人的智慧第二百九十九章:登聞鼓響第三百九十五章:格格不入的英國公府第四百八十二章: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1010章 于謙回京第一百八十五章:找老丈人幫忙第四百一十九章:勉強達成一致第946章 我不贊成第八百章:草原內亂第六百三十四章:敏銳的嗅覺第1179章 好消息第四十六章:不然呢?第一百七十七章:勳戚第一人第六百八十七章:春獵第1260章 番外:東宮之爭(二)第四百八十四章:舉朝歡騰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自作聰明的棋子第962章 如何胡攪蠻纏第四百九十章:懂的都懂第七百七十七章:阿速的請求第四百三十八章:於少保怒斥羣臣第二十一章:詳細軍報(上)第九十八章:黎明之交第七百八十八章:跟天子打個商量第一百九十五章:招誰惹誰了第1171章 黃雀逃不過獵人第875章 你聽我狡辯第七百一十三章:兩全之法第1010章 于謙回京第二百九十章:大宴落幕第八百四十七章:老夫人的智慧第四百七十四章:虛虛實實第六百三十二章:背水一戰?第966章 不是錯第一千零六十八章:普天同慶第八百五十二章:最好的結果第一千零五十九章:慫了吧唧沈尚書第四百四十九章:垂死掙扎第六百八十七章:春獵第六百三十七章:來之不易的機會第七百七十六章:召見阿速第八百一十七章:今天小公爺復爵了嗎?第二百零七章:抽絲剝繭第六百五十八章:於少保穩坐釣魚臺第五百四十五章:增補閣臣第三百九十八章:知行合一焦駙馬第七百九十一章:太上皇的感動第六百零二章:仁者之心第七百九十章:小公爺的鐵血忠心第八百四十九章:轉機
第六百九十五章:遊園第二百零五章:天官預備役第六百三十五章:文武對撞第883章 伊王第六百六十四章:朱小公爺的危機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要債第一千零二十三章:我們當中出了一個叛徒第1164章 查?不查?第三百八十章:妥善解決第一千零五十七章:什麼叫預判第1209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五十八章:值或不值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該你選了第一百九十三章:噁心人的彈劾第六百六十二章:這是一章鋪墊,又名:矛盾的太上皇第八百零九章:先打東方甲乙木第一百零四章:爲國捐軀好盧忠第八百四十二章:任侯爺的人緣第七百一十四章:他急了他急了第五百九十三章:於大人學壞了!第二百七十九章:正旦大朝第一千零七十一章:隱秘戰線的拉扯第六十一章:震怒第六十五章:又被坑了第四百四十六章:又被擺了一道第六百二十九章:試探與壓力第957章 天子剋星第三百七十二章:金老大人感覺被孤立了第一百九十一章:廠公不好做第八百章:草原內亂第994章 廷益,快回來吧……第八百零八章:於少保的直覺第986章 談條件第八百六十四章:這是咋了?第1258章 無題第967章 父皇,是你錯了!第二十七章:打的就是你第五百七十二章:治國之道第一百四十六章:猜的?第四十章:消息傳開第七百九十四章:卑劣手段第1197章 私下約見第一百九十六章:一月變三月,開心不第999章 父子相見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動盪之因第六百八十六章:宿命論不可取第五十一章:爲社稷計第1225章 太上皇含怒討說法第七十五章:妥協的藝術第八百四十七章:老夫人的智慧第二百九十九章:登聞鼓響第三百九十五章:格格不入的英國公府第四百八十二章: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1010章 于謙回京第一百八十五章:找老丈人幫忙第四百一十九章:勉強達成一致第946章 我不贊成第八百章:草原內亂第六百三十四章:敏銳的嗅覺第1179章 好消息第四十六章:不然呢?第一百七十七章:勳戚第一人第六百八十七章:春獵第1260章 番外:東宮之爭(二)第四百八十四章:舉朝歡騰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自作聰明的棋子第962章 如何胡攪蠻纏第四百九十章:懂的都懂第七百七十七章:阿速的請求第四百三十八章:於少保怒斥羣臣第二十一章:詳細軍報(上)第九十八章:黎明之交第七百八十八章:跟天子打個商量第一百九十五章:招誰惹誰了第1171章 黃雀逃不過獵人第875章 你聽我狡辯第七百一十三章:兩全之法第1010章 于謙回京第二百九十章:大宴落幕第八百四十七章:老夫人的智慧第四百七十四章:虛虛實實第六百三十二章:背水一戰?第966章 不是錯第一千零六十八章:普天同慶第八百五十二章:最好的結果第一千零五十九章:慫了吧唧沈尚書第四百四十九章:垂死掙扎第六百八十七章:春獵第六百三十七章:來之不易的機會第七百七十六章:召見阿速第八百一十七章:今天小公爺復爵了嗎?第二百零七章:抽絲剝繭第六百五十八章:於少保穩坐釣魚臺第五百四十五章:增補閣臣第三百九十八章:知行合一焦駙馬第七百九十一章:太上皇的感動第六百零二章:仁者之心第七百九十章:小公爺的鐵血忠心第八百四十九章: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