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垂死掙扎

翌日,早朝上。

雖說昨日是廷鞠,但是第二天按例的早朝,卻依舊照常進行。

天子御文華殿,羣臣分文武而立。

刑部尚書金濂遞上一份奏本,道:“啓稟陛下,經昨日廷鞠,使團一案塵埃落定,三司經合議後,以此案性質惡劣,案情清楚,不宜適用秋後之例,擬於七日之後問斬,請陛下御覽。”

雖然說,使團一案從頭到尾都是錦衣衛的活,但是事實上,錦衣衛負責巡察緝捕,但卻沒有處決官員的權力。

所以到最後,這個奏本還得讓三司來上。

其實,也沒有什麼要合議的,天子在庭上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擇日處斬,意思就是別拖太久,早點弄死。

所以,刑部這邊,徵求了一下大理寺和都察院的意見之後,就決定快刀斬亂麻。

反正,這件案子是廷鞠定下的,也不存在什麼大理寺複覈的情況,因爲就算核了,也沒有人能推翻天子的金口玉言。

不過,流程還是要走的。

按例,所有的死刑犯,都要由法司上奏,天子勾決,才能行刑。

金濂的這個奏本,雖在意料之中,但是仍在殿中引起了一陣議論。

不過,議論歸議論,卻沒有人站出來提出異議。

眼瞧着天子看完了奏本,手裡已提起了硃筆。

底下終於有人還是按捺不住了。

都督同知朱謙上前出言道。

“陛下,臣有本奏。”

“使團此行雖有大罪,但非十惡之罪,故臣以爲,三人不可同判。”

“大明律中,有八議之例,張軏曾率軍征討思任發,大獲全勝,於國有功,且張軏本官從一品都督同知,宜用議功,議貴之例,酌以輕判,請陛下明鑑。”

朱祁鈺手裡的硃筆頓了頓,擡頭望向一臉忐忑的朱謙,心中卻有些玩味。

這個朱謙,他是知道的。

早年間承襲父職,爲中都留守左衛指揮僉事,入軍伍之後,跟着陽武侯薛祿參與北征,因功擢升衛指揮使。

其後輾轉邊境各處,屢有功勳,一步步走到都督同知的位置上,與此同時,他和英國公府甚是親厚,獨子朱永娶的就是張輗的女兒,兩個人是正經的親家。

土木之役時,他本在宣府鎮守,爲了保障京師的安全,在不影響邊境佈防的情況下,于謙轉調了一批得力將領回京,其中就有他。

作爲極被看好的中堅力量之一,英國公府那邊,一直將他當做寶貝來看。

原本,英國公府是寄希望於,他能夠接替楊洪成爲宣府總兵,然後繼續立下戰功,博得一個爵位,正式踏入勳貴的行列的。

但是機緣巧合,他被調回了京師,也先又被攔在了紫荊關外,於是,他也就只能暫時待在五軍都督府。

可即便如此,在英國公府數次冒險在朝堂上博弈之時,都沒有讓他出面,因爲怕他被摺進去。

如今,朱謙都被迫站出來了,看來英國公府這邊,真的是沒招了。

不過,也怪不得他們。

英國公府能夠依仗的,無非是背後的勳貴力量,和大批中低階的武臣。

但是,登聞鼓前朱祁鈺杖責了十七家勳貴,他們現在大多連牀都下不來,其中就包括,唯一一個還算是能說得上話的寧遠侯任禮。

至於中低階的武臣,大多是沒資格上殿的,就算是上了殿,這種大事,他們張口也沒什麼份量。

要不是被逼急了,他們也不會讓朱謙開口。

隨着朱謙說完,張輗也上前道。

“陛下,舍弟張軏有罪,臣不敢推脫,但是還請陛下念在張家一門忠烈,稍稍寬宥。”

“當初太祖立國,元軍犯境,家父跟隨太宗皇帝,輾轉邊境,抗擊元軍,三徵野人諸部,其後,太宗皇帝起兵靖難,東昌一戰,太宗皇帝身陷重圍,家父以弱攻強,率軍突襲,爲救太宗皇帝性命,寧死不退,力戰而亡。”

“家兄承襲父志,四徵交趾,平定安南,爲朝廷開疆拓土,三從太宗皇帝北征,鞍前馬後,古稀之年,尚從太上皇出征,戰死沙場,一心爲國。”

“如今英國公府一門,孤兒寡母,僅剩臣與舍弟二人,護持幼侄,舍弟罪行,臣亦深爲悔之,但請陛下仁厚,念在家父,家兄爲國嘔心瀝血,宥舍弟性命,臣必世代感恩。”

好傢伙,兩個人這明顯是商量好了的。

朱謙站出來說張軏自己的功績,引用八議,張輗則出來歷數英國公府的累累功勳,博取同情。

雙管齊下,最後只求一個寬宥張軏性命,若不允准,只怕顯得朱祁鈺太過薄涼。

不過,既然早已經下定了決心,要讓張軏死,朱祁鈺自然不會這麼容易就被將軍。

何況,今非昔比,他早已經不是當初那個無權無勢的郕王,也不是剛剛登基無人可用的弱勢天子。

有些事情,早已經不必他親自出面駁斥了。

張輗剛剛說完,一直在朝中打醬油的唯一國公,豐國公李賢就開口道。

“張大人此言差矣,英國公府一門忠烈,河間王,定興王二位,更是一心爲國,若是他們在天有靈,見到張軏不惜出賣邊境軍情,恐怕第一時間就要出手清理門戶。”

“河間王,定興王二位的功績,自然世人敬仰,但是歷代天子,對英國公府榮寵恩厚,信重之極,朝中勳貴無可出其右者,便是爲酬二人之功。”

“再則說了,朝廷勳貴,哪個不是戰場搏殺,身負社稷軍功,難道因爲一人有功,後輩子弟犯下大罪,便當寬宥再三?便是丹書鐵券,也沒這個保法吧!”

雖然說這段時間,李賢一直都沒怎麼在朝政上發表自己的看法,但那是因爲,大多數時候,朝廷上能夠讓他說話的地方,都涉及道軍事。

但是,實話實說,李賢其實沒怎麼上過戰場,早年間乾的都是練兵,築城這些,所以多數時候,他都是明智的不開口。

可這回張軏的事情,和軍務無關,這個時候再繼續當小透明,他怕是轉回頭就要被天子收拾。

於是,李國公義正言辭的就站了出來,道。

“泄露軍機,雖非十惡,但卻是大罪,若在軍中,無論是誰敢有此行爲,早就被軍法處置,張大人雖然沒有真正領過兵,但這點簡單的道理,應該也是能懂的。”

“陛下止罪於張軏一人,不曾連罪英國公府,已是念及河間王,定興王累有功勳,緣何得寸進尺,挾功自傲?”

論輩分,張輗和李賢是同輩。

但是,別的不說,單是李賢那一身國公麒麟服,他說出來的話,份量就不是張輗可比的。

畢竟,人家是正牌國公,雖然沒有世劵,但是地位在那擺着,至於自家的國公,還是十歲的小娃娃。

嘴脣動了動,張輗剛想反駁,上首天子的便已經開口。

不過,對於二人的爭論,天子卻並沒有什麼表示,甚至,都沒有理會他們,而是直接對着文臣這邊問道。

“金尚書,方纔朱謙所說,張軏之罪行適用八議,你執掌刑獄,是何看法?”

第一百二十六章:項文曜第八十八章:巡邊大臣第八百五十章:可惜了……第三百六十七章:論吵架,天官大人還沒怕過誰第五百八十七章:小公爺漸漸心動四百五十八章:不算閒話的閒話第四百零九章:門達與懷恩第四百四十二章:太后駕到第1259章 番外:東宮之爭(一)第五百五十四章:果然似李!第1236章 于謙回京第七百九十章:小公爺的鐵血忠心第十六章:回憶(上)第三百四十二章:請開互市第二百零一章:四家府邸第一千零八十一章:勸不住的于謙第1252章 京營第三百八十六章:無奈之舉第八百五十八章:心機深沉成國公第六百五十一章:真相第七百八十八章:跟天子打個商量第三百七十二章:一路跑偏的猜測第三百八十五章:和事佬任禮第八百三十八章:陳年舊事第941章 被騙了……第七百四十三章:老師不好當第七十章:請辭監國第三百八十五章:和事佬任禮第四百九十五章:南宮與玄武門第一千零五十三章:你行你上啊第953章 葉盛第923章 召見第八十二章:金英的謀算第三百六十八章:齊心協力攻王文第967章 父皇,是你錯了!第八百二十九章:威懾第1261章 番外:東宮之爭(三)第五百二十九章:于謙的決斷第889章 合理分工第1229章 神神秘秘的太上皇第1165章 所謂張冠李戴第四百三十六章:袁彬第1249章 大巧不工第914章 投名狀第1185章 杜寧第一百八十五章:找老丈人幫忙第986章 談條件第七百四十九章:覲見第二百九十九章:登聞鼓響第1015章 油鹽不進第七百二十三章:夜談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試探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一頭老黃牛第一百七十五章:來啊,吵架啊!第一百一十四章:分兵之議第940章 先發制人第1166章 謎語人去死第1188章 朝堂論辯第一千零六十章:端倪與分歧第891章 一鬨二嚇三甩鍋第七百七十二章:楊家父子第五百六十八章: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第七百九十六章:糾纏不休第五百九十七章: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第四百九十五章:南宮與玄武門第八百六十九章:伴君如伴虎第五百七十六章:大宗伯的業餘愛好第六百七十四章:終於是忽悠瘸了第974章 ‘殘暴’的也先第二十九章:朝臣勳戚(排行榜加更第三章)第七百三十二章:江閣老是個狠角色第九十一章:智商在線第三百七十四章:那更要叩闕了!第1140章 兄弟齊心?第七百六十九章:別浪費了第六百六十七章:忽悠,接着忽悠~第五百八十章:兵部兩侍郎第七百七十章:召見第四百一十章:欣慰與悲傷第二百九十八章:就是頭鐵第三百四十五章:兩害相權,盡力而爲第五十七章:老狐狸第二百二十八章:內閣衝突第941章 被騙了……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堅力量第一百六十七章:匠戶僱傭制度第1186章 真相第四百六十九章:常懷謹慎之心第六百二十八章:求同存異第935章 宋文毅第七百九十五章:想辦法第一百九十四章:風聞言事第三章:入宮覲見第三百四十五章:兩害相權,盡力而爲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難題第五百四十一章:母子再相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內閣分歧第八百六十三章:勸第二百八十六章:君側必備技能第二百八十八章:滿朝譁然
第一百二十六章:項文曜第八十八章:巡邊大臣第八百五十章:可惜了……第三百六十七章:論吵架,天官大人還沒怕過誰第五百八十七章:小公爺漸漸心動四百五十八章:不算閒話的閒話第四百零九章:門達與懷恩第四百四十二章:太后駕到第1259章 番外:東宮之爭(一)第五百五十四章:果然似李!第1236章 于謙回京第七百九十章:小公爺的鐵血忠心第十六章:回憶(上)第三百四十二章:請開互市第二百零一章:四家府邸第一千零八十一章:勸不住的于謙第1252章 京營第三百八十六章:無奈之舉第八百五十八章:心機深沉成國公第六百五十一章:真相第七百八十八章:跟天子打個商量第三百七十二章:一路跑偏的猜測第三百八十五章:和事佬任禮第八百三十八章:陳年舊事第941章 被騙了……第七百四十三章:老師不好當第七十章:請辭監國第三百八十五章:和事佬任禮第四百九十五章:南宮與玄武門第一千零五十三章:你行你上啊第953章 葉盛第923章 召見第八十二章:金英的謀算第三百六十八章:齊心協力攻王文第967章 父皇,是你錯了!第八百二十九章:威懾第1261章 番外:東宮之爭(三)第五百二十九章:于謙的決斷第889章 合理分工第1229章 神神秘秘的太上皇第1165章 所謂張冠李戴第四百三十六章:袁彬第1249章 大巧不工第914章 投名狀第1185章 杜寧第一百八十五章:找老丈人幫忙第986章 談條件第七百四十九章:覲見第二百九十九章:登聞鼓響第1015章 油鹽不進第七百二十三章:夜談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試探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一頭老黃牛第一百七十五章:來啊,吵架啊!第一百一十四章:分兵之議第940章 先發制人第1166章 謎語人去死第1188章 朝堂論辯第一千零六十章:端倪與分歧第891章 一鬨二嚇三甩鍋第七百七十二章:楊家父子第五百六十八章: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第七百九十六章:糾纏不休第五百九十七章: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第四百九十五章:南宮與玄武門第八百六十九章:伴君如伴虎第五百七十六章:大宗伯的業餘愛好第六百七十四章:終於是忽悠瘸了第974章 ‘殘暴’的也先第二十九章:朝臣勳戚(排行榜加更第三章)第七百三十二章:江閣老是個狠角色第九十一章:智商在線第三百七十四章:那更要叩闕了!第1140章 兄弟齊心?第七百六十九章:別浪費了第六百六十七章:忽悠,接着忽悠~第五百八十章:兵部兩侍郎第七百七十章:召見第四百一十章:欣慰與悲傷第二百九十八章:就是頭鐵第三百四十五章:兩害相權,盡力而爲第五十七章:老狐狸第二百二十八章:內閣衝突第941章 被騙了……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堅力量第一百六十七章:匠戶僱傭制度第1186章 真相第四百六十九章:常懷謹慎之心第六百二十八章:求同存異第935章 宋文毅第七百九十五章:想辦法第一百九十四章:風聞言事第三章:入宮覲見第三百四十五章:兩害相權,盡力而爲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難題第五百四十一章:母子再相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內閣分歧第八百六十三章:勸第二百八十六章:君側必備技能第二百八十八章:滿朝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