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正旦大朝

一夜落雪,直至天明方停,京師內外銀裝素裹,爆竹聲聲,到處都是歡聲笑語。

除夕夜熱熱鬧鬧的過去了,但是朝廷的老大人們卻在天還沒亮的時候,穿着整齊繁複的朝服,齊齊聚到了宮門口。

正月初一,正旦大朝!

大朝會每年只有三次,分別是冬至,正旦,萬壽節。

其中,尤其以正旦大朝最爲重要,曰履端之節,象徵着一年更始,萬象。

不僅在京的文武官員要參加,各地的巡撫,州府衙門正印官,也需得入京朝賀,堪稱朝廷最盛大的儀典之一。

尤其是這一次的正旦大朝,乃是今上登基之後的首次正旦大朝,其意義尤爲不同。

天色微明,東方剛剛泛起一絲橘紅色的光芒,沉重的鼓聲咚咚響起,九聲而止。

高大的宮門被緩緩推開,紫禁城這座年輕而宏偉的殿宇,在黎明當中徹底復甦。

待宮門完全打開,錦衣衛,金吾衛,儀禮司一干人等,魚貫而出,將兩側宮門護衛起來。

羣臣序列當中,四名身材高大,官袍嶄新的鳴鞭官隨之而出,立於金水橋前。

接着,禮部贊禮官,傳制官,都察院糾儀御史等人先入宮門,入奉天殿前丹墀上。

鼓聲停,鳴鞭官三聲鞭響,有儀禮官高聲道。

“進!”

羣臣方列次過外金水橋,自兩側宮門而入。

鼓聲再起。

寬大的奉天殿前廣場上,數隊金吾衛的甲士手持旗幟依次排開,從午門綿延至奉天殿前。

兩側的文武樓前,是石刻而成的儀馬,儀犀,儀象。

旌旗招展,隨風而動,儀象威武,厚重高大,伴着威嚴的鼓聲,文物百官面色肅然,過內金水橋,有序而入丹墀廣場上。

丹墀兩側,有車,輅,步輦等儀仗,先行贊禮官,傳制官,糾儀御史俱已就位。

錦衣衛陳鹵簿儀仗,朋扇于丹陛上。

丹陛兩側,分別是香案,寶案及教坊司韶樂,正中間黃羅傘蓋下,是寬大的御座。

從御座兩側延展開來,是隊伍齊整,身披盔甲的上直二十六衛。

三通鼓畢,羣臣在奉天殿前丹墀前東西兩側列隊,面北而立。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下,從丹陛上朝下看去,整個奉天殿前廣場上,隊列齊整,氣勢恢宏。

嘹亮的鐘聲響起,儀禮官俯身拜倒在地,高聲喊道。

“請陞殿。”

於是,奉天殿的大門緩緩被推開。

天子身着袞冕,前有導駕官,後有尚寶司,身旁是侍奉的內侍太監。

在衆人的簇擁下,來到御座之上。

鐘聲止,韶樂起。

尚寶司手捧天子寶印,置於御座旁寶案之上。

韶樂止,鳴鞭官三聲鞭響,高聲報時。

大樂起,贊禮官出,引文武百官行四拜禮,禮官進各地賀表,隨後,由百官之首,吏部尚書代在京文武進賀表曰。

“茲遇正旦,三陽開泰,萬物鹹新,恭惟皇帝陛下、膺乾納祐,奉天永昌。”

進畢,禮官引羣臣再拜。

整個過程,繁複無比,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敢掉以輕心。

待得一系列的禮節性流程走完,新任的吏部尚書王文,退回丹墀下列班。

天子金口方開,只說了兩個字。

“宣詔!”

這纔是這次大朝會的重頭戲,正旦大朝,意在萬物更始,一元復新,而這一次的正旦大朝,有一件大事,那就是……改元!

今上繼位以來,爲表對太上皇的尊重,一直使用的都還是正統年號,但是那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只有改元更號,纔算是真正向天下再一次確認了新皇的正統性。

司禮監掌印太監成敬上前,展開手中的聖旨,高聲宣詔。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先是有虜賊肆虐,太上皇親征,往正其罪……京城動盪,朕承太上皇及上聖皇太后之命,受禪登位……今天下承平,邊境安寧,萬象……自即日起,改元景泰,以今年爲景泰元年,與天下……”

當然,作爲正旦大朝上頒佈的詔書,肯定不僅僅有改元這一件事情,伴隨而來的,是冗長的大赦天下的詔命。

“……自正統十四年十二月三十日以前,官吏軍民人等,除謀反,殺人,強盜,姦淫,蠱毒魘魅之罪不赦外,餘已發覺,未發覺,已結,正未結正罪無大小鹹赦除之……”

“……文武官吏,旗校,軍民,匠作人等,有罪被罰戍邊者,悉宥其罪。因言獲罪者官復原職,犯枉法贓罪者,罷歸爲民。軍還原伍,匠仍當匠,民放寧家……”

大赦天下,並不單單是說出去這四個字這麼簡單,它包含赦罪,免賦,免徭這三項基本內容。

除此之外,還有停罷前代的弊政,赦流民,準開荒土民田等一些額外的措施。

赦罪哪些全赦,哪些減輕,免賦免徭該免多少,哪些地方要免,這些在詔書當中,都是要詳細的說明的。

因此,這份詔書的內容十分冗長。

雖然說在場的老大人們都努力集中精力,但是還是不可避免的有些走神。

直到成敬口乾舌燥的讀到其中一條。

“……自即日起,罷去宮妃殉葬之制,凡天子駕崩,正宮皇后尊爲皇太后,其餘後宮妃嬪無論品階高低,俱不殉葬,育有皇子皇女者,奉於宮中冊爲太妃,予玉冊,位同四妃,未有子嗣者,於皇陵外立佛寺,俱入佛寺祈福……”

聽到這個,老大人們倒是提起了幾分心勁兒,倒不是因爲他們多關心天子的後宮,而是這項舉措,明顯不屬於大赦天下的常例當中。

不過,改元詔書本就會廢除一些前朝的弊政,譬如說,太上皇登基的時候,在改元詔書中禁絕了先皇時期,地方蒐羅珍奇異獸進獻皇家的弊政。

因此,這倒也符合改元詔書的規矩,不過讓老大人們沒想到的是,天子竟然將主意打到了後宮上。

這宮妃殉葬,是開國時的老規矩了,朝中羣臣對於此,一直都有所不滿,如今廢除了也算是好事一件。

不過,讓他們感到有些疑惑的是,這所謂“四妃”又是什麼鬼?

大明的後宮位階極爲簡單,天子大婚冊封正宮皇后。

然後,所有臨幸過的女子,一律封爲妃位,沒有差別。

如果妃子育有皇子,則可酌情晉爲貴妃,若所育皇子爲長子,則必晉爲貴妃。

簡單地說,大明的後宮只有三個等級,皇后,貴妃,妃子,除了皇后只有一個之外,貴妃和妃子的都沒有常額,全看天子的心情。

有些天子,譬如太宗皇帝,可能有二十多個后妃,有些天子,譬如仁宗皇帝,則可能只有十二三個后妃。

這從哪冒出來了個“四妃”。

難不成,天子如此清心寡慾,打算自此以後,後宮就只留四個妃位?

第四百六十五章:後遺症第四百七十三章:執着的伯都王第五百八十章:兵部兩侍郎第984章 看着他第八百五十二章:最好的結果第六百五十五章:該死的人第二百二十五章:王翱的手段第三百零二章:宗室請願第八百一十六章:這還不亂套了……第一千零八十九章:火上澆油第967章 父皇,是你錯了!第七百四十二章:首輔大人面前的考驗第五百九十六章:指東打西?順手牽羊?第三百一十二章:得寸進尺的宗室第五百零四章:宣府城外第二百七十四章:被懲罰的戰士第一千零五十七章:什麼叫預判第1140章 兄弟齊心?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一頭老黃牛第1193章 商稅第四百六十八章:太簡薄了第三百四十六章:一拍即合第三百二十二章:百密必有一疏第989章 到底圖啥第六百四十一章:風向要變了第三百二十六章:于謙的地位第1209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五百二十六章:內閣的制度優勢第九十九章:處置第三百二十一章:張軏的憂慮第四百九十五章:南宮與玄武門第953章 葉盛第五百三十一章:投石問路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要債第五百三十五章:楊洪,楊洪……第一百八十章:最強一脈第六百七十一章:技術活不好乾第五百零五章:舒公公的真面目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自作聰明的棋子第六百八十章:錦衣衛和刑部的較量第七百二十八章:這就很尷尬了……第六百六十三章:長公主的無奈第一百八十三章:撥雲見日第一百九十章:舒良第六百六十九章:‘危險’的急先鋒第四百二十二章:想怎麼伸冤第三百五十八章:劃掉吧第一百三十四章:背刺第四百一十八章:威逼利誘第1206章 靜觀其變第八百四十一章:什麼,任侯竟然還沒死?第六百零五章:沾沾福氣第七百一十二章:弄巧成拙?第七百三十四章:論皇帝爲啥喜歡廠衛第三百八十三章:高次輔的去處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坤輿萬國全圖第一百一十三章:邊境安危第二百八十六章:君側必備技能第五百七十二章:治國之道第五百章:護衛第二百七十八章:別人不行第1181章 表裡如一太上皇第八百五十五章:買賣不應該有虧有賺嗎?第二百五十二章:沈翼的理由第八百五十一章:朝堂首秀第一百九十三章:噁心人的彈劾第1197章 私下約見第六百一十五章:賜宴第四百一十二章:突然的衝突第1261章 番外:東宮之爭(三)第七百二十一章:使團進京第一千零四十三章:皇莊的奧妙第七百三十三章:背鍋俠蕭學士第二百五十三章:沈尚書興奮了起來第二百三十六章:讓岷王爺讓路的人第二百六十一章:越傻越蹦躂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巧若拙沈司徒第二百二十八章:內閣衝突第二百九十九章:登聞鼓響第1275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七)第一百九十章:舒良第八百零九章:先打東方甲乙木第三百七十七章:堵個正着第八百三十三章:陛下永遠聖明第二百五十四章:互市第四百一十二章:突然的衝突第三百五十七章:婆媳矛盾第八百零三章:舒公公的遺憾第五百六十二章:高風亮節李原德第六百三十六章:節節失利第五百六十九章:等啊……等……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內閣情勢第二百五十六章:沒有選擇的沈翼第925章 噁心~第三十八章:于謙的質疑第1185章 杜寧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均影帝第八十一章:回府第六百七十四章:終於是忽悠瘸了第1003章 確定不確定
第四百六十五章:後遺症第四百七十三章:執着的伯都王第五百八十章:兵部兩侍郎第984章 看着他第八百五十二章:最好的結果第六百五十五章:該死的人第二百二十五章:王翱的手段第三百零二章:宗室請願第八百一十六章:這還不亂套了……第一千零八十九章:火上澆油第967章 父皇,是你錯了!第七百四十二章:首輔大人面前的考驗第五百九十六章:指東打西?順手牽羊?第三百一十二章:得寸進尺的宗室第五百零四章:宣府城外第二百七十四章:被懲罰的戰士第一千零五十七章:什麼叫預判第1140章 兄弟齊心?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一頭老黃牛第1193章 商稅第四百六十八章:太簡薄了第三百四十六章:一拍即合第三百二十二章:百密必有一疏第989章 到底圖啥第六百四十一章:風向要變了第三百二十六章:于謙的地位第1209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五百二十六章:內閣的制度優勢第九十九章:處置第三百二十一章:張軏的憂慮第四百九十五章:南宮與玄武門第953章 葉盛第五百三十一章:投石問路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要債第五百三十五章:楊洪,楊洪……第一百八十章:最強一脈第六百七十一章:技術活不好乾第五百零五章:舒公公的真面目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自作聰明的棋子第六百八十章:錦衣衛和刑部的較量第七百二十八章:這就很尷尬了……第六百六十三章:長公主的無奈第一百八十三章:撥雲見日第一百九十章:舒良第六百六十九章:‘危險’的急先鋒第四百二十二章:想怎麼伸冤第三百五十八章:劃掉吧第一百三十四章:背刺第四百一十八章:威逼利誘第1206章 靜觀其變第八百四十一章:什麼,任侯竟然還沒死?第六百零五章:沾沾福氣第七百一十二章:弄巧成拙?第七百三十四章:論皇帝爲啥喜歡廠衛第三百八十三章:高次輔的去處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坤輿萬國全圖第一百一十三章:邊境安危第二百八十六章:君側必備技能第五百七十二章:治國之道第五百章:護衛第二百七十八章:別人不行第1181章 表裡如一太上皇第八百五十五章:買賣不應該有虧有賺嗎?第二百五十二章:沈翼的理由第八百五十一章:朝堂首秀第一百九十三章:噁心人的彈劾第1197章 私下約見第六百一十五章:賜宴第四百一十二章:突然的衝突第1261章 番外:東宮之爭(三)第七百二十一章:使團進京第一千零四十三章:皇莊的奧妙第七百三十三章:背鍋俠蕭學士第二百五十三章:沈尚書興奮了起來第二百三十六章:讓岷王爺讓路的人第二百六十一章:越傻越蹦躂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巧若拙沈司徒第二百二十八章:內閣衝突第二百九十九章:登聞鼓響第1275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七)第一百九十章:舒良第八百零九章:先打東方甲乙木第三百七十七章:堵個正着第八百三十三章:陛下永遠聖明第二百五十四章:互市第四百一十二章:突然的衝突第三百五十七章:婆媳矛盾第八百零三章:舒公公的遺憾第五百六十二章:高風亮節李原德第六百三十六章:節節失利第五百六十九章:等啊……等……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內閣情勢第二百五十六章:沒有選擇的沈翼第925章 噁心~第三十八章:于謙的質疑第1185章 杜寧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均影帝第八十一章:回府第六百七十四章:終於是忽悠瘸了第1003章 確定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