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內閣的制度優勢

文華殿中,天子的口氣淡然,但是態度卻足夠堅定。

這讓在場的一幫內閣大臣,皆是愁容不展。

陛下您這意思,就是放着不管了唄?

啥叫等情緒平息,自會歸朝,就是等太上皇自己繃不住了,灰溜溜的回來唄。

但是,問題就在於,太上皇需要的就是臺階,這滿朝廷的,總不能真的等着太上皇自己想明白吧?

當然,最重要的是,從朝局的角度來考慮,太上皇持久盤桓在宣府不歸,那麼民間必定會流言四起,有損朝廷的威嚴。

這一點,估計現在的太上皇是不在乎的。

反正,朝廷已經不是他做主了,會帶來什麼影響,也不重要了。

而在京城當中,舒良的事情,始終是紙包不住火的。

他們今天已經知道的,過上幾天,走驛站慢傳的公文到了,京城的諸大臣自然也會知道。

到時候,羣臣都會知道,舒良是如何當衆冒犯太上皇,將太上皇氣的駐蹕宣府不歸的。

舒良是天子的人,如今天子又是這副明顯保護他的態度。

如此一來,天家失和的壓力,也就全壓到了天子的身上。

作爲文臣當中排在第一梯隊的大臣,在場的衆人,對於陳鎰這些日子對科道的壓制,也都並非沒有察覺。

但是須知,這些科道官員,並非是那麼好拿捏的。

憑着個人的威望,陳鎰能夠壓制他們一時,但是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因爲陳鎰讓他們通過別的方式,來達到了讓孫太后不干預朝政的目的,所以,他們才如此安靜。

可,一旦舒良的消息傳到京城,這份平靜必然會不復存在!

都察院御史上百人,有的是頭鐵的,不懂得何爲明哲保身,權變通達的,他們同樣不會容忍,舒良一個宦官如此冒犯皇權。

如果說,這個宦官是得了天子的授意,那麼在科道官員看來,只會更加嚴重。

皇太后干政,他們會參劾皇太后,天子不遵禮法,他們也同樣會諫止天子。

所以,要麼舒良被交出來平息衆怒,要麼,太上皇主動回京。

否則,這件事情想要結束,基本上不可能。

內閣的職能,在於調和內外,所以,天子和外朝發生了矛盾衝突,首先就是內閣的失職。

他們這幫人,個個擔着二品尚書的加銜,可不是白拿俸祿的,真要是鬧起來,夾在內廷外朝之間,最難自處的,反而是內閣的大臣。

因此,眼瞧着天子現下無所謂的態度,內閣的幾個大臣皆是愁容滿面。

稍頃,俞士悅也斟酌着開口道。

“陛下,太上皇如今留駐宣府,總歸多有不便,陛下方纔說,爲了迎復大禮,諸衙門已經準備多時,此時罷停,空耗朝廷物力,然則若太上皇遲遲不歸,羣臣不安,亦會讓朝局受阻,故臣以爲,還是須得想想法子,讓太上皇儘快起行。”

這話柔和了幾分,更像是在試探的口氣,但是,態度卻表明了。

其他的內閣大臣,也連忙附和起來,彷彿剛剛爲了東宮蒙師吵起來的,不是他們一樣。

不過這回,天子顯然沒有那麼體貼,反而不悅道。

“朕和聖母,還有皇嫂,都已經送了家信過去,胡先生和任侯,兩員重臣丟下禮部和中軍都督府,翻山越嶺的前去迎候,但是太上皇執意不歸,你們說,朕能想什麼法子?難不成,真的叫朕下一道旨意,強令太上皇起行返京?”

這話說的就有些重了。

身爲臣子,難道真的能去教君上怎麼做嗎?

俞士悅也退了下來,打了個眼色,江淵也只能硬着頭皮頂了上去。

隨着高谷的離去,俞士悅的上位,內閣的局面,實質上也發生了變化。

原本,王翺身居首輔之位,掌有分票權,但在京中沒有什麼勢力,高谷身爲次輔,聯合同爲翰林出身的江淵,可與其分庭抗禮,不落下風。

俞士悅和張敏二人,因爲資歷淺,又同是部院出身,也理所當然的形成了鬆散聯盟,明哲保身。

三方勢力,維持着內閣脆弱的平衡。

後來,高谷一朝行差踏錯,被打發到了南京去,內閣就變成了王翺獨大,其他三方角逐次輔的局面。

面對着次輔之位,俞士悅和張敏二人本就不穩固的聯盟關係,自然疏遠起來,因爲三人的目標都不是首輔,所以對於王翺暫時沒有什麼威脅。

所以,大家各憑本事,江淵也處境也不算太差。

但是問題就在於,在這場鬥爭當中,最終勝利的,是俞士悅!

這就麻煩了!

朝堂之上,聯合和分裂,都是常有的事情,無非逐利而已。

俞士悅成爲了次輔,想要站穩腳跟,獲得話語權,勢必要跟王翺有所衝突。

當初高谷在時,尚且要拉攏江淵抗衡王翺,俞士悅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區別就在於,俞士悅拉攏的依舊是張敏。

雖然說,大家曾經因爲次輔的位置有過爭鬥,但是,都沒有過分的舉動,張敏也並非是如此看不開的人,所以,俞士悅成爲次輔之後,兩人的關係反而越發好了起來。

可這麼一弄,江淵就尷尬了!

衆所周知,王翺和高谷,陳循兩位曾經的翰林學士,都頗爲不睦,那次經筵之上,他被當中落面子,這件事情甚至可以說讓雙方結了仇。

同爲翰林出身,江淵要是向王翺靠近,且不說對方會不會介意,就單他被同年的翰林戳脊梁骨的風險,江淵都覺得得不償失。

但是,內閣如今四人,王翺有分票權,誰也不怕,張敏跟着俞士悅,話語權也不低,唯有他一個人,位置不尷不尬的。

平日裡,處理的那些政務,都是瑣碎耗心神,但卻沒什麼實際用處的,閣議的時候,也只能當個泥塑木雕。

到了如今,得罪天子的事兒,反而想起他了,這讓江淵怎一個鬱悶了得。

但是,即便如此,他也不能不開口。

這種大事上,他如果都不發表意見,就真的只能被完全邊緣化了。

所幸,前面兩個,都已經爲他排除了錯誤答案,所以,江淵沉吟片刻,道。

“陛下息怒,臣等自然不敢如此冒犯,不過,即便是太上皇暫留宣府,一應的器物用具,也不能簡省,爲彰顯陛下孝悌之義,再遣大臣前去迎復,也是該的,相信只要多去幾次,就如陛下所說,太上皇心緒平寧了,也自然就回來了。”

所以,這就是內閣人多的優勢了,一個人勸不行,幾個人一起勸,一個角度勸不行,就每人找一個角度。

這回,天子倒是有所動容,他老人家開口,問道。

“既然如此,哪位卿家主動請纓,再去迎復太上皇?”

第1268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第三百三十七章:這一大家子第七百零九章:鐵骨錚錚朱小公爺第四百零二章:演員請就位第四百九十章:懂的都懂第951章 謎語人重出江湖第四百二十五章:巧舌如簧張二爺第892章 所謂朝無正臣,內有奸邪……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均影帝第1013章 錢錢錢第八百三十五章:不就是吵架嘛~第三百三十一章:劍出偏鋒第三百零八章:大局已定第七百五十四章:雙簧第四百六十五章:後遺症第一百八十二章:分而化之第一章:前世今生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太上皇的關注點第五百四十二章:阮浪第六百五十七章:你纔有病第八百三十五章:不就是吵架嘛~第二百三十三章:新的朝中局勢(大章二合一)第六百一十章:南宮之中第六百三十一章:廷議第三百三十章:巧言善辯寧遠侯第六百九十七章: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178章 隱患與出路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能不能成功?第1220章 出乎意料第二百九十五章:萬事俱備第1207章 錯綜複雜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於少保的新差事第四百章:任侯爺的人設要立穩第七百零六章:提前甩鍋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你說你的第四百五十六章:大會開完開小會第二百二十三章:金英的信第996章 你瘋了第一百九十四章:風聞言事第869章 出宮第六十七章:新的格局第一百三十七章:開戰吧!第一百七十四章:封賞爵位第一千零八十二章:不撞南牆不回頭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坤輿萬國全圖第三百二十三章:準了第二百七十四章:被懲罰的戰士第一百九十六章:一月變三月,開心不第五百三十七章:老將遲暮第六章:徐珵其人第1150章 無非代價而已第一百六十三章:捷報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自作聰明的棋子第八百零五章:巧舌如簧第二百三十章:內閣的未來定位第七百八十九章:原委第五百九十九章:典制與成例第四百三十章:接踵而來的重磅炸彈第三百五十二章:羅通的盤算第七百三十章:閃開,我要開始水了第1176章 殿前對質第984章 看着他第908章 杜寧的抉擇第四百一十四章:權臣的自我覺醒第六百八十八章:翁婿第913章 真正目的第一百四十章:遼東第八十七章:學習先進經驗第三百八十二章:處理結果第1140章 兄弟齊心?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第二百二十三章:金英的信第1265章 尾聲:東宮之爭(七)第一千零八十三章:皇帝小兒不講武德第六百一十七章:太子託付給你了第七百八十七章:意外但合理的真相第二百九十三章:堂審第六十五章:又被坑了第六百九十九章:啊,俸祿……第一百八十七章:你當他願意?第八百二十章:一個個來第六百零二章:仁者之心第六百九十三章:一切都會變好的第一百九十九章:不能都查嗎?第二百八十三章:矛盾激化第二十七章:打的就是你第1173章 收網第1209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1198章 兄妹再見第五百八十三章:江閣老的辦法第七十五章:妥協的藝術第1013章 錢錢錢第八百四十一章:什麼,任侯竟然還沒死?第一百六十一章:取捨第四十六章:不然呢?第一千零六十三章:君明方能臣賢第四百八十三章:終歸第三百五十六章:各方雲動第1215章 闖宮
第1268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第三百三十七章:這一大家子第七百零九章:鐵骨錚錚朱小公爺第四百零二章:演員請就位第四百九十章:懂的都懂第951章 謎語人重出江湖第四百二十五章:巧舌如簧張二爺第892章 所謂朝無正臣,內有奸邪……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均影帝第1013章 錢錢錢第八百三十五章:不就是吵架嘛~第三百三十一章:劍出偏鋒第三百零八章:大局已定第七百五十四章:雙簧第四百六十五章:後遺症第一百八十二章:分而化之第一章:前世今生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太上皇的關注點第五百四十二章:阮浪第六百五十七章:你纔有病第八百三十五章:不就是吵架嘛~第二百三十三章:新的朝中局勢(大章二合一)第六百一十章:南宮之中第六百三十一章:廷議第三百三十章:巧言善辯寧遠侯第六百九十七章: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178章 隱患與出路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能不能成功?第1220章 出乎意料第二百九十五章:萬事俱備第1207章 錯綜複雜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於少保的新差事第四百章:任侯爺的人設要立穩第七百零六章:提前甩鍋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你說你的第四百五十六章:大會開完開小會第二百二十三章:金英的信第996章 你瘋了第一百九十四章:風聞言事第869章 出宮第六十七章:新的格局第一百三十七章:開戰吧!第一百七十四章:封賞爵位第一千零八十二章:不撞南牆不回頭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坤輿萬國全圖第三百二十三章:準了第二百七十四章:被懲罰的戰士第一百九十六章:一月變三月,開心不第五百三十七章:老將遲暮第六章:徐珵其人第1150章 無非代價而已第一百六十三章:捷報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自作聰明的棋子第八百零五章:巧舌如簧第二百三十章:內閣的未來定位第七百八十九章:原委第五百九十九章:典制與成例第四百三十章:接踵而來的重磅炸彈第三百五十二章:羅通的盤算第七百三十章:閃開,我要開始水了第1176章 殿前對質第984章 看着他第908章 杜寧的抉擇第四百一十四章:權臣的自我覺醒第六百八十八章:翁婿第913章 真正目的第一百四十章:遼東第八十七章:學習先進經驗第三百八十二章:處理結果第1140章 兄弟齊心?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第二百二十三章:金英的信第1265章 尾聲:東宮之爭(七)第一千零八十三章:皇帝小兒不講武德第六百一十七章:太子託付給你了第七百八十七章:意外但合理的真相第二百九十三章:堂審第六十五章:又被坑了第六百九十九章:啊,俸祿……第一百八十七章:你當他願意?第八百二十章:一個個來第六百零二章:仁者之心第六百九十三章:一切都會變好的第一百九十九章:不能都查嗎?第二百八十三章:矛盾激化第二十七章:打的就是你第1173章 收網第1209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1198章 兄妹再見第五百八十三章:江閣老的辦法第七十五章:妥協的藝術第1013章 錢錢錢第八百四十一章:什麼,任侯竟然還沒死?第一百六十一章:取捨第四十六章:不然呢?第一千零六十三章:君明方能臣賢第四百八十三章:終歸第三百五十六章:各方雲動第1215章 闖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