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杜寧的抉擇

第908章 杜寧的抉擇

底下諸臣的神色變化,坐在御座上的朱祁鈺自然盡收眼中。

甚至於,對於吏部和都察院之間隱隱的爭鋒,他也都看的清清楚楚。

殿試一案,所涉巨大,人人都想從中漁利,大理寺,工部,吏部,都察院,乃至於內閣,都各有所圖。

除此之外,還關係到清流的地位,朝廷風氣的澄清,政局的穩定。

可以說,身爲天子,朱祁鈺的顧慮,要比底下這些大臣們多得多。

但是不論如何,事情總歸是要有個瞭解的。

看着底下陳鎰沉重的臉色,朱祁鈺嘆了口氣,旋即,心中便已有決斷,沉吟片刻,他繼續開口道。

“殿試一案,堪稱本朝自南北榜案後,科舉舞弊第一案!”

“內閣輔臣勾結翰林學士爲主謀,其餘諸讀卷官明知違規,仍舊緘默不言,視社稷江山如無物。”

“朝堂風氣如此,實在令朕痛心不已。”

“此事都察院有監察不當之責,吏部有銓選不當,識人不明之責,理當責罰,左都御史陳鎰,罰俸半年,吏部尚書王文,罰俸三月,以示懲戒。”

讓大多數朝臣都沒有想到的是,天子撂下處置了一半的殿試沒有繼續說下去,反倒是先管起了吏部和都察院。

說來,這兩位老大人爭着搶着認錯,這下子,倒算是求罰得罰了。

不過,讓他們感到奇怪的是,明明王天官被罰的更輕,但是,他老人家卻似乎更加憤憤不平一樣,惡狠狠的瞪了陳鎰一眼,隨後,二人方上前道。

“臣領旨謝恩!”

與此同時,一幫大佬目不斜視,但是眼中卻忍不住閃過一絲異色,似乎是想起了什麼……

接着,二人退下之後,天子也沒有過多猶豫,便繼續開口道。

“至於剩下的八位讀卷官,雖非主謀,但亦有玩忽職守之罪,念及其並非蓄意而爲,且平素並無錯漏之處,朕予以恩寬,但不可不罰。”

“傳旨,免去內閣大臣朱鑑太子少師,張敏太子少傅之銜,留本官本職不變,降品一等,俸祿視同三品,仍在內閣差遣,其餘讀卷官,亦降品一等,三年內不得擢升轉調,以觀後效,如有再犯者,從重處置!”

啊這……

在場的一幫朝臣愣了愣,沒想到天子竟然會這麼處置,因爲以前,着實是沒有這種先例。

不過轉念一想,他們倒也明白了過來。

這次的案子牽扯的太大了,如果天子真的從重處置,那麼,整個朝堂怕是要出現真空。

但是不處置又不合適,所以,只能想這麼一個折中的法子。

如此處置,既給了這些大臣們以教訓,而且,也能夠維持朝局的穩定,不至於讓政務運轉出現問題,倒算得上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只不過,不少人還是心裡暗暗覺得有些遺憾就是了,畢竟,雖然可能性很小,但是,一旦這次天子真的震怒,將這些大臣都降職乃至罷免,那麼,空出來的位子,可是一大批啊……

但是現在看來,怕是不可能了!

不過無論如何,這件事情總算是塵埃落定了。

在場的一衆大臣心中默默的鬆了口氣,感覺腦子有些酸脹,今天發生的事情太過峰迴路轉,少不得,他們回去之後得再仔細的覆盤一番。

按理來說,今天朝議商議的就是殿試舞弊一案,現在這件案子有了結果,那也該散朝了。

但是,天子卻意外的又提起了另一樁事。

“此次大理寺辛苦多時,也算有功,杜寺卿,蕭鎡如今被罷官歸鄉,翰林學士一職空了出來,你可願繼任?”

???

杜寧看着天子溫和的臉,不由有些發愣。

這是個什麼意思?

不僅是杜寧,其他的一衆大臣,也感到十分驚訝。

的確,如今蕭鎡正式被罷官,王翱又交出了翰林院的差事,朝廷必然要儘快選出得力的大臣來執掌翰林院。

杜寧出身清流,人品名聲都不錯,而且資歷也夠,加上今天又辦了這麼一樁案子,理論上來說,由他來接任翰林學士,沒什麼問題。

但是,這僅僅只是理論上來說,天子要是不問,杜寧競爭這個位置的把握不小,可天子這麼一問,就忍不住讓人多想了。

天子是誰?口含天憲,言出法隨的皇帝!

他老人家讓杜寧調任翰林院,是天恩浩蕩,何嘗聽過,天子之命,還有商量的?

所以說,天子是不想讓杜寧接任?

底下大臣們揣測紛紛,目光同時都投向了杜寧。

此時此刻,杜寧的臉色也十分複雜。

接,還是不接?

對於他來說,翰林學士的位置,有着非凡的意義,可以說,寄託着他入仕以來的理想。

當初,他甚至一度差點被江淵拉進去,也是因爲翰林學士一職。

雖然到了後來,在陳循的提醒下,他總算識破了江淵的險惡用心,但是,對於翰林學士的渴望,卻沒有半點減弱。

只不過,相對於江淵,杜寧還算能夠持正,不會搞這種背後的手段罷了。

但是,正因如此,對他來說,這個機會,才顯得更加珍貴。

天子金口既開,那麼就說明,某種意義上決定權現在交到了杜寧的手中。

無論天子這麼問的用意是什麼,只要杜寧開口接下來,那麼,現在的局勢下,天子勢必不好拒絕。

但若是錯過了這個機會,再想要圖謀翰林學士這個位置,可就不容易了。

要知道,有了一個蕭鎡,如果短時間內,翰林學士再出問題,那朝廷的顏面,天子的顏面,可就沒地兒擱了。

所以,此時此刻,杜寧的內心當中,十分掙扎。

擡頭瞧了瞧自己的老師陳循,想要從他那裡得到一二指點,但是,可惜的是,陳循站在原地,便如泥塑木雕一般,臉上沒有絲毫的表情。

於是,糾結了片刻,杜寧輕輕嘆了口氣,上前道。

“陛下明鑑,臣才德淺薄,又受陛下聖命親審殿試一案,如今蕭學士被罷官歸鄉,若臣接任翰林學士,恐引起朝野上下非議。”

“故請陛下體諒,另擇賢臣掌管翰林院。”

說到底,杜寧也不是猶豫不決之人,下了決心之後,態度就變得堅定起來。

一開口,甩出的理由就是實打實的,很明顯一聽就是真的推辭,而不是那種假意辭讓。

雖然不少人已有預料,但是,對於杜寧如此堅決的態度,朝堂上還是引起了一陣低低的議論。

不過,對於杜寧來說,這番話說完之後,他不僅沒有想象當中的那種惋惜不捨,反而像是丟掉了什麼包袱一樣,隱隱感覺到有些輕鬆。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杜寧總有一種感覺,自己這話說完之後,天子望着他的神色,都多了幾分讚許。

停了片刻,天子的目光往下掃了掃,似乎有些猶豫,道。

“卿家能有此心,是好事,不過,朝廷諸事繁難,卿家既爲棟樑之臣,不可畏難推避。”

“前幾日,朕剛接到奏疏,金尚書在邊境整飭軍屯,遇到了不少困難,需要有一員得力大臣,前去協助。”

“不知杜卿家,可願前往?”

這一回再問,顯然和剛剛不同。

如果說剛剛帶有幾分試探,那麼這回,明顯是帶着一股“委以重任”的味道。

整飭軍屯是近期以來朝廷的大政,爲了這件事情,天子付出了無數的心血,甚至派出了金濂和于謙兩個六部尚書級別的大臣,一南一北直接到地方主持,可見天子有多麼看重此事。

這個時候,讓杜寧前去協助金濂,至少證明,在天子心中,杜寧已經是可以重用的大臣。

但凡是有點眼色的人,這個時候都不會再做他想。

杜寧又不傻,自然知道,現在該怎麼表態。

“陛下有命,朝廷有託,臣自當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看着杜寧信誓旦旦的模樣,天子倒是沒有繼續多言,而是道。

“杜卿好膽魄,不過,話雖如此,但是,翰林學士之職,也不可久置,諸位卿家,可有人選推薦?”

話雖問的是羣臣,但是,有意無意的,天子的目光卻落在了陳循的身上。

見此狀況,底下王天官撇了撇嘴,不過,到底什麼都沒有說。

與此同時,陳循眉頭微皺,似乎在思索着什麼,沒過片刻,他便出言道。

“陛下,臣有一人選,可擔此任!”

“何人?”

天子的聲音平靜,開口發問。

在羣臣注視當中,陳循不急不緩的道。

“甘肅巡撫儀銘,德才兼備,文采出衆,此番朝廷整飭軍屯,儀銘立有大功,且曾在翰林院任侍讀學士,熟悉翰林院狀況,由儀銘來主掌翰林院,最是合適不過!”

聽到這個名字,不少最近從地方提拔上來的大臣都有些陌生。

但是,早幾年入朝的大臣,卻不由眯了眯眼睛。

這位儀銘大人,的確曾經當過侍讀學士,但是,他身上更爲閃亮的一層履歷,其實是他曾任郕王府的長史!

天子用人,向來不會任人唯親,所以,郕王府的屬官,基本上都被打發到了科道乃至是地方磨練。

儀銘雖是王府長史,但是,也沒有被過分優待,最初僅僅被外放爲了鳳翔知府。

但是,畢竟是從龍之臣,簡在聖心,短短一年多的工夫,他就被拔擢爲甘肅巡撫,雖然說在官銜上還是壓了壓,只給了正四品的右僉都御史,可手裡的權力是實打實的。

如今,距離他調任甘肅巡撫的時間,也還不到一年,就被陳循舉薦,調任翰林學士。

這個升遷速度……

嘖嘖,一幫知道內情的大臣砸了咂嘴,也只能說,這位儀大人的運氣實在是好。

儀銘?

朱祁鈺的眸光閃了閃,陳循說的比較含糊,但是,其實這也不是什麼秘密。

當初,朱祁鈺之所以調儀銘去甘肅,最大的原因,就是得知了任禮在甘肅犯下的一系列罪行。

所以儀銘過去,實質上是爲了調查任禮一案,蒐集證據。

金濂到了甘肅之後,之所以能夠這麼順利,和儀銘提前做的準備工作充分,有分不開的關係。

只不過,後來在上奏的時候,金濂把此事呈了上來,卻被朱祁鈺壓了下去,沒有將他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展示在朝堂上。

但是這一點,朝中不少重臣是清楚的。

當然,之所以朱祁鈺會這麼做,也並不是故意要壓儀銘的功勞,而是以他的地位,有些事情不好擔。

任禮的事情沒什麼,但是,儀銘在甘肅除了調查任禮一案,還蒐集了不少勳貴之家侵佔軍屯的證據,其中最詳實的,也是朱祁鈺親自交代給他的,就是陽武侯府。

別的勳貴之家也就算了,可陽武侯府,是常德長公主的夫家,礙着長公主的面子,朱祁鈺對於他們,總是要寬縱幾分的。

所以這樁事情,能不讓他們知道是誰辦的最好,免得麻煩……

話說回來,任禮一案既然已經告一段落,儀銘的任務也的確完成的差不多了,外出歷練了兩年多,也差不多該召他回京了。

輕輕點了點頭,朱祁鈺循例對着王天官問了一句。

“吏部覺得如何?儀銘這兩年的考評,可有不合格之處?”

這種狀況下,天子明顯需要吏部來背書。

所以,王文自然不會多說什麼,拱手道。

“回陛下,儀銘近兩年的考評,皆是中上,吏部本已擬定,在年末予以升遷,如今陳尚書舉薦他任翰林學士,臣亦以爲並無不妥!”

翰林學士說重也重,但是說輕也輕,若沒有清流的光環加成,其實也就是個五品官員而已,只是通常由禮部侍郎兼領,所以勉強算是三品。

有了陳循這個六部尚書,清流領袖親自舉薦,吏部也點了頭,自然不會有什麼問題。

何況,知道儀銘來歷的人,都清楚他升遷的真正原因,自然也不會有人來觸這個黴頭。

於是,天子點了點頭,道。

“既然如此,召甘肅巡撫儀銘回京,擢升爲禮部右侍郎,掌翰林院事!”

話到此處,天子似乎有些猶豫,目光在陳循的身上定了定,帶着幾分莫名的意味,但是到了最後,聲音卻依舊平穩降下。

“另外,擢大理寺卿杜寧爲右都御史,巡撫陝西,山西,大同等地,協助刑部尚書金濂整飭邊境軍屯事務!”

第七百四十五章:躲不過就上第七百九十二章:太上皇顯然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第八百五十二章:最好的結果第七百零三章:天心莫測第八百一十九章:什麼叫混子第三百四十五章:兩害相權,盡力而爲第三百三十七章:這一大家子第三百一十八章:去聽聽吧第七百五十三章:躥騰第二百四十五章:岷王府的糟心事第三百零六章:撲朔迷離的陳年舊案第1145章 老將遲暮第一百三十四章:背刺第一千零六十四章:說服於謙第三百四十二章:請開互市第一百八十八章:誰都不簡單第八百零九章:先打東方甲乙木第1178章 隱患與出路第八百二十二章:快了快了再等等第六百三十八章:焦駙馬得到了答案第一百九十二章:摩拳擦掌第1272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四)第1185章 杜寧第七百八十八章:跟天子打個商量第1232章 皇家海貿集團。第四百三十七章:俯首認罪第1174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零一章:表裡如一於少保第三百七十八章:再等一等第三百二十一章:張軏的憂慮第一百六十九章:被逼急了的戶部第二百九十三章:堂審第一百七十一章:有人不安分第二十五章:死亡名單(下)第一百二十二章:孫鏜第三百九十一章:兩份軍報第十章:中庸之道第四百章:任侯爺的人設要立穩第一百七十六章:文臣的變臉技能第一百章:試探第七百七十三章:鬱悶的小公爺第二百五十八章:得寸進尺沈司徒第七百八十五章:矛盾升級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朕要見他第四百八十二章: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1214章 樑芳的聰明第八百一十七章:今天小公爺復爵了嗎?第三百四十六章:一拍即合第四百八十六章:外朝內宮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你說你的第三百一十六章:結局早已註定第1270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二)第一千零六十二章:不聽勸的於少保第1010章 于謙回京第909章 杜寧的不安第一百二十三章:要他們死!第1161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四十九章:抵達紫荊關第1145章 老將遲暮第1172章 解謎其一第一百零一章:深刻領會精神第八百三十章:這不就來填坑了第一千零三十二章:打入內部第五百八十九章:軍屯第五十三章:風將起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狐狸尾巴第977章 于謙的奏疏第五百五十九章:聽大宗伯的第四百九十二章:乖孩子第三百一十一章:守自己的道第一百八十八章:誰都不簡單第一百七十一章:有人不安分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聽朕給你上價值第三百七十一章:杜寧與商輅第六百九十六章:花環第一千零二十二章:俞次輔的怒火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新年第一朝第四百二十章:英國公府的影響力第三百零五章:他們也被騙了第一百四十九章:抵達紫荊關第1202章 以戰養軍第六百三十章:人間冷暖第六百一十二章:不要走輕鬆的路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堅力量第八百四十二章:任侯爺的人緣第1173章 收網第八百二十七章:於少保的狐狸尾巴第994章 廷益,快回來吧……第一百八十二章:分而化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雷擊第1229章 神神秘秘的太上皇第1270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二)第二十五章:死亡名單(下)第五百六十章:倚老賣老胡尚書第四百五十二章:質問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九十七章:消息送達第三百六十六章:積極的于謙第二百零八章:死無對證第一百一十二章:塵埃落定
第七百四十五章:躲不過就上第七百九十二章:太上皇顯然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第八百五十二章:最好的結果第七百零三章:天心莫測第八百一十九章:什麼叫混子第三百四十五章:兩害相權,盡力而爲第三百三十七章:這一大家子第三百一十八章:去聽聽吧第七百五十三章:躥騰第二百四十五章:岷王府的糟心事第三百零六章:撲朔迷離的陳年舊案第1145章 老將遲暮第一百三十四章:背刺第一千零六十四章:說服於謙第三百四十二章:請開互市第一百八十八章:誰都不簡單第八百零九章:先打東方甲乙木第1178章 隱患與出路第八百二十二章:快了快了再等等第六百三十八章:焦駙馬得到了答案第一百九十二章:摩拳擦掌第1272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四)第1185章 杜寧第七百八十八章:跟天子打個商量第1232章 皇家海貿集團。第四百三十七章:俯首認罪第1174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零一章:表裡如一於少保第三百七十八章:再等一等第三百二十一章:張軏的憂慮第一百六十九章:被逼急了的戶部第二百九十三章:堂審第一百七十一章:有人不安分第二十五章:死亡名單(下)第一百二十二章:孫鏜第三百九十一章:兩份軍報第十章:中庸之道第四百章:任侯爺的人設要立穩第一百七十六章:文臣的變臉技能第一百章:試探第七百七十三章:鬱悶的小公爺第二百五十八章:得寸進尺沈司徒第七百八十五章:矛盾升級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朕要見他第四百八十二章: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1214章 樑芳的聰明第八百一十七章:今天小公爺復爵了嗎?第三百四十六章:一拍即合第四百八十六章:外朝內宮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你說你的第三百一十六章:結局早已註定第1270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二)第一千零六十二章:不聽勸的於少保第1010章 于謙回京第909章 杜寧的不安第一百二十三章:要他們死!第1161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四十九章:抵達紫荊關第1145章 老將遲暮第1172章 解謎其一第一百零一章:深刻領會精神第八百三十章:這不就來填坑了第一千零三十二章:打入內部第五百八十九章:軍屯第五十三章:風將起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狐狸尾巴第977章 于謙的奏疏第五百五十九章:聽大宗伯的第四百九十二章:乖孩子第三百一十一章:守自己的道第一百八十八章:誰都不簡單第一百七十一章:有人不安分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聽朕給你上價值第三百七十一章:杜寧與商輅第六百九十六章:花環第一千零二十二章:俞次輔的怒火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新年第一朝第四百二十章:英國公府的影響力第三百零五章:他們也被騙了第一百四十九章:抵達紫荊關第1202章 以戰養軍第六百三十章:人間冷暖第六百一十二章:不要走輕鬆的路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堅力量第八百四十二章:任侯爺的人緣第1173章 收網第八百二十七章:於少保的狐狸尾巴第994章 廷益,快回來吧……第一百八十二章:分而化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雷擊第1229章 神神秘秘的太上皇第1270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二)第二十五章:死亡名單(下)第五百六十章:倚老賣老胡尚書第四百五十二章:質問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九十七章:消息送達第三百六十六章:積極的于謙第二百零八章:死無對證第一百一十二章: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