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換人了也不通知一聲?

武英殿中,于謙看到天子的眉頭輕輕皺了起來,似乎感到有些爲難。

見此狀況,于謙心中也忍不住嘆了口氣。

雖然提前沒有商量過,但是,從這段時間的京中發生的事情來看,這個要被祭旗的人選,其實已經很清楚了。

昌平侯府,楊家!

實話實說,對於楊洪這位百戰老將,于謙心中也十分敬佩,如果有可能的話,他也不想拿昌平侯府祭旗。

但是,不得不說,楊家實在太合適了……

和範廣區區十年便迅速攀升不同,楊洪自承襲父職起,便鎮守在邊關,時至今日,已有四十餘年。

楊家的根,就在邊境!

所以,要查軍屯,繞不過的就是楊家。

宣府一行,于謙查得的情況,遠遠超乎他的想象,如果說陽武侯府已經算是肆無忌憚的話,那麼,楊家所做的,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得益於楊信沒有暗中阻撓,所以,于謙在清查的時候還算比較順利的。

楊家在邊境四十餘載,能夠步步升遷,除了因爲戰功卓著之外,人脈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那麼,這些人脈從哪來?

當然是從各種各樣的交際當中,楊家在軍屯當中所牽涉的,不僅僅只是自己一家。

光是于謙查得的,楊家明裡暗裡侵佔的軍屯數量,至少在五百頃以上,這還不算私墾田和買賣的民田。

這些田地,並非都被楊家拿走了,事實上,楊家自己留下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

剩下的大多數,都被用來疏通關係,籠絡人心,甚至於有一部分,被用來撫卹戰場上戰死的部下。

楊洪在軍中能夠有如今威望,和他能夠‘恩威並施’脫不了關係。

換句話說,這些被侵佔的軍屯,有很多都被變相的補貼到了軍中,甚至是用到了城防上。

這就使得,楊家人帶的兵,無論是從軍心還是戰力,都比普通的邊軍更高一籌,進而成爲了楊洪能夠屢立戰功的基石。

楊洪之後,他的後輩楊信,楊能,甚至是楊俊,也都是這麼做的。

所以,哪怕楊俊酗酒殺人,脾氣暴躁,甚至臨陣脫逃,但是,底下的普通軍士,卻是對他十分擁護的。

至於酷肖楊洪的楊信,則更不必說,能夠以副總兵的職位,和陶瑾這個總兵官相抗,便可看出他在軍中的威望。

但這一切,實際上都是犧牲了朝廷的利益換取的,楊家從軍屯當中攫取大量的利益,然後反哺自身,成就功業。

雖然從初衷到手段,都沒有太大的問題,甚至於,在邊軍糜爛的情況下,楊洪這麼做,可說是有幾分迫不得已的意味。

但是,這都掩蓋不了,他的確是侵佔了大量軍屯的事實。

這些事情,只要肯查,並不難抓住證據。

只不過,之前的時候,邊軍皆是如此,所以楊洪或是有意,或是被迫的,也一直在這麼做。

然而現在,這些事情,卻成了他的催命符。

天子要整飭軍屯,必然要殺雞儆猴。

這個人,既要在朝中位高權重,又不能有太多的關係網。

缺了前者,起不到威懾的作用,而缺了後者,那麼又會在朝中掀起軒然大波,引起朝局動盪。

這二者,皆非天子所願。

楊洪一門顯赫,戰功累累,執掌京營,堪稱武臣中首屈一指的人物,但是,與此同時,他進京之後,又沒有和舊勳戚有太多的牽連,完美符合這兩個條件。

與此同時,衆所周知,楊洪雖非天子一手提拔,但是,卻得天子信任,託付京營大權。

從楊洪開始出手,無論之後軍屯再查到任何一個人的身上,都難以再議論天子有私。

所以,這個人選,幾乎不作他想。

然而……

望着天子此刻爲難的神色,于謙想,天子到底還是講情分的。

楊家固然是一個無比合適的人選,但是,楊家對社稷的大功,對天子的忠心,也是真的。

雖然之前已有預兆,但是,真正當要做出這個決斷的時候,天子心中,只怕也不好受吧。

想了想,于謙終於還是勸慰道。

“陛下,軍屯事關重大,若初期不能打開局面,則後繼必然艱難,臣知陛下心懷仁慈,但爲朝局計,尚請陛下堅定決心,若陛下不願親自出手,臣願爲陛下做急先鋒。”

果不其然,這番話說完,天子的眉頭稍稍綻開,望着于謙的目光多了幾分讚許,道。

“既然如此,那朕就將此事交託給於先生了,不過,事涉侯府,尚需謹慎,朕沒記錯的話,儀銘在鳳翔府,也有一年了吧?”

這段話前半句是跟于謙說的,後半句,則是問的成敬。

或許別人對這個名字有所陌生,但是,成敬卻是很熟的。

和餘儼一樣,儀銘也是郕王府的潛邸舊臣,只不過,早早的就被打發到了地方上當知府。

於是,成敬答道:“回陛下,正好一年,半個月前,儀大人已經回京到吏部述職,吏部給的考評是中上。”

朱祁鈺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便命儀銘調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年後朝廷開印,即便起行。”

鳳翔知府是正四品,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也是正四品,倒不算是超擢。

當然,以僉都御史的身份擔任巡撫,足見從龍之臣的優勢。

不過,這都不算什麼,讓于謙感到疑惑的是……

“甘肅?”

須知,楊洪這些年雖然輾轉諸邊,在各處都曾駐守,但是,他起家的地方,和經營的地方,基本都在宣府一帶,就算要查,也該派人去宣府,怎麼……

似乎是沒聽見於謙這句低語,天子口氣平靜的繼續開口,道。

“於先生,你且辛苦一趟,今日回去後,將之前查得的,關於寧遠侯府和陽武侯府的一應情況整理成冊,移交給儀銘,讓他年後即刻啓程,詳查這兩家府邸,在軍屯一事上所犯的罪行。”

聽到這兩座府邸的名字,于謙一時有些發愣。

片刻之後,于謙反應了過來,問道。

“陛下,您是打算,先查寧遠侯?”

陽武侯的事情,于謙大約還能摸到一點脈絡。

實話說,在各家勳貴當中,陽武侯府不算顯赫,也沒有什麼出色的子弟在朝中爲官,影響力也就平平。

即便是在軍屯一事上,由於並沒有太多在邊軍中直接的人手,所以,陽武侯府侵佔軍屯的程度,其實不算特別厲害。

所以,原本陽武侯府不會被拉出來當這個儆猴的雞,但是,剛剛天子既然動問,自然是有這個心思。

于謙猜着,也和駙馬都尉薛桓脫不了干係。

但是,寧遠侯……

第六百章:您說是就是吧第八百二十一章:突然就歪樓了第五十三章:風將起第六百三十五章:文武對撞第五百七十三章:問第972章 聖旨第七百一十章:於少保塌房了第978章 翻舊賬~第三百四十六章:一拍即合第八百六十七章:朱·白蓮花·大預言家·祁鈺第1010章 于謙回京第四百五十九章:御前爭論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新年第一朝第三百七十九章:這個時候想起總憲大人了?第971章 楊傑現身第三百章:胡攪蠻纏朱音埑第八百四十八章:任禮之死第七百九十二章:太上皇顯然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第八百六十一章:大明的未來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四百二十四章:質問與補償第四百一十五章:於少保的表態第1156章 天災人禍第六百七十一章:技術活不好乾第四百零五章:瞎添什麼亂第三百五十五章:說好的不內鬥?第四百四十三章:伯顏王第988章 賞賜第六百四十九章:金尚書的決心第1008章 栽贓陷害第八百六十三章:勸第七百六十二章:也先瘋了?第四百七十八章:太上皇您多少有點不知好歹了……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要債第五百八十五章:面癱與戲精第五百三十七章:老將遲暮第八百零四章:所謂忠言逆耳第七百二十八章:這就很尷尬了……第三百四十五章:兩害相權,盡力而爲第六百九十九章:啊,俸祿……第一千一百零一章:進擊的徐有貞第六百九十一章:小公爺想不通第一百二十九章:黨爭之禍第八十四章:日朝第一百零二章:彈劾奏疏第四百四十一章:最大贏家竟是……第六百四十章:體面不體面第六百八十八章:翁婿第八百六十五章:同心協力第三百四十六章:一拍即合第七百一十九章:金濂陛辭第一百七十三章:吳太后的提點第1232章 皇家海貿集團。第八十五章:法統之爭第六百零二章:仁者之心第八百七十章:一貫錢第四百章:任侯爺的人設要立穩第七百四十二章:首輔大人面前的考驗第三百六十八章:齊心協力攻王文第五百六十五章:朕之過也第一百九十二章:摩拳擦掌第七十六章:早定大計第九章:議立太子第910章 如何交代第七百四十八章:聖上口諭第八百一十二章:徐有貞的未來第六百六十七章:忽悠,接着忽悠~第八十一章:回府第八十三章:冊立東宮第906章 首輔大人的定力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後續風波第二百八十三章:矛盾激化第七百零三章:天心莫測第1149章 又見京察第八百四十八章:任禮之死第三百七十六章:各懷鬼胎第四百三十三章:不是要證據嗎?第二百九十四章:先頭部隊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我就說成國公纔是主角第三百五十六章:各方雲動第五百一十五章:順利的有些不正常第四百零一章:靈堂衝突第二百五十四章:互市第四百一十三章:出現了分歧第1267章 尾聲:東宮之爭(九)第1002章 兵不血刃,但……第六百七十八章:當面一笑,背後一刀第七百二十六章:江閣老的神奇體質第七十七章:逼宮(上)第一千零八十六章:你有你的張良計第六百六十九章:‘危險’的急先鋒第一千零四十七章:代王的去處第951章 謎語人重出江湖第1190章 變故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朕要見他第五百三十九章:問第六百六十三章:長公主的無奈第四百九十七章:不能委屈了太上皇第二百二十二章:舒公公回京了第四百九十四章:知錯,能改否?
第六百章:您說是就是吧第八百二十一章:突然就歪樓了第五十三章:風將起第六百三十五章:文武對撞第五百七十三章:問第972章 聖旨第七百一十章:於少保塌房了第978章 翻舊賬~第三百四十六章:一拍即合第八百六十七章:朱·白蓮花·大預言家·祁鈺第1010章 于謙回京第四百五十九章:御前爭論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新年第一朝第三百七十九章:這個時候想起總憲大人了?第971章 楊傑現身第三百章:胡攪蠻纏朱音埑第八百四十八章:任禮之死第七百九十二章:太上皇顯然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第八百六十一章:大明的未來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四百二十四章:質問與補償第四百一十五章:於少保的表態第1156章 天災人禍第六百七十一章:技術活不好乾第四百零五章:瞎添什麼亂第三百五十五章:說好的不內鬥?第四百四十三章:伯顏王第988章 賞賜第六百四十九章:金尚書的決心第1008章 栽贓陷害第八百六十三章:勸第七百六十二章:也先瘋了?第四百七十八章:太上皇您多少有點不知好歹了……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要債第五百八十五章:面癱與戲精第五百三十七章:老將遲暮第八百零四章:所謂忠言逆耳第七百二十八章:這就很尷尬了……第三百四十五章:兩害相權,盡力而爲第六百九十九章:啊,俸祿……第一千一百零一章:進擊的徐有貞第六百九十一章:小公爺想不通第一百二十九章:黨爭之禍第八十四章:日朝第一百零二章:彈劾奏疏第四百四十一章:最大贏家竟是……第六百四十章:體面不體面第六百八十八章:翁婿第八百六十五章:同心協力第三百四十六章:一拍即合第七百一十九章:金濂陛辭第一百七十三章:吳太后的提點第1232章 皇家海貿集團。第八十五章:法統之爭第六百零二章:仁者之心第八百七十章:一貫錢第四百章:任侯爺的人設要立穩第七百四十二章:首輔大人面前的考驗第三百六十八章:齊心協力攻王文第五百六十五章:朕之過也第一百九十二章:摩拳擦掌第七十六章:早定大計第九章:議立太子第910章 如何交代第七百四十八章:聖上口諭第八百一十二章:徐有貞的未來第六百六十七章:忽悠,接着忽悠~第八十一章:回府第八十三章:冊立東宮第906章 首輔大人的定力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後續風波第二百八十三章:矛盾激化第七百零三章:天心莫測第1149章 又見京察第八百四十八章:任禮之死第三百七十六章:各懷鬼胎第四百三十三章:不是要證據嗎?第二百九十四章:先頭部隊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我就說成國公纔是主角第三百五十六章:各方雲動第五百一十五章:順利的有些不正常第四百零一章:靈堂衝突第二百五十四章:互市第四百一十三章:出現了分歧第1267章 尾聲:東宮之爭(九)第1002章 兵不血刃,但……第六百七十八章:當面一笑,背後一刀第七百二十六章:江閣老的神奇體質第七十七章:逼宮(上)第一千零八十六章:你有你的張良計第六百六十九章:‘危險’的急先鋒第一千零四十七章:代王的去處第951章 謎語人重出江湖第1190章 變故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朕要見他第五百三十九章:問第六百六十三章:長公主的無奈第四百九十七章:不能委屈了太上皇第二百二十二章:舒公公回京了第四百九十四章:知錯,能改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