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日朝

這一次的冊封大典,從根本上確定了朝廷新的統治體系。

雖然還沒有行登基大典,但是既然已經在文武百官面前宣佈了此事,那麼接下來就是程序性的儀典了。

而對於尋常的朝廷官員來說,這也就意味着,自己終於可以不用在擔心站隊,可以專心公務了。

於是,大明這座因爲土木之變而停擺的強大機器,終於又重新開始高速運轉起來。

一晃數日而過,距離冊封大典已經過去了七日的時間。

大明的朝會制度,大致可分爲大朝,常朝和日朝。

大朝一年只有三次,分別在正旦、冬至和皇帝生辰的萬壽節舉行。

常朝一月兩次,又稱朔望朝,固定在每月初一,十五舉行。

這兩種朝會,都是大規模的朝會,一般都在奉天殿內舉行,在京文武百官,無論是掌事官,佐貳官,還是待選官,凡七品以上者,皆需參與。

相對而言,大朝屬於純粹的禮節性朝會,常朝同樣禮節性很強,但是也會處理一些朝務,不過因爲參與的人數過多,常朝用於宣佈已經商量好的政令詔書。

像這種常朝,一般都會由禮部提前敲定好所有的程序,然後羣臣在禮官的指引下,闆闆正正的走完所有的流程。

嚴格意義上來說,如果撇去沒有天子這一條,那天的冊封大典,勉強可以比擬爲一次特殊的常朝。

至於一般老百姓認知當中,皇帝和臣子商討政務的朝會,稱之爲日朝,又叫早朝,也就是戲文中常常出現的“有事啓奏,無事退朝”的場景。

早朝和常朝不同,因爲是真正處理政務的朝會,所以無論是議事的氛圍,內容,還是參與的人員,都相對自由一些。

通常情況下,有資格參與早朝的,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員,除此之外,六科給事中,十三道掌道御史及翰林院七品以上的官員,也可列席。

如果有時候,部分政務涉及到三品以下的衙門時,其掌事官也可特許列席。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朱祁鈺第一次主持這樣的日朝。

之前的時候,他雖然總柄國政,但是並非君主,所以更多時候,依靠的是奏疏批答,若有大事,則召集那寥寥幾個文武重臣合議。

但是須知,單靠奏疏批答,效率不高,而重臣合議,通常情況下都是軍國大事。

這也就是這些天來,朝臣一直所說的,政令難以通暢。

沒有君主,就沒辦法舉行正式的日朝,朝廷上下的效率,也就很難完全發揮出來。

而現如今雖然還沒有舉行登基大典,但是名分已定,因而日朝和經筵就基本上都恢復了。

集義殿內,朱祁鈺高坐上首,背後是金英和成敬,底下是侍立的一干羣臣。

日朝沒有那麼多的講究,更多的是由朝臣奏事,所以待衆臣行完禮,他便直接開口道。

“諸位免禮,今日乃是日朝,有事儘可奏來。”

話音落下,頭一個出來的,是戶科給事中李侃,道。

“殿下,臣奏三事,所謂戰守之法在用將得當,如今局面下,當不拘一格降人才,臣請殿下命兵部於武臣及官軍行伍內,精選勇猛才智之人,不拘品階高低,問其方略,試其弓馬,若得用者,可委以重任。”

“我官軍此次大敗,源於軍備廢弛,官軍嬉遊之故,臣請殿下準京官若干,分別前往北直隸,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地,選操民壯,每府以五千名爲宜,待操習可用,選二千名赴京,聽調殺賊。”

“賊虜善騎戰,若要制其奔突,則宜用車戰,京城內外約有騾車千輛,可取爲戰車,戰時與我步兵配合,以鐵索連之,藏神銃於內,每五人爲一隊,手持刀斧,以戰車爲掩護,成陣迎敵。”

朱祁鈺點了點頭,應該說,這個時候的文臣,還是頗有一些知兵之人的,這李侃提出的幾條建議,都是頗適合當前的局勢的。

不過……

側了側頭,朱祁鈺對着武臣這邊,問道。

“五軍都督府,爾等以爲,此三議可行否?”

自從上次大朝會之後,五軍都督府這邊總算是有了話事人,郭晟資歷最老,分管中軍都督府,其次是趙榮,負責左軍都督府,最後是石璟,分管後軍都督府。

剛剛李侃的奏疏當中,提到了派遣官員前往附近各地操練民壯,其中北直隸歸屬中軍都督府,山東歸屬左軍都督府,而山西等地則歸屬後軍都督府。

所以朱祁鈺沒有具體點明哪一個人,而是直接問五軍都督府。

不過他的話問出口,底下幾個九卿的大臣,卻是瞥了一眼于謙,但是都沒有說話。

最終出來答話的是郭晟,五軍都督府雖屬平級,但是平常也是以中軍都督府爲核心。

“殿下,臣以爲此三議當中,挑選將才之事,五軍都督府已在準備,戰車之法亦可行之,但各地已有都司衛所管轄官軍,故臣以爲,不必另行派遣官吏出京,可由各地都司就地招募民壯操練即可。”

說到底,文武之間還是存在衝突的,即便是有了朝會之上的彌合,也只是明面上不起衝突,但是暗裡的鬥爭,還是會持續的。

朱祁鈺心裡跟明鏡一樣,李侃的這幾條建議,可用是可用,但是都是從文臣的角度出發的。

尤其是前兩條,第一條是想要繼續在五軍都督府打開口子,第二條則是想把手伸進地方的官軍當中。

作爲武臣這邊的郭晟,也理所當然的要反對。

於是李侃繼續道:“殿下,低階武將的任命,向來由兵部負責,何況如今京師防備倚重京營,若要挑選將才,當自京營而出,於尚書提督京營,由他來負責遴選將才,最合適不過。”

“至於操選民壯之事,各地武備廢弛已久,各地官員懈怠生弊,若交由各都司衛所操選,恐一段時日內難有效果,故臣以爲,當選京官以欽差之名,前往各地,從速從精練兵。”

朱祁鈺皺着眉頭,不得不說,李侃擺出來的理由還是過硬的。

京師官軍大多出自京營,既然如今京營是于謙負責,那麼由兵部主持遴選自然挑不出錯。

至於另一條,也是實話,大明如今的武備情況,着實不容樂觀,如今需要的,是快速練出一批可用的人馬,若是讓那幫都司的官員來做,不知道要拖到什麼時候去。

因此只短暫猶豫了下,朱祁鈺便道:“既然如此,遴選將才之事,由五軍都督府協同兵部進行,至於操選民壯之事,亦由兵部負責,命各地方官配合。”

於是這樁事情處理結束,五軍都督府這邊,雖有不甘,也只能退下,畢竟京營如今在兵部的手裡,殿下能讓五軍都督府參與到裡頭,已經很給面子了。

接着出來的是禮科給事中李實。

李實上奏,建議砍掉九門附近的樹木,避免影響守城將士視線,同時加強各個關卡嚴加盤查,有身份不明,口音陌生之人,就地抓捕。

這一條,朝臣們倒是沒什麼意見,朱祁鈺也便準了。

隨後再出來的,則是山西道掌道御史金達,他稟奏的,則是和銓選相關的。

“殿下,我北直隸,保定等府,爲畿甸藩籬之地,然如今各處正堂官多庸弱無能之輩,臣請命吏部將京察提前,同時考選直隸各府正堂官,查究平日政績無聞者,令其致仕,速於聽選,各處所出之缺,由吏部擇剛果能幹者補任。”

金達說完,底下頓時生出一陣議論之聲,朱祁鈺聽完,也沒有立刻回答。

要知道,京察可不是小事!

所謂京察,是指吏部主持,每三年進行一次的,對京師官員舉行的大型考覈活動,優者拔擢,劣者裁撤。

上一次京察是兩年之前,距離原定的京察之期,原本還有一年之久。

此事本是吏部執掌,故而朱祁鈺轉過身,開口對王直問道。

“大冢宰,金達提議將京察提前,吏部何意?”

王直倒是沒怎麼猶豫,出班道:“殿下容稟,土木一役,我朝廷文武損失慘重,多處空缺尚未考選,況如今大戰當前,當以穩定爲主,臣以爲,京察牽涉過大,不宜在此刻舉行。”

既然王直這個吏部天官也不同意,朱祁鈺沉吟了片刻,道:“既然如此,吏部儘快安排各空缺官職選官,京察雖不宜舉行,但金達所言亦有道理,吏部可對京畿之外,北直隸以內諸衙門正堂官進行考選,若果有庸弱不堪者,可一併考選。”

限制到京城以外,北直隸以內的正堂官,那範圍就小多了,動盪不會太大,故而王直便拱手領命而下。

再往後,順天府上稟了最近京師的治安情況,戶部上稟了各地的糧草運輸情況,以及國庫可調用的銀兩糧食,倒是沒什麼難處理的,朱祁鈺快刀斬亂麻就給定下了。

直到禮部尚書胡濙出列,道。

“殿下,禮部已備好登基大典儀注,經欽天監測算,擬於九月朔日,行登基大典,請殿下過目。”

這場早朝進行到這,已經是將近一個多時辰了,太陽都升的高高的,說實話,老大人們都有些累了,也餓了,盼着能早點結束。

禮部向來清貴,所說的事情大多也都是程序化的,所以胡老大人出列奏事,基本也就快要結束了。

於是羣臣都忍不住開始有些走神。

不過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份儀注,郕王殿下卻看了許久,直到底下的朝臣都有些忍不住,偷偷的朝上首望去。

朱祁鈺才放下奏疏,道。

“今日議事許久,暫且到此結束吧!七卿,內閣及五軍都督府都督留下,另有事議。”

第七百七十九章:上林苑監第六百四十七章:專注拆臺於少保第925章 噁心~第三百零四章:岷王口中的真相第1177章 但是第900章 今天是杜寺卿的主場第七百九十四章:卑劣手段第一百八十一章:任禮背後的人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第1258章 無題第三百零九章:審結第六百零一章:天子的任性第四百九十四章:知錯,能改否?第八十五章:法統之爭第二百章:黑麪廠公第十三章:慈寧宮的瓷器(上)第一百七十章:白吵也要吵第六百六十四章:朱小公爺的危機第八百零五章:巧舌如簧第五百三十五章:楊洪,楊洪……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你猜?四百五十八章:不算閒話的閒話第三百七十五章:該做的還是要做第三百零四章:岷王口中的真相第三百零三章:御審第985章 講誠信第二百六十章:鎮南王上門第1228章 結案第一章:前世今生第七十八章:逼宮(下)第七百九十七章:逃了?第二百二十二章:舒公公回京了第四百四十八章:成國公府的底蘊第二百六十二章:焦駙馬的憂慮第七百七十五章:金尚書的高光時刻第1170章 陳尚書的實力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徐有貞的機會第四百三十二章:上殿親審第六百九十五章:遊園第一百五十二章:暗線第六百五十四章:這就哄好了?第879章 俞次輔你是十萬個爲什麼嗎?第1246章 危機第一千一百零二章:大本堂第二百二十九章:人有兩面第五百八十七章:小公爺漸漸心動第一千零四十六章:就挖了一個小小的坑第五十八章:值或不值第一百五十四章:不,那不是!第七百三十五章:誰說要到兒童節的?第二百七十六章:何苦來哉第1019章 施壓第986章 談條件第八百二十章:一個個來第五百九十七章: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第三百五十七章:婆媳矛盾第六百四十二章:幹啥啥不行,內卷第一名第二百八十二章:大明賢王第七百九十八章:有事他真上啊!第1140章 兄弟齊心?第二百七十八章:別人不行第三百二十八章:於府夜談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太上皇的帝王心術第四百零二章:演員請就位第四百八十六章:外朝內宮第四百二十一章: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第一千一百零一章:進擊的徐有貞第978章 翻舊賬~第二百零二章:王文的去處第892章 所謂朝無正臣,內有奸邪……第六百四十五章:天子有召第1002章 兵不血刃,但……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局中之局第六百零七章:換人了也不通知一聲?第920章 雄心壯志第937章 儀銘帶來的消息第四百三十三章:不是要證據嗎?第八百四十一章:什麼,任侯竟然還沒死?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太上皇的帝王心術第三百一十五章:天官入宮第二百一十九章:一舉多得第五百八十七章:小公爺漸漸心動第三百二十九章:錦衣衛的未來第七百四十七章:聚衆鬧事第1217章 朱見深的考題第六百零六章:沒有懸念的人選第1225章 太上皇含怒討說法第一千零六十一章:操心的命第六百七十五章:什麼叫各懷鬼胎第八百零一章:楊傑?楊傑!第四十九章:憤怒第三百二十九章:錦衣衛的未來第三百七十三章:人在屋檐下第三百七十二章:金老大人感覺被孤立了第一百六十八章:沈先生髮牢騷第一千一百零五章:入詔獄第八百三十六章:這是咋了第六百零一章:天子的任性第六百四十三章:勳貴的第二時代?第八百二十八章:四兩撥千斤?
第七百七十九章:上林苑監第六百四十七章:專注拆臺於少保第925章 噁心~第三百零四章:岷王口中的真相第1177章 但是第900章 今天是杜寺卿的主場第七百九十四章:卑劣手段第一百八十一章:任禮背後的人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第1258章 無題第三百零九章:審結第六百零一章:天子的任性第四百九十四章:知錯,能改否?第八十五章:法統之爭第二百章:黑麪廠公第十三章:慈寧宮的瓷器(上)第一百七十章:白吵也要吵第六百六十四章:朱小公爺的危機第八百零五章:巧舌如簧第五百三十五章:楊洪,楊洪……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你猜?四百五十八章:不算閒話的閒話第三百七十五章:該做的還是要做第三百零四章:岷王口中的真相第三百零三章:御審第985章 講誠信第二百六十章:鎮南王上門第1228章 結案第一章:前世今生第七十八章:逼宮(下)第七百九十七章:逃了?第二百二十二章:舒公公回京了第四百四十八章:成國公府的底蘊第二百六十二章:焦駙馬的憂慮第七百七十五章:金尚書的高光時刻第1170章 陳尚書的實力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徐有貞的機會第四百三十二章:上殿親審第六百九十五章:遊園第一百五十二章:暗線第六百五十四章:這就哄好了?第879章 俞次輔你是十萬個爲什麼嗎?第1246章 危機第一千一百零二章:大本堂第二百二十九章:人有兩面第五百八十七章:小公爺漸漸心動第一千零四十六章:就挖了一個小小的坑第五十八章:值或不值第一百五十四章:不,那不是!第七百三十五章:誰說要到兒童節的?第二百七十六章:何苦來哉第1019章 施壓第986章 談條件第八百二十章:一個個來第五百九十七章: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第三百五十七章:婆媳矛盾第六百四十二章:幹啥啥不行,內卷第一名第二百八十二章:大明賢王第七百九十八章:有事他真上啊!第1140章 兄弟齊心?第二百七十八章:別人不行第三百二十八章:於府夜談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太上皇的帝王心術第四百零二章:演員請就位第四百八十六章:外朝內宮第四百二十一章: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第一千一百零一章:進擊的徐有貞第978章 翻舊賬~第二百零二章:王文的去處第892章 所謂朝無正臣,內有奸邪……第六百四十五章:天子有召第1002章 兵不血刃,但……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局中之局第六百零七章:換人了也不通知一聲?第920章 雄心壯志第937章 儀銘帶來的消息第四百三十三章:不是要證據嗎?第八百四十一章:什麼,任侯竟然還沒死?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太上皇的帝王心術第三百一十五章:天官入宮第二百一十九章:一舉多得第五百八十七章:小公爺漸漸心動第三百二十九章:錦衣衛的未來第七百四十七章:聚衆鬧事第1217章 朱見深的考題第六百零六章:沒有懸念的人選第1225章 太上皇含怒討說法第一千零六十一章:操心的命第六百七十五章:什麼叫各懷鬼胎第八百零一章:楊傑?楊傑!第四十九章:憤怒第三百二十九章:錦衣衛的未來第三百七十三章:人在屋檐下第三百七十二章:金老大人感覺被孤立了第一百六十八章:沈先生髮牢騷第一千一百零五章:入詔獄第八百三十六章:這是咋了第六百零一章:天子的任性第六百四十三章:勳貴的第二時代?第八百二十八章:四兩撥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