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奮鬥在吃瓜第一線

第885章 奮鬥在吃瓜第一線

伊王和舒良是見過面的。

只不過,上次見面的時候,舒良纔剛剛就任東廠提督不久,還沒有現在的這般威風八面。

然而,伊王卻絲毫不敢小瞧他。

概因上次這位東廠提督出場的那一次,幾乎是一手激化了鎮南王一案的矛盾,進而間接促成了宗學的落地。

雖然說當時很多人沒有反應過來,但是,當初舒良在廣場上和廣通王等人傳話的場景,並不是什麼秘密,事後細細一查,便可以知道,正是這舒良在中間起了作用。

哪怕最終廣通王等人是因爲自己太過胡作非爲,才被送進了鳳陽高牆,可到底,這位舒公公功不可沒。

有了這樣輝煌的戰績,即便是以伊王的身份,也要對他鄭重對待。

畢竟,伊王自己屁股底下,也是一大筆爛帳。

要是這個時候被舒良盯上,日子可不會好過……

“原來是東廠的舒公公,本王來的急,沒來得及提前通稟陛下,倒是有勞舒公公跑一趟了。”

勉強擠出一絲笑容,伊王壓着心中的怒意,努力讓口氣變得溫和幾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宗室和宦官雖然地位有云泥之別,但是都依賴於天子聖恩。

皇明祖訓是給了藩王很多的權力,但是,卻給了皇帝更多的權力。

按照皇明祖訓的規定,無論藩王犯了什麼樣的重罪,地方都無權處置,甚至無權審問,這也是伊王囂張跋扈的底氣。

但是這不代表,對於藩王沒有任何的限制,想要處置藩王,需要滿足兩個基本條件。

其一就是藩王抵京面見天子,這一條是鐵則,太祖皇帝還是相信親親之誼,害怕有奸臣離間親情,所以藩王有罪,則遣內官,皇親傳召入京,當面查問。

其二就是處置的權力,只能在天子手裡,藩王抵京後天子面召,果有實跡者,則由天子決斷,酌情而處置。

所以說實話,這京城伊王是不想來的。

但是沒辦法,天子連下了三道詔書,隔一日送達一道,按照朝廷典制,如若藩王三召不至,則遣流官同內官召之。

當然,這是好聽的說法,實話就是,三召不至,再過來的就不止是詔書,還有官軍了!

萬般無可奈何之下,伊王也只能啓程來京。

如今,他還沒見到皇帝,摸不透皇帝到底是什麼態度,見到皇帝身邊的人,自然要客氣幾分。

看着已然來到自己面前躬身行禮的舒良,伊王繼續道。

“舒公公不必多禮,本王初到京師,沒帶什麼好物件,便賜公公黃金百兩,以慰公公奔波之苦吧。”

說着話,他一招手,立刻有侍從端出一托盤黃澄澄的金子,送到了舒良的面前。

這幅架勢,看的一旁的官員們心中鄙夷不已。

舒良再是天子身邊的大璫,到底也只是宦官,伊王身爲堂堂的宗親藩王,雖然算不上低三下四,但是剛剛還一副怒不可遏的樣子,如今見了舒良,便換了臉色。

這般前倨後恭的姿態,着實是讓人

與此同時,又隱隱帶着一絲羨慕。

黃金百兩……這位伊王爺,好大的手筆!

不過,和普通的官員不同的是,見此狀況,一旁的俞士悅和沈翼二人,卻是對視一眼,皆是一副看好戲的神色。

就不談伊王當衆‘賞賜’舒良合不合適的問題,單說這位伊王爺對舒良的瞭解,明顯還只留在淺層次。

他要是真的瞭解舒良,就會知道,這位東廠提督太監,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那就是收禮歸收禮,辦事歸辦事。

該收的禮不會耽誤,但是該辦的事,也不會留情面!

這回伊王,怕是要狠狠的栽個跟頭了……

面對伊王的示好,舒良倒是笑吟吟的拱手謝恩,道。

“王爺所賜,內臣自不敢推辭,謝王爺賞!”

說罷,便命人將黃金收下,見此狀況,伊王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意。

不過,還沒等他高興多久,便見到舒良再行一禮,道。

“稟王爺,原本陛下是盤算着,在京師建一座王府供王爺父子居住,但是後來,因着財用不足,暫時擱置了,所以這段時日,恐要委屈王爺,暫居十王府。”

這是好事啊……

聞聽此言,伊王的眼睛亮了亮,頓時覺得自己的黃金沒有白花。

要知道,當初他之所以不願意來京,最大的原因就是得知了天子要‘爲他’新建一座新的王府。

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按照典制,藩王除了在自己封地之內,是不準營建王府的,進京朝覲,也自有十王府暫居。

天子如此興師動衆,點明瞭要專門建一座王府,可不會是爲了給他這個伊王面子。

這很容易理解,要僅僅是朝覲暫居,要不了多久就回去了,建什麼王府?

這個舉動的潛臺詞,就是來了就別走了!

如今王府不建了,暫居十王府,自然是好事!

“多謝公公告知,那本王這就先到十王府安頓一番,然後進宮見陛下,勞煩公公通稟。”

當下,伊王心中的煩悶頓時消散了不少,開口說道。

不過,聞聽此言,舒良卻沒有動,依舊擋在他的馬車前頭。

見狀,俞士悅和沈翼二人不由挑了挑眉……

來了不是!

舒公公仍然是一臉笑意,擡頭看着伊王道。

“王爺恕罪,您怕是暫時不能去十王府了!”

“嗯?”

伊王皺起眉頭,顯得有些疑惑。

於是,舒良拱了拱手,解釋道。

“陛下口諭,命王爺父子入京之後,即刻到午門外侯見,王爺可以先遣人把帶着的東西送到十王府,但是王爺父子,只怕得先跟內臣進宮去了。”

啊這……

伊王本能的覺得有些不對,遲疑片刻,問道。

“公公,本王一路舟車勞頓,如此面見陛下,恐有不敬,您要不然先回稟陛下,可否給本王些許時間,更衣梳洗之後,再行面見陛下不遲?”

應該說,這並不算是一個特別過分的要求,當然,更是一個試探。

但是顯然,這次試探,要讓伊王失望了。

舒良臉色一肅,淡淡的道。

“王爺,內臣是奉陛下聖諭行事,還望王爺不要爲難內臣!”

“陛下既有口諭,便是聖旨,王爺,還是遵行的好!”

這話說的不帶一絲感情,毫無剛剛那副笑吟吟的樣子,反而透着一股陰惻惻的感覺。

伊王也沒有想到,舒良翻臉翻的這麼快。

這剛收的黃金都還在身後了,卻一點情面都不講。

當下,他也是臉色一變,尤其是感受到底下不少官員投來的幸災樂禍的目光,更是讓他臉上一陣掛不住。

不過,看着舒良微微眯起的眼睛,他到底還是沒有發怒。

要知道,這位舒公公可不是一個人來的,他的身後,跟着數百的東廠番子,原先伊王沒有注意,但是現在再看,卻明顯是早有準備。

京城,到底是不比河南府啊……

心中嘆了一聲,伊王強迫自己當做什麼都沒有發生,深吸一口氣,道。

“既是如此,本王就跟公公進宮一趟便是!”

於是,在衆目睽睽之下,伊王和一衆大臣,再次見到了舒公公的變臉大法,幾乎是在伊王話音落下的一瞬間,舒良頓時又變回了那個,面上常帶笑容,讓人‘如沐春風’的舒公公。

“多謝王爺!”

眼瞧着伊王的隊伍,跟着舒良朝宮城方向行去。

城門處的一衆官員,才各自散去,紛紛趕回自家衙門。

除了這麼大的事,當下最緊要的,就是趕緊把消息傳給自家坐鎮的老大人。

待得人羣散去,沈翼和俞士悅卻留了下來。

目送着這幫官員各自散去,沈尚書往俞次輔的身邊湊了湊,問道。

“次輔大人,要不要跟着去,一塊看看熱鬧?”

聞言,俞士悅有些心動,但是面上還是皺了皺眉,道。

“沈尚書,這……不大好吧,陛下召見伊王,有什麼好看的,何況,內閣中還有頗多政務需要處置。”

“得,那就只能老夫一個人去了!”

“回見!”

沈翼鄙視的看了一眼面前這個十動然拒的老傢伙,乾脆的撂下一句話,然後轉身就走。

見此狀況,俞士悅也繃不住了,連忙趕着往前走了兩步,牽着沈翼的袖子,親親熱熱的道。

“唉呀,沈尚書,你這性子也太急了,老夫又沒說不去,左右回內閣也要經過午門外,去看看也不費什麼事,同去,同去!”

沈尚書仰了仰頭,瞥了俞士悅一眼,忍不住輕哼一聲,但是到最後,也沒有拒絕。

於是,二人上了轎子,也緊接着,朝宮中趕去。

另一邊,沒過多久,伊王的隊伍便跟着舒良來到了承天門外。

遣了兩個內官進去報信,舒良卻並沒有親自進去,而是陪着伊王呆在外頭。

不多時,有一隊內官匆匆而出,來到伊王面前,拱手道。

“見過伊王爺,陛下口諭,命王爺父子入午門外侯見,一應儀仗,隊伍,具在承天門外等候。”

這本是應有之意,伊王點了點頭,便在侍從的攙扶下下了馬車。

然而,等他下來四下打量一番才發現,這內官出來的時候,竟什麼也沒有帶,當下便有些生氣,道。

“肩輿呢?”

“你們這幫奴婢,竟敢如此怠慢本王,難不成要本王走着進去不成?”

過來傳旨的內官眨了眨眼睛,一副看傻子一樣的目光瞟了伊王一眼,當然,面上還是恭敬的很,道。

“王爺,陛下口諭,令王爺父子,步行入宮!”

“什麼?”

伊王的臉色頓時變得十分難看。

即便是皇宮大內,非特恩不準乘轎,可那也是午門之內,可現在還在承天門外。

他堂堂的藩王宗親,竟然要步行進去?

這簡直是赤裸裸的羞辱!

冷冷的看了旁邊的舒良一眼,伊王這個時候終於意識到,自己的那些黃金,根本就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這位舒公公打從一開始,就已經知道了天子的態度。

但即便如此,他還是收下了那些黃金。

區區錢財而已,伊王府家大業大的,自然是不在乎的,但是,這種被人愚弄的感覺,卻讓他趕到了莫大的恥辱。

“好,好,好!”

“好一個東廠提督,本王這次算是見識了!”

死死地盯着一旁的舒良,伊王的口氣當中,充滿了憤怒。

不過,面對如此張牙舞爪的伊王,舒良的臉色卻沒有絲毫的波動,依舊帶着笑容,道。

“謝王爺誇讚,時候不早了,陛下口諭已下,王爺,走吧!”

說着話,舒良伸手引領,但是那副口氣,怎麼聽怎麼讓人氣的想要跳起來。

事實上,如果不是舒良的後頭跟着的那些東廠番子的話,哪怕這裡是皇宮,伊王只怕也忍不住,要好好教訓一番他。

但是如今,形勢比人強!

他也只能再度壓下心中的怒火,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帶着自己的兒子,在內官的引領下,大步走進了宮城當中。

至於他的儀仗,自然是被留在了這承天門外……

隨後不久,俞士悅和沈翼二人的轎子,同樣到了承天門外,下了轎子,二人見到這浩大的儀仗,眼中不由有些訝然。

喚了兩個值守的小吏過來一問,二人對視一眼,沈翼道。

“看來陛下這回,是動了真怒了,竟是這麼不給伊王面子……”

要知道,召伊王步行進宮,不算什麼,但是,伊王剛一進京,連十王府都不讓去,直接召入了宮中,而且是下詔讓他步行進宮。

這意味可就不同凡響了。

其中的區別就在於,如果是普通時候進宮,伊王不會動用這麼大規模的儀仗。

這現如今,這支隊伍拖着一大堆東西,就這麼杵在承天門外,這事情想不被傳開,也做不到了。

天子這不僅是要給伊王一個教訓,而且,是要讓滿京城的人都知道,他給了伊王這個教訓啊!

看着這整齊的儀仗,俞士悅的眼中也閃過一絲意味深長,淡淡的道。

“伊王此次進京,本就是因爲阻撓清丈,暗中指使暴徒襲擊朝廷命官之事,來京中捱罵的。”

“因着這件事情,陛下早就攢了一肚子火,看着吧,這也就是個開始,這位伊王爺,難熬的事情還在後頭呢!”

當然,還有一個可能微不足道,不足一提的原因,那就是……

雖然是他們派人進宮報的信,但是既然舒良都到了,那麼以這位東廠提督的做事風格,想必城外發生的事情,一應的細節,也差不多該擺到陛下的案頭了吧……

第一百二十一章:被搶詞兒的老大人們第一千零三十二章:打入內部第976章 何爲威懾第874章 問農第一千零二十六章:爲難第六百五十一章:真相第五百五十七章:權臣於廷益第989章 到底圖啥第八百四十七章:老夫人的智慧第九十二章:曹吉祥第一千零八十三章:皇帝小兒不講武德第1227章 母子密謀第1175章 什麼叫上眼藥第七百九十一章:太上皇的感動第七百三十五章:誰說要到兒童節的?第899章 任弘第八百六十二章:故弄玄虛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內閣情勢第1165章 所謂張冠李戴第一千零四十三章:皇莊的奧妙第八百一十章:真·各方配合第五百零八章:規矩第六十九章:後宮交鋒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天子的權術觀第二百九十六章:朝議三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勸不住的于謙第三百四十三章:心知肚明第1147章 雪災第四百五十七章:喜事第五百七十九章:你試一試第四百一十七章:張輗的把握第879章 俞次輔你是十萬個爲什麼嗎?第二百七十四章:被懲罰的戰士第922章 離別第三百五十章:羅通的把柄第二百零八章:死無對證第1219章 繼任人選第五百三十五章:楊洪,楊洪……第六百零八章:先生信否?第一千零八十章:沈尚書發愁第五百八十章:兵部兩侍郎第七百八十四章:文武交鋒第六十五章:又被坑了第二百八十九章:準備收網第四百五十四章:認清自己第1232章 皇家海貿集團。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一頭老黃牛第三百四十七章:反客爲主?第四百七十七章:拜見上皇第二百五十一章:天子謀私?第一百七十二章:勳戚的難題第948章 挽回形象第1236章 于謙回京第二百四十三章:最後一塊拼圖第二百章:黑麪廠公第一百七十四章:封賞爵位第三百一十二章:得寸進尺的宗室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太子府詹事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火上澆油?第五百五十七章:權臣於廷益第三百五十六章:各方雲動第二百八十章:兩個決定第七百四十章:江淵和杜寧的鬥法第1261章 番外:東宮之爭(三)第七百一十六章:母子連心第七百六十四章:反正朕不管第五百四十八章:小丑竟是……第十四章:慈寧宮的瓷器(下)第八百零九章:先打東方甲乙木第1272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四)第1243章 膽大包天第五百一十四章:受國之垢第一千零八十二章:不撞南牆不回頭第1233章 靜觀其變。第七百零五章: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一百九十章:舒良第八百三十三章:陛下永遠聖明第二百六十四章:契機第965章 教太子第二百六十八章:王驥此人第940章 先發制人第五百八十三章:江閣老的辦法第二百九十八章:就是頭鐵第五百九十七章: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第945章 楊家子孫第三百九十五章:格格不入的英國公府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堅力量第一百五十九章:攻陽和第1004章 兩封信的震撼第六百章:您說是就是吧第1275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七)第五百四十四章:似曾相識的場景第六百九十八章:內閣的飛來橫禍第1235章 虛晃一槍.第七百二十九章:一甲第936章 又是宋文毅?第1235章 虛晃一槍.第四百三十章:接踵而來的重磅炸彈第四百七十一章:窺一斑而知全豹四百五十八章:不算閒話的閒話
第一百二十一章:被搶詞兒的老大人們第一千零三十二章:打入內部第976章 何爲威懾第874章 問農第一千零二十六章:爲難第六百五十一章:真相第五百五十七章:權臣於廷益第989章 到底圖啥第八百四十七章:老夫人的智慧第九十二章:曹吉祥第一千零八十三章:皇帝小兒不講武德第1227章 母子密謀第1175章 什麼叫上眼藥第七百九十一章:太上皇的感動第七百三十五章:誰說要到兒童節的?第899章 任弘第八百六十二章:故弄玄虛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內閣情勢第1165章 所謂張冠李戴第一千零四十三章:皇莊的奧妙第八百一十章:真·各方配合第五百零八章:規矩第六十九章:後宮交鋒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天子的權術觀第二百九十六章:朝議三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勸不住的于謙第三百四十三章:心知肚明第1147章 雪災第四百五十七章:喜事第五百七十九章:你試一試第四百一十七章:張輗的把握第879章 俞次輔你是十萬個爲什麼嗎?第二百七十四章:被懲罰的戰士第922章 離別第三百五十章:羅通的把柄第二百零八章:死無對證第1219章 繼任人選第五百三十五章:楊洪,楊洪……第六百零八章:先生信否?第一千零八十章:沈尚書發愁第五百八十章:兵部兩侍郎第七百八十四章:文武交鋒第六十五章:又被坑了第二百八十九章:準備收網第四百五十四章:認清自己第1232章 皇家海貿集團。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一頭老黃牛第三百四十七章:反客爲主?第四百七十七章:拜見上皇第二百五十一章:天子謀私?第一百七十二章:勳戚的難題第948章 挽回形象第1236章 于謙回京第二百四十三章:最後一塊拼圖第二百章:黑麪廠公第一百七十四章:封賞爵位第三百一十二章:得寸進尺的宗室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太子府詹事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火上澆油?第五百五十七章:權臣於廷益第三百五十六章:各方雲動第二百八十章:兩個決定第七百四十章:江淵和杜寧的鬥法第1261章 番外:東宮之爭(三)第七百一十六章:母子連心第七百六十四章:反正朕不管第五百四十八章:小丑竟是……第十四章:慈寧宮的瓷器(下)第八百零九章:先打東方甲乙木第1272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四)第1243章 膽大包天第五百一十四章:受國之垢第一千零八十二章:不撞南牆不回頭第1233章 靜觀其變。第七百零五章: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一百九十章:舒良第八百三十三章:陛下永遠聖明第二百六十四章:契機第965章 教太子第二百六十八章:王驥此人第940章 先發制人第五百八十三章:江閣老的辦法第二百九十八章:就是頭鐵第五百九十七章: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第945章 楊家子孫第三百九十五章:格格不入的英國公府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堅力量第一百五十九章:攻陽和第1004章 兩封信的震撼第六百章:您說是就是吧第1275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七)第五百四十四章:似曾相識的場景第六百九十八章:內閣的飛來橫禍第1235章 虛晃一槍.第七百二十九章:一甲第936章 又是宋文毅?第1235章 虛晃一槍.第四百三十章:接踵而來的重磅炸彈第四百七十一章:窺一斑而知全豹四百五十八章:不算閒話的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