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章 番外:東宮之爭(三)

文華殿中,針落可聞。

底下衆臣忍不住吞了吞口水,有些拿捏不準天子到底是什麼意思。

他們幾個都是在朝多年之輩,不敢說對天子十分了解,但是起碼的察言觀色是沒問題的,天子說話時的口氣,到底是真的平靜,還是在壓抑怒火,他們自信是不會判斷錯的。

而問題就在於此,從剛剛這話的內容來看,天子對於太子的回答,明顯是不滿意的,頗有幾分反諷之意,但是,就剛剛說話的口吻來看,天子卻又並沒有帶着這種情緒,這倒讓他們有些摸不着頭腦了。

不過,很快,天子的聲音便重新響起,讓他們無暇再去想這小小的異常。

“王天官?”

“臣在。”

聽到自己被點名,王文立刻收斂心神,上前聽候吩咐。

於是,便聽得天子道。

“朕記得,去歲山東又發了水災,其中,長清縣受災最嚴重,當地知縣爲了救災,被洪水沖走,死在了任上,有這回事吧?”

這話一出,王文心中隱隱意識到了什麼,於是,思忖了片刻,他點了點頭,道。

“回陛下,確有此事,長清縣知縣死於公事,吏部已經擬定了奏表,追封其五品散銜,並許蔭一子爲監生,以彰其德。”

王文這麼說,明顯是想要把話頭拉到這個死於任上的知縣身上,但是,朱祁鈺卻不上他這個當,直接道。

“既然如此,長清縣應該還沒有補新的知縣吧?”

啊這……

小心思被戳破,王文的臉色有些尷尬,但是,也只能點了點頭。

於是,朱祁鈺便道。

“那就讓徐有貞去吧,他精擅治水,也算是人盡其用。”

“陛下,這……”

雖然心中已有預料,但是,聽到這番話,王文還是忍不住開口。

要知道,如今徐有貞是正四品詹事府少詹事,兼管大理寺少卿事,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四品京官,而且,還是東宮屬官,這麼多因素迭加起來,如若外放,完全是可以直接突破四品到三品這個關口的。

但是,長清縣知縣,不過正七品銜,這已經不是普通的降級這麼簡單了,算是一降到底了。

雖然說,天子並沒有明確的說出來,徐有貞被降職是因爲彈劾東宮,可這種局勢之下,朝堂上又有誰看不出來呢?

有心想要開口勸上兩句,但是,他剛剛張嘴,一旁的于謙便搶先一步道。

“陛下聖明。”

與此同時,王文一擡頭,正好對上天子微微眯起的眼睛,於是,多年的朝堂經驗告訴他,這種時候,最好閉嘴。

所以,他也只得拱了拱手,道。

“臣領旨。”

於是,朱祁鈺輕輕頷首,隨後,目光在眼前三人的身上一一掃過,片刻之後,嘆了口氣,道。

“徐有貞此奏,朕已看過,此妄悖之言爾。”

“朝中每日奏疏衆多,這幾日朕偶有小恙,未及及時處置,不想竟令朝堂上下如此關注,連俞刑部都親自過來,求見於朕。”

“既然如此,那朕就當着太子和諸卿的話,再將此事澄清一次,南宮之事,同太子並無干係,此後朝中諸臣,不得再以南宮之事議論太子,否則,朕必有重處!”

啊這……

天子的這番話,口氣不重,但是,在場的所有大臣卻都能意識到,其中沒有半點玩笑的意思。

這話一出,俞士悅頓時鬆了一口氣,要知道,天子此言,不僅僅是否定了徐有貞的奏疏,更重要的是,杜絕了以後再次出現這種事情的可能,換而言之,對於東宮最爲不利的一個由頭,就此不存在了。

“臣等領命……”

衆人神色各異,但是,在這個當口,也不敢多說什麼,只得俯首領命,於是,這件惹動了這麼多朝堂重臣的事情,便就此塵埃落定。

事情既然了結,一衆大臣自然也沒有繼續留下的理由,於是,只得各懷心思的拱手告退。

不過,待出了文華殿之後,俞士悅對着一旁欲走的于謙直接開口道。

“於少師,可有閒情陪舊友聊上幾句?”

見此狀況,一旁的王文和張敏二人倒也識趣,各自拱了拱手,並沒有過多逗留,倒是于謙,臉上閃過一抹略顯無奈的神色,不過,到底他也並沒有直接離開,而是遲疑片刻,和俞士悅一起並肩向前,緩緩走在宮道上。

二人沉默了片刻,最終,俞士悅率先打破了這個局面,他開口便是直接了當,道。

“廷益,你我多年相交,我也不同你廢話,你當知道,如今如今朝中局勢紛亂,羣臣心思不定,天家……天家因太上皇的所作所爲,關係複雜。”

“太子殿下所代表的並不只是殿下一人,更有太上皇一脈的諸皇子,公主,更有宮中的上聖皇太后,如今朝中諸多污衊攻訐太子殿下之輩,一旦陛下有所動搖,因此而行廢立之事,則諸皇子,公主當如何自處,若上聖皇太后干預,又當如何?”

“陛下多年以來勵精圖治,仁孝德彰,若因此事而被史筆詬病,豈非你我臣子之過?”

“我知你如今作爲,必有苦衷,但是,以你的身份地位,一言不發的日子,又能有多久呢?”

“朝局到如今這個地步,別的我也不多說,只問一句,東宮一事上,你到底作何看法?可否看在多年交情上,予我一句實言?”

面對俞士悅的質問,于謙也沉默下來。

他知道,這番話俞士悅是出自真心,但是……

“仕朝兄,東宮儲本,並非你我人臣可以議論,此陛下聖心獨斷之事也,無論日後儲君廢與不廢,兩脈皇嗣如何,皆陛下之考量也,於某身爲人臣,只知忠君報國,別的,不該於某操心,也不必於某操心。”

看着平靜的說出這番話的于謙,俞士悅的眼中先是一陣詫異,隨後,便是濃濃的失望。

他沒想到,于謙竟然能說出這樣的話來,默默的捏緊了拳頭,俞士悅忍不住道。

“於廷益,我沒想到,你竟然是這樣的人!”

“儲君關乎國本江山,乃政事也,豈是天傢俬事?既要忠君報國,便更當行直諫之事,你如今所爲,與那些諂媚君上的佞臣何異?”

秋風乍起,捲動衣袂翻飛,夕陽之下,俞士悅神色沉痛的看着于謙,指望自己的一番話能夠罵醒對方。

然而遺憾的是,即便是面對他這樣的指責,于謙也只是保持沉默,並沒有任何的反應。

於是,俞士悅眼眸微闔,最終,重重的嘆了口氣,無力的擺了擺手,道。

“也罷,道不同不相爲謀,你既是如此想的,那你便只管沉默不言便是,東宮一事上,我自會竭盡全力。”

說罷,俞士悅並沒有再繼續停留,而是毫不猶豫的轉過身,大踏步的離開了宮城。

不過,他沒有注意到的是,在他離開之後,于謙卻依舊站立在原地,看着他離開的方向,神色中流露出一絲傷感。

直到俞士悅的身影消失在了長長的宮道,于謙這才輕輕吐了口氣,隨後,朝着俞士悅離開的方向鄭重的拱了拱手,隨後,朝着另一個方向擡步走出,同樣沒有絲毫的猶豫。

夕陽西斜,昏黃的光照進大殿當中,莫名的讓人感到有一絲暖意。

寬大的文華殿中,一衆大臣已經離開,只剩下朱祁鈺和朱見深兩個人。

殿中沉寂了片刻,忽然響起一聲輕嘆,隨後,朱祁鈺站起身來,來到朱見深的面前,看着他緊繃的小臉,輕輕搖了搖頭,道。

“深哥兒,你和朕本是一家人,當初南宮之亂那一晚,你帶着朱儀來見朕,朕很欣慰,不管你信與不信,在朕的眼中,你和朕親生的孩子,並沒有什麼分別。”

這番話,讓朱見深的神色動了動,但是最終,他依舊恭敬的侍立着,並沒有開口說話,也沒有其他的動作。

見此狀況,朱祁鈺也並沒有勉強,只是輕輕搖了搖頭,隨後,重新回到御座上坐了下來,道。

“朝中近來發生的諸事,朕都知道,你的想法,朕如今也清楚了,只是,朕想告誡你一句話,這世上的任何事情,都是有代價的。”

“東宮之位,意味着你能得到很多,但也意味着,你會失去很多,孰輕孰重,得失之間,需要你自己選。”

“朕只希望,你不要做讓自己後悔的事情。”

“記住這句話……去吧。”

朱見深略顯稚嫩的臉上閃過一絲迷惑,但是,他也沒有開口多問,依舊保持着恭敬的拱了拱手,道。

“侄臣告退。”

看着朱見深後退兩步,隨後轉身走出殿門,朱祁鈺坐在御座上,臉色頗有幾分複雜。

見此狀況,一旁的懷恩不由有些擔心,道。

“皇爺,太子殿下他……”

聽到懷恩的聲音,朱祁鈺回過神來,輕輕擺了擺手,道。

“沒關係,孩子總是會犯錯的,日子還久,他以後會明白,他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麼的。”

這個時候,外間走進來兩個內侍,來到懷恩身邊,低聲說了幾句,懷恩聽完了之後,轉回到御前,然後開口道。

“皇爺,剛剛出宮之後,俞刑部將於少師叫住,隨後……”

說着,懷恩將自己剛剛得到的消息,也就是俞士悅和于謙在宮道上談話的一幕說了一遍。

“……據周圍的侍衛描述,二位大人最後不歡而散,俞刑部走的時候,臉色非常難看,之後於少師在原地站了許久,據說,神色也頗爲沉重……”

朝中皆知,因爲東宮之事,于謙和俞士悅的關係疏遠了許多,但是,像這樣基本上算是擺在明面上的不歡而散,還是頭一回,這兩位都是天子十分倚重的大臣,而這次他們鬧矛盾,很顯然也還是因爲儲君之事。

換句話說,這次因徐有貞的彈劾而生的事端,雖然被看似就此結束,但是,更深層次的矛盾,卻依舊存在,並且很有可能會繼續發展下去。

因此,在稟報的時候,懷恩的心中也有些惴惴。

不過,讓他沒想到的事,聽到了這樣的消息,天子的卻並沒有什麼驚訝的神色,只是重重的嘆了口氣,神色有些複雜。

隨後,懷恩便見到天子什麼也沒有說,而是從御座上起身,然後緩步來到了殿外的廊下,看着碧藍色的天空,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第二百一十九章:一舉多得第九十三章:傷懷第一百一十章:丟人玩意第七百一十九章:金濂陛辭第八百零一章:楊傑?楊傑!第九十九章:處置第四百零七章:冒雨而來於少保第一千零八十七章:風波起第五百六十八章: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第二百七十五章:消息傳開第二百四十八章:沙灣決口第968章 陷阱?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均影帝第七百四十九章:覲見第二百八十章:兩個決定第九十六章:救人第五十一章:爲社稷計第七百二十二章:手起刀落第889章 合理分工第二百二十章:冬至大朝第一百一十四章:分兵之議第四百三十章:接踵而來的重磅炸彈第一千零六十五章:所以別鬧了第七百九十六章:糾纏不休第一千一百零三章:於康的調查第六百六十一章:儲君的職責第1177章 但是第六百四十七章:專注拆臺於少保第1156章 天災人禍第一百六十七章:匠戶僱傭制度第七十九章:宮內敘話(上)第二百八十四章:以退爲進第七百四十三章:老師不好當第十章:中庸之道第八百一十四章:謎語人重出江湖第1161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太上皇的帝王心術第一千零七十三章:自我認知要清晰第六百九十八章:內閣的飛來橫禍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西一棒槌第948章 挽回形象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封號第九十三章:傷懷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暗子第五百五十四章:果然似李!第一百八十五章:找老丈人幫忙第二百六十二章:焦駙馬的憂慮第1242章 漩渦暗起第四十六章:不然呢?第869章 出宮第一百三十章:何德何能王簡齋第五十章:內閣第四十八章:神秘的軍報第四百零五章:瞎添什麼亂第七百一十三章:兩全之法第一千零九十二章:試探第一千零三十二章:打入內部第一千零九十五章:案情第六百零五章:沾沾福氣第八百零一章:楊傑?楊傑!第一百四十六章:猜的?第八百三十四章:哦~我愚蠢的叔叔喲~第1204章 有旨意第三百五十六章:各方雲動第七百零三章:天心莫測第四百一十四章:權臣的自我覺醒第一百四十三章:也先的野望第一百三十一章:暗夜殺戮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聽朕給你上價值第946章 我不贊成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朕要見他第四百四十二章:太后駕到第五百一十三章:祭奠死難官軍第四百八十三章:終歸第219章 後宮典制第1217章 朱見深的考題第五百二十九章:于謙的決斷第三百二十八章:於府夜談第994章 廷益,快回來吧……第996章 你瘋了第一百四十章:遼東第五章:當務之急第1168章 大雪第八百四十一章:什麼,任侯竟然還沒死?第四百九十二章:乖孩子第八百三十三章:陛下永遠聖明第五十六章:有人撐腰第1236章 于謙回京第五百一十六章:老薑第七百五十七章:天天捱罵於少保第七百六十一章:太上皇的優越感第二百三十章:內閣的未來定位第964章 教女第一百五十九章:攻陽和第二百七十四章:被懲罰的戰士第八十三章:冊立東宮第一百二十九章:黨爭之禍第929章 有理有據有節第1012章 博弈無處不在第一千零七十三章:自我認知要清晰
第二百一十九章:一舉多得第九十三章:傷懷第一百一十章:丟人玩意第七百一十九章:金濂陛辭第八百零一章:楊傑?楊傑!第九十九章:處置第四百零七章:冒雨而來於少保第一千零八十七章:風波起第五百六十八章: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第二百七十五章:消息傳開第二百四十八章:沙灣決口第968章 陷阱?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均影帝第七百四十九章:覲見第二百八十章:兩個決定第九十六章:救人第五十一章:爲社稷計第七百二十二章:手起刀落第889章 合理分工第二百二十章:冬至大朝第一百一十四章:分兵之議第四百三十章:接踵而來的重磅炸彈第一千零六十五章:所以別鬧了第七百九十六章:糾纏不休第一千一百零三章:於康的調查第六百六十一章:儲君的職責第1177章 但是第六百四十七章:專注拆臺於少保第1156章 天災人禍第一百六十七章:匠戶僱傭制度第七十九章:宮內敘話(上)第二百八十四章:以退爲進第七百四十三章:老師不好當第十章:中庸之道第八百一十四章:謎語人重出江湖第1161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太上皇的帝王心術第一千零七十三章:自我認知要清晰第六百九十八章:內閣的飛來橫禍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西一棒槌第948章 挽回形象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封號第九十三章:傷懷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暗子第五百五十四章:果然似李!第一百八十五章:找老丈人幫忙第二百六十二章:焦駙馬的憂慮第1242章 漩渦暗起第四十六章:不然呢?第869章 出宮第一百三十章:何德何能王簡齋第五十章:內閣第四十八章:神秘的軍報第四百零五章:瞎添什麼亂第七百一十三章:兩全之法第一千零九十二章:試探第一千零三十二章:打入內部第一千零九十五章:案情第六百零五章:沾沾福氣第八百零一章:楊傑?楊傑!第一百四十六章:猜的?第八百三十四章:哦~我愚蠢的叔叔喲~第1204章 有旨意第三百五十六章:各方雲動第七百零三章:天心莫測第四百一十四章:權臣的自我覺醒第一百四十三章:也先的野望第一百三十一章:暗夜殺戮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聽朕給你上價值第946章 我不贊成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朕要見他第四百四十二章:太后駕到第五百一十三章:祭奠死難官軍第四百八十三章:終歸第219章 後宮典制第1217章 朱見深的考題第五百二十九章:于謙的決斷第三百二十八章:於府夜談第994章 廷益,快回來吧……第996章 你瘋了第一百四十章:遼東第五章:當務之急第1168章 大雪第八百四十一章:什麼,任侯竟然還沒死?第四百九十二章:乖孩子第八百三十三章:陛下永遠聖明第五十六章:有人撐腰第1236章 于謙回京第五百一十六章:老薑第七百五十七章:天天捱罵於少保第七百六十一章:太上皇的優越感第二百三十章:內閣的未來定位第964章 教女第一百五十九章:攻陽和第二百七十四章:被懲罰的戰士第八十三章:冊立東宮第一百二十九章:黨爭之禍第929章 有理有據有節第1012章 博弈無處不在第一千零七十三章:自我認知要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