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收網白衣兵(中)

二萬白衣在一條河邊紮下了宿營,這裡四周都是森林,山巒低緩,地勢高低不平,只有靠河邊有一片狹窄的河灘,士兵們早已累得筋疲力盡,喝幾個河水,吃點乾糧,便用毛毯一裹身子,倒地沉沉睡去,連帳篷也不搭建,河邊一片人聲嘈雜,隊伍混亂。

近百名白衣兵則在附近巡邏,其中一名身材魁梧的白衣兵校尉則在附近尋找着什麼,他找到一塊大石,迅速將一卷東西塞進大石下,又在大石上畫一個記號,便迅速離開了。

就在離隊伍約百步外的一片森林中,兩名斥候在樹頂上仔細查看,計算人數,觀察隊伍的裝備和訓練程度,他們看見白衣軍校尉的動作,兩人像猿猴一樣下了樹,從大石下摸出一卷情報,便向森林深處奔去。

再離小河約十里外的一片密林,此時正潛伏着黑壓壓的軍隊,足有數萬人之多,和白衣軍的裝備簡陋和行動散漫不同,這支全身盔甲,舉止沉靜,雖然有數萬人之多,卻始終安安靜靜,顯示着他們的訓練有素,每個都默默地喝水吃乾糧,他們也是長途跋涉而來,爲首大將正是張顏年。

張顏年是張崇俊長子,是西涼軍中的都尉將軍,統帥西涼軍最精銳的五千騎兵,他身經百戰,在西涼軍對羌人的戰爭中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他不僅繼承了父親的冷靜沉穩和統帥能力,而且他更具有一種父親沒有的冒險精神。

張崇俊打仗從來不會出險招,他喜歡步步爲營,以非常沉穩的方式推進作戰,但張顏年卻更喜歡出奇兵,他主張以正爲本,以奇相輔,這和皇甫無晉的以正爲戰略,以奇爲戰術,同出一撤,因此張顏年深受皇甫無晉的信任和重用,任命他爲楚州副都督,掌管楚州十萬府兵。

這次圍剿白衣兵,張顏年深懂皇甫無晉的策略,名義上是圍剿白衣兵,但實際上是借圍剿白衣軍的機會掌握住楚州府兵,這讓張顏年深爲佩服無晉的手段,他便主動請纓擔任南路主將,率八萬府兵西進。

他兵分兩路,一路走歷陽郡進兵合肥,和北線的皇甫無晉呼應,另一路四萬人則由他本人率領,從宣城郡插入,攔截從同安郡北上的兩萬白衣兵。

此時,張顏年坐在一塊大石上,身邊圍站着七八名軍府大將,正在聽斥候的稟報。

“白衣就在十里外的廬水邊駐營休息,兩萬人,延綿約五里,他們戰馬很少,據觀察不超過三百匹,裝備簡陋,卑職還得到內應留下的情報。”

斥候將白衣軍校尉留在大石下的情報呈給了張顏年,張顏年打開情報看了看,又隨手遞給身後的將軍們。

他又問斥候:“他們紮營沒有?有沒有埋鍋造飯?”

“回稟將軍,卑職發現他們並沒有帶輜重,沒有營帳,也沒有埋鍋造飯,他們好像不是走遠路的樣子。”

張顏年點點頭,“辛苦了,先下去休息!”

兩名斥候行一禮,便退下去了,張顏年這纔對衆將笑道:“大家有什麼想法?”

衆將七嘴八舌,紛紛請戰,“將軍,一羣烏合之衆罷了,一戰可擊潰。”

張顏年向衆人擺擺手笑道:“殿下對白衣軍早已掌控多時,在白衣軍內佈下了很多眼線,對白衣軍的情況可以說了如指掌,當然知道他們是烏合之衆,但殿下卻是另有想法,大家請聽我說。”

衆人漸漸安靜下來,張顏年又道:“這些白衣基本上都是淮北一帶的農民,因淮北連年遇災,只好拖家帶口南逃,這樣便是淮北出現了千里赤野的慘象,八萬白衣軍,連同他們的父母妻兒,便有數十萬之衆,殿下之所以圍剿他們,並不是像消滅他們,而是不願他們去蜀州,希望他們返回家園,卸甲歸農,重新恢復淮北的生機,不僅這些白衣軍,還有招募的淮北士兵,其實也是希望他們回自己的家園,這是殿下治理天下的想法,希望大家都能理解。”

衆將領默默無語,他們都不是傻子,他們明白涼王殿下的心胸,一名大將問:“那這場戰役該怎麼打?”

張顏年晃了晃手中白衣軍內應帶出的情報笑道:“這情報大家也看了,寫得很清楚,這次去蜀州,白衣軍士兵完全被瞞住,他們以爲只是一次行軍拉練,而他們的父母妻兒都在莊園內,上兵伐謀,先製造他們內亂,今天晚上就是機會。”

說到這裡,張顏年對另一員大將道:“你可率五千軍隊抄小路去後方,將脫軍逃跑的白衣軍一一抓獲,不要傷害他們,最後等我一併發落。”

.........河灘上已經搭建一百多頂小帳篷,這種帳篷最多隻能容下幾人,這些帳篷對兩萬多人的軍隊沒有任何意義,主要是供校尉以上的軍官休息。

軍隊是從下午開始休息,到了黃昏後,士兵們都沒有行軍的動力了,紛紛要求明天再繼續行軍,甚至有不少低級軍官要求結束拉練,返回同安郡,但章氏兄弟明確拒絕了返回的要求,並且明言,這是上面的指令,各軍必須到合肥縣進行統一訓練,但章氏也做出讓步,同意休息一晚,明天上午再出發。

從傍晚時分開始,一條消息便悄悄在大營內傳開了,這次軍隊是被調去蜀州,將不會再回來,這條消息越傳越廣,並開始在軍中引起了恐慌。

在一座帳篷旁,十幾名校尉正聚坐在一起,討論這條消息的真僞,爲首之人是一名身材魁梧的校尉,他叫樑應,三十歲出頭,他正是梅花衛派到白衣軍中的內應,在梅花衛中他就是校尉,那是真正有本事的人,武藝高強,有很強的號召力。

而白衣軍的校尉們大多是從流民中挑一些孔武有力的人擔任,和樑應的差距太遠,不僅都尉,連章氏兄弟都比不上他,只是因爲樑應加入白衣軍只有兩個月不到,資歷太淺,所以暫時委屈爲校尉,儘管如此,樑應還是很快在軍中建立了威望,他性格豪爽,出手大方,仗義助人,已有十幾名校尉都願意跟隨他行動。

“樑大哥,弟兄們都很害怕,到底消息是真是假,是不是不能再回同安郡,大家的父母妻兒可都在同安郡,這可不是鬧着玩的。”

一名校尉惶恐地說道,他的擔憂引發其他校尉的共鳴,大家紛紛對樑應道:“樑大哥,你就分析一下,到底是不是傳言?”

“大家聽我說!”

樑應蒲扇大的手一揮,衆人都安靜下來,他看了衆人一眼,這才沉聲道:“我認爲這個傳言應該是真的.....”

他話沒有說完,衆人頓時像炸開鍋一樣,吵聲一片。

“大家安靜!聽我說完。”

樑應提高嗓門,衆人又漸漸安靜下來,他又對衆人緩緩道:“兩帝並立的消息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大家想想看,我們是什麼人?是申國舅的私兵,申國舅遠在雍京,而我們在楚州,他當然是想把我們調去雍京,去雍京要麼走漢中,要麼走洛陽,要麼走蜀州,前兩條道都被堵住了,我們只能先去蜀州,然後再北上關中,所以我覺得真的是把我們調走,不會再回同安郡。”

“老子不幹了!”

一名校尉怒氣衝衝站起身,甩手便走,他的老母妻子,還有三個孩子都在同安郡,就靠他養活,他若走了,全家都得餓死。

“毛老弟等一等!”樑應喊住了他。

姓茅的校尉又轉身到他面前,“樑大哥,你給大家拿個主意,我打死也不會去蜀州。”

衆人紛紛道:“是啊!樑大哥,你給大夥兒拿個主意吧!”

樑應見一共十五名校尉,按一營三百人來算,這就是四千五百人,是一股很強的力量,他心中暗暗忖道:“時機應該成熟了。”

“我可以給大家拿主意,但有言在先,如果不願聽我的話,現在可以離開,咱們還是兄弟,如果我說了後,誰再去告狀,那就休怪我樑應翻臉殺人。”

他目光炯炯地向衆人望去,所有人都點頭答應,“樑大哥,我們都不願意離開家鄉,我都願聽你的。”

“好!大家聽說我。”

樑應招招手,將衆人招呼上來,他壓低聲音道:“我雖然是北方人,但我在江寧府兵中有幾個朋友,前兩天我得到消息,涼王殿下也在招募江淮士兵,每月三兩銀子一石米,校尉則是十兩銀子,比咱們這裡高得多,而且戰爭結束後,每人還可以在江淮分田,聽說每個士兵最少是二十畝,立有軍功還能多分,反正都是當兵掙錢,我們幹嘛要背井離鄉,拋棄家小,留在家鄉當兵,我還能掙多的錢糧養活一家老小,我們是傻嗎?”

姓毛的校尉第一個道:“樑大哥說得對,咱們都淮北人,跑去雍州蜀州做什麼,讓一家老小餓死嗎?我已決定,今天就回家帶老母妻兒回淮北應徵。”

“你這個傻瓜,你一個人跑是要被抓逃兵殺掉的,要走大家一起走,大家如果信得過我,都聽我的指揮,咱們十五個營,四千五百人一齊策反,殺回同安郡,大家幹不幹!”

樑應聲音很嚴厲,望着衆人,“幹還是不幹?”

“我幹!”

“我也幹!”

“幹他孃的!”

.......十幾名校尉紛紛答應,都下定了決心,樑應倒了一碗酒,咬破手指,滴進一滴血,淮北漢子向來勇烈,敢作敢爲,衆人紛紛效仿,每人滴一滴血,把血酒混勻了,一人喝下一口,衆人情緒激動,彷彿要做一件造反的大事,最後樑應將碗一摔,紛紛衆人,“現在大家回營,亥時正,大家把自己手下弟兄帶到南面,我們彙集一起,記住,每人左臂系一黑帶爲號。”

校尉各自回營了,樑應穩定一下情緒,叫來另一名梅花衛軍士,對他低聲道:“向東去十里外,找到我們的軍隊,告訴領隊將軍,今晚亥時,我會發動白衣軍內訌,我的人左臂系黑帶,分佈在南面。”

梅花衛軍士答應一聲,便藉口巡邏,離開了大營,向東而去,去尋找楚州軍隊。

.........

第209章 宮內宮外第80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六)第253章 洛京危急第140章 潮水退去第130章 蠢蠢欲動第32章 朝廷又有烽煙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妹的選擇第120章 最後的較量(八)第233章 維揚之行(下)第17章 何人不想天賜富?第264章 洛京亂局(下)第87章 樂女求助第229章 意外之喜第198章 晉安新縣第1章 海上黑羅剎第53章 暗中角力(上)第73章 這就是第一桶金嗎?第47章 鳳凰會第210章 敲鐘第33章 市井流言第84章 君子之謀第118章 最後的較量(六)第113章 最後的較量(一)第278章 少帝思軍權第46章 書妹妹(下)第79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五)第143章 齊家人情第88章 擦肩而過第76章 修橋是大家的事第240章 碧仙宮求證第256章 魯郡一戰(上)第114章 最後的較量(二)第84章 樂女第270章 爭奪許昌第83章 新官上任第51章 漁人之利第176章 江寧官場有變第236章 申國舅的雙棋戰略第68章 中秋夜別第238章 蘇家的決定第153章 內憂外患第287章 場內場外的較量(上)第45章 書妹妹(上)第91章 別離第199章 李白沙的藏寶洞第102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五)第107章 刑部侍郎的把柄第162章 重返維揚第151章 齊府夜宴(上)第128章 梅花衛的調查檔案第27章 天積寺(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妹的選擇第210章 敲鐘第92章 齊府壽宴(一)第263章 洛京亂局(上)第91章 第一天第71章 皇甫百齡的決定第16章 運籌帷幄(下)第291章 宮廷政變(中)第273章 滎陽糧倉(上)第65章 尷尬人偏逢尷尬事第13章 申國舅的推斷第72章 蘇家的煩惱(中)第132章 成婚(四)第221章 詭夜(五)第16章 運籌帷幄(下)第228章 收網白衣兵(下)第157章 大江爭鋒第57章 認祖歸宗(下)第127章 破解西涼軍困局第7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96章 打通關節第19章 一石二鳥(上)第70章 請問芳名第108章 晚見不如早見第37章 無恥的人和有品的官(下)第76章 修橋是大家的事第110章 蘇翰貞的人情第68章 中秋夜別第235章 阻截餘杭郡官船第34章 梅花衛試箭(上)第15章 危機悄然而至第31章 人小心眼大第114章 酒葫蘆的秘密第79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五)第108章 晚見不如早見第115章 最後的較量(三)第279章 各方博弈第100章 齊府壽宴(九)第74章 張縣令的人情(上)第134章 成婚(六)第280章 雍京血案第294章 再走一步棋第40章 雪膚花貌動人心(下)第10章 縣令上門第17章 何人不想天賜富?第291章 宮廷政變(中)第251章 戰爭爆發第62章 太后召見第182章 鳳舞的夢圓
第209章 宮內宮外第80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六)第253章 洛京危急第140章 潮水退去第130章 蠢蠢欲動第32章 朝廷又有烽煙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妹的選擇第120章 最後的較量(八)第233章 維揚之行(下)第17章 何人不想天賜富?第264章 洛京亂局(下)第87章 樂女求助第229章 意外之喜第198章 晉安新縣第1章 海上黑羅剎第53章 暗中角力(上)第73章 這就是第一桶金嗎?第47章 鳳凰會第210章 敲鐘第33章 市井流言第84章 君子之謀第118章 最後的較量(六)第113章 最後的較量(一)第278章 少帝思軍權第46章 書妹妹(下)第79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五)第143章 齊家人情第88章 擦肩而過第76章 修橋是大家的事第240章 碧仙宮求證第256章 魯郡一戰(上)第114章 最後的較量(二)第84章 樂女第270章 爭奪許昌第83章 新官上任第51章 漁人之利第176章 江寧官場有變第236章 申國舅的雙棋戰略第68章 中秋夜別第238章 蘇家的決定第153章 內憂外患第287章 場內場外的較量(上)第45章 書妹妹(上)第91章 別離第199章 李白沙的藏寶洞第102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五)第107章 刑部侍郎的把柄第162章 重返維揚第151章 齊府夜宴(上)第128章 梅花衛的調查檔案第27章 天積寺(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妹的選擇第210章 敲鐘第92章 齊府壽宴(一)第263章 洛京亂局(上)第91章 第一天第71章 皇甫百齡的決定第16章 運籌帷幄(下)第291章 宮廷政變(中)第273章 滎陽糧倉(上)第65章 尷尬人偏逢尷尬事第13章 申國舅的推斷第72章 蘇家的煩惱(中)第132章 成婚(四)第221章 詭夜(五)第16章 運籌帷幄(下)第228章 收網白衣兵(下)第157章 大江爭鋒第57章 認祖歸宗(下)第127章 破解西涼軍困局第7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96章 打通關節第19章 一石二鳥(上)第70章 請問芳名第108章 晚見不如早見第37章 無恥的人和有品的官(下)第76章 修橋是大家的事第110章 蘇翰貞的人情第68章 中秋夜別第235章 阻截餘杭郡官船第34章 梅花衛試箭(上)第15章 危機悄然而至第31章 人小心眼大第114章 酒葫蘆的秘密第79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五)第108章 晚見不如早見第115章 最後的較量(三)第279章 各方博弈第100章 齊府壽宴(九)第74章 張縣令的人情(上)第134章 成婚(六)第280章 雍京血案第294章 再走一步棋第40章 雪膚花貌動人心(下)第10章 縣令上門第17章 何人不想天賜富?第291章 宮廷政變(中)第251章 戰爭爆發第62章 太后召見第182章 鳳舞的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