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申國舅的雙棋戰略

時間漸漸到了五月,兩帝並立已經一個多月,儘管雙方都不承認對方,但大寧王朝的民衆和下層官員都已接受現實,將雍京稱爲西寧,將洛京稱之爲東寧。

隨着兩個大寧王朝都迅速穩住政權,爭奪土地的戰爭便漸漸拉來了序幕,雙方爆發的一個爭奪,便是河東晉州。

五月初,申國舅平定蜀州返回雍京,被加封爲尚書令、太尉、漢中郡王,實封五千戶,這是大寧王朝有史以來的第一個異姓郡王,不僅統攬政權,也掌握着西寧王朝的三十萬大軍。

不過申國舅也有煩惱,那就是雍京內部也有矛盾,那就是申太后垂簾聽政,她控制國璽,干預政治,不滿申國舅的獨攬大權,更重要是她手中始終握着部署在關內一帶的二十萬大軍,她封原羽林軍大將軍羅摯玉爲兵部尚書兼關內大元帥,替她統帥這二十萬大軍,所有的軍隊調動,必須由她的玉麟符來下令。

而刑部尚書兼大理寺卿白明凱又是申太后的心腹,他掌控着幾十個重要職位,這樣一來,西寧王朝內部實際上已分裂成兩個政治集團,一個是申國舅的政治集團,而另一個是申太后的政治集團,他們時而合作,時而分歧,西寧皇帝皇甫恬則是這兩個集團之間的紐帶和潤滑劑。

皇甫恬今年只有十三歲,他少年老成,城府頗深,平時話不多,由於沒有到獨立執政的年輕,他在宮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讀書,查看從前的各種詔書、奏摺,與此同時,他也在思考着大寧王朝的統一。

下午,皇甫恬坐在自己的小御書房內,和往常一樣的讀書思考,他的御書房位於平安宮的北極殿,平安宮也就是從前的大明宮,三十年前將晉安事變中幾座被焚燬的宮殿進行修繕後,便改名爲平安宮。

北極殿是內殿,是一座新修的小宮殿,是專供皇甫恬讀書學習之所,皇甫恬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這裡渡過。

此時,皇甫恬正揹着手凝視着牆上的大寧地圖,地圖已經被他用顏色筆勾勒,劃出了大寧王朝的幾大勢力,他稱之爲集團,雍京集團、洛京集團、楚州集團、齊州集團和幽州集團。

憑他的直覺,這五大集團中實力最強的應該是楚州集團,但最不力的,也是楚州集團,兩地分離,凝聚不成整體的力量,那雍州有沒有可能先和楚州集團結盟,滅掉洛京集團呢?

“陛下,申相國來了!”一名宦官在門口稟報。

“請相國進來!”

片刻,申國舅走進御書房,笑呵呵行一禮,“老臣申溱參見陛下!”

“相國不必客氣,請坐!”

申國舅在軟墩上坐下,他欠身笑了笑道:“今天來找陛下,是有一件重大策略想和陛下商量。”

“和朕商量?”

皇甫恬微微一笑,他立刻猜到了申國舅的用意,“相國是想讓母后配合你吧!”

曾幾時,申國舅和申太后這一對親兄妹變成了政敵,而皇帝皇甫恆則成爲他們之間的紐帶。

“正是如此,臣有一個雙棋策略,希望能得到太后的支持。”

申國舅有些尷尬地笑了笑,申太后和他形成對抗局面,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當時,皇上沒有成年,選擇權力模式就有三個方案,一個是皇叔攝政,一個是組建政事堂,另一個是太后聽政,相國主政,前兩個方案申國舅是不會答應,皇權不可分,攝政不絕對不行;相國不可分,組建政事堂也是不行,他選擇了第三個模式,太后聽政,由他申溱總攬政務。

他萬萬沒有想到一向居於深宮的太后竟然如此厲害,籠絡住大將軍羅摯玉,掌控住當初皇甫玄德的二十萬直轄軍,又趁他去平定蜀中的機會,又建立以白明凱爲首的文官勢力,建立了一支強大的勢力,足以和他抗衡。

更讓申國舅想不到的是,小小年紀的皇帝竟然有帝王手段,在這兩大集團左右逢源,又拉又敲,最後他成爲了這兩大集團的紐帶,誰也離不開他,如果不通過他,那麼兩個勢力集團提出的方案,肯定成功不了。

皇甫恬心中有數,申國舅返回雍京已經五天了,他卻一直沒有動靜,他一定是在準備某項計劃,現在他來了,那就是他計劃露面的日子。

“雙棋策略?嗯!有點意思,相國請儘管直言,朕很想聽一聽!”

“是這樣,臣這段時間一直在注視楚州的動靜,臣剛剛得到的洛京消息,皇甫恆派出的特使蘇遜空手而歸,沒有得到一枚銅錢,也沒有得到一粒糧食,連餘杭郡楊廷安已運出海的錢糧也被皇甫無晉攔截,陛下,這可是一個很微妙的消息啊!”

“相國的意思是說,皇甫恆和皇甫無晉之間存在着很深的矛盾,是這樣吧!”

“正是這樣,我們應該想辦法讓他們之間的矛盾激化,他們不肯撕破臉皮,咱們幫他撕破!”

皇甫恬慢慢坐了下來,他沉思片刻道:“可是.....咱們要怎樣才能撕破他們的臉皮呢?”

申國舅笑了笑,他卻不急回答這個問題,又把話題轉到了另一件事情上,“陛下,這件事交給臣來辦,需要用一點手段,等臣有眉目後再向陛下稟報,臣想再說說第二步棋。”

皇甫恬注視着申國舅,以他對申國舅的瞭解,申國舅必然已經有了方案,但他卻不肯告訴自己,皇甫恬心中很有點不舒服,但皇甫恬心中已經有了城府,他也不多問,便點點頭,“相國請說!”

申國舅走到地圖前,用木杆指向晉州,“陛下,晉州是關中和河北之間的通道,是戰略必爭要地,也糧食的重要產地,如果我們能拿下晉州,這對我們戰略擴張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現在齊王在大舉進攻河北,而皇甫恆也已經結束了對荊州的佔領,接下來,他必然要進軍晉州,陛下,這一場爭奪晉州的戰爭雖然我也不希望它來得太早,但它已經不可避免。”

皇甫恬也走到地圖前,凝視着被他畫了紅線的晉州,紅線就意味着是優先考慮的戰略重地。

“我同意相國的建議,但這一仗該怎麼打?相國心中可有方案?”

“臣考慮分南北兩路進攻!”

申國舅一指北面的延川縣,“北線可從延川渡口過黃河,直取太原府,而南線則從韓城縣渡河,搶佔河東郡和絳郡,老臣估計皇甫恆的軍隊極可能已經進入了河內郡和長平郡,這樣的話,一場激戰在晉州南部不可避免,老臣希望北部軍隊能夠南下,配合南線作戰,全殲皇甫恆的軍隊,這樣晉州就屬於我們,拿下晉州,東結齊王,再成功挑撥皇甫恆和皇甫無晉的關係,這樣一來,皇甫恆的滅亡指日可待。”

皇甫恬緩緩點了點頭,他不得不承認申國舅很有戰略眼光,尤其遠交近攻,東結齊王,聯合進攻豫州,這是良策。

“相國佈局朕已經明白,朕會立刻拜會母后,說服她派兵從北部進入晉州,朕思量,母后一定很樂意。”

.........五月初八,一支六萬人的大軍出現在延川縣古渡口,這支大軍便是雍州北軍,由皇太后申沁玉掌控,按照她和申國舅達成的協議,攻佔晉州後,以太原府爲界,包括太原府在內的晉州北部由她的軍隊來控制,而晉州南部由申國舅的軍隊控制,她的軍隊將配合申國舅與洛京僞帝的軍隊作戰。

這支六萬人大軍由右武衛大將軍趙瑄統帥,分爲兩萬騎兵和四萬步兵,另外又徵用延安郡和上郡的十幾萬民夫爲後勤支援,浩浩蕩蕩開往晉州。

延川縣古渡口的對岸是永和關古渡河,這裡是秦晉大峽谷的中南斷,河牀狹窄,水流湍急,渡河十分艱難,普通民衆都使用羊皮筏子渡河,稍不留神便筏翻人亡。

而大寧王朝建國三百年來,重視造船業的發展,在百年前,幾名京師造船工匠發明了一種平底龜船,外形似一隻巨龜,長十五丈,寬十二丈,分上下兩層,船壁厚實,船底闊而沉重,不宜被急流沖走,這種龜船行走緩慢,但極爲適合在急流中渡河,於是這種龜船便在黃河兩岸大力發展起來,已經有數千艘之多,成爲黃河兩岸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碼頭上人山人海,六萬大軍和兩萬戰馬以及堆積如山的糧草輜重,將整個延川縣古渡口都堵塞,碼頭不大,雍州軍只徵用了二十餘艘龜船,一艘龜船一次可運送百人,開始晝夜不停向晉州東岸運送軍隊和物資。

與此同時,申國舅任命繡衣衛大將軍邵景文爲主將率八萬大軍向韓城方向開去,八萬大軍分爲三隊,在北起韓城、南到郃陽近百里長的地段開始渡河。

而豫州方面,皇甫恆任命兵部尚書楊晟爲大元帥,任命梅花衛大將軍李延和滎陽都督秦漢武爲左右軍統軍大將,於五月初五出發,共率十五萬大軍分別從鞏縣和滎澤兩縣渡河進入了河內郡,他們將穿越太行山進入長平郡。

一場爭奪晉州的戰爭漸漸拉開了序幕,這意味着逐鹿中原的戰爭正式開始。

........

第44章 邵景文請客第49章 情報突來第155章 先發制人第261章 政治優勢第203章 鳳凰會傳來消息第25章 皇甫縣公的報復第一百一十二章 四十年往事如煙第85章 軒然大波第75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一)第269章 皇甫忪的夢第304章 最後的談判第200章 鳳凰會內訌(上)第131章 成婚(三)第81章 修橋風波(四)第9章 熟悉的齊王特使第51章 徐長史的心機第33章 市井流言第235章 阻截餘杭郡官船第248章 鄱陽郡出事第115章 最後的較量(三)第30章 小蘿莉約會老君觀第109章 九月初一的一跪第16章 運籌帷幄(下)第88章 仗義救人第20章 太子的心思第70章 請問芳名第83章 新橋北頭的競爭(下)第130章 蠢蠢欲動第123章 威武都督第154章 齊瑞福的危機來了第260章 相後之爭第8章 清河軍營第28章 皇甫渠的命根子第55章 海藍色金剛石第253章 洛京危急第224章 輕取江都第20章 太子的心思第26章 鬥智鬥勇(上)第45章 頓悟第292章 宮廷政變(下)第283章 查抄莊園(上)第211章 國士之死第273章 滎陽糧倉(上)第78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四)第34章 翻牆去捉賊第189章 水面下的博弈第6章 蟹腳島第113章 最後的較量(一)第101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四)第115章 進京前夕第148章 巨無霸第198章 晉安新縣第245章 申氏兄妹的分歧(中)第13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275章 智取虎牢第15章 危機悄然而至第51章 徐長史的心機第28章 皇甫渠的命根子第6章 以牙還牙第120章 最後的較量(八)第107章 刑部侍郎的把柄第39章 郡王府事件(中)第12章 借我三千銀甲軍第125章 碧仙宮(下)第129章 成婚(一)第104章 重要的小人物第90章 蘭陵郡王暗訪第105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上)第71章 皇甫百齡的決定第8章 皮鞭小烈馬第10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下)第32章 申皇后的不悅第252章 張縉節的抉擇第182章 鳳舞的夢圓第153章 內憂外患第16章 生死關頭第195章 鳳凰會(四)第64章 相約天積寺(上)第154章 齊瑞福的危機來了第77章 有點損人利己的善事第162章 重返維揚第155章 先發制人第137章 雨夜(下)第216章 自不量力的干涉第32章 申皇后的不悅第230章 初爲人父第39章 郡王府事件(中)第186章 意外發現第15章 陰差陽錯第223章 落子何處第285章 太后移宮第55章 奉旨搜查第49章 螳螂捕蟬第167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下)第37章 無恥的人和有品的官(下)第271章 人心散了第42章 南市賣珠寶(下)第254章 局勢混亂第139章 軍營暫避第199章 李白沙的藏寶洞
第44章 邵景文請客第49章 情報突來第155章 先發制人第261章 政治優勢第203章 鳳凰會傳來消息第25章 皇甫縣公的報復第一百一十二章 四十年往事如煙第85章 軒然大波第75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一)第269章 皇甫忪的夢第304章 最後的談判第200章 鳳凰會內訌(上)第131章 成婚(三)第81章 修橋風波(四)第9章 熟悉的齊王特使第51章 徐長史的心機第33章 市井流言第235章 阻截餘杭郡官船第248章 鄱陽郡出事第115章 最後的較量(三)第30章 小蘿莉約會老君觀第109章 九月初一的一跪第16章 運籌帷幄(下)第88章 仗義救人第20章 太子的心思第70章 請問芳名第83章 新橋北頭的競爭(下)第130章 蠢蠢欲動第123章 威武都督第154章 齊瑞福的危機來了第260章 相後之爭第8章 清河軍營第28章 皇甫渠的命根子第55章 海藍色金剛石第253章 洛京危急第224章 輕取江都第20章 太子的心思第26章 鬥智鬥勇(上)第45章 頓悟第292章 宮廷政變(下)第283章 查抄莊園(上)第211章 國士之死第273章 滎陽糧倉(上)第78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四)第34章 翻牆去捉賊第189章 水面下的博弈第6章 蟹腳島第113章 最後的較量(一)第101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四)第115章 進京前夕第148章 巨無霸第198章 晉安新縣第245章 申氏兄妹的分歧(中)第13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275章 智取虎牢第15章 危機悄然而至第51章 徐長史的心機第28章 皇甫渠的命根子第6章 以牙還牙第120章 最後的較量(八)第107章 刑部侍郎的把柄第39章 郡王府事件(中)第12章 借我三千銀甲軍第125章 碧仙宮(下)第129章 成婚(一)第104章 重要的小人物第90章 蘭陵郡王暗訪第105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上)第71章 皇甫百齡的決定第8章 皮鞭小烈馬第10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下)第32章 申皇后的不悅第252章 張縉節的抉擇第182章 鳳舞的夢圓第153章 內憂外患第16章 生死關頭第195章 鳳凰會(四)第64章 相約天積寺(上)第154章 齊瑞福的危機來了第77章 有點損人利己的善事第162章 重返維揚第155章 先發制人第137章 雨夜(下)第216章 自不量力的干涉第32章 申皇后的不悅第230章 初爲人父第39章 郡王府事件(中)第186章 意外發現第15章 陰差陽錯第223章 落子何處第285章 太后移宮第55章 奉旨搜查第49章 螳螂捕蟬第167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下)第37章 無恥的人和有品的官(下)第271章 人心散了第42章 南市賣珠寶(下)第254章 局勢混亂第139章 軍營暫避第199章 李白沙的藏寶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