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戰爭爆發前夕(一)

兩名手下走了進來,躬身施一禮,“參見譚先生!”

“不要那麼客氣了,說一說你們在鄱陽郡和永嘉郡的見聞。”

兩名手下對望一眼,一名高個子的手下道:“卑職先說吧!卑職去了鄱陽郡,在鄱陽郡弋陽縣附近,已經集結了七萬大軍,由皇甫無晉的頭號大將張顏年統帥,官道一路都是運糧的馬車,糧食是從長江運來,以鄱陽縣爲後勤基地,我曾想進糧草倉庫羣裡去看一看,但戒備森嚴,後來卑職買通了一名小官,謀到一份運糧的差事,才進了倉庫,裡面非常壯觀,至少有百萬石糧食。”

譚舉點點頭,又問另一人,“永嘉郡那邊呢?”

“回稟先生,永嘉郡那邊也雲集了三萬餘大軍,但糧草並不多,我也看到了,最多隻夠三萬軍隊用半個月,很是奇怪。”

“這並不奇怪!”

譚舉笑了起來,“這是因爲永嘉郡這邊的糧食會從海運送來,還沒有送到,所以你沒有看見,很正常,還有什麼情況嗎?”

“還有就是聽說嶺南五軍都督府也在調兵北上,估計是想利用地形優勢來對抗楚州軍。”

“哼!那他們就大錯特錯了!”

譚舉輕輕哼了一聲,他凝視着地圖淡淡道:“皇甫無晉在鄱陽郡和永嘉郡布兵都不過是個姿態,就是爲了把五軍都督府的軍隊吸引過來,他真正的軍隊是水軍,皇甫無晉數萬水軍會奇襲廣州城,一舉佔領南海郡,五軍都督府最後只能投降,現在是七月二十日,我估計這場戰役將在八月底結束。”

“那會不會結束後再調頭北上打齊州?”高個子手下擔憂道。

譚舉搖了搖頭,“談何容易,軍隊佔領只是第一步,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半年的時間,他控制不了廣州。”

譚舉嘆息一聲,對兩名手下道:“你們先下去吧!”

兩名手下告辭離去了,譚舉依然在房間裡來回踱步,儘管各種跡象都已經很清楚地表明楚州將南下取廣州,如果是一個將領的話,他肯定會這樣認爲,絕不會有錯,楚州就是要攻打廣州,但譚舉不是將領,他是謀士,他深知現在局勢的複雜,眼前八月中旬齊王將率軍大規模進攻豫州,將出現齊州空虛的局面,如果這個時候楚州乘虛進攻齊州,後果不堪設想,所以齊王也讓他確定楚州的動向。

譚舉感到自己壓力很大,他必須如實向齊王彙報楚州的情況,但他又害怕這是皇甫無晉的策略,虛攻廣州,製造假象。

按理,皇甫無晉不應該知道八月中旬齊王大舉進攻豫州的情報,這是齊王和雍京雙方高層的決定,非常隱秘,除非是雍京那邊有人泄露。

譚舉嘆了口氣,要判斷皇甫無晉是不是虛攻廣州,實攻齊州,還有一個極爲重要的側面證據,他在等待沭陽郡的情報。

譚舉走到地圖前,注視着沭陽郡的東西連島,這是楚州距離齊州最近的港口,如果皇甫無晉要攻打齊州,必然會走水路,那麼東西連島港口也將是他最後一次補給,關鍵就看連島港口有沒有戰備,如果有戰備,那麼他有七成的把握,皇甫無晉進攻廣州是假,是幌子,肯定雍京那邊有人透露消息了。

就在這時,一名夥計匆匆走進來,手拿一管信筒道:“先生,沭陽那邊消息來了!”

譚舉精神一振,他正在想着,消息就來了,他急不可耐地接過信,取出鴿信展開,裡面只有一句話,‘東西連島平靜如舊,一無動靜。’

譚舉輕輕鬆了口氣,沭陽港口沒有戰備,那皇甫無晉攻打齊州的可能性就不大了,譚舉也不知自己心中是失落還是慶幸,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可以給齊王彙報了,譚舉坐下,取出細筆在薄薄的紙絹上將最近楚州動向簡單扼要地寫了一遍,足足有兩千多字,他會分成三份發往齊州。

.........楚州攻打廣州的戰備依然在緊張有序的進行,所有的軍需都已經運上船,八百艘戰船停泊在江寧城外的江面上,水軍和梅花軍隊也已經集結,七月二十二日,出發的時間終於來臨了。

上午一早,江寧碼頭上站滿了準備南征的五萬將士,這五萬人是整個楚州三十萬大軍的精銳,大軍盔明甲亮,列隊整齊,開始一隊一隊上船。

這次出征事關重大,由涼王皇甫無晉親自統帥,在碼頭一角,無晉正給周信做最後的交代,周信是楚州大都督府長史,如果大都督不在,就由長史代領大都督事,但此時無晉出征,對於周信卻有更重的責任,無晉已將軍權交給他,在楚州危急時,周信將統領二十萬楚州大軍,這不僅僅是一種信任,而且是他們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標。

“殿下請放心,有屬下在,楚州無恙。”

皇甫無晉點點頭,從眼前的局勢上來說,楚州應該無恙,但無晉考慮的不僅僅是安全,還有對荊州的戰略。

“張顏年現在在鄱陽,一旦豫州軍潰敗,就可命張顏年東進豫章郡,到時,我會及時聯繫你。”

“好!我們注意聯繫。”

周信看了一眼無晉家人的馬車,便笑道:“馬上要出發了,去和家人告別吧!”

蘇菡還在月子中,沒有來碼頭送他,只有齊鳳舞、京娘和虞海瀾來送他。

皇甫無晉走到車窗前,輕輕拍了拍才兩個月大的長子的小臉,小臉又白又胖,可愛異常,無晉對孩子笑道:“爹爹要出征了,你可要乖乖的。”

京娘舉起他的小手,招了招手笑道:“給爹爹說一路保重!”

小傢伙不知發生什麼事,只覺得很熱鬧,興奮地揮手舞動起來,嘴裡興奮地尖叫。

“三郎,你幾時能回來?”鳳舞有些擔憂地問道。

無晉明白她的擔心,便握住她的手安慰道:“放心吧!在你生孩子之前,我一定趕回來。”

他又對虞海瀾道:“師姐,我不在家,就要辛苦你多擔待一點,另外,替我照顧好祖母。”

虞海瀾微微笑道:“你放心吧!家裡的事情大家都一起處理好,不會拖你的後退,大姐那邊恢復得很好,再過幾天她就能出月子了,沒有問題的。”

無晉點點頭,對他們施禮道:“那我走了,你們自己保重!”

“夫郎,保重!”

無晉向兒子招招手,便轉身向大船走去,京娘舉起兒子的手,向無晉輕輕揮了揮,小聲對他笑道:“給爹爹說,一路保重!”

半個時辰後,八百艘大海船滿載着五萬大軍離開江寧府,船帆升起,浩浩蕩蕩向東駛去。

........船艙內,無晉正和幾名高級軍官商量具體作戰方案,正如齊州情報頭子譚舉的擔心,這次出征的目的地確實是齊州,所謂的鄱陽郡事件不過是皇甫無晉精心炮製出來的事端,擺出一副要大舉進攻廣州的假象,事實上,屯兵鄱陽郡並不是要攻打廣州,而是準備進軍荊州。

譚舉的判斷都完全正確,但他最終還是被假象迷惑了,這並不怪他,因爲他不知道,楚州水軍的補給地不是在東西連島,而是白沙島,他不知道白沙會已經滅亡。

皇甫無晉在二十天前接到了白明凱的第二封信,齊王已經正式同意了雍京的意見,雙方約定在八月中旬從東西兩邊同時向豫州大舉進攻,針對這個即將發生的重大事變,皇甫無晉早在兩個月便開始部署對齊州的戰役。

這將是一個重大歷史時刻的到來,當無晉在楚州站穩後,他的目光不可避免地投向外部,他的第一個目標依然是齊州。

“宗將軍,你有什麼擔憂,請儘管說。”

皇甫無晉笑着問水軍副都督宗繼嗣,宗繼嗣也就是原來的東海水軍府都尉,他以穩重和資深被皇甫無晉看重,提拔他爲水軍副都督。

宗繼嗣這段時間也一直在考慮進攻齊州的戰略,他是有一點擔憂。

“殿下,我覺得我們攻打齊州,是不是太倉促了一點,卑職覺得走漕河到豫州,截斷齊州軍西進之路,似乎更有意義。”

他說得很含糊,但無晉還是聽懂了他的意思,無晉微微一笑道:“宗將軍的意思是保住洛京朝廷,是吧!”

宗繼嗣默默點點頭,“卑職以爲過早地讓洛京朝廷覆滅,並不是上策,應該讓它存在,如果要滅亡,應該是雍京先滅亡,畢竟雍京已經成爲申家的王朝。”

旁邊張隴卻有些怒道:“請問宗將軍,你認爲皇甫恆一旦穩定住局勢,或者他先滅掉雍京,難道他就能容得下殿下嗎?宗將軍別忘了,殿下可是晉安皇帝之孫,和永安皇帝的子孫都是死對頭,一旦他們三家和解,他們就會聯合起來進攻楚州,那時你再同情誰?”

“張將軍,別再說了!”

無晉見宗繼嗣的臉脹得通紅,他知道宗繼嗣不會說話,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意思,便制止住了張隴的責問,對衆人道:“宗將軍的意思我明白,宗將軍是不希望戰火毀掉洛京,不希望生靈塗炭,最好是用非戰爭的手段來解決皇權問題,宗將軍,是這樣嗎?”

宗繼嗣連忙點點頭,“殿下說得不錯,卑職是這個意思,卑職不希望戰火塗炭生靈。”

“其實我又何嘗不想?”

皇甫無晉嘆了口氣道:“我把白衣軍攔截住,送他們回江淮,也就是希望淮河兩岸能儘快恢復生機,但宗將軍你要明白一點,分裂割據拖得越長,對大寧王朝的破壞也就越大,人民將更加悲慘,我也不想這麼倉促,也希望能練出一支精兵後,再發動統一戰爭,三年或者五年後,可到了那時,恐怕大寧王朝早已被龐大的軍費拖垮掉了,宗將軍,不知你算過沒有,現在大寧王朝有多少軍隊?齊州六十萬,楚州和西涼五十萬,豫州四十萬,雍州六十萬,還有廣州、靈武等地的十幾萬零星軍隊,二百多萬軍隊,需要多少糧食養活,一旦進入戰時狀態,就要支付軍餉,光西涼二十萬軍隊,一年要五百萬兩軍餉,二百萬多軍隊都要支付軍餉,大寧王朝的百姓養得起嗎?不說三年五載,就是一年,大寧王朝就會有一半的家庭破產,還不用說戰爭摧毀家園,妻離子散,糧食斷絕,所以我很着急,我希望在一年之內,大寧王朝就能穩定下來。”

船艙內鴉雀無聲,片刻,所有的將領都一起熱烈地鼓起掌來。

...........

第150章 老家來人第86章 聯吳抗曹第19章 一石二鳥(上)第177章 戰備旨意第25章 皇甫縣公的報復第283章 查抄莊園(上)第71章 蘇家的煩惱(上)第252章 張縉節的抉擇第58章 一封密信第30章 小蘿莉約會老君觀第189章 水面下的博弈第66章 相約天積寺(下)第30章 虎符案(中)第247章 夜戰蒙兀第72章 發財之計第251章 戰爭爆發第200章 鳳凰會內訌(上)第162章 重返維揚第51章 徐長史的心機第253章 洛京危急第18章 忙中亦有偷閒時第299章 關中大戰(中)第53章 暗中角力(上)第110章 科舉考試(上)第28章 河邊的中箭者第68章 中秋夜別第67章 兄弟夜談第142章 安居才能樂業第183章 回門第73章 蘇家的煩惱(下)第38章 貪公釣急魚第268章 邵景文的投資第94章 齊府壽宴(三)第156章 擠兌風潮第255章 乘虛而人第200章 鳳凰會內訌(上)第23章 齊瑞福的危機(下)第115章 進京前夕第52章 漂亮姐姐第72章 蘇家的煩惱(中)第147章 大都督府長史第262章 奇襲滎陽第107章 刑部侍郎的把柄第145章 京城來信第130章 蠢蠢欲動第235章 阻截餘杭郡官船第214章 深夜局變(下)第268章 邵景文的投資第287章 場內場外的較量(上)第109章 九月初一的一跪第203章 鳳凰會傳來消息第31章 虎符案(下)第240章 碧仙宮求證第170章 逼債(下)第222章 新帝登基第117章 最後的較量(五)第71章 蘇家的煩惱(上)第301章 申濟之死第266章 施壓關中(上)第17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0章 縣令上門第71章 蘇家的煩惱(上)第113章 戚氏父子第70章 請問芳名第68章 中秋夜別第301章 申濟之死第138章 殺機暗藏第108章 半夜捉賊第140章 潮水退去第247章 夜戰蒙兀第260章 相後之爭第160章 一筆交易第42章 南市賣珠寶(下)第172章 丹陽疑蹤第78章 修橋風波(一)第17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36章 申國舅的雙棋戰略第226章 收網白衣兵(上)第20章 一石二鳥(中)第98章 齊府壽宴(七)第128章 梅花衛的調查檔案第88章 仗義救人第12章 借我三千銀甲軍第8章 皮鞭小烈馬第25章 天積寺(上)第249章 戰爭爆發前夕(一)第183章 回門第51章 漁人之利第5章 家祖百齡第105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91章 別離第121章 新科狀元第108章 晚見不如早見第34章 翻牆去捉賊第154章 齊瑞福的危機來了第187章 夜審(上)第81章 修橋風波(四)第81章 修橋風波(四)第38章 貪公釣急魚第32章 朝廷又有烽煙起
第150章 老家來人第86章 聯吳抗曹第19章 一石二鳥(上)第177章 戰備旨意第25章 皇甫縣公的報復第283章 查抄莊園(上)第71章 蘇家的煩惱(上)第252章 張縉節的抉擇第58章 一封密信第30章 小蘿莉約會老君觀第189章 水面下的博弈第66章 相約天積寺(下)第30章 虎符案(中)第247章 夜戰蒙兀第72章 發財之計第251章 戰爭爆發第200章 鳳凰會內訌(上)第162章 重返維揚第51章 徐長史的心機第253章 洛京危急第18章 忙中亦有偷閒時第299章 關中大戰(中)第53章 暗中角力(上)第110章 科舉考試(上)第28章 河邊的中箭者第68章 中秋夜別第67章 兄弟夜談第142章 安居才能樂業第183章 回門第73章 蘇家的煩惱(下)第38章 貪公釣急魚第268章 邵景文的投資第94章 齊府壽宴(三)第156章 擠兌風潮第255章 乘虛而人第200章 鳳凰會內訌(上)第23章 齊瑞福的危機(下)第115章 進京前夕第52章 漂亮姐姐第72章 蘇家的煩惱(中)第147章 大都督府長史第262章 奇襲滎陽第107章 刑部侍郎的把柄第145章 京城來信第130章 蠢蠢欲動第235章 阻截餘杭郡官船第214章 深夜局變(下)第268章 邵景文的投資第287章 場內場外的較量(上)第109章 九月初一的一跪第203章 鳳凰會傳來消息第31章 虎符案(下)第240章 碧仙宮求證第170章 逼債(下)第222章 新帝登基第117章 最後的較量(五)第71章 蘇家的煩惱(上)第301章 申濟之死第266章 施壓關中(上)第17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0章 縣令上門第71章 蘇家的煩惱(上)第113章 戚氏父子第70章 請問芳名第68章 中秋夜別第301章 申濟之死第138章 殺機暗藏第108章 半夜捉賊第140章 潮水退去第247章 夜戰蒙兀第260章 相後之爭第160章 一筆交易第42章 南市賣珠寶(下)第172章 丹陽疑蹤第78章 修橋風波(一)第17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36章 申國舅的雙棋戰略第226章 收網白衣兵(上)第20章 一石二鳥(中)第98章 齊府壽宴(七)第128章 梅花衛的調查檔案第88章 仗義救人第12章 借我三千銀甲軍第8章 皮鞭小烈馬第25章 天積寺(上)第249章 戰爭爆發前夕(一)第183章 回門第51章 漁人之利第5章 家祖百齡第105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91章 別離第121章 新科狀元第108章 晚見不如早見第34章 翻牆去捉賊第154章 齊瑞福的危機來了第187章 夜審(上)第81章 修橋風波(四)第81章 修橋風波(四)第38章 貪公釣急魚第32章 朝廷又有烽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