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安靜,都在聽着方洪的演講,每個獲獎的人都可以演講,差不多十分鐘左右的時間。
演講的內容一般也都是講前瞻性的行業發展,不講這些,誰聽你在臺上吹牛。
你自己的企業,人家查資料就能知道。
而那些領導們聽的也是這些前瞻性的東西,多方驗證自己的發展是不是對的,路是不是走對了。
但他們不發表意見,只是聽,做決定拍板的事,也不是他們能左右的。
劉天仙對這些不感興趣,只是覺得這些人都聽的認真,眼中也有種求知的慾望,就覺得自己男人講的挺好。
“能源,第一次技術革命的能源是煤,以蒸汽機爲核心;第二次技術革命的能源是石油,以內燃機爲核心;第三次工業革命能源是電力,以計算機爲核心。
第四次技術革命能源我覺得是算力,以人工智能爲核心,當然它需要電力能源搭配,這也變相的讓清潔能源大有可謂。
因爲強大的算力,必然消耗大量的電力,這個電力的支撐,促使我們人類必須發展可循環再生的清潔能源。
而爲了少消耗電力能源,又促使人類必須優化算法,減少冗餘計算,降低能耗,達到最優經濟性。”
這也是後來deepseek異軍突起,讓英偉達股票大跌的原因,因爲它能用更少的硬件,更少的電力,達到高算力的效果,讓全球計算廠商縮減了成本。
當然不管再怎麼縮減,還是要用到GPU和AI芯片,只是用的少了而已。
“可能你們對我說的算力沒什麼概念,可能會懷疑這東西真的那麼牛,能起到顛覆的作用。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一部小說,就是劉慈欣的小說,裡面有段情節是這樣描述的:有人在電腦跟前輸入了一組創世代碼,在原子級別上建立一個宏觀物體數字模型,啓動了宇宙大爆炸。
新生的宇宙在藍光中急劇膨脹後熄滅爲黑色,這個通過大模型模擬出來的宇宙,和我們所處的宇宙一模一樣。”
方洪說到這頓了下,讓他們消化下那樣的場景,隨後再道:“是不是跟有些科學家提出的,或許我們的世界,我們的宇宙就是被大模型計算好的,而我們有可能就是參數。”
這話讓在場的人們都是愣愣的,忽然感覺人工智能,算力這些東西,變的高大上了起來。
而更多高層次高認知的人顯得卻很平常,因爲他們看到了一角的未來。
校長說的有可能就是真的。
“不管是小說,還是科學家提出的設想,這些都間接性的描述了大模型、參數、AI生成內容、數字孿生等概念。
你們信也好,不信也好,算力、人工智能都要起來,都要發展,不是以後,而是現在,這些是數字經濟時代不可或缺的生產力,如果有企業不想接納人工智能,那就是等死吧!
所以未來的互聯網已經不再是一種技術,也不是什麼高科技,它只是一種基礎設施,一種像我們平常走的路,高速公路一樣沒區別。
方便人們溝通、交流並分享,僅此而已,就像我們現實社會要走親戚,走朋友一樣。
所以你們也別把互聯網企業看成什麼高科技企業,互聯網就是很普通的企業,只是近二十年的新興產物罷了,如果三十年後你們再看BAT,就是跟路邊的菜市場差不多。
就像以前的光盤,光學存儲、激光技術,數字媒體,一聽就很高大上對不對,在以前那是很高的高科技,現在你們還認爲那是高科技嗎?”
“啪啪啪!”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這些話講的好,科技在進步,互聯網企業只是近二十年來的新興產物,才被人賦予了高科技的頭銜。
但現在越看他們,越不像高科技了,特別是百度,一點不像,倒像賣假藥的,撈一筆是一筆。
“所以他們沒什麼了不起,不要認爲自己是互聯網企業,沾了互聯網的光,就舔着臉標榜自己高科技企業。
說白了,一個是賺女人的錢,一個是賺小孩的錢,一個是什麼錢都賺,服務還不好,請多花點時間在客戶身上。”
“哈哈哈!”
“啪啪啪!”
會場大笑聲與鼓掌聲交織,這是把BAT三家都給吐槽了一次。
阿里是賺女人的錢;鵝廠賺小孩的錢;特別是百度是什麼錢都賺,沒啥服務體驗,至少那兩家還有體驗。
傑克馬還是那樣老神在在,好似很有城府的樣子,其實心裡已經按捺不住要上去把校長懟一頓了。
只是現在是人家的演講,他要先忍着,忍的他心態都亂了。
李豔紅也在現場,他尷尬的笑了笑,臉紅脖子粗的,不過這人脾氣還是挺好的,老被人懟,被人調侃,也不怎麼生氣還嘴。
比如紅衣教主,他說他這輩子最鄙視李豔紅;傑克馬也懟過。
“科技發展需要讓人類更加快樂,更加輕鬆健康,要爲經濟更加的持久,如果不能實現這些,我覺得你的技術沒有多大的意義。”方洪道。
這又是在暗指李豔紅!
當然方洪也不是針對他,還有別的意思:“就像我最近聽到的一個事情,說一個職業圍棋手,和一個機器人下圍棋,以5比0的成績擊敗了這個職業圍棋手。請問這有什麼意義嗎?下棋的樂趣是什麼?是你有一步臭棋,這就是樂趣,而機器人連臭棋都不下,你和它下能有樂趣嗎?沒有,就是侮辱了下你而已。”
“哈哈哈!”現場再次響起笑聲,校長講的挺有意思,就是講了個笑話。
不過話也很有前瞻性,整個演講都在講人工智能,講算力,有些層次高的人知道國家已經在搞了,已經在佈局了。
其實上面是有能人的,早就看到了未來的一角,要不然也不會大搞特高互聯網,大搞特搞特高壓電力。
因爲算力需要強大的電力作爲消耗能源,這也是咱們國家電力全球第一,後來算力也超級牛逼的原因,早就看到了一點未來,正在佈局。
當然可能看的還不夠清楚,如果真看清楚了,也不會把GPU給禁了。
禁這個是因爲遊戲,上面以爲這東西沒多大用處,只能用來打遊戲,就把這個產業給打擊了。
那時候的遊戲真的是害了很多人,搞的家長們怨聲載道,纔給打擊的。
不過這東西也確實沒大用處,比如ADM的GPU就在生產力上就不行,生產力就是剪輯視頻,3D建模,科學計算等。
看來老黃還是很牛逼的,零幾年就看到了人工智能,並不遺餘力的發展AI算力。
“今後的人工智能是高算力,能源需求很高的產物,但它帶來的好處和產業發展同樣也很大,智能製造能減少90%工業廢棄物。
技術的創新必然迎來很多的不理解,還有不可預測的風險,比如新能源汽車就是這樣。
這也是需要高算力,對各方面進行集成高速計算的產物,可能我說到這個,就有人不理解。
電車百年前就有了,幾十年電池都沒有進步云云,那我問你百年前有人工智能嗎?幾十年前有人工智能對電池進行管理,對電機進行控制嗎?
本身電車已經不是純機械了,它屬於一種智能,只是還需要進步罷了,智能手機那麼牛逼的產物也要用好多年時間迭代,才被人們接受所替代認可,並完成對功能機的替代。
更別說更加複雜的汽車了。
我這麼說,又有人認爲,有什麼複雜的,不就是一個車殼子,放四個輪子,再放個電池包嗎,跟電動小摩托一樣,真的是膚淺,如果真有那麼簡單,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搞了,誰還生產不出個電動小摩托呢。
爲什麼不搞,搞這個需要龐大的能源系統,地球上還有很多國家都無法實現電力自給自足,有些國家連發電都困難,怎麼搞的起。
歐洲恰恰是能源系統非常脆弱的地方,信不信隨便一個問題,就能導致歐洲大規模停電,我不是在危言聳聽,未來的某一天極有可能發生。
歐洲搞不了太過創新的東西,因爲能源限制,還有就是算力制約,這是他們的短板。”
方洪說到這的時候,下面竊竊私語。
從來沒有聽說過的觀點,不是歐洲不搞,而是歐洲先天制約。
這讓他們很是驚奇,校長這番話必然引來一波電動汽車的利好,臺下的李斌,李想,小鵬等造車新勢力聽的起勁的很。
對,燃油車就是落後的產物!
其實不管是電動汽車也好,人工智能也好,都依賴大數據算力,這不得不迫使整個國家和世界發展可再生的清潔能源供電。
比如風能和光伏,就需要智能化調度,不是說放在那曬太陽就有電的。
這就是電動車發展的契機,算力、清潔能源、技術驅動,換道超車,產業鏈,替代房地產等多種因素下的必然產物。
想要和國外同行搶市場,就不能跟在他們後面發展燃油車,而是換個賽道發展電動車。
再一個就是房地產必須要有承接的新興產業,就是慢慢的放棄掉房地產,用電動汽車去替換房地產。
就是房地產慢慢着陸,用汽車去替代房地產實現新的增長,帶動就業,畢竟汽車價格和房地產差不多,還是技術性行業,比房地產更加優質。
更重要的是還能實現出口,房地產可不能實現出口,所以用電動汽車替代房地產,就是上面的規劃,這也是上面瘋狂補貼的原因。
其實這個任務原本是5G的,押了很大的注,但5G懂的都懂,所以就沒辦法,只能電動汽車來。
因爲房地產懂的都懂,不可能持久的,你不可能讓房地產一直增長吧!
這也是方洪一直支持國家搞電動汽車的原因,並且多次爲電動汽車唱號角,這東西多難都要搞,因爲沒別的路了,只能押注硬着頭皮往前走。
房地產不行,必須要新興產業承接,帶動發展,帶動就業,必須的。
只是他沒有太多資源和資金,等其他的事搞完,在搞這東西就太遲了。
而他的路只能往人工智能裡面押注,希望能押個什麼出來,這也是上面押注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