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卡爾馬克思六評特雷維爾

最近,一個在歐洲各國的都城當中竊竊私語了很久、一個被我們長時間所預言的新聞,終於如期發生了——就在之前幾天,法國向俄國提出了最後通牒,要求俄國人停止對羅馬尼亞的進軍,否則就將以兵戎相見。

毫不奇怪,這個要求被俄羅斯人傲慢地拒絕了,而這也正是法國那位高深莫測的卡利古拉都所期待的,他馬上就召集了他的傀儡議會,然後再讓這些提線木偶們通過了追加戰爭撥款的議案。

於是,這場被我們預料了許久的戰爭,終於爆發了。

沒有人是正義者,這場戰爭的兩方都是竊賊和強盜——俄羅斯人雖然是被宣戰的一方,但是在這之前他已經對土耳其人宣戰,並且發動了自己對歐洲的進軍,放縱着自己無窮的野心;而路易-波拿巴和他的整個統治集團,更是一羣無恥的惡徒,他們之所以去對抗俄羅斯,只不過是一夥強盜不允許另外一羣強盜得逞而已。

眼下,俄國人已經摩拳擦掌,同仇敵愾,誓要爲1812年的榮耀再添上新的光輝,哥薩克們向他們的主子保證他們會再度打垮法國人,正如他們當年做到的那樣。

無論如何,在野心的驅動下,俄國人總會搞冒險的,而這種冒險終究會得到應有的懲罰。

而法國人呢?

法國人卻有些不同,他們在表面上歡呼,正如那些在議會當中高呼皇帝萬歲的議員們一樣,民族情緒高昂,宣稱要一雪當年的恥辱。

然而,至少有一部分法國人在私下裡嘀咕,帝國的那位陛下在高唱“帝國就是和平”的同時,在高喊“要和歐洲各國保持友好往來”的同時,卻突然毫無徵兆地發動了一場對外戰爭,這不光是給了法國人民突如其來的負擔,也讓這個政權從內到外都失信了。

如果這種失信能夠給法國帶來什麼利益的話,也許法國人會默然接受,正如他們當年默然接受弗朗索瓦一世和奧斯曼帝國蘇萊曼大帝之間締結的瀆聖聯盟一樣。

可是,這一場戰爭真的能夠給法國帶來足夠的利益嗎?難道,法國能夠在扼守黑海的君士坦丁堡,在在巴爾幹和克里米亞茫茫荒野當中找到什麼利益嗎?這種利益是否值得法國人犧牲自己青年人的生命爲之而戰?

沒有一個法國議員敢於對他們的暴君提出這樣的問題,質疑他一意孤行下的動機,足以從中看到這個新時代的卡利古拉究竟把這個國家給摧殘到了什麼地步。

其實情況非常明顯,任何人都能夠看出來,法國在這場戰爭當中既不是爲了保衛歐洲也不是爲了保衛法國的利益,而是爲了路易-波拿巴皇帝的個人威望和勢力,是他在拿着這個國家孤注一擲,然後驅使那些朱阿夫兵們去和哥薩克們在茫茫荒野裡面一決生死!

法國在黑海沒有利益,但是波拿巴需要用這樣一個行動來討好英國人,同時酬報他們御用軍人,讓他們能夠在這樣一場戰爭當中得利,而這正是他鞏固自己這個初創開始就搖搖欲墜的帝國的不二法門。

沒錯,這是爲了英國人的利益而打的一仗,英國人需要組織俄國人的進軍,免除掉他們對自己各個重要殖民地的威脅,所以他們急需要挫敗俄國人,打擊他們的軍事力量,不管在哪裡都行;而法國的那些將軍們也同樣如此,這些軍閥們眼熱於拿破崙時代那些親王公爵們所得到的一切,一心想要沿着前輩們的光輝道路走下去,他們迫切需要戰爭,來讓自己得到爵位,得到財富,得到他們渴望的一切——而這纔是這場戰爭的真正理由。

英國人是在爲了印度打仗,所以他們向巴爾幹進軍;法國的御用軍人們是在爲了打仗而打仗,所以他們同樣在向巴爾幹進軍!

這就是法國如今面臨的全部真相,然而那些能夠看到這種真相的人,要麼跟着他們的陛下一起說謊欺騙,要麼因爲帝國政府的淫威而噤若寒蟬,所以帝國皇帝的軍事冒險居然不置一詞地就被法國人給接受起來,滿以爲他們的皇帝在帶着他們走向光榮!

毫無疑問,兩個國家都是大國,雖然俄羅斯在國力上不如法國強大,但是他們有主場之利,而且兩方爲了自己的生死存亡也一定會拼盡全力,直到柴盡火滅爲止。所以這場搏鬥將是空前的搏鬥,將會有無數青年人在其中喪失自己的生命和一切希望。

熱愛虛榮的法蘭西人啊,你們已經被拿破崙騙了一次了,爲什麼還要再被另一個渺小的拿破崙再騙一次?你們的民族熱情,就這樣被一羣冒險家和騙子手所利用,被驅趕着向其他民族開火,用他們和你們自己的鮮血爲這羣人增光添彩!

可想而知,如果杜伊勒裡宮的那位騙子手贏得了勝利之後,他的腳步是不會停歇下來的,因爲御用軍人們一代接着一代,他們的慾望永遠難以饜足,所以他必須一次次地發動軍事冒險以安撫這羣御用軍人的野心,而將會讓歐洲永無寧日。

所以,任何正直的人,任何對歐洲和世界的和平有所期待的人,都應該認識到,想要讓歐洲有所寧日,就必須要讓這個帝國在戰爭當中立刻失敗,讓這個危險的政權,不要再以一次次的軍事冒險、殘殺劫掠來讓世界陷入血海當中。

誠然法國的失敗會讓哥薩克們的主子氣焰更加囂張,會讓俄羅斯人的野心更加危險,也會讓法國人蒙受難以承受的損失,但是俄羅斯人的野心終究會得到制止,而法國現在面臨的災禍也肯定會比未來的小——畢竟現在這是一場沒有陸地國境交戰的戰爭,哥薩克們不會進入巴黎,而未來呢?也許波拿巴皇帝的某次軍事冒險,就會帶來法國本土受辱的惡果,就像前一個拿破崙一樣!

我相信,那些還沒有被波拿巴強盜集團所矇蔽的法國人,在經過了清醒理智的思考之後,也會明白,法蘭西越早拋開這個強盜集團越是對法國有利,而只有在那時候,法蘭西才能夠重新找回它曾有的一切榮譽和莊嚴,它才能夠有機會重新成爲自由的法蘭西共和國,願那一天早日到來。

在這場蓄謀已久的突然襲擊當中,還有一個小小的插曲。

在向俄羅斯人遞交最後通牒之前,法國人剛剛在爲他們的皇后陛下舉辦生日慶典,奧地利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也趕到了這裡爲她慶賀,而就在得知法國已經對俄國啓釁開戰之後,這位皇帝又大爲惱怒,在敷衍了一天之後就結束了對法國訪問的所有行程,草草地離開了巴黎。

皇帝的憤怒可以理解,因爲雖然他們同樣厭惡俄國人的進軍,但是他們因爲國力的衰弱,不敢和俄羅斯正面相抗,所以他們指望有什麼大國能夠站出來,代替他們進行這樣的對抗,而這正是哈布斯堡皇帝放棄了對拿破崙傳人的厭惡,轉而向他獻媚討好的原因。

可是法國人,卻也毫不含糊地同樣利用了他,就在他給法蘭西皇后祝賀的時候,就在他向法國皇帝虛詞恭維的時候,這位皇帝卻一邊和他互相恭維,一邊又和和氣氣地向俄國遞交了宣戰書,然後將他也拉在了一邊,甚至之前從未說過有關於此的半個字!

哈布斯堡想的只是給自己找個靠山撐腰打氣,哪裡想得到這個靠山一開始就不懷好意?

雖然哈布斯堡的皇位,歷史遠比波拿巴的悠久,但是但是在厚顏無恥、出爾反爾與理直氣壯地行惡事方面,他們卻是有足夠的共同語言的,甚至可以說,正是因爲熟悉了各國所慣用的那套虛僞的行事方式,歐洲各國纔會對波拿巴和他的臣僕們如此欣賞,紳士們戴好白手套鼓掌,歡慶他們對共和國的犯罪,然後將他們接納爲“歐洲大家庭”的一員。他們越是無恥狠毒,越能夠激起欣賞的目光和歡呼,然後被紳士們接納爲自己的同類,慶賀他們的勝利。

哈布斯堡皇帝所憤怒的,只是自己沒有騙到別人,而是被騙了而已。強盜們通常是不會自省,而只會責備別人沒有任由自己去搶的。

只要這種厚顏無恥的行事準則仍在繼續,楓丹白露的荒誕劇就不會是最後一次表演,第一次是正劇,之後的就是鬧劇,他們將會裹挾着法國,一次次地進行軍事冒險,並且在某一次冒險當中毫無光彩地被擊敗。而路易-波拿巴和他的那羣荒唐無恥的親信們,以及他整個由陰謀和暴虐維繫起來的帝國,都將在鬧劇當中消失得無影無蹤,就像他們從來沒存在過一樣。

而在這一系列的鬧劇當中,我們似乎又看到一個人的身影,那就是那位已經享有“聲譽”的夏爾-德-特雷維爾。

雖然依仗着他主子的寵信,他已經從外交部門當中離開,成爲了一個貨真價實的帝國大臣,掌握了無比巨大的預算,和從預算當中爲自己謀取私利的特權,但是他似乎還是沒有因此而滿足,一心想要輔佐他的首領繼續攪亂歐洲,以便讓他個人享受更大的權力。

有確切無比的證據證明,就在這個強盜集團決定對俄國準備發動戰爭之後,他卻一直都在自稱俄羅斯人的朋友,並且滿懷熱情地和俄羅斯互相往來,屢次對俄國公使花言巧語,和他的主子一樣高唱“帝國就是和平”的高調,爲了迷惑麻痹俄國人欺騙造謠無所不爲。

毫無疑問,只有在像特雷維爾這樣的披着華服的惡狼的輔佐下,科西嘉島上的怪物才能夠如此順利地爲惡人間。某種意義上他的罪惡和他主子的罪惡是一體兩面的,他們合在一起就是全世界的災難。

在多年的任職經歷當中,他肯定爲自己劫奪了無數財富,人人都知道幾年裡他的財富已經急劇膨脹,成爲了這個帝國最爲富有的人,搶奪了不知道多少原本屬於法國人民的財富,他的那種馬基雅維利主義的行事風格,也讓歐洲各國的大人們心裡原本就已經沒留存多少的道德觀,更加被敗壞了幾分。

在路易-波拿巴這個新時代的卡利古拉,和他那些猶如塔列朗再生的親信們的努力之下,歐洲如今已經是危機重重,一片風雨飄搖。而在顧影綽綽當中,我們總能看到幾縷從特雷維爾身上燒出來的鬼火,他將還和他的主子毒害歐洲多少年呢?又會以什麼樣的滑稽姿勢告別這個舞臺呢?

我們拭目以待。

第196章 忠誠第2章 將軍第137章 三巨人(完)第158章 震驚與名字第48章 末裔第127章 野心與預見第9章 驚人的發現七夕特別篇第183章 解職與鼓動第88章 俾斯麥(三)第158章 拒絕第10章 投資與“管理人”第44章 威靈頓(一)第213章 單挑第53章 權力與權利第153章 訊問第66章 質詢與期許第138章 另一個訪客第46章 威靈頓(三)第126章 雄心第89章 製造恐慌第163章 頂點第125章 強迫與好意第155章 處置第89章 專欄第75章 迴歸與制止第58章 好事多磨第100章 溝通與籌劃第96章 暗示第115章 告誡與安排第91章 情投意合?第106章 陽謀第56章 取信於人第189章 行軍第184章 爭議第160章 體系第117章 先行交易第54章 血光第123章 提問與堅決第169章 瑪蒂爾達的疑惑第52章 多面下注第220章 遐想與教訓第63章 溫暖與忠誠第9章 認可第31章 少女心第237章 歎服與使命第62章 互助第75章 歸國第112章 背信與守信第32章 報社收購與法律空子第51章 初戰告捷第57章 暗子第153章 機謀與希望第227章 瘋狂與命令第35章 梯也爾第30章 軟弱與剛強第127章 哀鳴與悲傷第45章 別祖霍夫第167章 和解與通牒第57章 暗子第133章 賭約第77章 禍水東引與諄諄教誨第30章 軟弱與剛強第74章 退讓第129章 直問本心第96章 強人所難第135章 三巨人(二)第116章 擔保與合謀第15章 盡釋前嫌第124章 差距第96章 用心良苦第144章 祝福與親情第70章 國務會議(三)第88章 官員與賄賂第191章 慶祝與頹唐第126章 統治術第3章 天縱之才第41章 煽動與傳謠第97章 衝突與家長第22章 失落與合作第79章 言傳身教第101章 說服與傀儡第56章 驚醒第32章 父親的請託第101章 識破與拒絕第173章 萬事俱備第49章 晚宴第85章 外交危機第152章 訓示與後路第135章 出山第20章 如釋重負第20章 指定第4章 幽會第153章 機謀與希望第110章 如願以償第一百一十章第21章 國王的離世第122章 銀行家小姐七夕特別章節
第196章 忠誠第2章 將軍第137章 三巨人(完)第158章 震驚與名字第48章 末裔第127章 野心與預見第9章 驚人的發現七夕特別篇第183章 解職與鼓動第88章 俾斯麥(三)第158章 拒絕第10章 投資與“管理人”第44章 威靈頓(一)第213章 單挑第53章 權力與權利第153章 訊問第66章 質詢與期許第138章 另一個訪客第46章 威靈頓(三)第126章 雄心第89章 製造恐慌第163章 頂點第125章 強迫與好意第155章 處置第89章 專欄第75章 迴歸與制止第58章 好事多磨第100章 溝通與籌劃第96章 暗示第115章 告誡與安排第91章 情投意合?第106章 陽謀第56章 取信於人第189章 行軍第184章 爭議第160章 體系第117章 先行交易第54章 血光第123章 提問與堅決第169章 瑪蒂爾達的疑惑第52章 多面下注第220章 遐想與教訓第63章 溫暖與忠誠第9章 認可第31章 少女心第237章 歎服與使命第62章 互助第75章 歸國第112章 背信與守信第32章 報社收購與法律空子第51章 初戰告捷第57章 暗子第153章 機謀與希望第227章 瘋狂與命令第35章 梯也爾第30章 軟弱與剛強第127章 哀鳴與悲傷第45章 別祖霍夫第167章 和解與通牒第57章 暗子第133章 賭約第77章 禍水東引與諄諄教誨第30章 軟弱與剛強第74章 退讓第129章 直問本心第96章 強人所難第135章 三巨人(二)第116章 擔保與合謀第15章 盡釋前嫌第124章 差距第96章 用心良苦第144章 祝福與親情第70章 國務會議(三)第88章 官員與賄賂第191章 慶祝與頹唐第126章 統治術第3章 天縱之才第41章 煽動與傳謠第97章 衝突與家長第22章 失落與合作第79章 言傳身教第101章 說服與傀儡第56章 驚醒第32章 父親的請託第101章 識破與拒絕第173章 萬事俱備第49章 晚宴第85章 外交危機第152章 訓示與後路第135章 出山第20章 如釋重負第20章 指定第4章 幽會第153章 機謀與希望第110章 如願以償第一百一十章第21章 國王的離世第122章 銀行家小姐七夕特別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