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皇上,你別走

“這就惱羞成怒了?”

楊慶若無其事地說:“被我把老底揭開受不了?對,我就是這麼不懂規矩,我就是這麼粗野魯莽,但我不會花言巧語欺騙陛下啊!”

他就得以重錘敲醒崇禎。

借兵剿寇這個計劃本身的確很有欺騙性,滿清實際上到現在仍舊只能算邊患,雖然黃臺吉也入關寇掠,但他們的人口數量,很難讓人相信他們會有能力入主中原。儘管此時關外蒙古各部多數都向其臣服,理論上滿清控制區已經到代北,可蒙古各部只能說附庸性質,如果有可能的話他們會隨時脫離,甚至於轉而敵對,滿清實際控制區依舊是東北,最多再加上科爾沁各部。在這種小冰河期的嚴寒中,他們其實也很艱難,如果不是晉商之類漢奸以走私向其輸血,就連目前的人口都養不活。

要說他們有入主中原的能力,這個連崇禎恐怕都不信。

這完全是蛇吞象啊!

相反李自成真要穩定住北方,然後休養生息些年,他卻是完全有這種能力的,他的勢力已達淮北,剩下無非大軍沿運河,漢江而下,而張獻忠控制着四川,同樣可以順流而下出三峽,歷代以北統南都是如此。

那麼萬一崇禎動心怎麼辦?

但這種事情不好勸。

因爲對崇禎來說,講民族大義什麼的肯定沒用,那麼就只能從別的方面入手,第一,朱元璋驅逐韃虜是建立明朝的基礎,作爲大明皇帝如果向韃虜借兵那就是辱沒祖宗了,說白了就是利用崇禎的自尊心,他這個人在這方面還是很嚴重的,第二,就是利用他目前對大臣極度不信任甚至可以說充滿仇視的心理,讓他明白這些救駕的其實和北京那些出賣他追殺他的本質並無區別。

都是一丘之貉。

都是花言巧語騙他,但實際卻是在出賣他的。

很顯然楊慶成功了。

“都別說了,楊卿年輕莽撞,但忠心還是有的,只不過有些口不擇言而已!”

崇禎說道。

“陛下……”

張若麒還想說話。

什麼叫口不擇言?你這意思是他內心是對的,只是說話不好聽?

“張卿亦是忠心,但借兵事大,還是從長計議,如今當務之急是先遷都南京,就算借兵,也得到南京以後再說,汝等歸語王卿,他總督薊遼,朕會另外給李自成一道聖旨,由他繼續留任薊遼,若真的借兵,也可由其主持。”

崇禎打斷他,很是敷衍地說。

無論借不借兵,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去南京,只要去了南京,短時間他就沒有危險了,至於以後北方愛咋折騰去了。

張若麒傻眼了。

他都去南京了,那還從長計議個屁,王永吉就算留任又有何用?

李自成很快就會把長城一線的守軍全都換成他自己的親信,然後把吳三桂等人的軍隊調離山海關調往內地,那時候就算真得借兵也沒什麼卵用了,清軍都打不開長城線還怎麼救民於水火?以前他們能打進來是因爲明軍太爛,再加上還有如圓嘟嘟這樣的奇葩,但長城線換上李自成的那些虎狼之兵,那就真得變成銅牆鐵壁了,多爾袞還想打開防線那就扯淡了。

然後包括他老家山東在內的北方士紳們,可就只能在李自成的bao政下受苦了。

那日子生不如死啊。

如果只是拷掠些財物,大家勉強還能忍一忍,可他是口號是均田免糧啊,這時候光免糧還沒開始均田呢!一旦李自成穩定了局勢,完全控制了北方,再要開始免糧怎麼辦?這完全沒法忍下去啊,必須得把這個禍害清除。

而清除的唯一手段也就是借兵剿寇了。

而想要借兵也就只有接下來的幾天這個窗口期,必須搶在田見秀率領的順軍到達山海關之前,由崇禎再發一道聖旨推翻之前的,送到吳三桂等人手中,他們以此爲藉口阻擊田見秀並向多爾袞求援,在這期間堅守山海關等待多爾袞的援軍到達。

後者從瀋陽出發,估計不超過十天就能到,再加上使者在路上還有他們決策時間,最多加起來也就二十天時間。

李自成出兵也需要時間。

這樣算下來吳三桂等人在山海關堅守十來天,就可以等到多爾袞的大軍然後裡應外合,一舉擊破李自成的大軍,接着多爾袞率領清軍和吳三桂的大軍追擊直奔北京,沿途士紳簞食壺漿喜迎王師,這樣基本上整個北方都不會再有什麼意外了,包括山東在內各地士紳就可以八荒鹹歌盛世了,李自成最多退保黃河以南或者退回關中老家,至於這河北山東最後是大清還是大明,這個真得已經不是很重要了。

反正能擺脫李自成的夾棍就行。

可現在這還怎麼玩?

這第一步就玩不下去,沒有崇禎的聖旨,就算吳三桂想動手,還沒法向部下解釋呢!他部下又不是隻有他那些家奴,他部下絕大多數其實都是遼東一帶屯田的衛所兵好不好,這些人別的都不懂,但聖旨他們是懂的,再吳三桂本來就在兩可之間,他爹還在李自成手上呢!

同樣高第也很難舉起義旗。

畢竟高第部下同樣是冀東一帶徵集的衛所兵,這些人也是隻認聖旨的,更何況這時候唐通率領的另一支順軍也在趕往山海關,而他是之前的薊鎮總兵,和山海關那些將領本身就有交情。到時候剛剛從北京那些官員手中拷掠出來的金銀往山海關的那些將領面前一擺,再確保他們的官職,他們也就更不可能參加這種事情了。

可以說崇禎的聖旨是一切的前提,現在崇禎不配合,那就根本沒法玩了。

難道此後就在李自成治下過那種暗無天日的生活?

張若麒滿腔悲憤啊!

“那這北方就仰仗諸位了!”

楊慶笑咪咪地向他們拱手說道。

他笑得很有點小人得志。

黎玉田淡然地看着他,而李希沆雖然彈劾過他,但看上去受到的衝擊也不算大,只有張若麒可以說如喪考妣般,完全被這個結果打懵了。

“他倆的哪兒人?”

楊慶好奇地問老王。

“黎玉田陝西乾州,李希沆陝西慶陽業樂堡。”

老王說道。

“啊,這是破罐子破摔了!”

楊慶瞭然地說。

他的聲音並不小,至少黎玉田二人都能聽見,兩人多少有些尷尬地站在那裡。

破罐子破摔也罷,不破罐子破摔也罷,反正崇禎不同意他們這些人也都只能乾瞪眼,而崇禎是不會同意的,他發一份聖旨很簡單,哪怕發完聖旨他繼續跑路南京也可以,實際上張若麒要求的也就是這個,他們並沒想過把崇禎接到山海關去。

但接下來的後果得由他承受啊。

接下來的結果一是這些人借兵成功,然後多爾袞的大軍南下和吳三桂合夥打敗李自成奪回北京,甚至弄死李自成,但多爾袞會把地盤交還大明嗎?這明顯是不可能的,所以崇禎還是會失去北方,還得背上辱沒祖宗和背信棄義的惡名。那些已經和他成爲仇敵的北方士紳,說不定還真像楊慶所說會投降多爾袞然後一起向南方進攻,自己連李自CD擋不住,那時候怎麼擋他們?單純多爾袞當然沒本事蛇吞象,但多爾袞和北方士紳合流是真能打到南京的。

那時候就像楊慶所說的,自己想爲臣俘都不可能。

如果他們只是打敗李自成……

這其實是最有可能的,而那時候自己更倒黴。

痛恨於自己背信棄義的李自成,在被趕出北京後肯定會拿自己泄憤,比如帶領他的大軍轉而向江南進攻,反正他這時候已經兵臨淮北,在北方幹不過多爾袞的情況下,轉而向南方擴張也是可以的,剩下無非就是直撲長江,如果他打過長江,那就不是像現在這樣稱臣了,而是真給自己一幅白綾了。

如果李自成打贏多爾袞……

那就更不用說了,穩定了後方的他正好以此爲藉口大舉進攻南京。

所以無論怎麼算,崇禎在借兵剿寇這件事上都不會得到好處的,只能說是給北方士紳做了點好事,除非他寄希望於清軍真像張若麒所說就割點地要點錢財而已,話說崇禎還沒天真懵懂到那種地步,之前或許可能,但現在他已經不是過去那個傻子。

這些傢伙鼓動他這樣做是不用擔心後路,大不了他們投降多爾袞。

可他沒有退路了,除了單純泄憤,發泄一下他對李自成的仇恨,他實在想不出自己有這樣做的理由,但對李自成的仇恨,這時候他還真不覺得這傢伙比那些不擇手段置他於死地的袞袞諸公們更可恨,相反讓李自成拿夾棍繼續夾他們,這更讓他覺得心情舒暢。

好吧,他已經墮落了。

而接下來的時間裡,張若麒還是拼命掙扎,一次次試圖把崇禎掰回來,他甚至派人出去在附近蒐羅一批士紳,跑來跪在行在外面哭喊,請皇上別拋棄他們,但依舊毫無意義。

崇禎纔不搭理他們呢。

第二六二章 山東義軍第三八九章 我大明言論自由啊!第五四五章 全線擴張第四八三章 風暴第五四零章 這是一場戰爭第四八四章 廣州大罷工第五一八章 最後的理想主義者第二八五章 友誼第二零六章 要武鬥不要文鬥第三六五章 陛下,做人要厚道第四零三章 賣國賊人人得而誅之第二八七章 一代不如一代了第二一七章 太無恥了第四一六章 吹牛不上稅第二十三章 皇上丟了第二九六章 忠勇侯舌戰羣儒第三十一章 我****大玉兒個老sao逼第四九三章 廣州城的大同社會第二六五章 聖主明君又回來啦!第四七七章 巧立名目亂收土第三五三章 是她,是她,就是她!第二二六章 炸出來的驚天大案第二一二章 公車上書第一五六章 這逆賊原形畢露了第五十三章 吳三桂,你的老朋友來了第五零零章 一對狗男女!第三九七章 叛國罪第五四五章 全線擴張第四一八章 長安鼙鼓動地來第三五八章 徽州農村調查報告第五四一章 剿匪的老土匪第三三七章 一個邪魔被放出了第三三二章 我是一個和平主義者第九十二章 裝逼的時刻到了第三四九章 並蒂花第五十二章 多爾袞,爺爺走了!第一一六章 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第三七零章 特務統治第四三五章 我大清永遠不會亡!第三四四章 殭屍的皇帝新裝第四零八章 女皇登基第五零五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三二七章 有請下一位受害者第二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一零九章 卿欲使朕爲李自成否?(第四更)第二五九章 魔域桃源第二七五章 前浪死在沙灘上第四九七章 惡魔在招手第一四二章 咱大明有皇帝落水的傳統第四七五章 陛下要生了!第三三七章 一個邪魔被放出了第二六七章 戰爭之神第二八二章 政治正確第四一二章 我,秦王,不服!第四五六章 日落西山紅霞飛第二六七章 戰爭之神第一一九章 我們都是文明人第一一五章 還沒有人敢對我這麼說話第五二三章 賄選第四四六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三三七章 一個邪魔被放出了第二一六章 信仰之戰第六十五章 崇禎十七年夏第一六八章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第二五四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第二二五章 錦衣衛VS軍機處第二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五二九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四零八章 女皇登基第一零六章 我不饒該死的人(求首訂,四更)第五二一章 士紳興則儒家興,士紳亡則儒家亡第四十七章 紛紛加碼第七十六章 雷鳴般的飢餓面前一切都是渣渣第二九四章 祭天第二八零章 這臉打的,真狠!第四二八章 大明之逼王再起第四八零章 天下苦楊久矣第四七五章 陛下要生了!第五一八章 最後的理想主義者第一六五章 開門,咱們的聖主明君到了第一一零章 史閣部,你準備好身敗名裂了嗎?第二八三章 這天理何在啊!第六十六章 崇禎皇帝下江南第四七七章 巧立名目亂收土第三七零章 特務統治第四一八章 長安鼙鼓動地來第五十七章 楊慶何在第十六章 使大明至此,百官皆可殺第八十六章 家無餘財楊爵爺第二九九章 這廝越來越會演戲了第四七一章 咱大清之諸神之戰第四九一章 楊大忽悠第二十七章 方天畫戟第五二零章 焚書坑儒第四六二章 護國公撩漢第八十五章 美人,來十個大腰子第二零四章 要善於發動羣衆第二一九章 忠勇侯太偉大了第二六五章 聖主明君又回來啦!第一零七章 這叫尚方寶劍(第二更)
第二六二章 山東義軍第三八九章 我大明言論自由啊!第五四五章 全線擴張第四八三章 風暴第五四零章 這是一場戰爭第四八四章 廣州大罷工第五一八章 最後的理想主義者第二八五章 友誼第二零六章 要武鬥不要文鬥第三六五章 陛下,做人要厚道第四零三章 賣國賊人人得而誅之第二八七章 一代不如一代了第二一七章 太無恥了第四一六章 吹牛不上稅第二十三章 皇上丟了第二九六章 忠勇侯舌戰羣儒第三十一章 我****大玉兒個老sao逼第四九三章 廣州城的大同社會第二六五章 聖主明君又回來啦!第四七七章 巧立名目亂收土第三五三章 是她,是她,就是她!第二二六章 炸出來的驚天大案第二一二章 公車上書第一五六章 這逆賊原形畢露了第五十三章 吳三桂,你的老朋友來了第五零零章 一對狗男女!第三九七章 叛國罪第五四五章 全線擴張第四一八章 長安鼙鼓動地來第三五八章 徽州農村調查報告第五四一章 剿匪的老土匪第三三七章 一個邪魔被放出了第三三二章 我是一個和平主義者第九十二章 裝逼的時刻到了第三四九章 並蒂花第五十二章 多爾袞,爺爺走了!第一一六章 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第三七零章 特務統治第四三五章 我大清永遠不會亡!第三四四章 殭屍的皇帝新裝第四零八章 女皇登基第五零五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三二七章 有請下一位受害者第二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一零九章 卿欲使朕爲李自成否?(第四更)第二五九章 魔域桃源第二七五章 前浪死在沙灘上第四九七章 惡魔在招手第一四二章 咱大明有皇帝落水的傳統第四七五章 陛下要生了!第三三七章 一個邪魔被放出了第二六七章 戰爭之神第二八二章 政治正確第四一二章 我,秦王,不服!第四五六章 日落西山紅霞飛第二六七章 戰爭之神第一一九章 我們都是文明人第一一五章 還沒有人敢對我這麼說話第五二三章 賄選第四四六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三三七章 一個邪魔被放出了第二一六章 信仰之戰第六十五章 崇禎十七年夏第一六八章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第二五四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第二二五章 錦衣衛VS軍機處第二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五二九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四零八章 女皇登基第一零六章 我不饒該死的人(求首訂,四更)第五二一章 士紳興則儒家興,士紳亡則儒家亡第四十七章 紛紛加碼第七十六章 雷鳴般的飢餓面前一切都是渣渣第二九四章 祭天第二八零章 這臉打的,真狠!第四二八章 大明之逼王再起第四八零章 天下苦楊久矣第四七五章 陛下要生了!第五一八章 最後的理想主義者第一六五章 開門,咱們的聖主明君到了第一一零章 史閣部,你準備好身敗名裂了嗎?第二八三章 這天理何在啊!第六十六章 崇禎皇帝下江南第四七七章 巧立名目亂收土第三七零章 特務統治第四一八章 長安鼙鼓動地來第五十七章 楊慶何在第十六章 使大明至此,百官皆可殺第八十六章 家無餘財楊爵爺第二九九章 這廝越來越會演戲了第四七一章 咱大清之諸神之戰第四九一章 楊大忽悠第二十七章 方天畫戟第五二零章 焚書坑儒第四六二章 護國公撩漢第八十五章 美人,來十個大腰子第二零四章 要善於發動羣衆第二一九章 忠勇侯太偉大了第二六五章 聖主明君又回來啦!第一零七章 這叫尚方寶劍(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