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戰死沙場,殺身成仁【二章合一】

【兩章合併一章了,求月票,求打賞】

“轟...”

城樓上巨大的爆炸聲和汩汩升騰起的黑煙讓還在半路上率軍趕來增援的李績興一陣失神,他知道南木城城樓肯定已經失守,東瀛人肯定已經攻破了城門。而他一路趕來,並沒有見到一個潰逃而回的宋兵,說明守城兩千官兵肯定集體陣亡,一想到這兒,李績興心中一陣絞痛。

到底來了多少東瀛人?能夠將配備五十門火炮的兩千宋軍守兵如此短時間內擊敗,如此輕而易舉的破掉了南木城門。

思索過後的李績興忽然勒緊繮繩停下,對着自己的親兵校尉李萬虎說道:“你帶着幾個弟兄立即趕往巴甘縣,通知洪鶴武將軍,東瀛人舉大軍來攻,數目不詳,估計不下十幾萬人,叫他速速聯絡山口縣的何宇將軍,一起發兵馳援我南木縣第六協守軍。”

李萬虎從琉球西崗府李家之時便跟隨着李績興,忠心不二。此時明知東瀛大軍壓境,又怎會獨自逃生呢?

於是搖頭執拗道:“不行,我得跟在將軍身邊保護着,您還是讓別人去吧。”

李績興呵斥道:“糊塗,別人去本將軍怎會放心,此事交由你辦,我心裡踏實。萬虎,別犯倔,快去。”

李萬虎伸長脖子還想吱嗚兩句,卻被李績興堵了回來:“別廢話了,趕緊去。你在這兒多耽擱一會兒,援軍就晚到一刻,懂了嗎?”

這話一出,李萬虎沒敢再過耽擱,直接挑了幾名親兵調轉馬頭急速奔去,奔到一半突然扭頭吼道:“將軍,你得撐到我們回來啊?”

李績興曬然一笑,揮揮手道:“趕緊去吧,扭扭捏捏做甚小兒女狀,又不是生離死別?”

待得李萬虎走後,李績興對着身後的幾名營指揮使說道:“這次東瀛人來者不善,估摸着是場惡仗,派遣出去的斥候回報了嗎?”

一名營指揮使道:“還沒,已經派了一個小隊的斥候前去打探消息,估計一會兒就回了。”

話一說完,不遠處一名斥候一騎單人風塵僕僕而回,還沒到李績興等人跟前就墜馬摔下來,只見背部血漬染紅了一大片,插着兩根鷹羽箭簇。

李績興一愣,鷹羽箭簇?這可是蒙古貴族狩獵專用的,這裡怎麼會出現?

只見那名斥候出氣多進氣少的被扶了起來,李績興翻身下馬上前問道:“兄弟,怎麼回事?爲何只有你一個人回來?”

那名斥候連睜眼的力氣都沒有,全憑一股子意志力堅持到這兒,斷斷續續道:“全,全死了,蒙古人,漢,漢人,還,還有小,小鬼子...好多,好多...”

還沒說完,腦袋一耷拉,嚥了氣。

饒是李績興見慣了生死,還是心中有所悲鳴,對着扶住斥候的士兵揮揮手。

蒙古人,漢人,東瀛人?

李績興腦中盤旋着死掉斥候的話兒,忽然臉色一緊,失聲道:”不好,蒙元朝廷肯定派軍來馳援東瀛了。”

之前與他答話的營指揮使狐疑道:“咱們大都督不是派北洋軍在海上切斷了東瀛與蒙元朝廷的聯繫了嗎?這怎麼可能?”

李績興一想到如果元朝廷都來攙和其中的話,今日肯定是凶多吉少了,頹喪地嘆道:“海路不行,不代表陸路不行啊,還有高麗這邊可以進出啊,大都督這次失策了。”

什麼?

幾名營指揮使紛紛變色,有人問道:“將軍的意思不僅元軍馳援東瀛,就連高麗也攙和進來

?”

李績興點點頭,道:“*不離十了,現在本將軍就可以推算出這次進犯的敵軍至少三十萬人數,南木縣是守不住了。”

“三十萬人?我們第六協滿打滿算也才兩萬人不到啊。都統大人,這根本沒法守,咱們撤吧?撤到洪鶴武將軍的巴甘縣,然後聯絡何宇將軍一起在抵擋敵軍拖延時間,再傳信大都督府,讓其他幾府的兄弟部隊來增援我們,這纔是王道啊。”

這個辦法李績興何曾沒想到?

兩萬對三十萬,或者三十萬以上的三國聯軍,無異於雞蛋碰石頭,有去無回。

但是真的能撤離南木縣嗎?

“不能撤?”李績興斬釘截鐵道,“各位兄弟,咱們一撤,敵軍就會繼續趁勢而進追着咱們到洪鶴武將軍的甘巴縣。到時候,洪鶴武將軍既沒有聯絡何宇將軍,也沒有事先做好防禦準備,結果還不是一樣?現在李萬虎已經快馬前去報信了,我們不如就留在南木縣拖住敵軍,讓洪鶴武將軍和何宇將軍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做好一切防禦措施,如何?”

這不撤意味着什麼,衆人心裡都清楚的跟明鏡兒似的,幾名營指揮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一起看向李績興,齊聲道:“都統大人都不撤,屬下等怎會撤?咱們就拼死和敵軍周旋,儘量替洪鶴武將軍他們多爭取一些時間吧。”

李績興知道這是將大家往絕路上逼,這些校尉,營指揮使都是他西崗李家的老夥計,心中很不是滋味,內疚地說道:“老李對不住大家了。”

誰知那幾名指揮使和周圍一干大小校尉齊聲跪在地上,紛紛說道:“這幾年跟着將軍什麼福都享過了,夠本了。”

“家裡有了地蓋了房,娃兒也上學堂了,無憾了。”

“戰死之後,大都督也虧不了咱們家人,將軍,幹吧。”

李績興聽着老夥計們你一言我一語,心中更不是滋味,但想着大局唯有硬下心腸咬牙道:“好,好兄弟,老李這輩子能與你們稱兄道弟,也夠本了。現在我命令,我親率一營,其餘四營分別堵截進南木城敵軍,還是那句話,能阻截多久就多久,直至最後一兵一卒,聽清楚了嗎?”

“屬下等領命!”

四大營指揮使起身領命,然後各率各營開拔前往。

李績興看着衆人離去的背影,注視良久,心酸道,多看看吧,一會兒就都看不見了,我的兄弟夥兒們。

過不了一會兒,到處都殺聲四起,兵戈交擊,噹噹作響,整個南木城中瀰漫着血腥和殺戮,衝殺聲一浪接過一浪,順着風勢呼嘯在李績興耳邊。

李績興騎上戰馬,抽出腰間佩劍,對着自己這營幾千士卒喊道:“弟兄們,隨本將軍殺啊!”

“殺啊...”

頓時,幾千士卒枕戈以待,揮舞着鋼刀長槍隨着一馬當先的李績興朝着城門方向衝去...

這一廝殺,又是天昏地暗,肢體橫飛,血流成河...

三個時辰過去了,戰事還在繼續掙扎着。

三十萬三國聯軍對陣兩萬宋軍,在李恆,阿巴黑,乃至李恆等人看來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沒想到對方的戰鬥力和玩命拼死卻讓他們足足花費了幾個時辰,才清剿了四營,唯獨還有李績興的最後一營還死死頑抗阻擋着...

此時的南木縣中到處都充斥着東瀛浪人,元軍,還有見東西就搶的高麗棒子軍,連設置不久的大宋朝東山府南木縣縣衙都被高麗棒子軍洗劫一空。

面對着同爲漢人的呂文喚幾次勸降,才上任不到兩個月的南木縣縣令彭康年寧死不降,大罵呂文喚數典忘祖之後,攜着妻子彭氏,還有七歲的幼子一起投井自盡,爲大宋殉節。

又過了半個時辰,一路快馬加鞭的李萬虎等人終於趕到了甘巴縣。

而李績興一營戰到最後還剩三百人,三百人跟隨都統李績興沒有絲毫退卻,繼續與敵軍周旋着。

遠在卑南城家中和岳父李倫,父親陳吊眼正談着事情的陳靖元忽然心中一陣慌亂,“哐當”一聲,不小心將手中的茶杯摔在了地上。

李倫見狀,問道:“靖元,剛纔還還好好的,怎麼突然臉色那麼難看?”

陳靖元尷尬一笑,道:“沒,沒什麼,剛纔心裡想着事兒,不小心摔了杯子罷了。”

知子莫如父,陳靖元這番說詞可以糊弄李倫,但絕對糊弄不了陳吊眼,只聽陳吊眼問道:“可是東瀛出了什麼事兒?”

陳靖元臉色一緊,搖頭道:“不會的,如果真出事,文廷玉肯定會第一時間通知我。”

陳吊眼點點頭嗯了一聲,說道:“那咱們繼續剛纔的話題,如果元朝廷和高麗國一起發兵馳援東瀛,你又如何能破?”

陳靖元自信地笑了笑,信誓旦旦地說道:“放心吧,父親。我已經派遣了蕭廣成、李順、羅一刀、楊三水等北洋軍四協切斷了東瀛與蒙古的海路,東瀛國就是火山噴發,沉沒海底,元朝廷都不可能知道。況且如今忽必烈不是臥牀不起了嗎?怎麼可能會給東瀛支援?”

陳吊眼聽罷,頷首欣慰道:“那就好,那就先一步一步來,先東瀛,再高麗,拿下這兩國之後,也就有了和元朝廷叫板的實力了。”

這時李倫突然鬼使神差地說了句:“如果東瀛人先進入高麗,然後過高麗進入中原東北,然後輾轉大都呢?再者說,忽必烈病了,可還是有監國太子的呀?”

“什麼?”

陳靖元知道自己真的疏漏了某些關節,臉色瞬間能蒼白,心臟猛然抽動,內心深處那股子不安的感覺更是越發強烈了,一不小心手一抖又將新杯子中的茶水溢了出來。

雖然不安,但是卻還是極力抑制自己,暗暗給自己打氣道:“不會的,東瀛那邊文有文廷玉,武有滿安,李績興等老成持重的將領,肯定不會出事的。”

被陳靖元冠以老成持重的李績興確實很沉穩,戰至身邊已經沒有了一兵一卒,但仍是沒有露出任何怯意,大將風度猶在。

只見他長劍一卷,再一個掃堂腿之後,不僅收割了一條蒙古人的小命,還將一個漢人元軍絆倒在地。

連續幾個小時這麼高強度的廝殺後,李績興已經明顯體力不支,靠在後牆壁上長劍拖地,氣喘吁吁,儘量節省着僅存的體力。

這時又有數十個元軍和高麗棒子軍還有東瀛軍舉着兵刃,緩緩向他圍了過來...

不遠處的阿巴黑看着獨自一人死死支撐的李績興,不由讚道:“真乃虎將也,雖敗仍做困獸鬥,絲毫沒有一絲投降的意思,就衝這股子節氣,就值得我阿巴黑尊敬。”

這阿巴黑話一出,呂文喚臉都綠了,你孃的,這不是指桑罵槐嗎?你不知道老子就是降將啊?還節氣,節氣能當飯吃能當衣穿嗎?莽夫。

誰知李恆也是破天荒地贊同阿巴黑道:“說的不錯,而且此人用兩萬士兵竟然阻擋了我們三十五萬大軍足足三個半時辰,而且兩萬將士無一投降,可見這人治軍之能,練兵之能,都是上上之選。說真的,我真捨不得殺了他。”

見着李恆、阿巴黑都有招攬勸降之意,呂文喚忽然心生妒忌,你孃的,怎麼就不見你們兩個雜碎對我另眼相看過呢?

隨即心一狠,對着那些圍攻的士兵們喊道:“還愣着幹什麼?亂刀砍死,亂槍捅死,亂箭射死,不需要活口。”

而包圍圈內的李績興聽見之後哈哈大笑,彷彿識破了呂文喚的心計一般,奚落道:“呂文喚,你無須擔心本將軍會投降蒙元來和你爭寵,你真以爲本將軍會跟你一樣貪生怕死嗎?呂賊,你真是小覷天下漢人了?泱泱華夏,漢人何其多?但能上奸佞貳臣錄的唯有你呂賊幾人。哈哈...”

奸佞貳臣錄,一本遺臭萬年的冊錄。

被李績興點破心機,又看到李恆和阿巴黑鄙視不屑的眼神,呂文喚彷彿被狠狠扇了一嘴巴一般,歇斯蒂喊道:“殺了他,殺了他。”

體力不支無法殺敵,又插翅難逃,李績興嗡的一聲一抖長劍,虛空掄動幾個劍花,大吼道:“無需你們動手,本將軍自己來。”

說着將鋒利精鋼長劍架在脖子上,望着琉球的方向,心中先是默唸昔日李家家主,今日禮部尚書李倫,嘆道:“堂兄,弟先走一步了。”

又默唸了一遍洪鶴武、何宇、沐春、雷五六、賀綱等一批軍中弟兄的名字...

最後對着陳靖元高聲吶喊道:“陳大都督,咱老李雖然不是你紅竹山嫡系,但你從沒虧待過老李,一直對老李信賴有加。今日我第六協兩萬弟兄戰死沙場,老李拼到最後一兵一卒殺身成仁,也算對得起你的一番知遇之恩了。”

想罷,雙眼輕輕合上,心中了無牽掛,握緊了手中長劍,順着脖子從左向右狠狠一劃拉,

嗤...

頓時血濺三尺,轟然倒地...

第三百六十章 有美相伴,我看行第三十二章 暫設平南大將軍府第三百零三章 老子也不讓進府第三百八十章 鋤奸第二百零八章 完顏黑水第二百二十三章 另尋蹊徑第二百零八章 完顏黑水第三百六十三章 學蒙古人打俘虜第五十七章 大儒郭敬儀是個實幹家!第一百五十章 顏府有妻顏孫氏 【爆發第四更】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家都病了(今日第一更)第二百五十九章 重騎兵的構思第二百零四章 九菊一派現影蹤第三百五十六章 燕王府的側妃之位歸誰?第一百四十六章 王戶曹大振夫綱第十八章 圍三闕一之計第九十二章 大戰前夜第三百一十七章 清平公主冒然上門第二百七十三章 求神禱告第四百一十四章 郭府父女的談話第二百一十九章 兄弟,咱回家第二百零八章 完顏黑水第二百九十六章 忠烈祠中祭亡魂第一百四十七章 阿古力的決定【今日爆發四章】第三百九十章 殺胡令第五十五章 嘉義府六縣二十四鄉第七十九章 平南侯爺第二百七十六章 城破那一刻第十七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八十六章 進入備戰狀態第二百六十三章 行進第三百七十六章 都走進了一個誤區第二百九十一章 鴨綠江對面沒動靜第二百四十九章 迷局重重第四百零三章 還是你最懂朕第一百八十八章 自古監軍誰有好下場?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家都病了(今日第一更)第四百二十八章 兩個月後,三個月後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可再說第七十三章 薛府晚宴第三百三十三章 京都講武堂竣工第二百一十五章 王來寶生子取名“八蛋”第四百一十七章 講武堂比武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第七十八章 加恩的海戰論第一百八十一章 炮轟伊賀城第三百四十六章 交鋒麗陽門第十六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二十八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一百零七章 孫康年對堂嫂的野望第三百零五章 哥薩克行省聯名上奏第三百五十八章 統統放了吧第一百二十五章 簡易火炮的誕生第三百四十六章 交鋒麗陽門第三百七十五章 絕戶之計第二百九十四章 最長的一次早朝第一百九十一章 東海道危急,東瀛危急第四百二十三章 先驚後喜第九十六章 你什麼你?胡鬧!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切都在進行中第七十章 平南侯大婚第一百八十七章 激戰大國守府第一百九十三章 郭家堂兄妹第四十三章 李家小巾幗第二百六十一章 圍府第三百七十七章 作繭自縛,活該。第八章 柔娘第二百零六章 有喜有憂有虎逼第三百一十一章 燕國公單刀赴會【爆發五更之四】第三百章 老子不幹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忠烈祠中祭亡魂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面開花第一百零三章 孫康年第三百零二章 暫時定計第三百一十六章 路上小插曲【五更繼續】第一百四十六章 王戶曹大振夫綱第二百三十六章 追擊潰軍第七章 朝廷的封賞第三百四十一章 漸漸揭開迷霧第二百五十三章不怕噎死嗎?第六十三章 薛、江會面第四百二十二章 連中六元第二百一十二章 左光斗上殿告御狀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都督戰天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呂文喚的命運第四章 火燒蒙虜船第四百一十一章 對飲三大碗第三百五十八章 統統放了吧第三十三章 落魄貴族(新書求收藏)第一百章 高島橫的推測第一百零三章 孫康年第三百七十章 忽必烈的定計第二百八十三章 陣地龍旗第三百零五章 哥薩克行省聯名上奏第一百九十二章 黃道林之死第二十九章 大事相商第三百八十六章 集結完畢第二百九十八章 端王也在第三百三十章 講武堂的招生辦主任不好當喲第一百七十三章 奈良城破
第三百六十章 有美相伴,我看行第三十二章 暫設平南大將軍府第三百零三章 老子也不讓進府第三百八十章 鋤奸第二百零八章 完顏黑水第二百二十三章 另尋蹊徑第二百零八章 完顏黑水第三百六十三章 學蒙古人打俘虜第五十七章 大儒郭敬儀是個實幹家!第一百五十章 顏府有妻顏孫氏 【爆發第四更】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家都病了(今日第一更)第二百五十九章 重騎兵的構思第二百零四章 九菊一派現影蹤第三百五十六章 燕王府的側妃之位歸誰?第一百四十六章 王戶曹大振夫綱第十八章 圍三闕一之計第九十二章 大戰前夜第三百一十七章 清平公主冒然上門第二百七十三章 求神禱告第四百一十四章 郭府父女的談話第二百一十九章 兄弟,咱回家第二百零八章 完顏黑水第二百九十六章 忠烈祠中祭亡魂第一百四十七章 阿古力的決定【今日爆發四章】第三百九十章 殺胡令第五十五章 嘉義府六縣二十四鄉第七十九章 平南侯爺第二百七十六章 城破那一刻第十七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八十六章 進入備戰狀態第二百六十三章 行進第三百七十六章 都走進了一個誤區第二百九十一章 鴨綠江對面沒動靜第二百四十九章 迷局重重第四百零三章 還是你最懂朕第一百八十八章 自古監軍誰有好下場?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家都病了(今日第一更)第四百二十八章 兩個月後,三個月後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可再說第七十三章 薛府晚宴第三百三十三章 京都講武堂竣工第二百一十五章 王來寶生子取名“八蛋”第四百一十七章 講武堂比武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第七十八章 加恩的海戰論第一百八十一章 炮轟伊賀城第三百四十六章 交鋒麗陽門第十六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二十八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一百零七章 孫康年對堂嫂的野望第三百零五章 哥薩克行省聯名上奏第三百五十八章 統統放了吧第一百二十五章 簡易火炮的誕生第三百四十六章 交鋒麗陽門第三百七十五章 絕戶之計第二百九十四章 最長的一次早朝第一百九十一章 東海道危急,東瀛危急第四百二十三章 先驚後喜第九十六章 你什麼你?胡鬧!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切都在進行中第七十章 平南侯大婚第一百八十七章 激戰大國守府第一百九十三章 郭家堂兄妹第四十三章 李家小巾幗第二百六十一章 圍府第三百七十七章 作繭自縛,活該。第八章 柔娘第二百零六章 有喜有憂有虎逼第三百一十一章 燕國公單刀赴會【爆發五更之四】第三百章 老子不幹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忠烈祠中祭亡魂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面開花第一百零三章 孫康年第三百零二章 暫時定計第三百一十六章 路上小插曲【五更繼續】第一百四十六章 王戶曹大振夫綱第二百三十六章 追擊潰軍第七章 朝廷的封賞第三百四十一章 漸漸揭開迷霧第二百五十三章不怕噎死嗎?第六十三章 薛、江會面第四百二十二章 連中六元第二百一十二章 左光斗上殿告御狀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都督戰天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呂文喚的命運第四章 火燒蒙虜船第四百一十一章 對飲三大碗第三百五十八章 統統放了吧第三十三章 落魄貴族(新書求收藏)第一百章 高島橫的推測第一百零三章 孫康年第三百七十章 忽必烈的定計第二百八十三章 陣地龍旗第三百零五章 哥薩克行省聯名上奏第一百九十二章 黃道林之死第二十九章 大事相商第三百八十六章 集結完畢第二百九十八章 端王也在第三百三十章 講武堂的招生辦主任不好當喲第一百七十三章 奈良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