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讓後世子孫能多敗幾年

沒有人嫌自己家的東西多,同樣,也沒有誰把別人家的東西弄到自己家是不開心的。

尤其是對於崇禎皇帝這樣兒的穿越者來說,前世的時候喜歡逛論壇,也好歹知道一些根本就算不上多麼機密的事兒。

在後世,有很多國家自己國內的資源並不算少,但是這些國家往往選擇花錢在國外進口,也沒有從自己國內開採的打算。

就像是稀土資源一般,這種在軍事,冶金,化工,農業等等方面都有着極其重要作用的金屬資源,誰都叫囂着種花家的稀土含量世界第一,種花家也有些小兔子是以此爲榮的。

可是實際上呢?

稀土本身作爲一種緊缺資源,但是卻被賤賣了。

而且,其他國家的稀土資源到底有多少,並沒有探明儲量具體有多少。

等到種花家的稀土賣完了之後又該怎麼辦?

花更大的價錢再從別的國家進口。

就連東瀛的那些個矮矬子們,也在短暫的囂張之時,不斷的從種花家把煤礦等資源運回到本島上面。

哪怕是用來填海,實際上也是對於種花家的一種削弱。

崇禎皇帝現在就打算學習一下。

按照朱聿鍵在奏章之中所說,這就是在新明島上發現了儲量極大的露天煤礦。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先可着新明島的挖,然後讓鄭芝龍的艦隊往大明運,省得送人過去之後回來的時候還要空跑。

至於大明本土的煤碳資源麼。

呵呵一聲怪笑之後,崇禎皇帝就吩咐道:“傳溫體仁,郭允厚進宮來見朕。”

溫體仁和郭允厚現在是痛並快樂着。

跟着崇禎皇帝這樣兒的皇帝辦差,有好處自己好少了,有黑鍋的話,崇禎皇帝能自己背的就自己背,從來也不讓自己的手下去抗,舒坦的很。

當然,崇禎皇帝感覺自己實在背不了的,基本上都扔黃臺吉或者林丹汗他們去揹着了。

但是崇禎皇帝有一點是極不好的。

那就是想一出是一出,什麼事兒想起來就得辦,想不起來的倒還好,可是一旦想起來,大明的官員們就有好受的。

如今又把自己兩人匆匆忙忙的弄進宮裡見駕,可是自己兩個人根本就沒有閒下來的時間啊。

比如說京城到通州的這一段鐵路修建,涉及到多少事?而從通州開始又向着山海關延伸,同時進行的還有向着南直隸的那條鐵路,涉及到的地理山川河流,想想都讓人抓狂。

尤其是工部尚書薛鳳翔,聽說前段時間忙的連剛弄回家的小妾都沒有時間去寵幸,結果那小妾跟家裡的某個長的比較好看的小廝搞到一起去了。

老薛慘啊,年紀這麼大了還被人戴了一頂綠油油帽子,就算是那小妾跟那個小廝現在都已經被扔到了亂葬崗上喂狗,可是這事兒已經出了,帽子已經戴了,綠啊。

心有慼慼然的二人一邊討論着老薛被綠了之後的心情,一邊向着宮內而去。

等行完了正常的陛見禮節之後,崇禎皇帝就直接把朱聿鍵的奏章遞給了溫體仁,然後開口道:“朕有意將新明島上的煤碳運回大明,而大明的煤碳,只用於補充不足之數,兩位愛卿以爲如何?”

郭允厚躬身道:“啓奏陛下,若是由新明島將之運回,價格又該如何去定?

畢竟我大明的煤碳開採成本要比運進來的成本低一些,價格也就低一些。若是大量由新明島運入,只怕石碳的價格會居高不下?”

崇禎皇帝點頭道:“郭愛卿說的,也正是朕想的。不過,畢竟新明島上的煤碳開採不需要開山打礦洞,直接去地上撿就行,成本也是極低。

而且向大明的運輸,也是走海運而來,運量也是極大,所以成本雖然高一些,卻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溫體仁斟酌一番後,躬身道:“陛下,臣以爲可行。畢竟鄭芝所提督的南海艦隊每次向新明島上運送移民過後,都需要返回大明。

就算是海上捕些魚什麼的,其實作用也不大,倒不如專心運些煤碳回來。

只是艦隊畢竟是作戰之用,運力必然有限,倒不如專門成立幾支船隊負責運輸爲好。”

崇禎皇帝點點頭,本身就有這個打算,想想全球第一家大型壟斷的貨運物流公司被自己搞出來,這得是多麼激動人心的事兒。

本着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的心態,崇禎皇帝乾脆又命人把工部尚書薛鳳翔給召進了宮中。

等見到了薛鳳翔後,崇禎皇帝很敏銳的發現這傢伙顯得老了那麼幾歲,往日的意氣風發也從薛鳳翔的臉上消失了,反而多了幾分愁苦之色。

想了想皇帝乾脆道:“薛愛卿家裡的事情,朕也聽說了,那般的女子,早些發現了倒是好事兒,省得以後惹出更大的禍患來。

正好宮中有一批宮女到了該放出宮的年齡了,要不要朕給你指派幾個?”

如果說崇禎皇帝不是坐在龍椅上的皇帝,屬於天下間最尊貴的那個人,罵了他就算是謗君之罪,薛鳳翔絕對會破口大罵一番。

要不是爲了替你丫的辦差,老子能讓人給綠嘍?

就算是被人綠了,也沒有你這樣兒當面提出來的不是?

更何況你丫的還想給老子安排幾個宮女?

不管你有沒有自己享用過,最起碼老子就得把她們當成大爺給供起來,而且其中有沒有錦衣衛和東廠的人,簡直是用腳趾頭都能想出來的事兒。

見薛鳳翔對於自己的好意敬謝不敏,崇禎皇帝也只得遺憾的放棄了這個想法,轉而把話題聊到了正事兒上面:“薛愛卿回頭調集一些造船的工匠,隨着鄭芝龍去新明島。

到了之後,直接在島上伐木造船,不要用我大明的木頭了。以後大明造船的木頭,也優先使用新明島的。

願意去的,一人給一百兩銀子的安家費,等新明島唐王他們那裡有足夠的造船工匠後,他們是願意留在新明島還是返回大明都可以。”

有了新明島上的木頭,還有煤炭的存在,大明自己的就可以省下了。

先可着勁兒的禍害新明島上的資源,等再打下了其他地方,就禍害其他地方的資源,反正大明本土的資源能省就省。

這樣兒不管後世的子孫們多不爭氣,敗起家來也能多敗幾年。

沒錯,崇禎皇帝就是打的這麼個主意。

新明島,也就是後世的澳大利亞,不管唐王他們是走了多大的狗屎運才跑到了那裡而不是原本計劃中的印度,反正新明島現在是歸大明所有了。

連新明島都歸大明所有了,那島上的一切資源自然也是屬於大明的,不管是煤炭還是樹木,甚至於一棵花花草草,全都是。

既然是自己的東西,那用起來就不用心疼,更不存在給錢的說法。

就算是要給,也是給朱聿鍵他們三個藩王一些好處和銀子。

這樣兒一來,大明用的煤炭是新明島那個露天煤礦的,而運輸煤炭的船是用新明島上的木頭造出來的,大明付出的只有一些人力成本而已。

然而大明最不缺的就是人了——據錦衣衛統計的數據來看,大明現在的人口絕對是呈一個井噴的情況。

尤其是在經過崇禎皇帝鼓勵民間生育的政策之下,未來的十幾年之後,大明絕對能多出來近千萬的壯勞力。

然後又能從這些人裡面篩選出足夠多的兵源,然後再去佔更多的地盤,弄更多的資源回大明。

這基本上就是一個循環,而是是良性的循環。

最後的結果就是,大明完全可以靠着自己不斷增多的人口,和海外無數的資源去佔領全世界。

而本土的資源基本上就可以節省下來了。

比如說新明島,有煤炭資源,有鐵資源,有樹木,有草原。

大明的煤炭和樹木,還有鐵礦,就可以慢慢的宣告停止開採砍伐了。

想了楊,崇禎皇帝乾脆又把張惟賢給召進了宮中,給的指令也很簡單:“命令鄭芝龍的船隊在新明島上運輸煤炭回來,同時搜尋新明島上有沒有鐵礦的存在,有的話,可勁兒的挖了運回來。”

張惟賢不幹了。

鄭芝龍是海軍南海艦隊的提督,不是運輸船隊的船長。

而且最關鍵的是,鄭芝龍現在麾下的南海艦隊已經比東海艦隊要強出一半兒還多,如果再繼續給他加船加人,最後會不會尾大不掉?

到時候還不是自己這個五軍都督府的大都督倒黴?

見張惟賢想的差了,崇禎皇帝便笑道:“鄭芝龍的艦隊不會再擴大了,而且東海艦隊的規模則要進一步擴大到與南海艦隊一般的規模,甚至於以後還會有西洋艦隊,北海艦隊等等,五軍都督府的擔子,不輕。

現在麼,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先讓鄭芝龍的艦隊往大明運送煤炭和鐵礦石,大明自己的儘量不要再開採了。

這樣兒的話,就算是後世的子孫敗家,起碼也有家底能讓他們多敗幾年。”

崇禎皇帝的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張惟賢也沒辦法再拒絕了,當下只得躬身應是。

崇禎皇帝卻又接着對郭允厚道:“戶部還要單獨成立一司,以後專門組織遠洋船隊,將海外的煤炭等資源運回到大明本土。”

郭允厚也不幹了。

本來吧,誰也不嫌自己手中的權利太多,反而都嫌太少。

可是戶部本身的事兒就已經足夠多了。

戶部是幹什麼的?那是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的存在。

其內部辦理政務按地區分工而設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錢糧外,亦兼管其他衙門的部分庶務,職責多有交叉。

隸於戶部的機構還有掌鑄錢的鑄錢局和寶鈔局;掌庫藏的戶部三庫;掌倉儲及漕務的倉場衙門。

別看戶部尚書的官職不算是太高,說起來也不過是個正二品,但是這些事兒摞到一起後,郭允厚已經分分鐘想要砍死人了。

尤其是崇禎皇帝登基以後,戶部的事兒就更多了。

現在的戶部,別說是什麼關係戶和閒人了,就連庸才都沒有幾個——郭允厚恨不得戶部每一個辦事的都是人精,直接能把事情給辦妥貼,好讓自己能輕閒一些。

如今這位爺又讓給戶部加擔子,這事兒絕對不行,否則的話以後還不知道要加多少。

到時候自己會不會也跟老薛一樣變得腦袋上面綠油油的?

擔驚受怕的郭允厚乾脆躬身道:“啓奏陛下,臣不敢奉旨。戶部如今已經事務頗多,便是連崇禎三年的稅收都尚未釐清,船隊之事,實在是力有不逮。”

崇禎皇帝笑眯眯的道:“郭愛卿可想好嘍,這可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衙門。”

郭允厚咬牙道:“陛下恕罪,臣實不敢奉詔。臣死不足惜,惟國家大事不可耽誤。”

您愛咋說咋說,反正自己戶部這一攤子的破事兒已經夠多的了,您就別想着再給戶部找麻煩了,咱這小胳膊小腿的折騰不起。

見郭允厚死活都不願意把這個遠洋船隊的事兒攬到戶部去,崇禎皇帝便點了點頭,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於內監八局之外另設遠洋局,劃歸司禮監,專司遠洋物資勘探及運回大明本土之事。”

開疆擴土農業部,保家衛國有漁政。

崇禎皇帝覺得後世的這種玩法挺好,海軍那些個敗家的,現役的軍艦看不上眼,直接就能扔給漁政去玩猴子。

現在大明也可以先弄個海洋局,軍艦和運輸的船直接就用現役的福船搞,專門從國外往大明運輸這些物資——畢竟當年鄭和太監是下過西洋的,這事兒也算是太監們應該乾的老本行了。

至於那些物資,別管是不是戰略性質的,也別管大明有還是沒有,反正弄回來再說,不怕多。

實在不行就拿去埋起來,或者拿去填海也行。

反正大明自己的能省下來就是好事兒。

等到溫體仁和張惟賢等人出宮之後,崇禎皇帝忽然又想起來另外一件大事兒。

這事兒其實說大不大,但是說小,卻也絕對算不上小。

起碼會改變目前海上的戰爭格局。

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切罪孽歸於貧僧第三百八十七章 兩家少林寺第四十三章 刺王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夠用的寶鈔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要臉之讓朝鮮掏錢(今天第四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朕說,雞犬不留!第八百七十二章 朕不後悔!(大結局)第四百二十四章 三大漢奸之初見第二十七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七百六十章 智障的國王第六章 朕看看他們怎麼收錢的第六百八十五章 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過是些野猴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帶毒的糖到底吃不吃(4千字第一更)第三百零一章 其罪在朕一人第七百五十二章 狗膽包天孟傳定第六百四十二章 這不是扯蛋麼!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平公主(4千字大章)第六百零二章 蠻子好說,大明百姓才更讓人頭疼!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大漢奸有四個第七百八十章 臣,不敢奉詔!第六百四十八章 有的,只是……驕傲!第六百三十章 聽說,大明的皇帝還要臉?第二百零八章 先凌遲一個第五百五十二章 這腰牌的主人在哪兒?第九十七章 和親第五百五十三章 自古以來的中原土地第三百六十五章 還有更過分的第四百一十六章 又被皇帝給坑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夜議PY交易幾本書祭天!番外篇----大明民警胡小波,沒有先帝崇禎的日子裡第一百七十三章第三百四十二章 能胡編亂造也是個本事第四百三十七章 凍死哪個王八犢子第七百章 流氓不可怕第六十八章 忠烈祠第六百九十四章 陛下慎言!第五百一十五章 莫臥兒,海洋第三百九十三章 誅心之語第七百一十四章 人間慘劇(第三更)第二百八十六章 小人李鴻基第六百四十七章 他們是什麼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蠻子的新玩法?第六百一十五章 把這孫子捆了!第五百六十章 奴才必不負陛下厚望!第一百三十八章 都給對方添樂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雞犬不留(4千字第一更)第六百五十三章 騰籠換鳥第二百六十八章 這水可是甜的很第一百二十九章 肯數鄴下黃鬚兒第七百六十一章 歐洲一臺戲第四百九十二章 康麻子爲啥當的建奴皇帝?第六百四十五章 這誤會大了!第六十章 折割第七十五章 噁心第七十七章 閱兵第四十七章 刑訊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玩意,嘿嘿嘿第五百三十四章 欺人太甚!第六百九十三章 開天闢地頭一遭,年根底下剮人第六百三十六章 就憑我大明皇帝說!第四百三十四章 朕放出了一頭怪獸第二百七十八章 孤兒幼軍第五百七十九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百八十一章 朕說,雞犬不留!第四百五十八章 阿黃休走!一路同行,感恩有你——衆籌白銀萌感言第二百一十一章 誅九族和夷九族第六百四十七章 他們是什麼人?第六百五十八章 你必須得忍!第一百九十四章 崇禎皇帝又缺錢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這輩子,值了!第二百零四章 再複製一套驛站系統第四百七十七章 焚其祖廟,絕其苗裔!第七百二十二章 反官府不反皇帝第二百七十八章 孤兒幼軍第十七章 錦衣衛辦事,白桿兵進京第三百七十章 不養米蟲第五百三十一章 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險第四百九十五章 互相看不順眼第九十三章 蒸汽機的雛形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第七章 首輔的票號?砸了!第十七章 錦衣衛辦事,白桿兵進京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抄西襲成文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讓你們做一個艱難的決定第一百七十九章 心黑臉皮厚的崇禎第五十九章 喉舌第五百八十章 弄死他們就是軍功!第七百二十章 讀書的好處(第三更)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二借糧(4千字大章)第二百九十八章 何謂王道番外篇----狗皇帝碼字第一百三十三章 孔府事變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洗澡的歐洲第二百五十章 文人的事兒(4千字第一更)第六百六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六百二十四章 我拿你當朋友,你卻想坑我?第三百五十三章 準備出海
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切罪孽歸於貧僧第三百八十七章 兩家少林寺第四十三章 刺王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夠用的寶鈔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要臉之讓朝鮮掏錢(今天第四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朕說,雞犬不留!第八百七十二章 朕不後悔!(大結局)第四百二十四章 三大漢奸之初見第二十七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七百六十章 智障的國王第六章 朕看看他們怎麼收錢的第六百八十五章 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過是些野猴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帶毒的糖到底吃不吃(4千字第一更)第三百零一章 其罪在朕一人第七百五十二章 狗膽包天孟傳定第六百四十二章 這不是扯蛋麼!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平公主(4千字大章)第六百零二章 蠻子好說,大明百姓才更讓人頭疼!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大漢奸有四個第七百八十章 臣,不敢奉詔!第六百四十八章 有的,只是……驕傲!第六百三十章 聽說,大明的皇帝還要臉?第二百零八章 先凌遲一個第五百五十二章 這腰牌的主人在哪兒?第九十七章 和親第五百五十三章 自古以來的中原土地第三百六十五章 還有更過分的第四百一十六章 又被皇帝給坑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夜議PY交易幾本書祭天!番外篇----大明民警胡小波,沒有先帝崇禎的日子裡第一百七十三章第三百四十二章 能胡編亂造也是個本事第四百三十七章 凍死哪個王八犢子第七百章 流氓不可怕第六十八章 忠烈祠第六百九十四章 陛下慎言!第五百一十五章 莫臥兒,海洋第三百九十三章 誅心之語第七百一十四章 人間慘劇(第三更)第二百八十六章 小人李鴻基第六百四十七章 他們是什麼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蠻子的新玩法?第六百一十五章 把這孫子捆了!第五百六十章 奴才必不負陛下厚望!第一百三十八章 都給對方添樂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雞犬不留(4千字第一更)第六百五十三章 騰籠換鳥第二百六十八章 這水可是甜的很第一百二十九章 肯數鄴下黃鬚兒第七百六十一章 歐洲一臺戲第四百九十二章 康麻子爲啥當的建奴皇帝?第六百四十五章 這誤會大了!第六十章 折割第七十五章 噁心第七十七章 閱兵第四十七章 刑訊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玩意,嘿嘿嘿第五百三十四章 欺人太甚!第六百九十三章 開天闢地頭一遭,年根底下剮人第六百三十六章 就憑我大明皇帝說!第四百三十四章 朕放出了一頭怪獸第二百七十八章 孤兒幼軍第五百七十九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百八十一章 朕說,雞犬不留!第四百五十八章 阿黃休走!一路同行,感恩有你——衆籌白銀萌感言第二百一十一章 誅九族和夷九族第六百四十七章 他們是什麼人?第六百五十八章 你必須得忍!第一百九十四章 崇禎皇帝又缺錢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這輩子,值了!第二百零四章 再複製一套驛站系統第四百七十七章 焚其祖廟,絕其苗裔!第七百二十二章 反官府不反皇帝第二百七十八章 孤兒幼軍第十七章 錦衣衛辦事,白桿兵進京第三百七十章 不養米蟲第五百三十一章 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險第四百九十五章 互相看不順眼第九十三章 蒸汽機的雛形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第七章 首輔的票號?砸了!第十七章 錦衣衛辦事,白桿兵進京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抄西襲成文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讓你們做一個艱難的決定第一百七十九章 心黑臉皮厚的崇禎第五十九章 喉舌第五百八十章 弄死他們就是軍功!第七百二十章 讀書的好處(第三更)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二借糧(4千字大章)第二百九十八章 何謂王道番外篇----狗皇帝碼字第一百三十三章 孔府事變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洗澡的歐洲第二百五十章 文人的事兒(4千字第一更)第六百六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六百二十四章 我拿你當朋友,你卻想坑我?第三百五十三章 準備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