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讓你們做一個艱難的決定

在崇禎皇帝原本的打算裡,其實也是要把朝鮮弄成內附的——日本都得弄成自己家的地盤,何況朝鮮?

有了日本,等於是在東海之外有了一座永不沉沒的航母,朝鮮再橫在中間算怎麼回事兒?

不內附還留着噁心自己?

現在最大的問題在於到底是要臉還是不要臉,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不要臉,朝鮮國主要求內附自己直接同意就行了,但是這吃相上未免有些不太好看?

要臉,人家要求內附就這麼直接同意了?然後再像琉球什麼一樣的折騰折騰公投?

而且,萬一自己現在沒有同意,然後派兵懟死了建奴,幫助朝鮮解除了危機,綾陽君李倧反悔了怎麼辦?不想內附了怎麼辦?

畢竟當朝鮮的國主那也是關起門來的土皇帝不是?

反正換位思考了一下,崇禎皇帝覺得自己肯定不會幹出這種狗屁倒竈的事兒來。

畢竟琉球要求內附,是因爲剛剛被人懟的欲仙欲死,連地都割了,請求內附也算是情有可原吧?

這朝鮮是怎麼回事兒?尤其是綾陽君李倧,好好的外藩不當非得內附?是不是有病?

這要是換成自己,哪怕是現在有外星人跑來說我們替你懟死建奴,大明成爲我們某某星人的附屬就好——崇禎皇帝的第一反應肯定是關門放廠衛,而不是會同意這種操蛋的條件。

然而被崇禎皇帝召進宮的溫體仁和張惟賢都表示綾陽君想要內附很正常,實在是太正常不過的事兒了,用不着這麼大驚小怪的。

因爲朝鮮正倫立極盛德洪烈至誠大義格天熙運景命神歷弘功隆業顯文毅武聖睿達孝昭敬大王,也就是宣祖李昖,就已經正大光明的要求過內附了。

原因就是知名矮矬子豐臣秀吉腦袋一熱乎,打算借道朝鮮進攻大明被拒絕之後懟上了朝鮮,所以李昖就藉着這個機會請求內附。

但是李昖謀劃的這事兒沒有成功。

畢竟當初大明開國之時就已經指明瞭朝鮮、日本、大小琉球、安南、占城、真臘、暹羅、蘇門答臘、瓜哇、湓亨、白花、三佛齊、渤尼、西洋頊理等十五個國家爲不徵之國,同意內附實在有點兒不符合當時的主流社會價值觀。

內附這種事兒不符合當時主流的社會價值觀,可是符合崇禎皇帝的價值觀啊——到了朕手裡的就是朕的,敢說不是的,讓許顯純找你們談談?

所以溫體仁的意思很簡單:反正陛下您都這麼不要臉了,這時候還忸忸捏捏的幹什麼?直接同意了啊!

已經不算是太小白的小白皇帝崇禎,皺着眉頭開始思考另一個問題——關於朝鮮內附之後的待遇問題。

按正規禮制講,大明皇帝頂十二旒冕或十二樑冠,穿十二章袞服,親王和太子爲九樑冠、九章服,郡王七樑冠、七章服。

朝鮮、安南、琉球和其他屬國國王的級別應是的“郡王”,但是大明唯獨賜給朝鮮國王衣冠是九樑冠、九章服,其他屬國則爲七章。

如此一來,無形之中就把朝鮮的地位給提了一級,與大明的親王相同了。

甚至於建文帝那個智障還特許朝鮮國王可以比照宗室用五爪龍——雖然還是九章紋服,可是後世很多蠢貨,尤其是棒子們就以爲他們家的主子是皇帝的待遇了!

實際上,五爪龍沒有問題,因爲這是建文帝特許的,你讓朝鮮國主把九章紋服換成十二章紋的試試?

懟不死丫挺的,哪怕是朱允炆那個智障也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的出現!

那麼問題來了——朝鮮現在的國主綾陽君李倧用的已經是九章紋服加上五爪龍了,內附之後,理論上來說應該是有優待的,也就是擡高一級。

再往上臺就是十二章紋服了,崇禎皇帝和李倧穿一樣的衣服?到底誰是皇帝?

想到這兒,崇禎皇帝也不禁感嘆一聲,穿越真他孃的是個技術活!

穿越早了,萬事無憂,穿越的晚了,尤其是像自己這樣兒的,麻煩事兒簡直就是一堆。

想要殺個人什麼的,還得先看看戶籍——五等漢?殺了殺了,沒問題,不會有人關心的。

萬一要是殺個建奴什麼的,臥槽,河蟹404降維打擊瞭解一下?有人天天光腚腫菊舉報瞭解一下?

就像現在這事兒,萬一給的人家朝鮮人待遇低了點兒,以後那朝鮮人民能樂意?不得天天找光腚腫菊舉報?

蛋疼不已的崇禎皇帝乾脆把目光轉向了溫體仁:“溫愛卿對於朝鮮內附之事有何看法?”

斟酌再三之後,溫體仁纔開口道:“陛下,臣以爲可以許之內附,畢竟朝鮮昭敬大王已經請求過一次內附,如今綾陽君再次請求內附,於情於理都應該答應。”

嗯了一聲之後,崇禎皇帝又接着問道:“若是同意,又當如何封賞綾陽君?”

崇禎皇帝現在也很佩服溫體仁這股子不要臉的勁——於情於理?什麼情?什麼理?

反正一時之間,崇禎皇帝沒有把這個情和理給弄明白,依舊是迷迷糊糊的。

當然,這個不是關鍵,關鍵還是在於對於綾陽君的封賞。

溫體仁則是躬身道:“啓奏陛下,不若封綾陽君爲親王?

雖然綾陽君現在使用五爪龍服並不違制,然則畢竟是同郡王例而非親王,當用七紋章服而非九紋章服。

一旦陛下許之內附,其用之則爲違制,不用則降爲郡王。不若封之爲親王,使其用之名正言順,再另行賞賜一些也就是了?”

點了點頭,崇禎皇帝又望目光投向了張惟賢:“英國公以爲如何?”

張惟賢自然清楚崇禎皇帝的心思——能不花錢就不花錢,能少花就少花,實在不行,花一文得有十文的好處才行。

如今溫體仁提出來的封賞,只是區區一個親王的頭銜外加一些其他的賞賜就把人給打發了,這種好事兒自然是皇帝樂意見到的局面。

想了想,張惟賢就贊同道:“臣以爲如此甚好,可另許張綾陽君三百護衛,任其在朝鮮軍中挑選?”

這下子崇禎皇帝更高興了。

三百護衛跟大明藩王們被削去的三個護衛或者幾個護衛不一樣,那就是簡簡單單的三百人。

不像是大明藩王,一個護衛的人數從三千人到一萬九千人不等,到了綾陽君這裡,乾脆等於是只剩下了三百甲士而已。

至於說三百朝鮮甲士能翻起什麼風浪來,打死崇禎皇帝這個歷史小白他也不會相信——光錦衣衛都能在一個時辰之內徹底懟死這三百甲士。

事情商量到了這個份上,其實已經等於是接受了綾陽君的內附,所欠缺的也不過是時間和流程而已。

畢竟內附不像是上街買菜那麼簡單,一整套的流程走下來,沒有幾個月的時間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琉球的內附流程還沒有走完呢,更別說比琉球大了許多的朝鮮了。

而最最重要的流程,就是開頭第一步——首先要由朝鮮使節在朝堂之上提出綾陽君願意獻土來歸的請求。

只是第二天的大朝會剛剛開始,崇禎皇帝根本就沒有等朝鮮使節開口,就直接吩咐道:“王承恩,宣旨。”

王承恩應了,隨即便從旁邊的小太監端着的托盤之中取過聖旨,朗聲讀了起來:“

朕仰承天道,俯御萬方,念此軍民,誰非赤子,只因遼東建奴爲亂,一二無知,漸至脅迫從奴。

遼東百姓多受其苦,亡辜被僇,不知其幾。朕痛心惻念,寢令靡寧。

目今兵甲齊備,行將大兵加剿,必定玉石難分,雖指示生路,猶恐各官舉行未善,若輩猜懼多端,或疑將領計誘殺降,或疑有司分別看待,或慮日後奸棍詐害,或慮目下生業銷亡。

種種深情,良可矜憫,爲此再頒赦書,遣官馳諭。如在悔罪投誠,棄邪歸正,即稱救回難民,逐一查明籍貫,各省編入保甲。平奴後各省分起護歸,各安井裡之樂,永消反側之心。

道府有司,即以遼民收復多寡安插得所爲殿最,違者指參重治。其或才力出衆,聽其圖功自見。一體敘錄;如怙終不悛,即合衆夾剿,務盡絕根株,無滋餘孽。

撫順剿逆,朝廷法實無私;出死入生,若等不可失算。詔布遐邇,鹹使聞知。”

崇禎皇帝這麼玩,根本就是在玩多重標準,同時逼着遼東的百姓們做出一個十分艱難的決定。

所謂的多重標準,就在於現在遼東主動要求迴歸大明的,肯定是要按戶籍來打散分配到各省的,甚至於想要軍前效力的,也不是不可以考慮。

不主動迴歸大明的,肯定是要被剿滅的,甚至於和被抓回來的那些個百姓待遇一樣——就算比建奴強,也要比這些主動來歸的百姓們差上許多。

至於說逼迫遼東百姓做一個艱難的決定,那就完全在於“聽其圖功自見”這一句了。

簡單點兒說,就是這些人如果砍了建奴的人頭想要參軍,那麼也是可以滴,而且待遇肯定要高於那些沒有殺建奴的百姓。

當然,這些殺了建奴的人以後怎麼管理,會不會有探子混跡其間,那是五軍都督府和廠衛的事兒,崇禎皇帝表示自己不操心這種事兒。

至於說這份旨意根本就不可能在遼東各地張貼,讓百姓們全都知道,崇禎皇帝也不怎麼關心——廠衛有的是辦法在遼東散佈消息,總之能在開懟之前先讓建奴人心惶惶也是好事兒!

而這份旨意在朝堂上的作用,無異於在水中投下了一顆深水炸彈般的效果,整個朝堂之上頓時響起了一片嗡嗡聲。

全大明上上下下,從官員到老百姓,都知道崇禎皇帝心心念唸的就是懟死建奴還有開疆擴土這兩件事兒。

現在這份旨意無疑就是正兒八經的宣佈了崇禎皇帝要在崇禎九年徹底去懟死建奴了。

有了這個信號,朝堂上面的勳貴武將們互相交換了一番眼色之後,都暗自下了決心。

怎麼着也得找英國公他老人家好好商議一番,把自己給弄到關外去撈一波軍功。

至於朝堂上的文官,則是很明智的選擇了閉嘴——崇禎皇帝準備了這許多年,中間已經耽擱了無數次,這次再讓他老人家不爽,他就該讓自己不爽了!

金殿之上,御史大夫聽着嗡嗡嗡的聲音,皺眉喝道:“肅靜!”

在御史大夫看來,朝堂上的這些人實在是太過份的,真要是追究起來,哪一個都是君前失儀的罪過!

等到朝堂上安靜下來之後,朝鮮使節崔立才正了正衣冠,出班跪道:“啓奏吾皇萬歲,下國小臣有本要奏!”

崔立是從安南、占城、真臘、暹羅這些國家的使節的最前面出來的,如果是王世子來了京城,就可以正大光明的站在六部官員的身後了——這種待遇,大明所有的藩屬國裡也算是獨一份的存在了。

而其他諸國的使節,看着崔立身上那身與大明官員一無二致的官服,心裡面更是羨慕的緊。

畢竟這也算是朝鮮的優待,別家誰也撈不着這種待遇。

高坐在龍椅之上的崇禎皇帝將下面各國使節的反應一一瞧在眼中,心中也是暗笑不止。

羨慕吧?嫉妒吧?恨吧?那就對了!

既然羨慕嫉妒恨,等回去了就研究一下你們這些個藩國也趕緊的申請內附算了,總當外藩有什麼意思?

畢竟內附了,你們可就是得到了官方承認的“人”了,而不再是蠻夷了哦。

將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甩出了腦海之後,崇禎皇帝才淡淡的開口道:“講。”

崔立直接便拜道:“啓奏陛下,大明於朝鮮實有肇始、再造之大恩,朝鮮向一向侍奉大明如父。

今有建奴侵我朝鮮,朝鮮國小兵微不能抗之,我朝鮮國主請大明再發天兵,以爲朝鮮做主。”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道:“愛卿所言之事,朕已知曉,大軍不日便發,必定爲你朝鮮主持公道。”

崔立拜謝了之後,又接着道:“啓奏陛下,小臣還有一事啓奏?”

其他國家的使節再看向崔立的眼神,已經帶上了幾分恨意——實在是太不要臉了,這是順杆子往上爬是不是?

剛纔還要求大明爸爸出兵爲你朝鮮主持公道,現在又出來什麼新的妖蛾子了?

這些朝鮮人,就是不知足!

第七百四十章 你在開玩笑?第三百七十四章 求陛下賜名第三百九十八章 就不好好過第四百零三章 誰敢跳就摁死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帝也頭疼第三百零八章 真想幫黃臺吉第六百零二章 蠻子好說,大明百姓才更讓人頭疼!第四百七十三章 幾百年前的公投入明第七十一章 陰損第六百五十一章 連牌坊都不立!第二百四十六章 坑人和兵圍宜川(今天萬更完成)第六百零五章 這些百姓究竟該怎麼辦?第四百八十三章 逼迫建奴北上西進第五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七百七十一章 這輩子,值了!第四十四章 密議第八百六十二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二十九章 你把他當烤鴨就行第六百九十四章 陛下慎言!第一百八十一章 朕說,雞犬不留!第一百三十三章 孔府事變第五百二十八章 是誰給了桑切斯勇氣第二十八章 上屋抽梯,關門打狗第一百一十一章 孔先生第六百四十五章 這誤會大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殺就殺了唄第三百三十三章 下旨申飭?扯!第五百九十三章 找罵的崇禎皇帝第七百六十二章 白皮黃心話戶籍第六百零六章 搶生意的來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福王一系爵將除(3K字章第二更)第二百八十六章 小人李鴻基第六百八十五章 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個艱難的決定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萬萬兩白銀第七百四十五章 鼓動脣舌叩山河第三百五十八章 讓不該存在的人消失第五百二十六章 都挺不要臉的第五百零九章 朕就是要給你們添堵第二百三十八章 暗流涌動的陝西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界上只能有一個皇帝第七百二十五章 有如關雲之長第一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錢不賺,上帝都不會原諒第五百三十四章 欺人太甚!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之患,在好爲人師第五百五十五章 人也不夠用第五百六十八章 寧死不食此物!第七百一十九章 十四年後出詔獄(第二更)第五百零二章 有人爽就有人不爽(3/5)第五百七十三章 把蠻子清理掉第三百三十五章 到處挖坑第五百章 你是說朕是昏君?(1/5)第六百三十五章 預備第五百七十八章 心黑手辣不要臉第三百六十四章 求個恩典去倭國第七百四十九章 誰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強大?第二百二十章 下一個,東南第四百一十章 沒點數兒的蠻子和煤礦第二百八十一章 始作俑者第四百零七章 皇家學院立功了!第八百四十八章 第三條路第七百二十九章 鷹犬不是想當就能當的!(第三更)第四百二十六章 有錢,任性第二十六章 朕給你的,纔是你的!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抄西襲成文章第六百一十六章 你自己在幹什麼,心裡沒數?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太好辦啊第二百九十四章 還不如騾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四百一十一章 讓後世子孫能多敗幾年第五百九十九章 真正的千古第一仁政第八百章 善人哉?惡人哉?第六百七十九章 朕的原則不會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入宮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夷之三問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平等的條約才叫條約!第四十六章 攻心第四十七章 刑訊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南欲生變(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路援軍第四百四十二章 崇禎六年的異象第四百二十六章 有錢,任性第三百一十七章 狗奴才留步!第三百九十章 朕憑本事借的第二百四十七章 雞犬不留(4千字第一更)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大明也有啊第六百二十七章 脫褲子放那啥?第七百四十九章 誰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強大?第四百二十六章 有錢,任性第一百五十二章 苦命之人易星志第八百三十六章 給洋人修鐵路第一百三十章 幾人歡喜幾人愁第八百三十二章 項莊舞劍,意在唐王?第三百一十七章 狗奴才留步!第三百八十一章 孔雀明王第一百六十二章 作死的福王朱常洵(3K章節第一更)第七十八章 忠魂第五百八十九章 口含天憲,興亡繼絕!第八百零四章 幸福是對比出來的
第七百四十章 你在開玩笑?第三百七十四章 求陛下賜名第三百九十八章 就不好好過第四百零三章 誰敢跳就摁死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帝也頭疼第三百零八章 真想幫黃臺吉第六百零二章 蠻子好說,大明百姓才更讓人頭疼!第四百七十三章 幾百年前的公投入明第七十一章 陰損第六百五十一章 連牌坊都不立!第二百四十六章 坑人和兵圍宜川(今天萬更完成)第六百零五章 這些百姓究竟該怎麼辦?第四百八十三章 逼迫建奴北上西進第五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七百七十一章 這輩子,值了!第四十四章 密議第八百六十二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二十九章 你把他當烤鴨就行第六百九十四章 陛下慎言!第一百八十一章 朕說,雞犬不留!第一百三十三章 孔府事變第五百二十八章 是誰給了桑切斯勇氣第二十八章 上屋抽梯,關門打狗第一百一十一章 孔先生第六百四十五章 這誤會大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殺就殺了唄第三百三十三章 下旨申飭?扯!第五百九十三章 找罵的崇禎皇帝第七百六十二章 白皮黃心話戶籍第六百零六章 搶生意的來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福王一系爵將除(3K字章第二更)第二百八十六章 小人李鴻基第六百八十五章 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個艱難的決定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萬萬兩白銀第七百四十五章 鼓動脣舌叩山河第三百五十八章 讓不該存在的人消失第五百二十六章 都挺不要臉的第五百零九章 朕就是要給你們添堵第二百三十八章 暗流涌動的陝西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界上只能有一個皇帝第七百二十五章 有如關雲之長第一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錢不賺,上帝都不會原諒第五百三十四章 欺人太甚!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之患,在好爲人師第五百五十五章 人也不夠用第五百六十八章 寧死不食此物!第七百一十九章 十四年後出詔獄(第二更)第五百零二章 有人爽就有人不爽(3/5)第五百七十三章 把蠻子清理掉第三百三十五章 到處挖坑第五百章 你是說朕是昏君?(1/5)第六百三十五章 預備第五百七十八章 心黑手辣不要臉第三百六十四章 求個恩典去倭國第七百四十九章 誰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強大?第二百二十章 下一個,東南第四百一十章 沒點數兒的蠻子和煤礦第二百八十一章 始作俑者第四百零七章 皇家學院立功了!第八百四十八章 第三條路第七百二十九章 鷹犬不是想當就能當的!(第三更)第四百二十六章 有錢,任性第二十六章 朕給你的,纔是你的!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抄西襲成文章第六百一十六章 你自己在幹什麼,心裡沒數?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太好辦啊第二百九十四章 還不如騾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四百一十一章 讓後世子孫能多敗幾年第五百九十九章 真正的千古第一仁政第八百章 善人哉?惡人哉?第六百七十九章 朕的原則不會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入宮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夷之三問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平等的條約才叫條約!第四十六章 攻心第四十七章 刑訊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南欲生變(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路援軍第四百四十二章 崇禎六年的異象第四百二十六章 有錢,任性第三百一十七章 狗奴才留步!第三百九十章 朕憑本事借的第二百四十七章 雞犬不留(4千字第一更)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大明也有啊第六百二十七章 脫褲子放那啥?第七百四十九章 誰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強大?第四百二十六章 有錢,任性第一百五十二章 苦命之人易星志第八百三十六章 給洋人修鐵路第一百三十章 幾人歡喜幾人愁第八百三十二章 項莊舞劍,意在唐王?第三百一十七章 狗奴才留步!第三百八十一章 孔雀明王第一百六十二章 作死的福王朱常洵(3K章節第一更)第七十八章 忠魂第五百八十九章 口含天憲,興亡繼絕!第八百零四章 幸福是對比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