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能胡編亂造也是個本事

崇禎皇帝在知道了奢崇明幹出來屠村再屠鎮之後的反應讓張惟賢都感覺到頭疼。

一直以來,別看崇禎皇帝把朝堂上還有草原上砍的是人頭滾滾,但是對於軍方來說,雖然挨的收拾不算少,對比起文官來可就幸福的多了。

起碼崇禎皇帝輕易不會發火砍人頭。

但是輕易不會發火就不代表不會發火了。

如今崇禎皇帝突然之間發起了這麼大的火,讓久經官場的張惟賢也是暗呼吃不消。

四川總兵官李維新,川東兵備副使徐如珂,統統是革職留任以觀後效,若是不能在半年之內平息掉奢崇明的叛亂,到時候就數罪併罰一起處置。

就連還沒有趕到任上的川貴行軍道大總管朱燮元都倒了大黴,崇禎二年的俸祿已經被罰的一乾二淨。

崇禎皇帝的意思很明顯,要麼趕緊的,上任,懟死奢崇明,剩下的一切都好說,要麼就趁早自己滾蛋。

哪怕是知道崇禎皇帝對於百姓極爲看重,結果還是超出了張惟賢和溫體仁等人的想象。

除了沒有鬧着要去親征,兩人都以爲崇禎皇帝這是把奢崇明當成林丹汗了。

當成林丹汗的後果就是很有可能在四川和貴州那兩個地方多出來無數的京觀。

不過好在,崇禎皇帝現在看越來還沒有失去最後的理智,雖然這板子已經打了,但是卻不是很重,而且還把自己兩人給召喚進了宮中商議。

這就是一個好現象,起碼不會天子一怒之下就立即親征奢崇明。

那樣兒的話簡直就是個大笑話。

一個小小的土司叛亂卻要天子親征?大明滿天下的武官勳貴們都抹了脖子算了!

只是崇禎皇帝把兩人召進宮中,明顯也是不安好意,半天沒有開口的崇禎皇帝過了好半晌,才盯着二人道:“朕記得奢崇明是祖輩得到朝廷封贈,世襲永寧宣撫司職,這個沒錯罷?”

張惟賢拱手道:“啓奏陛下,正是如此。只是奢崇明祖輩之上倒也算是恭敬,沒有出過甚麼大亂子,惟有奢崇明狼子野心才起兵反叛。”

崇禎皇帝心中卻是暗哼了一聲。

大明的朝廷比之後世根本就沒什麼區別,都是把小數民族和漢族獨立開來。

至於朱元璋所規定的小數民族之間不許自相嫁娶,違者以大明律處置的規定早就被人扔在了腦後。

所以在老朱一早設想之中的民族融合也就成了鏡花水月。

或者在明朝的諸多官員們看來,小數民族都是些蠻夷,最好是別跟漢族混到一塊兒去,但是崇禎皇帝畢竟是在五十六個民族理論的薰陶下成長的,所以倒是跟明朝的官員們看法不同。

當然,五十六個歸五十六個,變成一個纔是最好的,扯別的就算了,至於優待,那是不把人家當成一家人看,還指望人家把你當成一家人?

這種類似於永寧宣撫司職之類的存在,纔是奢崇明反叛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人家奢崇明一直心心念唸的想着的就是如何復興彝族國,怎麼可能死心塌地的給你朝廷當狗?

所以現在在得到了張惟賢明確的答覆之後,崇禎皇帝便決定要搞一波事情——哪怕是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想了想,崇禎皇帝便開口道:“昔者女媧娘娘以息壤造人,我炎黃百姓爲娘娘所喜,可是彝族百姓與我炎黃百姓之間,起碼也算得上是堂兄弟的關係。

如今非得要搞什麼宣撫司,這不是人爲的製造隔閡麼?朕有意盡廢之,以後戶藉之上,也不再寫什麼彝族苗族什麼的,統統都寫爲大明百姓,與我炎黃百姓混爲一體,無分其族。”

這事兒可就不是張惟賢能開口的了,溫體仁滿臉糾結的道:“啓奏陛下,彝族苗族等各有其傳承,若是強行將之併入,只怕會出生禍亂?”

崇禎皇帝卻是冷笑道:“沒強行併入就沒禍亂了?廣德門想要開城門的是誰?如今在水西舉旗反叛屠城的又是誰?”

溫體仁一下子被問住了。

廣德門想要開城門的是誰,自己自然是知道的,如今在水西舉旗造反屠城的則是知道的更加清楚了。

但是總是有哪兒感覺不對勁。

崇禎皇帝卻是不待溫體仁轉過彎來,又接着道:“苗族怎麼了?蚩尤乃是巫族大族,祖巫之下第一人,與女媧娘娘所造人族爭鬥是很正常的事兒。

只是不管怎麼說,蚩尤也好,人族也好,都是盤古所化,最後都是一家人,寫在一個族譜上不是很正常?

兄弟鬩牆之事這世間本來就不少見,更何況上古之時,巫族本就管地,而女媧娘娘本是妖族,我人族與之親近,與巫族自然就有了隔閡,彼時互相征戰自然在所難免。

只是有句話說的好,打斷了骨頭連着筋哪,要不然現在怎麼都稱呼爲黎民百姓?豈不正好說明都是一家人?”

溫體仁和張惟賢還是覺得不對勁,這說的是奢崇明叛亂,奢崇明是彝族,陛下您好像說的是苗族?

這苗族是招您惹您了?

崇禎皇帝卻是沒管兩人什麼表情,只是接着道:“這彝族麼,自然也是與我等漢族大有淵源。

昔年祖巫共工與祖巫祝融爭鬥,共工怒觸不周山,以致於天河倒灌人間,仙人指點彝族始祖仲牟由種葫蘆,然後藏身葫蘆內躲避洪水,一路漂到馬頭山得生,與天女結婚生六祖,彝族因此才得以繁衍。

而指點仲牟由的是何人?”

聽崇禎皇帝提到共工和祝融,並且把兩人安排成了祖巫,溫體仁和張惟賢就知道崇禎皇帝又開啓了神話亂編的模式。

左右是當個神話故事聽的兩人聽到崇禎皇帝問到是何人指點了彝族始祖仲牟由種葫蘆,便一起捧哏道:“請陛下明示。”

崇禎皇帝咳了咳嗓子,這才接着道:“鴻蒙時期有先天靈根葫蘆藤,先天結有七個葫蘆。

靈寶出世之時,紫金紅葫蘆爲老子所得,就是後來太上老君盛丹之用,也是金角銀角大王用於收取猴子的那個葫蘆。

九九散魂紅葫蘆,爲紅雲道人所得,後因爲聖位之爭,被鯤鵬殺了。

斬仙葫蘆,爲東皇太一所得,練成斬仙葫蘆,給自己的第十個兒子陸壓,這斬仙葫蘆的威能麼,兩位愛卿可以在封神演義之中看到。

招妖葫蘆,爲女媧所得,製成招妖幡,可招天下一切妖精。”

想了想,崇禎皇帝發現自己實在想不越來剩下的三個葫蘆到底是什麼名字,又被誰給得了去,只得胡亂編道:“紫綠色的先天葫蘆,爲昊天玉皇大帝所得,其中自成一界,更可以使靈寶返本歸源,更上一個臺階。”

但是這葫蘆跟人家仲牟由種葫蘆有什麼關係?

崇禎皇帝此時已經開始頭疼了,這胡編亂造的事兒當真是麻煩的很,自己都快編不下去了。

難怪後世的新世紀中關村有那麼多的死太監,想必是編不下去了就自己切了。

但是現在自己能切麼?肯定不能啊,這事兒得好好編纔是。

想了想,崇禎皇帝才接着道:“其餘的葫蘆就不說了,這昊天玉皇大帝手中的先天葫蘆能正成一界,卻正好是天帝指點了仲牟由種葫蘆以藏身的根源之所在。

正所謂一日爲師終身爲父,更何況指點活命大恩?所以這彝族始祖仲牟由乃是天帝的弟子,與我等炎黃苗裔豈不是一家?”

嗯,這理由很好,總之是胡說八道,想要自圓其說都難的很。

崇禎皇帝難得的臉色一紅,隨之又隱去不見。

如今連自己都瞞不過去,還指望着讓天下人相信?

編故事這種事兒自己不專業,這個沒問題,大明有的是專業的。

比如段小榮,比如張顯庸,比如彼岸海寬大和尚。

這三個人一儒一道一僧,三個人聯手編這麼個故事要是還編的不圓滿,那怎麼樣兒也說不過去不是?

想到這兒,崇禎皇帝便理不直氣也壯的道:“其中細節,朕記得不大清楚了,畢竟朕轉世之時,天界及相關的記憶已經被天帝封印,能想越來這許多已經極爲不易了。

罷了,回頭朕自然會吩咐段小榮等人幫着朕一起想,總之,大家都是一家人,都是大明百姓,誰要是敢再提什麼民族之分,就是惡意分裂,到時候朕自然不會輕饒!”

溫體仁和張惟賢瞪大了眼睛瞧着地面,又各自交換了一番眼色。

果然還是那個不講理不要臉的陛下!

你跟他講道理,他跟你耍流氓,你跟他耍流氓,他跟你講大明律……

總之就是不管怎麼說,這道理都是陛下的。

左右是段小榮他們三個傢伙倒黴,就算是以後板子打下來,估計也不會落到自己身上,自己有什麼好擔心的?

溫體仁和張惟賢便一起躬身道:“陛下聖明!”

崇禎皇帝也是難得的臉色微紅。

你們這樣兒誇朕,真是太不好意思了!

不過,誰讓朕就是這麼的聖明呢。

只是崇禎皇帝不要臉又膽大心黑,什麼事兒缺德他就幹什麼,張惟賢卻不能跟崇禎皇帝一樣。

想了想,張惟賢便躬身道:“陛下,若是彝族等各族百姓不同意又該如何?”

崇禎皇帝冷笑一聲道:“不同意就不同意,反正朕也不能強迫百姓們的意願不是?

只是段小榮等人整理好這天界秘辛之後,便廣發天下,一代兩代的不信,多過些時時候就信了。

另外,朝堂上的諸位愛卿不是總勸朕要遵從祖制麼?其令,太祖高皇帝不許諸族自相嫁娶之令着各地地方官府嚴格執行,列入京察考覈之中,錦衣衛與東廠監督。

若是有人視祖宗成法如無物,朕會讓他們知道大明律和祖宗成法到底有沒有用。”

張惟賢聞言,頓時蛋疼不已。

陛下啊,老臣說的是這個意思嗎?老臣怕的是有人因此造反,難道您聽不出來?

斟酌了一番後,張惟賢才道:“陛下,若是有些不懷好意之徒起事?”

崇禎皇帝卻是嘿然冷笑道:“殺掉埋掉,這樣兒的都埋土裡去,不管是什麼族的,包括漢族在內,誰敢跳就把誰給埋掉,埋了之後就老實了。”

崇禎皇帝覺得這麼辦沒毛病,把惹事兒的埋掉,剩下的就只有老老實實接受的份兒,只要再過上幾代人,你跟他們說什麼民族?

民族是啥?不是大明百姓?

再說了,自己現在在大明玩的是什麼?不就是一場革命?

就像是法國那個誰誰說的,如果有一半人對什麼革命有意見,那傢伙都不介意絞死法蘭西那一半的人口。

崇禎皇帝覺得自己就算沒那麼狠心,可是把幾個帶頭的給埋到土裡的決心還是有的。

想了想,崇禎皇帝又接着道:“只是苦了英國公了,五軍都督府還是要做好準備,防着真個有問題的出現。”

張惟賢躬身道:“陛下過獎了,此臣份內之事也。”

崇禎皇帝看了看已經滿頭銀髮的張惟賢,卻突然想越來一件事。

歷史上在崇禎十七年的時候,帶兵衝陣的英國公不是張之極就是張之極他兒子。

既然不是張惟賢,那就說明張惟賢在那時候早就已經去世了。

而現在張惟賢的身體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哪怕自己經常派御醫過府去診治,只怕仍是沒有太多的時間了。

心頭一酸,崇禎皇帝便笑道:“朕前番還說要許勳貴們挑選些海外之地就封,只是要對英國公食言啦。”

崇禎皇帝一番話是笑眯眯的說的,張惟賢估計後邊肯定還會有什麼說法,便只是躬身道:“一切依陛下安排。”

崇禎皇帝笑道:“海外之地不是有英吉利王國麼,朕就將之許給英國公一系,世代不移。

只是現在建奴未平,英國公還需爲國效力,想要就國,卻是難了。”

張惟賢心頭一震,連溫體仁都是一副羨慕嫉妒恨的神色望向了張惟賢。

崇禎皇帝之前說這事兒的時候,可是有着諸多條件限制的,如今卻說出了世代不移的一番話,由此足見英國公一系在崇禎皇帝心中的份量到底有多重了。

張惟賢卻躬身道:“陛下不可。”

PS:這一章算是5月5號的第二更。

第二百六十二章 崇禎皇帝的辦法(4千字第二更)第二百九十三章 殃及池魚第六百四十一章 孰先孰後?第二百五十七章 洪承疇與孝莊不得不說的故事(4千字第一更)第四百八十八章 好大一盤棋第八百二十八章 耗子舔貓第六百一十一章 美的找不到北第七百四十三章 沒學會走,先跑兩步再說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界上只能有一個皇帝第五百七十六章 各種各樣的藩王第一百零八章 計議第三百九十八章 就不好好過番外——狗皇帝請假(惡搞版)第六百九十四章 陛下慎言!第二百三十六章 陝西烽煙起(4千字大章)第七十五章 噁心第七百三十六章 玩狼的野人?狼人?第四百三十章 該怎麼辦?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大買賣了!第六百章 朕,心中有愧啊!第四十八章 大網第六百四十四章 區區蠻夷,還算個事兒?第四百八十九章 要不然,咱們降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玩笑一般的戰爭第七百一十章 朕是不是太殘忍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步戰與騎兵第三百五十章 嚇唬嚇唬他第六百八十二章 還能撐多久?第二百二十五章 想撈好處鄭芝龍第三百七十五章 達則自古以來第七百零九章 皇后,朕知錯矣!第四百四十九章 坑人,坑七個藩王第三百六十三章 統統砍了省心第四百零七章 皇家學院立功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接着坑藩王第十二章 議歸去第九十九章 兩條大魚第七十八章 忠魂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迎祥(4千字第二更)第七十七章 閱兵第二百二十章 下一個,東南第三百八十八章 可有爲難之處?第七百九十七章 風!大風!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夷之三問第三百零四章 天地之間有杆稱第三百一十九章 看在黨國的份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還不如騾子第二百一十章 有錢了不起啊第五十二章 養廉第六百七十七章 先下道旨意噁心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萬事俱備,只缺髒水(4千字大章)第五百九十五章 朕讓你們罵!第一百零二章 追兵第四十四章 密議第六百五十七章 奉天子詔,誅賊!第六百零七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三百二十九章 徹底栽了第八百零五章 以後行,現在不行第六百七十七章 先下道旨意噁心人第十七章 錦衣衛辦事,白桿兵進京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平等的條約才叫條約!第四百七十一章 想要徹底內附第四百五十章 奉天子詔,誅賊!第四百三十章 該怎麼辦?第五百二十章 大明崇禎寶鈔第七百八十三章 誰不盼着自己的國家強大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大買賣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建奴的勝算第二百七十三章 掀桌子第三百零三章 好膽識的老鴇子第五百八十五章 朕對他真是太好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總得有人犧牲第四百八十五章 團結一心的建奴第三百零六章 集體辭官第一百七十六章 徹底除名的杜爾伯特族第四百六十七章 乾脆玩把大的?第四百二十一章 這不是小冰河第四百五十九章 近在眼前的瀋陽城第六百九十五章 臉都丟光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被帶溝裡去了第一百三十章 幾人歡喜幾人愁第一百五十章 欲遷富戶伴帝陵第六百八十四章 皇帝有些睚……第四百五十三章 開一個口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八百二十五章 民心是可以引導的第二百零五章 崇禎下陝西之無恥之徒(4K大章)第三百九十四章 朕不均田地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要那些蠻子三百萬人陪葬!第四章 先收買一波人心第七百九十章 讓火炮去跟他們宣戰!第九十一章 有上進心的駙馬第六百零九章 你可長點兒心吧第五百六十九章 那就去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世間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第八百零二章 波蘭老表的騷操作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北二宗第五百八十五章 朕對他真是太好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始作俑者第六百零五章 這些百姓究竟該怎麼辦?
第二百六十二章 崇禎皇帝的辦法(4千字第二更)第二百九十三章 殃及池魚第六百四十一章 孰先孰後?第二百五十七章 洪承疇與孝莊不得不說的故事(4千字第一更)第四百八十八章 好大一盤棋第八百二十八章 耗子舔貓第六百一十一章 美的找不到北第七百四十三章 沒學會走,先跑兩步再說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界上只能有一個皇帝第五百七十六章 各種各樣的藩王第一百零八章 計議第三百九十八章 就不好好過番外——狗皇帝請假(惡搞版)第六百九十四章 陛下慎言!第二百三十六章 陝西烽煙起(4千字大章)第七十五章 噁心第七百三十六章 玩狼的野人?狼人?第四百三十章 該怎麼辦?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大買賣了!第六百章 朕,心中有愧啊!第四十八章 大網第六百四十四章 區區蠻夷,還算個事兒?第四百八十九章 要不然,咱們降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玩笑一般的戰爭第七百一十章 朕是不是太殘忍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步戰與騎兵第三百五十章 嚇唬嚇唬他第六百八十二章 還能撐多久?第二百二十五章 想撈好處鄭芝龍第三百七十五章 達則自古以來第七百零九章 皇后,朕知錯矣!第四百四十九章 坑人,坑七個藩王第三百六十三章 統統砍了省心第四百零七章 皇家學院立功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接着坑藩王第十二章 議歸去第九十九章 兩條大魚第七十八章 忠魂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迎祥(4千字第二更)第七十七章 閱兵第二百二十章 下一個,東南第三百八十八章 可有爲難之處?第七百九十七章 風!大風!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夷之三問第三百零四章 天地之間有杆稱第三百一十九章 看在黨國的份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還不如騾子第二百一十章 有錢了不起啊第五十二章 養廉第六百七十七章 先下道旨意噁心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萬事俱備,只缺髒水(4千字大章)第五百九十五章 朕讓你們罵!第一百零二章 追兵第四十四章 密議第六百五十七章 奉天子詔,誅賊!第六百零七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三百二十九章 徹底栽了第八百零五章 以後行,現在不行第六百七十七章 先下道旨意噁心人第十七章 錦衣衛辦事,白桿兵進京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平等的條約才叫條約!第四百七十一章 想要徹底內附第四百五十章 奉天子詔,誅賊!第四百三十章 該怎麼辦?第五百二十章 大明崇禎寶鈔第七百八十三章 誰不盼着自己的國家強大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大買賣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建奴的勝算第二百七十三章 掀桌子第三百零三章 好膽識的老鴇子第五百八十五章 朕對他真是太好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總得有人犧牲第四百八十五章 團結一心的建奴第三百零六章 集體辭官第一百七十六章 徹底除名的杜爾伯特族第四百六十七章 乾脆玩把大的?第四百二十一章 這不是小冰河第四百五十九章 近在眼前的瀋陽城第六百九十五章 臉都丟光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被帶溝裡去了第一百三十章 幾人歡喜幾人愁第一百五十章 欲遷富戶伴帝陵第六百八十四章 皇帝有些睚……第四百五十三章 開一個口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八百二十五章 民心是可以引導的第二百零五章 崇禎下陝西之無恥之徒(4K大章)第三百九十四章 朕不均田地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要那些蠻子三百萬人陪葬!第四章 先收買一波人心第七百九十章 讓火炮去跟他們宣戰!第九十一章 有上進心的駙馬第六百零九章 你可長點兒心吧第五百六十九章 那就去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世間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第八百零二章 波蘭老表的騷操作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北二宗第五百八十五章 朕對他真是太好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始作俑者第六百零五章 這些百姓究竟該怎麼辦?